能 | néng | ①才干,本事;能干,能成:能力。能耐。才能。《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②有才干的:能人。能手。贤能。能工巧匠。能者为师。③胜任,善于:能够。能柔能刚。力所能及。欲罢不能。能动。④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能走路了。⑤应该:你不能这样说他。⑥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能。热能。⑦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能”。⑧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⑨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
能不 | néngbù | ①犹言而不。②岂能不。谓不能不。③同“能否”。《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
能不称官 | néngbùchènguān | 才能跟职位不相称。《汉书·刑法志》:“德不称位,能不称官。” |
能不两工 | néngbùliǎnggōng | 工:精通。即使有才能,也不能精通两种技术。现今能不两工的说法已经过时。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首时》:“天下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
能尔 | néng’ěr | 犹如此,这样。晋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王肃、葛洪、陶侃之徒,不许目观手执,此并勤篤之志也。能尔为佳。”唐 王季友《观于舍人壁画山水诗》:“于公大笑向予説,小弟丹青能尔为?”宋 陈师道《绝句之一》:“数树直青能尔瘦,一轩残照为谁留。” |
能否 | néngfǒu | 有才能与否;能够不能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於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汉书·诸葛丰传》:“臣丰驽怯,文不足以劝善,武不足以执邪,陛下不量臣能否,拜为司隶尉。”《晋书 武帝纪》古者岁书群吏之能否,三年而诛赏之。《水浒传》第四回:“智深不晓得禅宗答应能否两字,却便道:‘洒家记得。’众僧都笑。” |
能刚能柔 | nénggāngnéngróu | 刚:刚强;柔:温和。指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老舍《骆驼祥子》:“能刚能柔才是本,她得瀎他一把儿。” |
能歌善舞 | nénggēshànwǔ | 擅长歌舞。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9回:“不论才人、美人、嫔妃、彩女,或有色有才,能歌善舞,稍有一技可见者,许报名到显仁宫自献。” |
能工巧匠 | nénggōngqiǎojiàng | 技艺高超的工匠。这些由能工巧匠手工织绣的彩锦,运销世界各地。宋 李恪非《洛阳园记》:“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他木,与造化争妙。” |
能勾 | nénggōu | 同“能够”。《水浒传第十九回》虽然今日能勾得见尊颜,不得遂平生之愿,特地径来陪话。 |
能近取譬 | néngjìnqǔpì |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章炳麟《菌说》。独夫为我,即曰贪贼;能近取譬,即曰仁义。钱穆著《国史大纲》:“能近取譬,试设一浅喻。今人若为一运动家作一年谱或小传,则必与为一音乐家所作者,其取材详略存灭远异矣。” |
能名 | néngmíng | 能干的名声。《后汉书·侯霸传》后为淮平大尹,政理有能名。《南史 本纪卷四高帝纪上》后袭爵晋兴县五等男。爲建康令,有能名。唐 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籍甚黄丞相,能名自颍川。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澥后累迁同州刺史,所在有能名。《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七》惟读书则开发智虑,物来能名,事至不惑,观前古之兴衰,考当时之得失,善者从之,不善者以为戒。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幽怪二·东平州牧相尸遇鬼》余友朱伟度太守之权知东平州也,颇有能名。 |
能谋善断 | néngmóushànduàn | 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宋 李新《跨鳌集 王允论》允结吕布刺卓,复杀蔡邕,可谓能谋善断者矣。 |
能掐会算 | néngqiāhuìsuàn | 能用手指掐算。指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他能掐会算,能预见未来。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大家都说老鼠能掐会算,老鼠算到有灾难,早就逃走了。” |
能屈能伸 能伸能屈 | néngqūnéngshēn | 屈:弯曲;伸:伸直。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根据环境变化的需要既能忍受委屈;又能挺直腰板;施展抱负。《周易 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这就叫大丈夫能屈能伸。 |
能仁 | néngrén | 梵语的意译。即释迦牟尼。意为有能力与仁义的智者。《魏书·释老志》:“所谓佛者,本号释迦文者,译言能仁,谓德充道备,堪济万物也。”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蒋太史》:“只有君亲无报答,生生常自祝能仁 。” |
能人巧匠 | néngrénqiǎojiàng | 能:技能,才能。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其实既是个细琢细磨的能人巧匠,也有着敢想敢干的猛烈劲儿。” |
