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í

①居首位,第一。《吕氏春秋》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有也。苏轼谓:“(叶)祖洽诋祖宗以媚时君,而魁多士,何以正风化!”《三字经》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②高大,壮伟。《史记·孟尝君列传》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渺小丈夫耳。③杰出不凡。如:魁士(卓然特出的人。即硕士);魁奇(杰出不同凡俗);魁彦(杰出人才);魁特(超群之人);魁儒(大学问家);魁闳(气量宏大)。

魁岸

kuí’àn

①魁梧高大。《汉书·江充传》:“充为人魁岸,容貌甚壮。”《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六》南史·袁泌传:“(袁泌)字文洋,清正有干局,容体魁岸,志行修谨。”《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此时朱重居移气,养移体,容仪魁岸,非复幼时面目。”②奇伟不凡。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杨炎》:“余观杨公山水图,想见其为人魁岸洒落也。”《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有望气者谓绪(王绪)曰:‘军中有王者气。’于是绪见将卒有勇略踰己及气质魁岸者,皆杀之。”清 黄钧宰《金壶七墨·红雪》:“客京师人,风格魁岸而彬雅,不类武士。”

魁柄

kuíbǐng

喻朝政大权。《汉书·梅福传》:“今乃尊宠其位,授以魁柄,使之骄逆,至于夷灭,此失亲亲之大者也。”颜师古注:“以斗为喻也,斗身为魁。”唐 刘禹锡《赠司空令狐公集》:“遂委魁柄,斯以文雄于国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五》今主(赵祯))幼,母后临朝,君(丁谓)执魁柄,而以数十年旷位之官一旦除授,得无公议乎?《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四》李清臣曰:“此必有挹魁柄之意,或恐有引以为代者,吾属危矣。”(曾)布曰:“此无虑,魁柄岂易挹邪!”章炳麟《訄书·正葛》:“法家之所患,在魁柄下移。”

魁父

kuífù

小丘。《列子·汤问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张湛注:“魁父,小山也,在陈留界。”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邱阜二字可作魁父。”

魁罡kuígāng

指斗魁与天罡二星。《水浒传第一○五回》说罢,便仗剑作法,脚踏魁罡二字,左手雷印,右手剑诀,凝神观想,向巽方取了生气一口,念咒一遍。

魁闳

kuíhóng

形容器宇不凡,气量宏大。唐 韩愈《上宰相书》:“枯槁沉溺、魁閎宽通之士,必且洋洋焉动其心,峨峨焉缨其冠,于于焉而来矣。”宋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则世之魁閎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於门?”清 孙鼎臣《与吴筠仙书》:“古之为之者,如司马子长 ……其人皆魁閎鉅儒。”

魁奇

kuíqí

亦作“魁畸”。杰出;特异。《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覩之而醉心,宋祖闻之而动色。”唐 韩愈《送廖道士序》:“意必有魁奇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閒,而吾又未见也。”宋 曾巩《赠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清 戴名世《金正希稿 序》:“而魁奇英伟之才,反遗弃摈斥於荒山墟市,无可如何而付之一死。”清 方履籛《河内县志 叙传》:“机神独运,遂炫魁畸。”

魁然

kuírán

①安然。《庄子·庚桑楚》:“人见其跂,犹之魁然。”成玄英 疏:“魁,安也。”②高大貌。《史记·孟尝君列传》:“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 唐 柳宗元《蝜蝂传》:“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③卓然突出貌。唐 韩愈《祭窦司业文》:“惟君文行夙成,有声江东 ,魁然厚重,长者之风。”④独立不群。魁,通“块”。《汉书·东方朔传》:“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 颜师古注:“魁读曰块。” 王先谦补注:“史记作崛然独立,块然独处。”《三国志·魏志·邴原传》“邴原字根矩, 北海朱虚人也” 裴松之引 晋 杜笃《邴原别传》:“邴原名高德大,清规邈世,魁然而峙。”

魁梧奇伟

kuíwǔqíwěi

魁梧:壮实高大的样子;奇伟:非常高大。身材健壮高大。《史记·留侯世家》:“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kuí

①星名,二十八宿之一。②奎宁:药名,白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亦称“金鸡纳碱”、“金鸡纳霜”。③姓。

奎蹄

kuítí

亦作“奎蹏”。谓股间和蹄边,比喻狭小的地方。《庄子·徐无鬼》:“濡需者,豕蝨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宋 黄庭坚《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诗》:“奎蹄曲隈取脂泽,娄猪艾豭彼何择。”严复《救亡决论》:“中国一大豕也,羣蝨总总,处其奎蹄曲隈。”

奎藻

kuízǎo

指帝王诗文书画。经史融通,奎藻日新

kuí

喹啉lín:有机化合物。无色液体,有特殊臭味。用以制药品、染料等。

kuí

蝰蛇:爬行动物。毒蛇的一种。体长1米左右。背部灰褐色,腹部黑色,身体两侧有不规则的斑点。生活在森林或草地里。

kuí

四通八达的大路。

逵泉

kuíquán

春秋时鲁国泉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五里。引《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僖叔)饮之,归及逵泉而卒。”杜预注:“逵泉,鲁地。”杨伯峻 注:“逵泉,据《清一统志》,在曲阜县东南五里,水中石如伏黿怒鼉。”明 李东阳 《南溪赋》:“逵泉 出乎其侧,汶水繚乎其外。”

逵泉之诛

kuíquánzhīzhū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针巫氏,使针季鸩之……饮之,归及逵泉而卒。"僖叔即叔牙,成季即季友,皆鲁桓公之子。后以"逵泉之诛"指以弟杀兄。

kuí

同“逵”。四通八达的大路。②钟馗是民间传说中一个专捉鬼怪的人物。相传唐明皇在病中梦见一个自称钟馗的大鬼,吃掉了一个到宫中扰乱的小鬼,醒后病就好了,于是叫画工画成钟馗的像,悬挂起来,以驱除鬼邪。旧时民间流传有悬挂钟馗像以驱除邪祟的风俗。

I. kuí

姓。II.参见wě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