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附属(物),属于:隶属。配隶(从属)。直隶中央。《庄子·田子方》弃隶者若弃泥涂 ,知身贵于隶也。《资治通鉴 晋纪四》冬,十月,诏以(周)处为建威将军,与振威将军卢播俱隶安西将军夏侯骏,以讨齐万年。《南史 本纪卷六梁武帝》齐明遣左卫将军王广之赴救,帝爲偏帅隶(王)广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六》废汉阳军为县,隶鄂州。②封建时代的衙役:隶卒。皂隶。徒隶。明 袁宏道《徐文长传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聊斋志异 念秧》其人自言:“张姓,为栖霞隶 ,被令公差赴都。”《聊斋志异 周三》 时东村人有作隶者,吏访之,果不诬, 因与俱往。《聊斋志异 素秋》父时已休致,怒其所为不法,执付隶。③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奴隶。隶仆。《庄子·齐物论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像对待奴仆那样。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隶书,字的一种书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隶书。隶字。唐 韩愈《石鼓歌》:“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隶臣

lìchén

①奴仆。《国语·晋语二》:“晋国其谁,非君之羣隶臣也?” 韦昭注:“隶,役也。”②用作臣下对帝王的谦卑之称。 明 唐顺之《谢赐银币表》:“皮服弁服,悉是隶臣。”③贱臣,低贱的人。《汉书·戾太子刘据传》:“江充,布衣之人,閭阎之隶臣也。” 颜师古注:“隶,贱也。” 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管库隶臣,呵强秦使鼓缶。”

隶人

lìrén

①古代称因罪没入官为奴隶、从事劳役的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仪礼·既夕礼》:“隶人涅niè厕。”郑玄注:“隶人,罪人也,今之徒役作者也。”②指职位低贱的官吏。《左传·昭公四年》:“舆人纳之,隶人藏之。”杜预注:“舆、隶皆贱官。”③仆人。宋·王安石《上郎侍郎书》:“去离门墙,凡五六年,一介之使,一书之问,不彻於隶人之听。”《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三》时中外泰宁,帝(宋徽宗)留意礼文符瑞之事,(梁)师成逢迎希恩宠,帝本以隶人畜之,命入处殿中。④众民;众人。《列子·仲尼》:“隶人之生,隶人之死,众人且歌,众人且哭。”张湛注:“隶,犹羣辈也。”

隶习

lìxí

研习,练习。隶,通“肄”。宋 姜夔《暗香 旧时月色 序》: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明 汤显祖《紫箫记·审音》:“俺将此词送到杜秋娘别院,隶习一番,明日霍王登高,便用此曲进酒。”

隶役lìyì

①仆役;仆人。②谓从事役事。《镜花缘 第九十九回》也有绯袍象简在那里伸手的,也有胥吏隶役在那里勒索的

①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②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吏曹

lìcáo

①官署名。东置,掌管选举、祠祀之事。后改为选部,魏晋以后改称吏部。《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一》安远将军贾秀掌吏曹事,(乙)浑屡言于秀,为其妻求称公主②泛指官吏。宋 叶适法度总论三·吏胥:“吏曹清则庶务举。”许地山凶手第一幕:“我是个秀才,你是个吏曹,大哥是个财主。”

吏典lìdiǎn元、明、清府县的吏员。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小的做个吏,是衙门里人,岂不知法度!”《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众皂隶们一齐上,把这老人拿下,打了十板。众吏都来讨饶。”《二刻拍案惊奇 卷十五》这段话文,出在弘治年间直隶太仓州地方,州中有一个吏典,姓顾名芳。《清史稿·礼志十一》:“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听选官、监生、吏、僧道,咸素服赴顺天府署,朝夕哭临三日。”

吏牍

lìdú

公文。宋 陆游《秋怀诗》:“讼氓满庭閙如市,吏牘围坐高於城。” 清 许承钦《兵至诗》:“爱养天心嗇,诛求吏牘能。”《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五》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

吏额

lì’é

官吏的员额。宋·苏辙《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自官制以来,六曹、寺、监,吏额累经增添,人溢於事,实为深弊。”《宋史·职官志一》:“﹝元祐﹞四年,又别立吏额。”《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一》刘挚初以吏额房事与吕大防议稍不合,已而挚迁门下侍郎。……朋党之论,遂不可破,其衅盖自吏额始。

吏俸

lìfèng

官吏的俸禄。王符《潜夫论·叙录》:“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先王之制,皆足代耕。增爵损禄,必程以倾。先益吏俸,乃可致平。”《晋书 武帝纪》今在位者禄不代耕,非所以崇化之本也。其议增吏俸。

