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 | lóng | 耳听不见声音:聋子。耳聋。发聋振聩(发出的声音很大,使耳聋人也能听见;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使他们清醒。亦作“振聋发聩”)。 |
聋瞽 | lónggǔ | ①犹聋盲。《墨子·耕柱》鬼神之明智於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与聋瞽也。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上》下至聋瞽瘖哑残疾之人,亦莫不有学,使习一艺以自养其天刑之躯。参见“聋盲”。②比喻欺骗,蒙蔽。聋瞽天下之人。《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五》近世行险侥幸之徒,但为道学之名,窃取程颢、张载之说,张而大之,聋瞽愚俗。元 耶律楚材《屏山居士 鸣道集说 序》食我园椹,不见好音,诬谤圣人,聋瞽学者。明 陆容《菽园杂记 卷十二》似道自知幸致高位,恐人议己,故作为此说,以聋瞽愚俗耳。 |
聋盲 | lóngmáng | ①指人的视力和听力同时完全丧失(或者是残视、残听)的病症。《庄子·逍遥游》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庄子·达生》汝得全而形躯,具而九窍,无中道夭于聋盲跛蹇而比于人数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②喻使人耳目闭塞。《后汉书·陈蕃传》:“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秦焚书阬儒何以为异!” |
聋昧 | lóngmèi | 愚昧;耳聋目盲。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昔鬼方聋昧, 崇虎谗凶,殷辛暴虐,三者皆下科也。”唐 元稹 立部伎诗:“工师尽取聋昧人,岂是先王作之过。”《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九》裴光庭等奏:“吐蕃聋昧顽,久叛新服,因其有请,赐以《诗书》,庶使之渐陶声教,化流无外。(于)休烈徒知书有权略变诈之语,不知忠、信、礼、义,皆从书出也。”上(玄宗李隆基)曰:“善!”遂与之。 |
笼 | lóng I. | ①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灯笼。熏笼。《汉书 王莽传》父子兄弟负笼荷锸,驰之南阳,猪崇宫室,令如古制。②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鸡笼。鸟笼。蝈蝈笼。③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囚笼。牢笼。④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笼屉。蒸笼。⑤泛指包络之物:笼头。II.参见lǒng。 |
笼灯 | lóngdēng | 即灯笼。唐 殷尧藩《宫词》:“夜深怕有羊车过,自起笼灯看雪纹。”宋 周邦彦《意难忘·美咏》词:“夜渐深,笼灯就月,子细端相。”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夫人》:“有双鬟笼灯,导一妇人出,年四十餘,举止大家。” |
笼鹅 | lóng’é | 以笼置鹅。《晋书·王羲之传》:“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后以“笼鹅”指王羲之以字换鹅事。 唐 李白《王右军诗》:“右军本清真,瀟洒出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
笼而统之 | lóngértǒngzhī | 指混合不分。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关键字》:“……事实是我们不能完全照办。理由很多,其中最有力的一项是,以普通话为标准,我们已经没有入声。笼而统之说,字字照《诗韵》发音,不只不可能,而且太麻烦。” |
笼盖 | lónggài | ①笼罩;覆盖。《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四·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冰心《最后的安息》:“一片慈祥的光气,笼盖在翠儿身上。”②超越;胜过。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太尉曰:‘见裴令公精明朗然,笼盖人上,非凡识也。’”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 卷四》:“唐文皇手定中原,笼盖一世,而诗语殊无丈夫气,习使之也。《明史·文苑传三·王世贞》:“(世贞)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 |
笼街喝道 | lóngjiēhèdào | 喝道:古时官员出行差役叫行人让道。吆喝街坊上的行人回避;表示仪仗的威风。《旧唐书·温造传》:“臣闻元和、长庆中,中丞行李不过半坊,今乃远至两坊,谓之笼街喝道。”宋·陆游《不如茅屋底》诗之五:“列鼎宾筵盛,笼坊从骑都。不如茅屋底,醉倒呼儿扶。” |
笼络 | lǒngluò | ①围绕;缠络。树根笼络。②拉拢;控制。笼络人。《庄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清·梁启超《谭嗣同传》不过笼络耳。③包罗;统括。笼络万品。 |
笼络人心 | lǒngluòrénxīn | 笼络:原是羁绊牲口的用具;引申为使用手段拉拢人。用权术耍手段以拉拢、驾驭别人。赵县长一上任便四处奔跑,今天这公司,明天那机关,早晨李处长,晚上刘总裁,以求笼络人心,坐稳宝座。《宋史 胡安国传》:“自蔡京得政,士大夫无不受其笼络,超然远迹不为所污如安国才实鲜。” |
笼鸟槛猿 | lóngniǎojiànyuán | 笼中鸟槛中猿。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唐 白居易《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诗:“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
笼禽槛兽 | lóngqínjiànshòu | 槛:关野兽的笼子。笼中鸟槛中兽。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佛》:“其心欣欣然,若笼禽槛兽之得逸,莫我如也。” |
笼松 | lóngsōng | 蓬松散乱的样子。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五》:“王建诗云:‘一树笼鬆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水浒传第四回》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 |
笼鞋 | lóngxié | 一种足趾露在外面的有孔凉鞋。宋 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
笼中穷鸟 | lóngzhōngqióngniǎo | 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明·许自昌《水浒传·义什》:“那人呵,好似笼中穷鸟,釜底枯鱼,顷刻成擒。” |
笼中之鸟 | lóngzhōngzhīniǎo | 被关在笼中的鸟。比喻失去自由的人。她简直成了笼中之鸟,虽然生活优渥,养尊处优,但却失去了自由。《鹖冠子 世兵》:“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笼中之鸟空窥不出。” |
砻 | lóng | ①壮族敲击体鸣乐器。壮族称榔。②磨。《汉书·枚乘传》磨砻底厉。《荀子·性恶》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曹植《宝刀铭》造兹宝刀,既砻既砺。③用砻脱出稻谷的壳。《天工开物》凡既砻,则风扇以去糠秕。④通“垄”。坟墓。如:砻石(墓碑);砻冢(坟墓) |
砻斫 | lóngzhuó | 磨和砍,还有琢磨、切磋的意思。亦指磨和砍削的技能。比喻处世为人之道。唐 柳宗元《梓人传》家不居砻斫之器。 |
栊櫳 | lóng | ①窗棂木,窗,亦借指房舍:帘栊。房栊。栊门(房门)。欧阳修《采桑子》: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黄麓森校记:“櫳、笼古通。”李周翰注:“櫳亦房之通称。”唐 王维《桃源行》:“月明松下房櫳静,日出云中鷄犬喧。”② 养兽的棚栏。 |
泷 | lóng I. | ①泷泷:雨滴的样子。②湍急的流水。清·魏源《阳朔舟行》中夜前泷吼。又如:泷船:在急流中行驶的船。③古水名。即今山东省孝妇河。④赣方言:两山之间淌水的洼地、长长的山涧。例句:泷里;去泷里放水。II.shuāng泷水:地名,在中国广东省。 |
蠪 | lóng | ①鲑(guī)蠪:古代传说中的神名,如“东北方之下者,倍阿鲑蠪跃之。”②书上说的一种大蚂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