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開 | kāi①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开启。开化。开诚布公。北周 庾信《寄王琳》:“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②分割:对开。三十二开本。③通,使通:开导。开窍。④使显露出来:开采(挖掘矿物)。开发。⑤扩大、发展:开扩。开拓。⑥发动或操纵:开动。开车。⑦起始:开始。开宗明义。⑧设置、建立:开创。开国。开设。⑨列举,写出:开单子。开发票。⑩支付:开销。开支。11.沸腾,滚:开水。12.举行:开运动会。13.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开。 | |
开边 | kāibiān谓用武力开拓疆土。南朝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 之五》朕思念旧民,永言攸济,故选将开边,劳来安集。唐 杜甫《前出塞 诗之一》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唐·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八》权臣开边,南北涂炭,今兹继好,岂非天下之福!清 袁枚《随园随笔·诸经》以齐襄公复九世之仇为合礼,启汉武开边之祸。 | |
开仓济贫 | kāicāngjìpín打开官府或豪绅的粮仓,救济无饭吃的穷苦百姓。河南一带大旱,包大人开仓济贫,老百姓欢呼雀跃。 | |
开陈 | kāichén陈述、解说。《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宋 欧阳修《与富文忠公彦国书》忽承手诲,以屡辞新命未得请,俾有所开陈,敢不如教。宋 王安石《与参政王禹玉书 之一》谓宜少敦僚友之义,曲为开陈,使得蚤遂所欲。明 张宁《方洲杂言》六题皆得旨,惟《禹贡》一题,不能通洽,因为开陈意义,详述注疏。《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六》卿等开陈,朕(完颜雍)不敢怠。 | |
开诚布公 | kāichéngbùgōng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 |
开诚相见 | kāichéngxiāngjiàn对人坦诚真切。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 |
开倒车 | kāidàochē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方向,向后倒退,另形容政治人物极右的施政理念,倾向维持现有制度和阶级划分。在民主时代鼓吹独裁是开倒车的作法。 | |
开动机器 | kāidòngjīqì比喻开动脑筋,善于思考。王朝闻《论凤姐》第三章:“我欣赏翠楼肯动脑筋……艺术创作虽然和翠楼的‘开动机器’有差别,却也有其不可抹杀的联系。”毛泽东《学习与时局》:“所谓开动机器,就是说,要善于使用思想器官。” | |
开帆 | kāifān犹开船。唐 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诗》:“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宋 徐铉《送龚明府九江归宁诗》:“解缆垂杨緑,开帆宿鷺飞。”清 曹寅《自润州至吴门行将北归杜些山程令彰作诗见寄奉和之二》:“莽莽开帆雨,初残见月生。” | |
开藩 | kāifān①封建时代王侯在封地上建国。《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思齐,海陵人,本阴阳家者流, 士诚(张士诚)开藩,与有功焉。”《花月痕第三回》:“这几年秦王开藩此地,幕中宾客都是些名士。”②清代指到外省任高级官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这件事如果办成了功,不到两三年,説不定陈臬开藩的了。” | |
开坊 | kāifāng泛称翰林院的官员升官、升级。清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那时同乡京官,菶如也开了坊了。 | |
开风 | kāifēng方言。指解手。《西游记第二五回》:“我才自也要领你些油汤油水之爱,但只是大小便急了,若在锅里开风,恐怕污了你的熟油。” | |
开府 开府仪同三司 | kāifǔ①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成立府署,选置僚属。《后汉书·董卓传》:“傕(李傕)又迁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三国魏 阮籍《辞蒋太尉辟命奏记》:“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开:开垦,设置。府:府邸,府第。仪:仪式。“开府仪同三司”的意思是设置的府邸和进出仪式都跟三司一样。《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上》十六,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宋 周辉《清波别志 卷上》:“史君开府未浃旬,欲戴纶巾挥白羽。”《资治通鉴 晋纪一》十二月,拜(孙)秀票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会稽公。②指有权开府的官员。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宋 周辉《清波杂志 卷九》:“无咎(晁无咎)云:‘疑宋开府鐡石心肠。’” | |
开复 | kāifù①收复失地。②清代指官吏被降革后恢复其原官或原衔。《官场现形记第二回》现在他已经托了人,替他谋干了一个‘开复’,一过年,也想到京里走走…《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大凡革职的人,一保就可以开复原官,降调的人,非一级一级的保升上去不可。 | |
