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üě I.

①夺取:掠夺。掠取。抢掠。劫掠。②擦过:掠视。浮光掠影。宋 欧阳修《采桑子》:“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③拷打:掠笞。掠治。拷掠。④砍伐:掠林。II.参见lüě.

掠笞

lüěchī

拷打;笞击。《史记·张仪列传》:“(楚相门下)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 晋 袁宏《后纪·质帝纪》:“被以诽谤之罪,闭狱掠笞,使出钱自赎。” 元 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到来日我去相府中,禀过此一件事。我慢慢的掠笞这廝。”《资治通鉴 汉纪十七》又令郡国岁上系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县、名、爵、里,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

掠楚

lüěchǔ

拷打。《后汉书·独行传·周嘉》:“使(者)乃收燕系狱,屡被掠楚,辞无屈桡。”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田七郎》:“林儿夜归,为逻者所获,执见武(承休)。武掠楚之。” 

掠地攻城

lüèdìgōngchéng

夺取地盘,攻战城池。形容向敌方进攻。明·无名氏《精忠记·应诏》:“勤王报国应无惮,掠地攻城也畏难。”

掠考

lüěkǎo

亦作“掠拷”。笞击拷问。考,通“拷”。后书·杨终传:“自永平以来,仍连大狱,有司穷考,转相牵引,掠考寃滥,家属徙边。”《后汉书·梁冀传》:“冒名而为侍中、卿、校尉、郡守、长吏者十餘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貲物少者至於死徙。”《三国志·吴志·吕范传》:“时太妃在江都,策遣范迎之。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覘候,讽县掠考范。”《新唐书·窦群传》:“陈登者,善术,夜过吉甫家,羣即捕登掠考,上言吉甫阴事。”《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六》自往者大狱以来,掠考多酷,钻钻之属,惨苦无极。

掠卤

掠掳

lüělǔ

掳掠;抢劫。《史记·高祖本纪》:“又与秦军战於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汉书·酷吏传·咸宣》:“小羣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宋 苏辙《西戎论》:“中国坚坐而相守,不出十年,彼外无所掠虏,将不忍而热中,将反而求以相詬,以为起兵之名。”明 归有光《送恤刑会审狱囚文册揭帖》:“大抵此县湖山阻深,掠卤之习,浸以成俗。”清 倦圃野老《庚癸纪略》:“十六日,苏城附近乡村,贼放火掠掳。”

掠美

lüèměi

夺人之美为己有;夺取别人的功绩、美名。这是他的手笔,我不敢掠美。《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一》人臣不忠之罪,莫大于掠美以欺君,植党以擅权。清 方苞 《两朝》:"誉乎己则惧焉,惧无其实而掠美也。"

掠人之美

lüèrénzhīměi

掠:夺取;美:美名。夺取别人的成绩、荣誉归己所有。宋 王楙《野客丛书 龚张对上无隐》:“异时,汤见上,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以宽对,不掠人之美以自耀。”邹韬奋《二十年来的经历 现实的教训》我不能掠人之美,《生活》周刊并不是由我创办的。

掠削

lüěxuē

梳理齐整。掠,梳理。削,高峭。唐 元稹《连昌宫词》:“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少间,妓果出,年十七八,玉佩丁冬,云鬟掠削。” 清 吴兰修《黄竹子传》:“张故业梨园……双鬟掠削,妙人也。”

掠影浮光

lüèyǐngfúguāng

指浮光掠影,浮于表面不深入。《新华日报》1943.8.28:“一个正视现实的人,不会只是去强调这掠影浮光,但亦决不故意去抹煞它。”

掠阵lüězhèn

压阵。《说岳全传 第五十五回》兀术恐怕王儿有失,亲自带领众元帅、平章出营掠阵。《再生缘 第六回》:“本帅敌楼亲掠阵,与将军,花腔大击助威风。”《京剧取南郡第六场》:“牛金虽勇,恐其阵前有失,元帅可带兵出城掠阵,以助其威。”

掠治

lüězhì

拷打讯问。掠治无全肤。《史记·酷吏列传》:“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餘肉,劾鼠掠治。”《汉书·陈咸传》:“於是石显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语,下狱掠治。”宋 叶适《郑仲酉墓志铭》:“茅告赵,谓为谋杀之也,掠治不胜痛,自诬服,将抵死。”《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七》诣吏不胜掠治,死者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