咧 | liē I. | 咧咧。II.lié方言,乱说乱讲。III.liě口微张,唇角向两边伸展。IV.lie ①鸟声。②通“冽”。寒貌。③助词。用法与“了”。 |
裂 | liě I. | 东西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衣服没扣好,裂着怀。II.参见liè。 |
裂帛 | lièbó | ①撕裂缯帛。《左传·昭公元年》:“召使者,裂裳帛而与之。”②指撕裂缯帛发出的清厉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絃一声如裂帛。”《水浒传 第七一回》:“是夜三更时候,只听得天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艾明之《她和她的歌十五》:“‘爸爸!’白小玲发出一声声和她年龄不相称的裂帛似地叫喊。”③裁帛作书。文选·江淹《恨赋》:“裂帛繫书,誓还恩。”李善注:“书曰:‘常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鴈,足有係帛书,苏武等在某泽中。’”唐 徐彦伯《拟古诗之一》:“裂帛附双燕,为予向辽东。”④指古代的书籍。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欲其详悉於体国,必閲石室,启金匱,抽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於稽古也。” |
裂裳 | liècháng | ①撕裂衣裳。《后汉书·舆服志下》:“樊噲常持铁楯,闻项羽有意杀王,噲裂裳以裹楯,冠之入军门,立王旁,视项羽。”晋 干宝《晋纪总论》:“脱耒为兵,裂裳为旗,非战国之器也。”②见“裂裳裹足 ”。 |
裂裳裹足 | lièchángguǒzú | 奔走急切。裂:破裂;裹:包裹。相传公输般为楚设置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郢说楚王。后用为奔走急切之典。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骛。” |
劣 | liè | ①恶,坏:恶劣。劣迹。②低下,弱下:劣势。劣等。低劣。优劣。作意动词,表示认为其属劣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成以其小,劣之。③小于一定标准的:劣弧(小于半圆的弧)。 |
劣弟 | lièdì | 犹愚弟。自谦之辞。宋 苏轼《与蔡景繁书之十二》:“劣弟久病,终未甚清快。”《水浒传第一○四回》:“李助上前躬身道:‘大王,是劣弟李助。’” |
烈货 | lièhuò | 泼辣货。货,指人。多用为詈辞。《 |
劣迹昭着 劣迹昭著 | lièjìzhāozhe lièjìzhāozhù | 劣:恶劣;昭著:明显。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维持,不要裁减。” |
劣弱 | lièruò | 衰弱;懦弱。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
劣兄 | lièxiōng | 犹愚兄。自谦之辞。清 李渔《蜃中楼·警焰》:“二位賢弟,劣兄老朽無能,竟被凡夫所困,如之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