能柔能刚 | néngróunénggāng | 柔:温和;刚:刚强。指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0回:“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梁启超《王荆公传》第11章:“然有道者,固能柔能刚,能弱能强。” |
能上能下 | néngshàngnéngxià | 谓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不论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实行能上能下,是对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一项重要改革。丁玲《风雪人间》上卷:“一个共产党员随时随地都是真正的战士,能上能下,能与人民共患难,同安乐!”邓小平《执政党的干部问题》:“我提出干部能上能下,是不是可以试验一下,先从基层做起。” |
能伸能缩 | néngshēnnéngsuō | 能够伸缩自如。这个装置设计得能伸能缩,进退自如。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营长那宁折不弯的性格,在李正面前,就变成了能伸能缩的钢条。” |
能诗会赋 | néngshīhuìfù | 赋:古文体。指善于写诗作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们,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 |
能士匿谋 | néngshìnìmóu | 匿:藏匿。有才能者得不到重用就藏匿其计谋。《孔丛子·对魏王》:“故贤愚共贯,则能士匿谋。” |
能说惯道 能说会道 能说善道 | néngshuōguàndào néngshuōhuìdào néngshuōshàndào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口才好,很会讲话。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曲波《林海雪原》二八:这个人生就的两片巧嘴,巧嘴滑舌,能说会道。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
能为 | néngwéi | ①《左传·隐公四年》:“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后用作能有所为或有所作为之意。先秦 左丘明《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则是王失之於齐而取偿於秦也,而齐赵之深讎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 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唐 韩愈《郑群赠簟诗》:“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 ②本领;能耐。《红楼梦 第四八回》:“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管桦《清风店二》:“我不戴见这种人。他有多大能为,我不戴见他。” |
能文能武 能文善武 | néngwénnéngwǔ néngwénshànwǔ |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冯志《敌后武工队》第六章:“个个都是能文能武的人!” |
能写会算 | néngxiěhuìsuàn | 谓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从小儿她叔叔叫她念书认字,甚么书儿都念过,甚么字儿都认得,学得能写会算。” |
能牙利齿 | néngyálìchǐ | 指能说会道,善于辞令。 |
能言快说 | néngyánkuàishuō | 解释见“能言快语”。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见了燕青这表人物,能言快说,口舌利便,倒有心看上他。” |
能言快语 | néngyánkuàiyǔ | 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欲遣一文武全备能言快语之士,往聘齐国。”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这丫头如此能言快语,如何说得她过?” |
能言巧辩 能言善辩 能言舌辩 | néngyánqiǎobiàn néngyánshànbiàn néngyánshébiàn |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叶圣陶《桥上》蹰很薄,据俗见说,这是能言巧辩的标记。 |
能言会道 能言善道 | néngyánhuìdào néngyánshàndào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他一向都能言善道。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由于他绝顶聪明,善于识人,而且能言善道,手面大方,所以三年满师。” |
能者多劳 | néngzhěduōláo | 能干的人多干事;多受劳累。先秦 庄周《庄子 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官厅子上,有些同寅见了面,都恭维他“能者多劳”。 |
能者为师 | néngzhěwéishī | 《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
能征敢战 | néngzhēnggǎnzhàn | 征:征讨。形容作战经验丰富,敢于作战。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必用能征敢战之将,先以力敌,后用智擒。” |
能征惯战 能争惯战 | néngzhēngguànzhàn | ①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法聪早当此际,遥遥地望见,果是会相持,能征惯战,不慌不紧不忙,果手疾眼辨。”老舍《宝船》第二幕第二场:“我带来五百名蜜蜂兵,都能征惯战!”②能性交长时间不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春花心性飘逸,好吃几杯酒,有了酒,其兴愈高,也是甄家家里操炼过,是能征惯战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