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ūn

①军队。《战国策·秦策四》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②军队的编制单位。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③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④士兵。《史记·淮阴侯列传》军皆殊死战。⑤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⑥营房,军营。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⑦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相当于州,高于县。《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七》六月,丁亥,建、剑、邵武等州、军大水,赈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壬申,升扬州天长县为军。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奉化军节度。⑧唐于设兵戍守之地,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⑨阵地。唐·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⑩作动词表示驻扎。《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汉 司马迁《史记 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汉 司马迁《周亚夫细柳》: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军壁

jūnbì

军营壁垒。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郑玄注:“军壁曰垒。”贾公彦疏:“军壁曰垒者,军行之所拟停之处,皆为垒壁,恐有非常,故云军壁曰垒也。”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唐 骆宾王《夕次蒲类津诗》:“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明 何景明《九日诗》:“故国遗军壁,孤城傍虏营。”

军号

jūnhào

①军队中用来吹奏各种信号的铜号。②军中头衔。《晋书 谢安传》时帝始亲万机,进安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固让军号。

军健jūnjiàn

兵卒。《水浒传第六十五回》宋江见了大喜,喝退军健,亲解其缚,请入帐中置酒相待,用好言抚慰

军临城下

jūnlínchéngxià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战国策 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明 无名氏《曹影下江南》第三折:元帅军临城下,将至壕边,觑南唐一鼓而下也。

军令如山倒

jūnlíngrúshāndǎo

谓军事命令必须立即执行,命令一旦下达,就像山倒下来一样,不可更改,不可商量,必须执行!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四:“ 盛清明 站起身来,立一个正,玩笑地说:‘军令如山倒,卑职马上去执行。’”胡月伟《疯狂的上海》“军训团撤走了?”乘风得意地:“军令如山倒,一个也没留!”

军流

jūnliú

指充军流放。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洪亮吉》五年四月,京师亢旱,上因久不雨,减释军流。《清史稿·高宗纪二》三月乙酉,减直隶、山东监候、缓决及军流以下罪。《清史稿卷十四 高宗本纪五》以河南旱,命减开封等五府军流以下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二七回》这位臬台办了个尽法不必说,两个儿子的功名也就此送了,还不知得了个甚么军流的罪。

军旅

jūnlǚ

即军队及军队作战的事情。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晋书宣帝纪》是时大修宫室,加之以军旅,百姓饥弊。

军门

jūnmén

军营的门。拥盾入军门。《史记·项羽本纪》张良至军门。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军期

jūnqī

军事方面约定的限期。泛指军令。《晋书·蔡谟传》:“东瀛公腾为车骑将军,镇河北,以克为从事中郎,知必不就,以军期致之。”《晋书 王羲之传》复被州符,增运千石,征役兼至,皆以军期,对之丧气,罔知所厝。《资治通鉴·后隐帝乾祐三年》:“辛丑,敕:‘防御、团练使,自非军期,无得专奏事,皆先申观察使斟酌以闻。’”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而北取燕蓟,调发非常,动以军期为言。”

军实

jūnshí

①军队中的器械和粮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堕军实而长寇仇。《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七》今民贫赋重,若不讨理军实,去其浮冗,则民力决不可宽。②指战争中所俘获的东西。

军师

jūnshī

①职官名。在军中担任策划参谋等工作。《后汉书 卷十七 岑彭传》彭因言韩歆南阳大人,可以为用,乃贳歆,以邓禹为军师。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替人出主意,想办法的人。狗头军师。如:你权且充当一次军师,替我出个主意。

军实

jūnshí

①军用器械和粮饷。战果。《魏书 卷四 世祖纪上》班军实以赐将士,行、留各有差。③兵戎之事。

军士

jūnshì

①兵士。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现行军制中规定的一种级别,指高于兵,低于尉官的军人。我国军士的军衔,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级。

军司

jūn

军职官名。军司即军师,晋为避司马师讳,改军师为军司。魏晋官品中有“诸军司”第五品。《三国志·魏书·荀攸传》谓曹操取冀州,皆军师荀攸之谋。攸旋转为中军师。亦有以军师而掌兵权者。《三国志·诸葛亮传》言刘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后进为军师将军。《资治通鉴·献帝建安十三年》胡三省注:中郎将则有兵柄。此外又有掌监察军务者。晋避司马师讳,改军师为军司。《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七》寻诏拨隶步军司,遇盗贼窃发,专听帅臣节制,仍以一千五百人为额。

军帖

jūntiě

军中的文告。《乐府诗集 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伍

jūnwǔ

军队;队伍。《管子·问》工之巧,出足以利军伍,处可以修城郭补守备者几何人?《宋史·钱若水传》若水率众过河,分布军伍,咸有节制。《三国演义 第一二○回》臣闻孙皓欲北上,军伍皆已整备。《明史 卷十五 孝宗》方今生齿渐繁,而户口、军伍日就耗损,此皆官司抚恤无方、因仍苟且所致。

军兴

jūnxīng

①谓征集财物以供军用。《周礼·地官·旅师》“平颁其兴积”汉 郑玄注:“县官徵聚物曰兴,今云军兴是也。”《晋书 王羲之传》自军兴以来,征役及充运死亡叛散不反者众,虚耗至此,而补代循常,所在凋困,莫知所出。《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七》(宋高宗)诏曰:“朕惟军兴二十馀年,黎元骚动,故力图罢兵以冀休息。”②指战时的法令制度。《汉书·隽不疑传》:“(暴胜之)以军兴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颜师古注:“有所追捕及行诛罚,皆依兴军之制。”③军事行动的开始。《商君书·垦令》:“而命其商人自给甲兵,使视军兴。”唐 韩愈《感春》诗之一:“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清史稿·礼志六》:“是时军兴,死事扬烈者踵起。”

军要

jūnyào

军中要务。《宋书·武帝纪上》:“裕辞不获已,遂总军要。”《新唐书·李德裕传》:“至讨回鶻、泽潞,德裕建请詔书付宰司乃下,监军不得干军要,率兵百人取一以为卫。”

军争jūnzhēng

谓两军争夺制胜条件。《孙子·军争》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

军主

jūnzhǔ

官名。《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七年》胡三省注:“江南军制,呼长帅为队主、军主。队主者,主一队之称;军主者,主一军之称。”北朝也有此官。

军谘

jūnzī

古军职名。相当于后世军队中的参议、参谋。晋书·阮籍嵇康等传论》:“至於嵇康遗巨源之书,阮氏创先生之传,军諮散髮,吏部盗樽,岂以世疾名流,兹焉自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