开弓不放箭 | kāigōngbùfàngjiàn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我开弓不放箭,只是装装样子罢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事还是竟弄破了好,还是‘开弓不放箭’,大家弄几个钱有益?” | |
开关 | kāiguān①开启和关闭。②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③打开函谷关。西汉 贾谊《过秦论》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 |
开光 | kāiguāng神佛的偶像雕塑完成后,选择吉日,举行仪式,揭去蒙在脸上的红绸,开始供奉。《聊斋志异 青蛙神》祠既成,开光祭赛,更有所需。 | |
开国 | kāiguó创建国家。指古代指建立诸侯国。开国元勋。三国魏 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故圣上览乃昔以来礼典旧章,开国光宅,显兹太原。”唐 李白《蜀道难》诗:“蚕丛及鱼鳧,开国何茫然。”唐 刘禹锡《蜀先主庙》:“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 |
开国承家 | kāiguóchéngjiā谓建立邦国,继承封邑。《周易·师》:“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唐·刘知畿《史通·世家》:“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 | |
开国功臣 | kāiguógōngchén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回:“他见单雄信好客,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因此借寓东岳庙中,图与交往。”吴晗《朱元璋传》以后元璋作了皇帝,淮西诸将和幕府僚属都成了开国功臣。 | |
开国元老 开国元勋 | kāiguóyuánlǎo/kāiguóyuánxūn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元老: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北史·赵普传》:“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开国元老,参谋缔构,厚重有识。”明·周楫《西湖二集·吴山顶上神仙》:“那时第一个开国元勋青田刘伯温先生与冷启敬相好,时常以道术互相参证。”古华《芙蓉镇》第二章:“用老戏里的话讲算一品当朝,开国元勋。”明 李贽《焚书 与周友山书》秉忠自幼为僧,世祖至大都见之,乃以释服相从军旅间,未年始就冠服,为元朝开国元老,非偶然也。 | |
开果子铺 | kāiguǒzipù一个形象的说法,用来形容脸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状态。《红楼梦第四十七回》柳湘莲打薛潘时,薛潘因为不耐打,脸上立刻出现了多种颜色的伤痕,就像一个果品铺里摆放了五颜六色的果子一样。 | |
开阖 | kāihé①开启与闭合。变化不定。《老子 第十章》:“天门开闔,能为雌?”《淮南子·本经训》:“开闔张歙,不失其敍。”宋 王安石《李氏沅江书堂诗》:“诗书当前日开闔,冠带满坐相逢迎。”宋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叶圣陶《火灾·祖母的心》:“那猫……很闲适的样子,徐徐开阖它的眼睛。”②指用兵的间隙和疏漏。《孙子·九地》:“敌人开闔,必亟入之。”曹操注:“敌有间隙,当急入之也。”张预注:“谓敌人或开或闔,出入无常,进退未决,则宜急乘之。”宋 陈亮《酌古论·诸葛孔明下》:“仲达不能逞其譎於孔明,故常伺孔明 之开闔,妄为大言以譎其下。”严复《原强》:“甚且不识方员古阵大不宜於今日之火器,更无论部勒之精详,与夫开闔之要眇者矣。”③古代管理经济的措施。谓国家通过抛售或收购谷物等重要商品,以调节物价和增加财政收入。《管子·乘马数》:“出準之令,守地用人筴,故开闔皆在上,无求於民。”《管子·地数》:“伊尹善通移轻重,开闔决塞。”④指古代统治者的权术和策略。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据位治人,用何为名;累日积久,何功不成。可以内参外,可以小占大,必知其实,是谓开闔。”《旧唐书·元载传》:“遂抗表请建中都 ……辞多开闔。”明 方孝孺《赠王时中序》:“由是而寓於术,纵横开闔,无所施而不宜,岂若专门独学者之劳且陋哉。”⑤犹开辟。《汉书·礼乐志》:“参侔开闔,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祜元始。”颜师古注引 晋灼 曰:“开闔,犹开闢也。言今之鼎瑞,参等於上世。”宋 陆游《日出入行》:“吾闻开闔来,白日行长空。”⑥指诗文结构的铺展、收合等变化。宋 姜夔《白石诗说》:“小诗精深,短章藴藉,大篇有开闔,乃妙。”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有色有声,有气有骨,有味有态,浓淡深浅,奇正开闔,各极其则,吾不能不伏膺少陵。”林纾 译《块肉馀生述》序:“大抵文章开闔之法,全讲骨力气势。” | |
开合自如 | kāihézìrú合:按照;适合;自如:不受阻碍;不受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打开或关闭。法 法布尔《蝉》:“(蝉的)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 | |