吏禄

lìlù

①官吏的俸禄。《史记·平準书》:“量吏禄,度官用,以赋於民。”《汉书·王莽传中》:“天凤三年)五月,莽下吏禄制度……僚禄一岁六十六斛,稍以差增,上至四辅而为万斛云。”②指吏禄制度。宋 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二》:“天下吏人,素无常禄,惟以受賕为生,往往致富者,熙寧三年,始制天下吏禄,而设重法以絶请託之弊。”③官吏的禄位。唐 韩愈《送牛堪序》:“登第於有司者,去民亩而就吏禄,由是进而累为卿相者,常常有之。”

吏民

lìmín

官吏与庶民。《墨子·号令》:“敌人卒而至,严令吏民,无敢讙嚣。”《汉书·武帝纪》:“其令州县,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 清 汪懋麟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资治通鉴 汉纪九》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

吏目

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元不少提举司与明、清太医院、五城兵马司及明太常寺、盐课提举司、市舶提举司、京卫指挥使司等皆有吏目掌文书。《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九》先是执政官每三五日一聚都堂,吏目抱文书历诸厅白之,故为长者得以专决,同列难尽争也。明 王守仁《瘗旅文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

吏气

lìqì

官吏的气势。《汉书 王莽传下》将率又不能躬率吏士,战则为贼所破,吏气浸伤,徒费百姓。唐 柳宗元《驳复雠议》:“若元庆之父,不陷於公罪,师韞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於非辜。”

吏人

lìrén

①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閈閎,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唐 王维《酬郭给事 诗》:“禁里疎鐘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唐 韩愈《柳巷诗》:“吏人休报事,公作送春诗。”《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阎都督)分付吏人,观其所作,可来报知。”②泛指当官的人。唐 岑参《送李郎尉武康诗》:“山色低官舍,湖光映吏人。”姚华《论文后编》:“以视吏人言事,与学者论辨之作,务趋简捷,取便成功者,事既不同,势亦弗敌。”③官吏与庶民。《后汉书·袁安传》:“除阴平长、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爱之。”《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吏人死亡,或在坏垣毁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者,其以见钱谷取佣,为寻求之。《后汉书·方术传上·任文公》:“五月一日,当有大水,其变已至,不可防救,宜令吏人豫为其备。”

吏舍

lìshè

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史记·曹相国世家》:“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唐 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季王父六合君忤贵臣,死於吏舍,犹鞠其状。”唐 韦应物《东郊》:“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宋 洪迈《夷坚丙志·青田小胥》:“建炎中,青田小胥陈某者,尝上直,同辈三人皆窃出,陈素谨畏,独卧吏舍。”

吏士

lìshì

①犹言官兵。《汉书 王莽传中》是时,诸将在边,须大众集,吏士放纵,而内郡愁于征发。《汉书 王莽传下》将率又不能躬率吏士,战则为贼所破,吏气浸伤,徒费百姓。②泛指官府属吏。

吏事

lìshì

政事,官务。《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又特明吏事,留心政术,简靖宽和,坦于任使。指刑狱之事。

吏胥

lìxù

地方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小吏。《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六》然政府、枢密、台谏、侍从多其(韩侂胄)私人,而苏师旦、周筠以吏胥厮役预闻国政,权势熏灼,不为正论所与。《聊斋志异 寒月芙蕖》道人命吏胥辈接列亭中,且嘱勿与内人交语。

吏用
lìyòng

犹吏才。《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原将兵诣洛阳”裴松之注引王粲《英雄记》:“原(丁原)字建阳,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勇武……裁知书,少有吏用。”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至於臺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籤省,并晓习吏用。”《陈书·任忠传》:“有施文庆者,吴兴乌程人,起自微贱,有吏用,后主拔为主书。”唐 韩愈《送僧澄观诗》:“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吏员

lìyuán

①泛指大小官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吏员自佐史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魏书 卷四 世祖纪上》秋七月丁亥,行幸阴山。省诸曹吏员三分之一。②指地方官府中的小官。《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水浒传第十八回》:“茶博士指着道:‘今日直日的押司来也。’何涛看时,只见县里走出一个吏员来。”清 昭槤《啸亭杂录·恶章攀桂》:“淮扬道章攀桂,以吏员起家。”

吏职

lìzhí

官职。也指官吏的职责。《汉书·薛宣传》:“性密静有思,思省吏职,求其便安。”《后汉书·马武传》:“有功,辄增邑赏,不任以吏职,故皆保其福禄,终无诛谴者。”南朝梁 萧统《文选·陶渊明传》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宋书·良吏传序》:“高祖起自匹庶,知民事艰难,及登庸作宰,留心吏职。”《旧唐书·良吏传下·吕諲》:“諲性谨守,勤於吏职,虽同僚追赏,而块然视事,不离案簿。”

吏治

lìzhì

官吏的作风和治绩。《隋书 帝纪卷二高祖杨坚下》或潜遣行人采听风俗,吏治得失,人间疾苦,无不留意。

吏卒

lìzú

官兵。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诸侯吏卒异时故繇使屯戍过秦中。指胥吏与衙役。《汉书 霍光传》至成帝时,为光置守冢百家,吏卒奉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