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 | kuài | ①速度大,与“慢”相对:快车。快件。快步。快速。快捷。快马加鞭。②赶紧,从速:赶快。③将,就要;接近:天快亮了。④灵敏:他脑子真快。眼捷手快。⑤锐利,锋利,与“钝”相对:王麻子刀剪真快。⑥爽利,直截了当:爽快。心直口快。快人快语。⑦(使)高兴舒服:快乐。快意。痛快。愉快。快感。快事。快慰。满足欲望等。《史记·李斯列传》:“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宋 戴复古《柳梢青 岳阳楼》:“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三》望早赐罢黜,以快中外之望。 |
快步流星 | kuàibùliúxīng | 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他快步流星走向大会堂。单田芳《燕王扫北》第三十二回:“又等了一会儿,李七骑马回来了。只见他在府门外翻身下马,手提马鞭,快步流星进了里屋。” |
快刀斩乱麻 快刀斩麻 | kuàidāozhǎnluànmá kuàidāozhǎnmá | 比喻办事果断,抓住关键,迅速地解决复杂的问题。《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苟其所发论所措施,与此正鹄相缪戾者,则昌言排击之,无所顾恋,无所徇避,快刀断乱麻,一拳碎黄鹤。”钱钟书《围城》三:“恨自己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丝的勇气。”茅盾《腐蚀·十一月六日》:“此时局势,须要快刀斩麻,不能拖泥带水。” |
快犊破车 | kuàidúpòchē | 跑得快的牛犊会把车拉翻。比喻年轻气盛的人应当懂得克制。《晋书·石季龙载记》:“快牛为犊子时,多能破车,汝当小忍之。” |
快阁 | kuàigé |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城区东侧的泰和中学校园内。这座阁楼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874),初为奉祀观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时更名“快阁”。元丰年间。黄庭坚任县宰时作“快阁诗”后,名闻天下。宋 黄庭坚《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
快疾 | kuàijí | 迅速,赶快。元 吴弘道《小上楼·春日闺怨曲》:“唤 小梅 ,你快疾,重门深闭。”《水浒传第一回》快疾与我打开,我看魔王如何。 |
快快 | kuàikuài | ①肆意。《荀子·荣辱》:“快快而亡者怒也。” 杨倞注:“肆其快意而亡由于忿怒也。” 王先谦集解:“快快即肆意之义。”《淮南子·缪称训》:“故唐虞日孳孳以致于王, 桀纣日快快以致于死。”②犹快活。元 汪元亨 《朝天子·归隐》曲:“孟浩然跨驴,严子陵钓鱼,快快煞闲人物。” |
快快活活 | kuàikuàihuóhuó | 指人感觉高兴快乐。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怎如得吾兄大才,考了个案首,如今快快活活,只候抢元夺魁,吃鹿鸣宴了,怎得知小弟的苦。” |
快马加鞭 | kuàimǎjiābiān | 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墨子先生责备耕柱子。耕柱子说:“我没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马或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耕柱子说:“我要鞭策快马。”墨子说:“为什么要鞭策快马呢?”耕柱子说:“快马值得鞭策。”墨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宋 陆游《村居》诗:生憎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明·徐姬《杀狗记》何不快马加鞭,径赶至苍山,求取伯伯。 |
快马一鞭 | kuàimǎyībiān | 跑得快的马只着一鞭就行。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六卷:“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梁斌《红旗谱》第三卷:江涛就说:‘好汉子说话一言为定!’冯大狗说:‘快马一鞭!’ |
快然 | kuàirán | 喜悦貌。《淮南子·泰族训》:“穿隙穴,见雨零,则快然而嘆之。”按,“嘆”当作“笑”。参阅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子二十》“快然而嘆之”条。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明 王守仁《大学问》:“夫然后吾心快然,无復餘憾而自谦矣。” |
快人快事 | kuàirénkuàishì | 爽快人办爽快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附各本序跋题辞〈陈序〉》:“维时雪停段君,踊跃付梓,快人快事,其有古人不见我之思乎?”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俞老真是快人快事!” |
快人快性 | kuàirénkuàixìng | 谓为人爽直痛快,不忸怩作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何小姐自来快人快性,伸手就先接过去。” |
快人快语 | kuàirénkuàiyǔ | 快:爽快,痛快。直爽的人说直爽的话。陈白尘、贾霁《宋景诗》二十四:宋大帅真是快人快语!来,干一大杯! |