开花结果 开华结果 开花结实 开华结实 | kāihuājiēguǒ/kāihuājiéshí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开花结果自馨香。”宋·释惟白《续传灯录·万寿普信禅师》:“无影树栽人不见,开华结果自馨香。”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6卷:“腹中无滓秽,但有精元气,淘汰修炼不辍,自然开花结实矣。”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你口。 | |
开怀畅饮 | kāihuáichàngyǐn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元·无名氏《射柳棰丸》第三折:“令人们安排酒肴,与众大人每玩赏端阳,开怀畅饮。”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太叔一夕欢宴之际,使小东吹玉箫,太叔歌而和之,是夕开怀畅饮”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一回:“他即坐了首席,开怀畅饮,猜拳行令。” | |
开荒 | kāihuāng垦拓荒地。晋 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
开豁 | kāihuò①指宽阔;爽朗;(思想、胸怀)开阔。如:听了报告,他的心里更开豁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二○回》太太这么一想,心里便开豁了。②解除;消除。 | |
开基 | kāijī①犹开国。谓开创基业。《汉书·魏相丙吉传赞》:“近观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 东汉 光武帝刘秀《光武帝临淄劳耿弇》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六》(唐)太宗皇帝,陛下(睿宗李旦)之祖也,拨乱返正,开基立极。《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历传真、仁、英、神、哲,共是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一章》:“一边他又替自己暗加一句:‘老子是你们开基祖宗!’”②开创;开始。三国魏 何晏《景福殿赋》:“雠天地以开基,并列宿而作制。”南朝梁 江淹《知己赋》:“谈天理之开基,辩人道之始终。” | |
开基创业 开基立业 | Kāijīchuàngyè/kāijīlìyè开创基业,通常比喻旧时开国君主建立新的朝代或国家。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吾等自随孙将军开基创业,大小数百战,方才战得六郡城池。”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自我高皇帝断蛇起义,开基立业,传至于今,不幸奸雄并起,各据一方。”凌力《少年天子》第三章:“开基创业之主,都是永垂青史,为万世所敬仰的。”清 无名氏《说唐》第四回:这诞生的世子就是后来劝父举兵,开基立业,神文圣武大唐太宗皇帝。 | |
开霁 | kāijì | 阴天放晴。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俄复开霁,遂行。《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是夕,阴晦,至夜分,开霁。 |
开济 | kāijì | ①形容情操志向开通美好。《三国志·魏志·和洽传》:“(和逌)才爽开济,官至廷尉、吏部尚书。”《梁书·张惠绍传》:“张惠绍志略开济,干用贞果。”宋 苏轼《赐新除依前中大夫守尚书左丞王存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之一》:“以卿忠义开济,何施不宜。”②开创并匡济。唐 杜甫《蜀相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唐 罗隐《上鄂州韦尚书诗》:“都缘未负江山兴,开济生灵校一秋。” 王闿运《陆建瀛传》:“建瀛才识明敏,开济时务。” |
开疆辟土 | kāijiāngpìtǔ | 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十卷:“高宗皇帝开疆辟土,仁育义征,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187回:“你二人都是开疆辟土的功臣,列土分茅的大将。” |
开疆拓境 开疆拓土 开疆拓宇 开疆展土 | kāijiāngtuòjìng kāijiāngtuòtǔ kāijiāngtuòyǔ kāijiāngzhǎntǔ |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俺则待尽良忠开疆展土,辅助着万万年巩固皇图。”明·陈子龙《晋论》:“武帝开疆拓境,几侔秦汉。”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2回:“卿等屡立战功,开疆拓土,今日之败,乃是众寡不敌,非卿等之罪也。”施蛰存《将军的头》:“我们是去替他开疆拓土,难道还会有罪吗?”《清史稿·高宗纪论》:“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我累代将家,若得志,为国家提一枝兵马,斩将搴旗,开疆展土,博一个荣封父母,荫子封妻。” |
开讲 | kāijiǎng | ①讲;开始讲说。②八股文中的“起讲”部分。《官场现形记 第一回》内中有个天分高强的,竟把笔做了“开讲”。 “开讲”:指八股文中的第三段,为初学写八股文的人所为。 |
开阶立极 | kāijiēlìjí | 旧指开创基业,建立统治。《旧唐书·辛替否传》:“拨乱反正,开阶立极,得至理之体,设简要之方。” |
开襟 | kāijīn | ①中式上衣、袍子等的一种式样,前面的部分分开,纽扣在胸前的叫对开襟,在右侧的叫右开襟。②敞开衣襟。③开扩心胸;敞开胸怀。汉王粲《登楼赋》:“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
