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叙述西晋八王之乱,自然让人想起西汉的七国之乱。想当年刘邦认准了政权的祸患在于为了打败项羽而不得不分封的八个异姓王,韩信、彭越、英布、张耳、臧荼、卢绾、吴芮、韩王信。除了长沙王吴芮善终之外,刘邦将七个异姓王一一清除,满以为刘姓一统天下可以高枕无忧了,事与愿违,到了汉景帝时期,刘邦登基四十七年后,发生了七国之乱。(详见第32篇)。而西晋王朝的八王之乱也是同姓王暴乱,在司马炎称帝后的第三十六年,第二个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时期就爆发了。七国之乱只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被镇压了,对西汉政权并没有伤筋动骨,而西晋的八王之乱的程度和拖延之久大大超越了七国之乱,其结果彻底动摇了西晋政权的根基。

八王之乱被定性为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引发的一次大动乱,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从291年起至306年,共持续16年。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西晋八王地理位置.jpg 

请看西晋司马八王的地理位置

要说清楚司马八王的血脉关系,首先回顾一下为建立西晋王朝司马三代:第一代司马懿(宣帝),第二代司马师(景帝)、司马昭(文帝)和第三代司马炎(武帝)。

八王

血缘关系

汝南王(今河南东南)

司马亮

司马懿第四子

楚王(今湖北中部)

司马玮

司马炎第五子

赵王(今河北西部)

司马伦

司马懿第九子

齐王(今山东省)

司马

司马昭孙子

长沙王(今天湖南)

司马乂

司马炎第六子

成都王(今四川)

司马颖

司马炎第十六子

河间王(今天河北东南)

司马颙

司马懿从孙

东海王(今山东南部)

司马越

司马炎从兄弟

 西晋八王之乱.jpeg

请看西晋八王图片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后,晋武帝的岳父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即位的晋惠帝司马衷(司马炎次子)痴呆低能。说他痴呆低能是有根有据的。据说当这位天子听说老百姓因缺粮而饿死的时候居然发出责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

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是贾充的女儿,贾充是西晋的开国元勋。贾皇后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这位贾皇后为了让自己能掌握政权,司马炎死后的第二年,即291年就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兵杀了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手中。卫瓘,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入朝担任尚书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领太子少傅。

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马玮杀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然后反诬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将司马玮处死。贾后遂执政,任用贾模、张华等人,使天下保持相对安定了一段时间。

贾模是贾后族兄。史书记载说贾后性甚强暴,贾模每尽言为陈祸福,贾后不能从,反谓模毁己。于是委任(信任,信用)之情日衰,而谗间之徒遂进。模不得志,忧愤成疾。张华,吴国灭亡后进封广武县侯,又出镇幽州,政绩卓然。惠帝继位,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

公元299年,贾后不顾张华等人的劝阻,以阴谋废太子司马遹,次年杀之。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冏发兵废杀贾后、张华等。之后司马伦掌控了大政。

公元301年,司马伦废惠帝自立。司马伦篡位后,驻守许昌的司马冏起兵讨司马伦,镇邺的成都王司马颖与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举兵响应。洛阳城中的禁军将领王舆也起兵反司马伦,迎惠帝复位,赐死司马伦。司马冏以大司马身份入京辅政。

公元302年,司马颙又从关中起兵讨司马冏,洛阳城中的长沙王司马乂也举兵入宫杀司马冏,政权落入司马乂手中。

公元303年(太安二年),司马颙、司马颖合兵讨伐司马乂。司马颙命都督张方率精兵七万,自函谷关向洛阳推进;司马颖调动大军20余万,也渡河南向洛阳。二王的联军屡次为司马乂所败。次年正月,洛阳城里的司马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司马乂,将其交给张方,被张方烧死。司马颖入洛阳为丞相,但仍回根据地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以皇太弟身份专政,政治中心一时移到邺城。司马越对司马颖的专政不满,率领禁军挟惠帝北上进攻邺城。荡阴(今河南汤阴)一战,被司马颖击败,惠帝被俘入邺,司马越逃往自己的封国东海(今山东郯城北)。与此同时,司马颙派张方率军占领洛阳,接着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越弟)与幽州刺史王浚联兵攻破邺城,司马颖与惠帝投奔洛阳,转赴长安。

司马越,高密王泰次子。因讨杨骏有功,封于东海郡司马腾,司马越弟。公元305年(永兴二年),司马越又从山东起兵进攻关中,击败司马颙。公元306年(光熙元年),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阳,司马颖、司马颙相继为其所杀,大权落入司马越手中,八王之乱到此终结。

十六年中,晋惠帝司马衷成了傀儡,司马家属数人如同走马灯似的掌管朝政,汝南王司马亮、贾后、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除了楚王司马玮充当贾后的打手之外,另外七王都先后掌管过朝政。

八王之乱中参战诸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是后来的“五胡乱华”,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

张正立评议:

八王之乱是司马懿的后世遗传了他的争权夺利专横跋扈基因酿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