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 | něi I. | 引申指““哪”和“一”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如:哪个、哪年。哪会儿、哪些。参见II. nǎ。 III. né。 IV.na。 |
馁餒 | něi | ①饥饿:冻馁,寒冷与饥饿;穷馁。《论语·卫灵公篇》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二》拥强汉之节,馁山谷之间,乞丐无所得。《晋书 文帝纪》(硃)异之余卒馁甚,食葛叶而遁,吴人杀异。石超奉帝幸其营,帝馁甚,(石)超进水,左右奉秋桃。《资治通鉴 齐纪二》(北)魏春夏大旱,代地尤甚;加以牛疫,民馁死者多。《资治通鉴 随纪六》时民皆结堡自固,野无所掠,贼众渐馁,乃少留兵,围五栅,分人于南方抄掠。《聊斋志异 三生》但闻人曰:“骊马生驹矣,牡也。”心甚明了,但不能言。觉大馁,不得已,就牝马求乳。《聊斋志异 冥宁》生(王子服)方腹馁思啖,又从此渐近丽人,大喜。②没有勇气,没有力量:气馁。自馁。馁怯。《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③鱼腐烂:《论语·乡党篇》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
馁堕 | něiduò | 空虚,落下。指怒气已消失。《红楼梦.第十九回》:今见他默默睡去了,知其情有不忍,气已 |
馁疾 | něijí | 飢饿病困。《晋书 文帝纪》“吴将唐咨、孙弥、徐韶等帅其属皆降,表加爵位,禀其馁疾。”《魏书·世宗纪》:“今时泽未降,春稼已旱。或有孤老馁疾,无人赡救,因以致死,暴露沟堑者,洛阳部尉依法棺埋。” |
馁殍 | něipiǎo | 饿殍。《旧唐书·宪宗纪上》:“内乏口食,外牵王徭,岂惟转输之虞,虑有馁殍之患。”《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今市中米贵,官乃定价斗钱七十,商贾闻之,以其不获利,无敢载至京师者,虽富人所储,亦隐匿不粜,是以米益贵而民将馁殍也。 |
馁殍相望 | něipiǎoxiāngwàng | 馁殍:饿死的人;相望:相互连接。形容饿死的人非常多。唐·陆贽《请减京东……粮事宜状》:“烟火殆绝,都市之内,馁殍相望。” |
馁弱 | něiruò | 气馁怯弱。《水浒传第一○五回》:“及至临阵对敌,将军怯懦,军士馁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