开径 | kāijìng | 开辟路径。《宋书·谢灵运传》:“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迳,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宝玉来至芦雪庵,只见丫鬟婆子正在那里扫雪开迳。 |
开卷有得 开卷有益 | kāijuànyǒudé kāijuànyǒuyì |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得: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受益。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综上文献所述,才有了开卷有益这个成语。现代作家陆地《瀑布》:“他,书读得不专,旧习惯改不掉:相信开卷有益这句话,认为好书坏书懂得它就是知识。”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
开浚 开浚 | kāijùn | ①开掘疏浚。《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汴都仰给漕运,河渠最为急务。先是岁调丁夫开浚淤浅,糗粮皆民自备《朱子语类》卷四一:"且仁譬之水,公则譬之沟渠,要流通此水,须开浚沟渠,然后水方流行也。"《元典章·户部九·劝农》:"各处官司常加晓谕,相地开浚,使水归,毋令互相渰没yǎnméi。"②挖掘;开采。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凡诸坑冶:非躳能开浚硩采者,其多寡阔陿,得恣有之,不以露田园池为比。"③比喻开导。《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汉驹新政府之建设·绪论》:"是故建设新政府之模范,即为开浚人民之政治思想,培养人民之政治智识,习练人民之政治能力之一大机关。" |
开科取士 | kāikēqǔshì | 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你只想朝廷开科取士,为国求贤,这是何等大典。”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你只想朝廷开科取士,为国求贤,这是何等大典。 |
开口闭口 | kāikǒubìkǒu | 表示人不断叨念一事。《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又同他讲了些新理,开口闭口的几个新名词,华甫一一领略。 |
开口见胆 开口见心 | kāikǒujiàndǎn kāikǒujiànxīn |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他是一个开口见心的人,从不会委婉说话。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9卷:“圣人说话,开口见心,必不说半截,藏着半截。”宋·宗绍《无门关·赵州洗钵》:“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 |
开快车 | kāikuàichē | 比喻尽可能地加快工作速度这几个月,我们的工作,一直都在开快车。 |
开阃 | kāikǔn | 古时指将领开置府署,掌管一方的军务。宋 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赵忠肃公方,开阃荆襄日久,军民知其威声。《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二》淮东参幕徐晞稷,雅意开阃,及闻(许)国见用,用注释国疏以寄(李)全,全不乐。明 吾丘瑞《运甓记·琅琊就镇》孤家钦承朝命,渡淮开阃,颛候到来,商议起程。 |
开阔眼界 | kāikuòyǎnjiè | 对事物的看法不要太拘束,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内,眼光要放宽。不要只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开阔眼界,要到别处去看看。 |
开来继往 | kāiláijìwǎng | 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诗刊》1978年第4期:“谁都说,开来继往,军民喜悦。” |
开朗 | kāilǎng | 开阔明朗。人性格豁达,乐观。《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太子虽富于春秋,而温裕开朗,有人君之度。 |
开利除害 | kāilìchúhài | 犹言兴利除弊。汉·贾谊《新书·立后义》:“而所以有天下者,以为天下开利除害,以义继之也。” |
开脸 | kāiliǎn | 古代女子在出嫁前进行的一种修容仪式,主要目的是去除面部和脖子上的细微汗毛,使皮肤看起来更加白净、光滑和细嫩。《红楼梦第十六回》谁知就是上京来买的那小丫头名叫香菱的,竟与薛大傻子做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 |
开路先锋 | kāilùxiānfēng | 是一批不畏艰险、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为大家创造良好基础的先遣人员。在古代是冲在队伍前面,为军队开路的将领。是第一批为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人。总之,他们都是一批值得尊敬的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卷:“你只把(弹弓)背在身上,一路虽然抵不得万马千军,大约也算得一个开路的先锋,保镖的壮士。” |
开绿灯 | kāilǜdēng | 交通灯有“红灯停,绿灯行”之说,开亮绿色的信号灯,表示准予通行。比喻允许或不禁止。还表示为某事提供方便。不能给不合格产品上市开绿灯。 |
