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n

①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鳞。鳞片。南北朝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聊斋志异 雹神》池鳞皆龙族,触之必致风雹。②鳞状的:鳞爪(zhǎo)。鳞波。鳞茎。鳞屑。鳞集(群集)。遍体鳞伤。鳞次栉比。③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鳞鸿(指“鱼雁”,即书信)。

鳞次相比

líncìxiāngbǐ

解释见“鳞次栉比”。宋·沈括《梦溪笔谈·神奇》:“细视之,乃群小蛤,鳞次相比,绸缪巩固。”清·阮元《小沧浪笔谈》第二卷:“今府城西平地泉源觱涌,雪涛蔽天,声如隐雷,泉凡三穴,鳞次相比,稍施人力矣。”

鳞次栉比

líncìzhìbǐ

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白居易《伤宅》: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鳞萃比栉

líncuìbǐzhì

犹言鳞次栉比。夏仁虎《旧京琐记·城厢》:“前门左右旧有东西荷包巷,顾绣荷包诸肆,鳞萃比栉,朝流女士日往游观,巷外车马日甚。”

鳞集

línjí

群集。五台山上庙宇鳞集。《三国演义 第79回》今王朝英俊鳞集,臣内无辅佐之器,外无将领之才,列次功臣,诚足自愧!《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八》陛下(宋宁宗)即位之初,委任贤相,正士鳞集,而窃威权者从旁睨之。

鳞集毛萃

línjímáocuì

谓如鱼鸟成群而至。金·王若虚《送王士衡赴举序》:“肩摩踵曳鳞集毛萃。”

鳞集仰流

línjíyǎngliú

如鱼群迎向上流。喻人心归向。

鳞甲

línjiá

有鳞或甲壳的水生物的统称。汉 蔡邕《津赋》:“鳞甲育其万类兮,蛟螭集以嬉游。” 晋 葛洪《抱朴子·畅玄》:“沉鳞甲於玄渊,以违钻灼之灾。” 清 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古镜:‘出波鳞甲飞如活,透骨玻璃冷放光。’”②比喻鳞甲状之物。喻雪片。 宋 范成大《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鳞甲塞天飞,战逐三百万。” 元 关卿《裴度还带第二折》:“琼姬素衣,纷纷巧剪鹅毛细,战八百万玉龙退败,鳞甲纵横上下飞。”③喻松树皮。北周 庾信枯树赋》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喻人机心深峻,不可逆犯。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 ,为吾説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復有苏张之事出於不意,可使孝起知之。’”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 晋 虞溥江表传:“诸葛亮表都护李严。严少为郡职吏,用性深尅,苟利其身。乡里为严谚曰:‘难可狎,李鳞甲。’” 清 王晫今世说·言语:“(涂子山)好为诗古文辞,有名於时,为人短小,胸无鳞甲。”

鳞介

línjiè

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蔡邕《郭有道碑序》:“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唐 韩愈原道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宋 黄庭坚《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士弊禾黍恶,水烦鳞介劳。”②比喻卑贱小人。柳亚子《吊刘烈士炳生诗之四》:“滚滚胡尘黯四方,忍看鳞介易冠裳。”

鳞鬣

línliè

①指龙的鳞片和鬣毛。 清 王士禛《龙门阁》诗:“鳞鬣中怒张,风雨昼晦昧。” 《聊斋志异 西僧》二龙交角对口把守之。过者先拜龙;龙许过,则口角自开。龙色白,鳞鬣皆如晶 然。亦指鱼的鳞片和背鳍。可代称龙或鱼。宋 欧阳修《和出省》:“共向丹墀侍临选,莫惊鳞鬣化风雷。” 清 屈大均《广东新语·艺语·诸家画品》:“有官能者,香山千户小旗,生有巧思,欲与林良抗衡,所画鳞鬣亦精绝。” ③代称松树。鳞喻松树皮,鬣喻松针。明 吴承恩《画松》诗:“鳞鬣如有声,饥蛟对相语。”

鳞鳞

línlín

形容多得像鱼鳞。高手鳞鳞。《聊斋志异·促织》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②形容云层、波纹等像鱼鳞一样层层排列。宋 张孝祥《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形容鳞状物。形容屋瓦。宋 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鳞文

línwén

鳞片状的纹路。《南齐书·高帝纪上》:“太祖以元嘉四年丁卯岁生。姿表英异,龙顙钟声,鳞文遍体。”

鳞爪línzhuǎ/zhǎo

比喻事物的片断或点滴。《孽海花第十三回》这回章直蜚、闻韵高都没有中,骊珠已失,所得都是鳞爪罢了!

