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篇用十个字帮助读者记住北朝的五个朝代:“北魏分东西,北周灭北齐”,本篇主题北周灭北齐。

北周的大权一直掌控在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手中,他自己不具备即位的血统,先后扶植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宇文毓和宇文邕登基。宇文觉、宇文毓想摆脱宇文护的控制,均被其杀害,宇文邕掌权后私底下则悄悄积聚力量,等待机会一举诛护,成为北周的掌控实权的武帝,使北周政权稳固了下来。北齐那边的皇位由武帝高传给后主高纬。“后主”一词始出自《三国志》,作者陈寿曾在蜀汉为官,因此在编写《三国志·蜀书》的时候,就称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后来人们将与刘禅有相似经历的,被俘的割据政权末代君主均称为后主。本篇的北齐后主高纬,后面第70篇的南陈后主陈叔宝,再后来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后主王衍南唐后主李煜等。

北周占有今陕西、宁夏、甘肃、四川及河南、湖北等部分地区,虽军事、经济实力不如北齐,政治却比北齐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国力日渐强盛;北齐拥有今河北、山东、安徽及山西、河南大部分地区,军事、经济实力较强,但实行纵容各级官史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政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至后主高纬时,更是腐败透顶,不胜其弊。于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决定北连突厥,南和陈朝,发起攻灭北齐的战争。

 北齐北周南朝陈地图.jpeg

北齐北周南朝陈地图

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遣使南方陈朝,以期联合进攻北齐,难怪史学家把那个时期叫作后三国时代。陈朝宣帝陈顼(后篇有细述)表示同意,但提出条件,要北周把樊、邓两州让给陈朝,北周使者杜杲认为城池应该从北齐地盘那里取得。之后双方多次通信,由于攻齐的利益一致终于达成协议。573年陈朝以吴明彻黄法氍为主帅,统领十万部队进攻北齐。

四月,黄法氍部属在大岘(今安徽含山东北)与北齐军接战,击败北齐军。吴明彻组织敢死队,除掉护城河的障木栅后,大军包围秦郡(今南京六合)。北齐派出军队救援历阳(今安徽和县),被黄法氍所部所败。北齐又调兵救援秦郡,吴明彻派出猛将单骑驰马冲阵齐军,斩杀北齐军前队善射者及大力者十余人,陈军乘机进攻,北齐军大败,陈军斩获不可胜计。五月,黄法氍所部击破历阳,进军合肥。合肥望旗请降,秦郡随后亦降。

十月,吴明彻开始进攻寿春(安徽六安市寿县),于肥水筑坝,引水灌城。城中苦于潮湿,士兵多数腹泻,手脚浮肿,死者十之六七。北齐调军十万救援寿春,援军在距寿春30里即扎营。陈军诸将见到北齐军队数量众多产生了畏惧,吴明彻鼓动说:“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吴明彻军随后发起猛攻,一鼓作气攻克寿春。

 陈宣帝下诏说:寿春是古都会,有淮河、汝水环绕,地势险要,控制黄河、洛水,地理位置重要。重臣吴明彻,图谋宏伟,一举攻克,远大谋略压倒当世。往日夷族在这里驻扎,营造天子基业,乌烟瘴气。如今一举扫平,恢复我疆土,功勋卓著,应任都督豫州(州府寿县)、合州(今合肥)、北徐州(管辖今山东新泰、临沂、费县平邑等市县)等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豫州刺史,增封食邑至三千五百户,其他职衔不变。

公元575年闰九月,吴明彻又率军溯泗水西进攻彭城(今江苏徐州),在吕梁(徐州东南)击败北齐军数万人。此后,北齐与北周战争加剧,无暇南顾,而陈朝亦满足于既占之淮河两岸地区,无意北进,陈与北齐的战争基本结束。这场南陈攻北齐的战争发生在陈宣帝太建年间,故称太建北伐。

见南陈胜齐,575年7月,周武帝宇文邕在西边谋划伐齐。8月,北周共六路大军开入北齐境内,军纪严明,所到之处对百姓秋毫无犯。周武帝所部六万进逼河阴(今洛阳孟津东北),攻破外城,北齐军退保内城。周武帝见河阴难下,转而率军进攻金镛城(今河南洛阳市东),但遇到守城军队顽强抵抗,无法攻下,加上周武帝生病,主动撤军。