开锣喝道 | kāiluóhèdào | 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比喻替人张扬炫耀。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每逢出门,定要开锣喝道,叫人家认得他是官。”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一到挂上隐士的招牌,则即使他并不‘飞去飞来’,也一定难免有些表白、张扬;或是他的帮闲们的开锣喝道。 |
开落 | kāiluò | ①(花的)开放和萎谢。②谓张开和收落。③犹除名。《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令两京及诸州每岁造僧帐,有死亡、归俗,皆随时开落。" |
开眉笑眼 开眉展眼 | kāiméizhǎnyǎn kāiméixiàoyǎn | 高兴愉快的样子。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9回:“他觉没趣,站起来说声叨忧,开眉笑眼,得意洋洋的去了。” |
开门见山 | kāiménjiànshān |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
开门七件事 | kāiménqījiànshì | 谚语。指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生活用品,必是每天首先要操心打理的。《姑妄言》二〇回:古人说开门七件事,可见这酒是不等开门就要吃的。 |
开门延盗 | kāiményándào | 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同“开门揖盗”。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所谓诱贼入内河者,谓兵炮地雷,水陆埋伏,如设阱以待虎,设罾以待鱼,必能制其死命,而后纵其入险,非开门延盗之谓也。” |
开门揖盗 | kāiményīdào | 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来坏人,招致祸患。《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张昭对十八岁刚刚死了哥哥的孙权说“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清《东周列国志 第三回》:“犬戎豺狼之性,不当引入卧闼。申公借兵失策,开门揖盗,使其焚烧宫阙,戮及先王,此不共之仇也。” |
开明 | kāimíng | ①通达,明智。②使开通、明智。③清醒,明白。④政治、社会清明、文明;不黑暗,不野蛮。⑤思想开通,不顽固不保守。⑥天色由暗转明。⑦开列清楚。⑧方言。明白地,无保留地。⑨指启明星。⑩见“开明兽”。11.传说中的古帝名。任古蜀国相,后为蜀王。12.严明。《晋书·惠帝纪》:“远不能光济大业,靖绥四方;近不能开明刑威,式遏奸宄。” |
开纳 | kāinà | ①广泛采纳。《晋书·张寔传》:"偃聪塞智,开纳羣言。"《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九》(司马)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宋仁宗)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②见" 开内 "。③接纳,允许往来通好。宋 王安石《与赵卨龙图书》:"议者多言遽欲开纳西人,则示之弱,彼或崛强。以事情料之,殆不如此。"宋 陆游《蜡弹省札》:"应有据以北州郡归命者,即其所得州郡,裂土封建……机会之来,时不可失,各宜勇决,以称朝廷开纳之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朝廷开纳夏国,本欲宽财息民。" |
开内 | kāinèi | 亦作“开纳”。 使开悟接受。《荀子·荣辱》:“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见之耳……君子非得埶以临之,则无由得开内焉。” |
开年 | kāinián | ①一年的开始。南朝梁 沉约《与徐勉书》:“而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北周 庾信《行雨山铭》:“开年寒尽,正月游春。”②明年。唐 李商隐《宋玉诗》:“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冯浩笺注:“开年,明年也。”中国歌谣资料·诉苦歌(一)·年年苦:“今年望望开年好,开年穿格破棉袄。” |
开譬 | kāipì | 开导劝说。《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肃邀羽相见”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新唐书·张建封传》:“(建封)因到贼屯开譬祸福,一日降数千人。”宋 朱熹《与王枢密札子》:“拜领钧翰之赐,开譬详悉,爱念良厚。”《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一》独前日臣(朱熹)所开陈者,虽蒙圣恩委曲开譬,然臣窃以为此辈但当使之守门、传命,供扫除之役,不当假借崇长,使得逞邪媚,作淫巧,立门庭,招权势。 |
开缺 | kāiquē | 旧时官吏因故不能留任,免除其职务,准备另外选人充任。《官场现形记第九回》外国人禀了外国公使,本国公使告诉了总理衙门,行文下来,又拿他开缺,把他气的了不得。 |
开容 | kāiróng | 气量宽宏,能接受批评或采纳意见。《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帝崩”》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明帝)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 |