鳞爪飞扬

línzhuǎ/zhǎofēiyáng

形容非常有本事,以后前途似锦,志在四方。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lín

一种非金属元素,常见的有“白磷”和“红磷”:火(俗称“鬼火”)。肥。脂(含磷和氮的类脂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动物的脑、肝、卵等含量较多)。又良刃切,音吝。薄石也。《论语·阳货篇》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参见“坚白“。

磷火

línhuǒ

人和动物的尸体腐烂分解出磷化氢,并自动燃烧。夜间在野地里看到的白色带蓝色火焰的就是磷火。俗称鬼火宋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风凄露下,走磷飞萤!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卷四》:“予年十馀岁时,见郊野间鬼火至多。”

磷磷

línlín

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也用以形容突出的钉头。唐 杜牧阿房宫赋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明 吴承恩《西游记》:“兄弟,你看那壁厢有石崖磷磷,想必是妖精住处了。我等从众商议,那个管看守行李马匹,那个肯跟我过去降妖?”

lín

同“磷”。燐火俗称鬼火。旧传为人畜死后血所化,实为动物尸骨中分解出的磷化氢的自燃现象。《聊斋志异 鬼哭》往往白昼见鬼;夜则床下燐飞,墙角鬼哭。…夜抛鬼饭,则见燐火营营,随地皆出。

lín

形容车行走时的声音。唐 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花月痕第二十回》刚腾开了,劈面又有一车,垂着帘子,辚辚而来。

lín

①谨慎选择:遴选。遴选择。遴柬(同"遴选")。遴聘:选拔,聘用。《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五》二月,丙戌,增置国子生二百员,遴宿卫大臣子孙充之。②《说文》遴,行难也。泛指艰难。如遴难(艰难);遴柬(方言。艰难)③假借为“吝”。吝惜;吝啬。《汉书.王莽传上》:“班赏亡遴。”“敕尽伯禽之赐,无遴周公之报。”贪吝。《广雅》遴,贪也。

遴才

遴材

líncái

犹言选拔人才。明 申佳胤《详陈先著第二议》:“御敌之事,全在得将;将将之要,全在遴才。”《镜花缘 第四十二回》《内则》遴才,科第尚遗闺秀。清 龚炜《巢林笔谈·祀庭桂文》:“月殿遴才,不使仙娥专美;星宫考绩,应与奎宿同旌。”

遴简

línjiǎn

见“遴柬”。

遴柬

línjiǎn

亦作"遴拣"。亦作"遴简"。方言。犹艰难。章炳麟《新方言·释言》:"遴柬迭韵,犹连蹇耳。今江南浙西多谓遴柬,遴转如练。"颜师古注引晋灼 曰:" 许慎云:'遴,难行也。'柬,古简字也。简,少也。言今难行封,则得继绝者少。"后以"遴柬"谓挑选。《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禁兵)其老疾者,俟秋冬遴简将臣,令悉搜去之。"

遴啬

línsè

犹吝啬。遴,通“吝”。《汉书·王莽传下》:“莽好空言,慕古法,多封爵人,性实遴嗇,託以地理未定,故且先赋茅土,用慰喜封者。”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吝嗇可作遴嗇。”

遴选

línxuǎn

慎重地选拔;审重选择   一介之任,必欲因能,讲艺之臣,犬为遴选---王安石《辞男雱说书札子》

ín

峋:a.山石一层层的重叠不平,如“嶙峋的巨石”;b.形容人瘦削,如“瘦骨嶙峋”。

嶙峋

línxún

①形容山石峻峭、重叠:宋 陆游《金错刀行》:“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清 刘大櫆《游黄山记》:“登始信之峰,峰忽中断,两壁崭然,相去可寻丈,下视嶙峋千仞。” 《聊斋志异 查牙山洞》两壁嶙嶙峋峋然,类寺庙山塑,都成鸟兽人鬼形。形容人消瘦或刚直有骨气:瘦骨嶙峋。傲骨嶙峋。嶙峋得清冷,而倨傲。

lín

粼粼:形容山石间水流清澈。《红楼梦 第七回》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

粼粼

línlín

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净。粼粼碧波。粼粼然:清澈明净的样子。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

