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憐 | lián | ①哀怜:怜悯。怜恤。可怜。同病相怜。唐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唐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宋 赵长卿《临江仙 暮春》:“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清 蒋士铨《岁暮到家》:“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②爱;喜欢:怜才(爱惜人才)。怜念。怜爱。爱怜。怜香惜玉(因香、玉可供玩赏,使人起怜爱之心,特指对女子的爱惜)。顾影自怜。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唐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唐·秦韬玉《贫女》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唐 牛峤《忆江南》:“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宋 苏辙《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诗》: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宋晏殊《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宋 张抡《踏莎行 秋入云山》:“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明 袁宏道《徐文长传》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③羡慕。《庄子·秋水》“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译文:独脚的夔(kuí)羡慕多脚的蚿,多脚的蚿羡慕无脚的蛇,无脚的蛇羡慕无形的风,无形的风羡慕明察外物的眼睛,明察外物的眼睛羡慕内在的心灵。 |
怜爱 | lián’ài | 怜惜和疼爱,侧重于对对方的疼爱。常用于男性对女性的一种感情表现。《聊斋志异 陈云栖》女孝谨,夫人雅怜爱之;而弹琴好弈,不知理家人生业,夫人颇以为忧。 |
怜察 | liánchá | 谓察知其情而怜惜之。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愈今者实有类於是,是以忘其疎愚之罪而有是説焉,閤下其亦怜察之!” |
怜顾 | lián’gù | 怜爱眷顾;爱护照顾。元·白朴《墙头马上 第四折》:“你娘并无那子母情,你爷怎肯相怜顾。”京剧《串龙珠 第八场》:“留下你这苦命的寡妇孤儿,有谁怜顾啊!”《聊斋志异宫梦弼》(柳)和服除, 母遣自诣岳所,定婚期,冀黄怜顾。 |
怜矜 | liánjīn | 怜悯。《尔雅·释训》矜怜,抚掩之也。郭璞注:“抚掩,犹抚拍,谓慰恤也。”《后汉书·张奂传》父母朽骨,孤魂相托;若蒙矜怜,壹惠咳唾,则泽流黄泉,施及冥寞。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参见“矜怜”。 |
怜悯 | liánmǐn | 对肉体或精神上遭受痛苦的人或者对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哀憐同情。怜悯壮丁。《唐 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陛下怜悯京师之人,虑其乏食。 |
怜贫敬老 | liánpínjìnglǎo |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明 无名氏《打董达》第四折:你个老人家心肠最好,施恻隐怜贫敬老。 |
怜贫恤老 | liánpínxùlǎo | 亦怜贫惜老,恤老怜贫。同情体恤贫穷的、年老的人。《红楼梦》第六回:“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的了。” |
怜恕 | liánshù | 哀怜宽恕。《水浒传第九回》差拨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聊斋志异 董生》董益惧,战栗哀求:“愿仙人怜恕!” |
怜我怜卿 | liánwǒliánqīng | 谓彼此相爱怜。多指情人或夫妻之间。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九回:“有美一人,独抱孤愤,怜我怜卿,飘飘意远。” |
怜香惜玉 | liánxiāngxīyù | 惜、怜:爱怜;玉、香:比喻女子。比喻男子对所爱女子的照顾体贴。 |
怜新弃旧 怜新厌旧 | liánxīnqìjiù liánxīnyànjiù | 怜:爱怜;弃:舍,抛。爱怜新的,抛掉旧的。多指喜爱新欢,冷落旧宠。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回:“妇人道:‘你还哄我?你若不是怜新弃旧,再不外边另有别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且是有酒胆无饭力的。”明·高启《新弦曲》:“怜新厌旧妾恨深,为君试奏《白头吟》。” |
怜拯 | liánzhěng | 因怜悯而拯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象》:“象战栗,无敢逃者,惟共仰树上,似求怜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梅闻之泣下,但求怜拯,女思良久,曰:‘无已,我私蓄数金,当倾囊相助。’梅拜谢,因潜告张。”《益智录卷之五 翠玉》:许曰:“某兄逃难到此,祈吾妹怜拯之。”言已欲去,翠玉牵之曰:“小妹非陪客之人。置客于此而去,兄何大事糊涂也?”许曰:“某兄之难,兄实不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