开山鼻祖 | kāishānbízǔ | 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他可以算这个行业的开山鼻祖。孙犁《关于中篇小说》:“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 |
开山老祖 开山始祖 开山之祖 开山祖师 | kāishānlǎozǔ kāishānshǐzǔ kāishānzhīzǔ kāishānzǔshī | 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或学派的创始人。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听经猿记》迨今龙济奉为重开山祖师。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你好大胆!没规矩,没王法的!犯了这制造局的开山始祖曾中堂曾文正公的讳!”曾朴《孽海花第二回》:“听说宝善街,那就是前明徐相国文贞之墓地。文贞为西法开山之祖。”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从帮忙到扯淡》:“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化》:“批判哲学的开山始祖康德(Kant)也说:‘艺术即天才之作品。’” |
开生面 | kāishēngmiàn | ①展现新的面目。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凌烟 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贞观中太宗画李靖等二十四人於凌烟阁,至开元时,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画,故云开生面。盖因左氏:狄人归先軫之元面如生也。”②指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有所创新。清 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二》:“杭永年一倣圣嘆笔意批之,似属效顰,然亦有开生面处。”参见“别开生面”。 |
开爽 | kāishuǎng | 豁达爽朗。《资治通鉴 后晋纪四》唐宣城王(李)景达,刚毅开爽,烈祖(李昪)爱之,屡欲以为嗣;宋齐丘亟称其才,唐主以齐王年长而止。以是怨齐丘。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第十五卷》:"静真见大卿举止风流,谈吐开爽,凝眸留盼,恋恋不舍。"宋 欧阳修《国子博士薛君墓志铭》:"君为人开爽明秀,幼为简肃公所爱,若己子。长工书,作歌诗。" |
开岁 | kāisuì | ①新的一年开始。宋 陆游《幽居杂题诗之一》:“开岁频风雨,清明气始和。”②特指正月。③明年,明年初。《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一见我面,晓得我要募化他盖大殿,不等我开口,一捐就是一万;还约我开岁后再到山东走一趟。” |
开台锣鼓 | kāitáiluógǔ |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今天的演出是群众文化月的开台锣鼓,更精彩的内容还在后头。马烽《〈吕梁英雄传〉起头的话》:“如今只写一个故事,虽然仅是一个小村子里的事情,但也可以看出晋绥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艰苦斗争的轮廓。这些闲言淡语,只当作一段开台锣鼓吧!” |
开泰 | kāitài | ①亨通安泰。《晋书·顾荣传》:“弘九合之勤,雪天下之耻,则羣生有赖,开泰有期矣。”《魏书·高闾传》:“今天下开泰,四方无虞,岂宜盛世,干戈妄动。”宋 王安石《贺留守侍中启》:“躬授将明之才,出逢开泰之运。”②开始平安顺利。晋 刘琨《劝进表》:“不胜犬马忧国之情,迟覩人神开泰之路。”《明史·郑履淳传》:“察变谨微,回天开泰,计无踰於此。”③指重见光明。宋 梅尧臣《自感诗之一》:“左目忽昏花,愁心乱剧麻……唯期一开泰,再望日中雅。”④通畅。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九章·悲回风》:“可怜我过分地叹息悲哀,气息梗塞着不能开泰。” |
开天 | kāitiān | ①启发天性。《庄子·达生》:“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闻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郭象注:“不虑而知,开天也;知而后感,开人也。然则开天者性之动也,开人者知之用也。”②谓布列于天空。 南朝梁 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 侍宴》:“列搆仙宫,开天製宝殿。”③创始。明 刘芳节《太岳先生文集 评》:“高皇帝为生民以来未有之神圣,开天而作君; 太岳先生为生民以来未有之异人,中天而作相。”清 顾炎武《清江浦诗》:“开天成祖代,转漕北京初。”清 钱谦益《金陵杂题绝句之一》:“淡粉轻烟佳丽名,开天营建记都城。”④放晴。梁斌《播火记三一》:“太阳落在西山上,辐射出锦色的光带,是那样的鲜艳美丽!两个人牵着手儿在堤上走着,严志和说:‘多少日子也没开天,今天红军起义了,也开了天了,看看是幸运不是?’” |
开天辟地 | kāitiānpìdì | 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指开辟天地,艰苦创业,多形容创造了空前宏伟的事业;第二种意思是指以前从未有过,有史以来第一次。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开天辟地”。 清·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吾曩者虎丘所遇之佳人,即豫章人也。乞君为我多方访之,冀得当以报我:此开天辟地第一吃紧事也。”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开脱罪责 | kāituōzuìzé | 解除或推卸罪名或责任。 |