快士 | kuàishì | 豪爽之士。《三国志·蜀志·黄权传》:“宣王与诸葛亮书曰:‘黄公衡,快士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宋 陈与义《出山道中诗》:“同行得快士,胜处频淹留。”《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先生是海内英豪,千秋快士!” |
快心 | kuàixīn | ①犹称心。谓感到满足或畅快。亦指使感到满足或畅快。《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靡獘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 明 徐渭《梅赋》:“斯风格之雅幽,而韵调之殊异,亦足快心畅神。” 郭沫若《豕蹄·司马迁发愤》:“这游侠列传和货殖列传两篇是我最近的快心之作啦。”②恣意行事,只图痛快。唐 司空图《漫书诗之四》:“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驱士众挤之大海之中,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救助饥馑,保全元元也。 |
快心满意 快心满志 快心遂意 | kuàixīnmǎnyì kuàixīnmǎnzhì kuàixīnsuìyì | 犹言称心如意。《豆棚闲话·介之推火封炉户》:“恨不得从半空中将之推一把头发揪在跟前,生生的咬嚼下肚,方得快心遂意。”《豆棚闲话·藩伯子散宅兴家》:“说到伤心之处,恨不在地下挖他做官的起来,像伍子胥把那楚平王鞭尸三百,才快心满意哩。”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只图一时快心满志,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 |
快婿 | kuàixù | 称心的女婿。《北史·刘延明传》吾有一女,欲寻一快女婿。《聊斋志异 云翠仙》汝又无弟妹,但获娘娘冥加护,护汝得快婿。 |
快言快语 | kuàiyánkuàiyǔ | 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小心他的快言快语把你噎死。 |
快意 | kuàiyì | 心情舒畅,称心如意。微风吹来,感到十分快意。战国 李斯《谏逐客书》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
快意当前 | kuàiyìdāngqián | 指使眼前听的看的称心快意;为贪图享受眼前一时的快活。《史记·李斯列传》(《谏逐客书》):“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
筷 | kuài | 夹饭或其他东西用的一对细棍儿(亦称“箸”):筷子。竹筷。牙筷筷。碗筷。 |
块塊 | kuài | ①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土块儿。②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块地。两块糖。③量词,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一块钱。 |
块儿八毛 | kuàierbā máo | 一元钱或不足一元钱,指小钱。手头宽裕了,谁还在乎那块儿八毛的。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看见那要饭的,明知道是骗钱,家里小洋楼都盖起来了,还忍不住给个块儿八毛的。” |
块垒 | kuàilěi | 亦作“块礨”。亦作“块磊”。泛指郁积之物。也比喻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需酒浇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一身剩有须眉在,小饮能令块垒消。” |
块然 | kuàirán | ①孤独貌;独处貌。块然无偶。块然一身。《庄子·应帝王》:“彫琢復朴,块然独以其形立。”《荀子·君道》:“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 唐 李德裕《题奇石诗》:“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宋 杨万里《感秋诗之四》:“掩卷却孤坐,块然与谁语?”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聊斋志异 凤阳士人》女独坐,块然无侣,中心愤恚,颇难自堪。《聊斋志异 张诚》父自讷去,妻亦寻卒;块然一老鳏,形影自吊。②木然无知貌。《庄子·应帝王》:“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成玄英疏:“块然,无情之貌也。” 明 张居正《葬地论》:“若体魄,块然无知,与土石等耳,虽得吉地,岂能使之通灵乎?” 清 陈确《葬书·与同社书》:“而一人之身,荣瘁殊遭,则善恶顿易,虽百其口,何以自明?矧兹块然者,复焉能分解?”③安然。《谷梁传·僖公五年》:“王世子,子也,块然受诸侯之尊己,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 杨士勋 疏引 徐邈 曰:“块然,安然也。” 汉 陆贾《新语·至德》:“是以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旧唐书·良吏传下·吕諲》:“諲性谨守,勤于吏职,虽同僚追赏,而块然视事,不离案簿。”④形容具体、真切。⑤犹魁然。形容高大。 清 沉谦《引声歌》:“形体块然,神明所寄。” 清 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是虽块然七尺之躯乎?而其能力之弱,则与未成年者相差无几。” |
块然独处 | kuàirándúchǔ | 块然:孤独的样子。孤单一个人待着。形容独居无聊。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崛然独立,块然独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