576年,北周再次大举伐齐,改变战法,取小道偷袭晋州(今隶属河北石家庄市)。采用“围点打援”的策略,进攻晋州,吸引北齐主力来救援后进行决战,打败对方后再进逼北齐的首都邺城。

北周军至晋州,屯驻在汾曲(汾水西折入黄河处),安排众将领把平阳城(今山西临汾)重重包围,又派人监督诸军攻打平阳城,周武帝宇文邕每日从汾曲到平阳城下督战。围城不久,防守北城的晋州刺史在夜晚遣使请降于北周,打开北城门。当天天还没有亮,北周将领登城。守军得知消息后士气崩溃,无心抵抗,晋州被北周攻克,俘虏甲士八千人。

此时,北齐后主高纬和嫔妃冯小怜在天池(山西宁武)打猎,晋州的告急文书,从太阳升起到中午不停送来。右丞相高阿那肱却说:“大家正为乐,边鄙小小交兵,乃是常事,何急奏闻!”至傍晚,晋州使者再至,说:“平阳已陷”,高阿那肱才把晋州危机消息告诉给后主。高纬听到后马上起身,冯小怜恳请他再下一盘棋,高纬答应,延误了发兵时间。

毛林林饰演一代妖后冯小怜.jpeg

毛林林饰演一代妖后冯小怜

10月25日,高纬亲率大军救援平阳,到达时平阳已被攻下,遂昼夜猛攻平阳。北周守城将领晋州刺史领兵一万与之展开激烈的战斗。北齐军曾经挖地道进攻,但是被北周军拿木头塞住无法攻克。

12月3日,周武帝宇文邕所部与宇文宪所部会合,救援平阳。6日,周武帝部队到达平阳与北齐军对阵。此时齐军东翼稍稍后退,有人惨叫:“军败矣!”高纬听后和冯小怜向北逃走。北齐军知道皇帝逃跑后士气崩溃,被北周军大败,死者万余人,军资器械被丢弃满地都是。12月13日,北周军至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12月17日,北周军击败北齐军,攻破晋阳。

577年1月18日,北周军达到邺,围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周军移师攻,高纬在城内坐立不安。大臣斛律孝卿请高纬亲自去安抚士兵,并且为他撰写好了发言稿,告诉高纬发言时要慷慨悲壮,声泪俱下,这样才能激励士气。高纬从皇宫中走出,正要说话,一下记不清该讲什么了,只是傻乎乎地笑,左右侍从也跟着笑。将士们见高纬如此昏庸轻薄,心已凉了一半:“国难当头,皇上都不急,我们还急什么”!齐军士气到此完全涣散。

高纬一看大势已去,也想逃避责任,学他父亲高湛的样,577年1月匆匆禅位给他八岁的长子高恒,自称太上皇。高纬禅让皇位没几日,周武帝对邺城发起了进攻。北周纵火烧毁城门,然后十万大军洪水般冲入城内,邺城陷落。太上皇高纬再命幼主让位任城王高湝,于是太上皇高纬成为了无上皇。所谓无上皇就是皇帝的爷爷,高于太上皇。高纬父子逃往青州(今山东青州市)用袋子装了金子,系在马鞍上,和皇后、妃子、幼主等乘了十几匹马向南逃走,25日,北周军队追上他们,全部活捉,连同胡太后一起送往邺城。

 北齐后主高纬被北周军队活捉.jpeg

北齐后主高纬被北周军队活捉

高纬到了邺城,北周国主走下台阶,以对待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六个月之后,周武帝借口高纬父子想和北齐残余乱党谋叛,把高纬、高恒等全部杀死。北齐其余抵抗力量陆续被消灭,北周统一了北方。

高纬被俘后,对北周武帝宇文邕提出要求竟然是把冯小怜归还给他。周帝说:“朕对于天下,弃之如敝屣,一个老太婆有什么好跟您争的呢?”高纬对冯小怜竟痴爱如此,只是这个爱代价也太沉重、太荒唐了。

最后交待一下冯小怜的结局。冯小怜被北周武帝宇文邕赐给代王宇文达,很受宇文达宠爱。宇文达妃李氏,与冯小怜争宠,冯小怜中伤李氏,几乎将李氏害死。后来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后,又再赐给李氏的哥哥李询,李询的母亲知道冯小怜曾迫害过自己的女儿,就令她自杀而死。


张正立评议:这篇之后几年光景杨坚掌权,伐南灭陈,统一国土建立大一统隋朝。

宋:南北朝结束了,下边进入隋唐五代十国,697072都是隋文帝杨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