开慰 | kāiwèi | 宽解安慰。开导劝慰。《隋书·源雄传》:“今日已后,不过数旬之别,迟能开慰,无以累怀。”《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四》(常安民)章疏前后至数十百上,度终不能回,遂乞外,帝(宋哲宗赵煦)开慰而已。宋 陆游《贺叶提刑启》:“传闻之始,开慰实深。”宋曾巩《谢章学士书》:“明公过恩,召而见之,所以矜嗟奬宠、开慰拊循之者甚备。”宋周密《齐东野语·王魁传》:“(状元王俊民)但愔愔不乐,或云‘平生自守如此,乃有此疾。’予亦多方开慰。” |
开悟 | kāiwù | ①领悟;解悟;(心窍)开通。《史记·商君列传》:“吾説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坛经·行由品》:“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李生心中开悟,知是酒色财气四者之精,全不畏惧,便道:‘四位贤姐,各请通名。’”苏蔓殊《非梦记》:“有僧名遣凡者,与生素旧,微窥其情,随时示以般若意旨,令自开悟。”②启发;开导。《三国志·吴志·孙休传》:“布拜表叩头,休答曰:‘聊相开悟耳,何至叩头乎?’”《朱子语类卷六七》:“必大曰:‘致堂文字决烈明白,却可开悟人主。’”明 方孝孺《豫让论》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北京衍法五臺、西蜀蛾眉、中州伏牛、南海普陀,皆有韵主和尚,纯以唱韵开悟学者。” |
开雾睹天 | kāiwùdǔtiān | 比喻使人豁然开朗。汉 徐干《中论 审大臣》:“文王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北周·宇文迥《<庾信集>序》:“夜不离阁,无愧于黄香;开雾睹天,有同于乐广。” |
开物成务 | kāiwùchéngwù | 指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这道理行事而得到成功。《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孔颖达疏:“言易能开通万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务。”《资治通鉴 晋纪四》初,何晏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贤者恃以成德。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南齐书·崔祖思传》:“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 宋 苏轼《乐全先生文集 叙》:“诸葛孔明不以文章自名,而开物成务之姿,综练名实之意,自见于言语。至出师表简而尽,直而不肆,大哉言乎。” 清 薛福成《论公司不举之病》:“泰西百工之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亦省作“开务”。文选·左思《魏都赋》:“赫赫震震,开务有谧。”吕向注:“皆开物成务,使天下清谧者也。” |
开析 | Kāixī | ①劈开。《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毛传:“维斧可以开析之。”②得到启发和解悟。汉 蔡邕《太傅胡公碑》其诱人也,恂恂焉,怡怡焉,能使蒙惑开析,伪戾优顺,逸惰勤信。唐 张说《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其与人也,温良善诱,仁恕多容,俾夫顽蔽开析,愎鸷扰从。③分析。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 卷十四》既而上顾问之,晦叔方为之开析可否,语简而当。宋 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 之三》自非守臣开析利害,达于圣聪,而陛下恻然主张,特发圣训,厥弊无由可革。《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三》(朱)熹每进讲,务积诚意以感动帝心,以平日所论着敷陈开析,坦然明白,可举而行。 |
开柙出虎 | kāixiáchūhǔ |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开柙出虎,孔宣父不责他人;当路斩蛇,孙叔敖盖非利己。 |
开晓 | kāixiǎo | 开导使明白。《后汉书·种暠传》:“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新唐书·王雄诞传》:“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六》遣使开晓乞弟,仍索所亡卒,乞弟归卒七人,奏书降而身不至。清 王夫之《家世节录》:“闲坐则举先正语录,辩析开晓。” |
开小差 | kāixiǎochāi | 原指军人脱离队伍私自逃跑,现今常用来比喻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逃避任务的行为,即思想不集中,做事不专心。 |
开心见肠 开心见诚 开心见胆 | kāixīnjiàncháng kāixīnjiànchéng kāixīnjiàndǎn | 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我们有什么话要说,可以舒舒展展地说,说得开心见肠一点。”沙汀《困兽记》:“由于眼前田畴对于孟瑜表示出来的爱情,尤其是他那种开心见胆的热忱。” |
开心写意 | kāixīnxiěyì | 写:通“泻”,宣泄。开诚相待,披露心意。唐·李白《扶风豪士歌》:“愿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