lín

注视:“鹰鹗视”。盼(顾盼,瞻视)。

lín

玉的光彩。璘彬,璘斌,璘豳,璘班,璘玢(光彩缤纷的样子),璘璘(明亮闪烁的样子)。《文选·张衡<西京赋>》珊瑚琳碧,瓀珉璘彬。薛综注:“璘彬,玉光色杂也”。扬雄《甘泉赋》翠玉树之青葱兮,璧马犀之璘。

lín

潾潾:a.(水)清澈的样子,如湖水潾潾。b.波光闪烁的样子,如“月随波动碎潾潾。”

lín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鹿,全身有鳞甲,有尾。古代以其象征祥瑞,亦用来喻杰出的人物。简称“麟”,如“凤毛麟角”,“麟凤龟龙”。揭毛逆麟。唐 韩愈获麟解麟之为灵,昭昭也。

麟凤línfèng

麒麟和凤凰。比喻才智出众的人。《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和庄仑樵、庄寿香、祝宝廷辈,都是人间麟凤台阁鹰鹯。

麟凤龟龙

línfèngguīlóng

古人认为麟凤龟龙是四种神灵的动物,用来比喻各种品格高尚的人。《礼记 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汉书 王莽传》麟凤龟龙,众祥之瑞,七百有余。唐 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

麟凤一毛

línfèngyīmáo

比喻好东西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了。唐·张怀谨《书议》:“麟凤一毛,龟龙片甲,亦无所不录。”

麟肝凤髓

lín'gānfèngsuǐ

麟之肝,凤之髓。极言美味佳肴。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麟肝凤髓,不登于俎者,其唯蒋君乎!”清·何镛《乘龙佳话·宾筵》:“真个鹿脯豹胎,麟肝凤髓,无一不陈。”

麟阁lín’gé

①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②亦作“麐阁”。“麒麟阁”的省称。封建时代,多以“麒麟阁”或“麟阁”表示卓越的功勋和最高的荣誉。唐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诗:“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说岳全传 第四十七回》朕不吝茅土之封,预开麟阁以待。

麟角línjiǎo

①麒麟之角。《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角,振振公族。”后因以“麟角”指宗藩之盛。②比喻稀罕而又可贵的人才或事物。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学如牛毛,成如麟角。晋 葛洪《抱朴子·极言》:“若夫睹财色而心不战,闻俗言而志不沮者,万夫之中有一人为多矣。故为者如牛毛,获者如麟角也。”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张孟词贡士》:“视尔真麟角,逢人説凤条。”

麟角凤距

línjiǎofèngjù

距:鸟的脚爪。麒麟的角,凤凰的爪。比喻备而不必用的珍贵东西。晋 葛洪《抱朴子 自叙》:“晚又学七尺杖术,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学;知之譬如麟角凤距,何必用之。”

麟角凤毛

línjiǎofèngmáo

麟的角,凤的毛。比喻稀有而又难得之人才或事物。亦“凤毛麟角”。元·王逢《奉寄兀颜子忠廉使》诗:“君侯素是骨鲠臣,麟角凤毛为世珍。”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在康奈尔校园里》:“可惜这种个人捐献在我们国家里还只是麟角凤毛,还没蔚成风气。”

麟角凤觜

麟角凤嘴

línjiǎofèngzuǐ

觜:鸟嘴。麒麟的角,凤凰的嘴。比喻稀罕名贵的东西。唐 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诗:“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

麟角虎翅

línjiǎohǔchì

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唐·李商隐《安平公诗》:“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

麟髓之醅

凤乳之麴

línsuǐzhīpēi

fèngrǔzhīqū

麟髓”意为美酒墨汁。就像麒麟的骨髓发酵而成,凤凰的乳汁作为麦曲酿成的。《红楼梦 第五回》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麴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

麟韦

línwéi

鹿皮。《汉书·王莽传下》:“羣臣始冠麟韦之弁。”颜师古注引李奇曰:“鹿皮冠。”

麟趾呈祥

línzhǐchéngxiáng

旧时用于贺人生子。《诗经·周南·关雎序》:“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

麟子凤雏

línzǐfèngchú

麒麟之子,凤凰之雏。比喻年轻的颖异俊秀之人。汉·焦赣《易林》第二卷:“麟子凤雏,生长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