开心颜 开颜 | kāixīnyán kāiyán | 指开心,开颜。露出微笑。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毛泽东《七律 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开衅 | kāixìn | 引起争端。后多指挑起战争。《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八》(方)信孺曰:“开衅自我,金人设问首谋,当以何词答之?”(韩)侂胄矍然。《明史 卷十二 英宗后纪》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清史稿卷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自仓卒开衅,战无一胜。 |
开轩 | kāixuān | 开窗。三国魏 阮籍《咏怀之十五》:“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晋 张协《七命》:“望玉绳而结极,承倒景而开轩。”南朝宋 谢瞻《答灵运诗》:“开轩灭华烛,月露皓已盈。”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
开筵 | kāiyán | 设宴,摆设酒席;设置讲席。《拟仿香山九老会引》文潞公开筵东洛,图绘耆英杜祁公置酒南京,诗传元老皆踵,乐天之故事竟成旷世之美谈。 |
开眼 | kāiyǎn | ①睁开眼睛,不睡觉。唐 元稹《遣悲怀诗之三》:“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②看到新奇或美好的、珍贵的事物,增长见闻。这样的好风景,来一趟真开眼。 |
开谕 | kāiyù | 亦作"开喻"。启发解说;劝告。《三国志·蜀志·吕乂yì传》:"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宫,为之防禁、开喻劝导,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馀口。"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诸王有疾,上辄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形忧于色,左右或开谕进食,上曰:'弟兄,吾手足也。手足不理,吾身废矣。'"初,慕容彦超将反,判官崔周度谏曰:…况主上(后周太祖郭威)开谕勤至,苟撤备归诚,则坐享太山之安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樊入室,开谕万端,女终不听。" |
开元 | kāiyuán | ①开始新的纪元。《晋书 惠帝纪》然日月逾迈,已涉新年,开元易纪,礼之旧章。②泛指开端,开头。③指开国。④指开元寺。 |
开源节流 | kāiyuánjiéliú | 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清史稿·英和传》理财之道,不外开源节流。 |
开云见日 开云见天 | kāiyúnjiànrì kāiyúnjiàntiān | 拨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消除误会,显露真情;也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后汉书.袁绍传》:“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亦作“云开见日”。《五灯会元.清凉文益禅师》:“问:‘大众云集,请师顿决疑网。’师曰:‘寮舍内商量,茶堂内商量?’问:‘云开见日时如何?’师曰:‘谩语真个。’”《水浒传》七一回:“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罪孤臣子既谪,堪悲雪上加霜,起公论于未湮,定拟云开见日。”马烽《吕梁英雄传》第十回:“众人一听,如同开云见天,兴奋得一下把老武拥在当中。” |
开张 | kāizhāng | ①新建的商店开始营业。理发店十一开张。②比喻某种事物的开始。我们的队伍刚开张。③商店等一天中的第一次成交。开张。④开放(胸襟);扩大;不闭塞。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⑤雄伟壮观。气势开张。 |
开秩 | kāizhì | ①亦作“开袟”。犹开卷。 南朝梁 江淹《杂体诗·效谢惠连 赠别》点翰咏新赏,开袠莹所疑。②指每个十年的第一年(如十一年,二十一年等)。因十年为一秩,故称。语本 唐 白居易 《思旧 诗》已开第七秩,饱食仍安眠。《清史稿·高宗纪二》十一年春正月庚午,以纪年开袠,命减刑。《清史稿·穆宗纪二》十一年壬申春正月丙戌朔,停筵宴。乙丑,以纪年开秩论减刑。 |
开宗明义 | kāizōngmíngyì | 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孝经·开宗明义》:“开宗明义章第一。”宋·邢昺《题解》:“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一》在这开宗明义的第一信里,请你们容我在你们面前介绍我自己。 |
开足马力 | kāizúmǎlì | 比喻为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尽最大的努力,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指全力去做。 |
开罪 | kāizuì | 因冒犯而得罪。《战国策 秦策》臣东鄙之贱人也,开罪于楚魏,遁逃来奔。《战国策·齐策四 冯谖客孟尝君》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
锎 | kāi | 金属元素,符号Cf(californium)。有放射性,由人工核反应获得。用作实验室的中子源。 |
揩 | kāi | 擦,抹:揩背。揩油。揩鼻涕。揩眼泪。唐 韩愈《与陈给事书》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 |
揩拭 | kāishì | 擦除,擦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