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

①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资治通鉴 晋纪三》朝廷闻吴已平,群臣皆贺上寿,(晋武)帝执爵流涕曰:“此羊(祜)太傅之功也。”《晋书 愍帝纪》(刘)聪后因大会,使帝行酒洗爵,反而更衣,又使帝执盖,晋臣在坐者多失声而泣,尚书郎辛宾抱帝恸哭,为聪所害。②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官爵。爵禄(爵位和俸禄)。爵士。作动词表示授予爵位。《庄子·外物》演门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汉书 王莽传》苟有一策,即必爵之。清 屈复《偶然作》:“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③古同“雀”。

爵宠

juéchǒng

尊荣的爵位。《宋书 本纪武帝上》公侯诸君,或世树忠贞,或身荷爵宠,而并俯眉猾竖,自效莫由,顾瞻周道,宁不吊乎!

爵号

juéhào

①爵位的名号。扬雄《剧秦美新》:“秦餘制度,项氏爵号,虽违古而犹袭之。”《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累息,如临于谷。晋 干宝《搜神记卷六》:“到中平六年,史侯登躡至尊,献帝未有爵号,为中常侍段珪等所执。”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郑回也叫王蛮利,王是爵号,他的子孙自然列入贵族,参与政治。”②指加封爵号。《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永初元年,爵号太夫人为新野君,万户供汤沐邑。”

爵禄

juélù

官爵和俸禄。《孟子·万章下》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庄子·秋水》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庄子·达生》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庄子·田子方》百里奚爵禄不入于心,故饭牛而牛肥,使秦穆公忘其贱,与之政也 。宋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爵人

juérén

以爵位或官职授人。西汉·贾谊《治安策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令非行也。班固《白虎通·爵》:“爵人於朝者,示不私人以官,与众共之义也。”《后汉书·爰延传》:“故王者赏人必酬其功,爵人必甄其德。”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尹侍御奏折》:“爵人於朝,与众共之;刑人於市,与众弃之。”

爵赏

juéshǎng

爵禄和赏赐。《礼记·祭统》:“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荀子·君子》:“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后汉书 袁绍传》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怨灭三族。三国魏 阮籍《大人先生传》:“进求利以丧身,营爵赏而家灭。” 唐 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唐 李翱《祭中书韦相公文》:“窒因依之他路,收爵赏之全柄。”《明史·成祖纪二》:“秋七月癸丑,论平交阯功,进封张辅英国公,沐晟黔国公 ……餘爵赏有差。” 

爵土

juétǔ

①官爵和封地。《东观记·阴兴传》:“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土,令天下觖望。”《新唐书·封常清传赞》:“常清乃驱市人数万以婴贼锋,一战不胜,即夺爵土。” 元 丁复《次韵噩无梦楩用堂吴中倡和佳什》:“刘郎爵土方诸将,严子生涯老一裘。”②指接受官爵和封地。《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夫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

爵位

juéwèi

又称封爵、世爵,原本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因此爵位本来是与封建制度密切相关的。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爵邑

juéyì

①爵位和封邑。《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陈平畏吕后,执噲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噲,使復爵邑。”《汉书 霍光传》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无有所与,功如萧相国。《汉书 王莽传》“莽有定国安汉家之大功,宜赐号曰安汉公,益户,畴爵邑,上应古制,下准行事,以顺天心。”“莽受太傅安汉公号,让还益封畴爵邑事。”《宋史·李穀传》:“俄以平寿州,敍功加爵邑。”《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五》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复丹爵邑,使奉朝请。《资治通鉴 唐纪八》己酉,上(太宗李世民)面定勋臣长孙无忌等爵邑,命陈叔达于殿下唱名示之,且曰:“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宜各自言。”《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九》诸将讨史朝义者进官阶、加爵邑有差。清 毛岳生《练伯颖 后书公卿表 序》:“一代制度政刑、世系岁月、宗亲臣工事状、爵邑拜免除袭,纪志传或书或不书者,多错综列之。”②特指封邑。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近俗以权臣所居坊呼之,李安邑最著,如爵邑焉。”

爵秩

juézhì

犹爵禄。《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备,受朝爵秩,念在输力,以殉国难。《晋书 文帝纪》景元元年夏四月,天子复命帝爵秩如前,又让不受。《魏书 卷四 世祖纪上》其王公将军以下,普增爵秩。

jué I.

义同“嚼”(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咀嚼。过屠门而大嚼。II.参见jiáo。III.参见jiào。

嚼墨喷纸

juémòpēnzhǐ

本是传说,后形容人能写文章。晋·葛洪《神仙传·班孟》:“班孟者,不知何许人……又能吞墨,舒纸著前,嚼墨喷之,皆成文字,满纸各有意义。”

jué

拔火。《说文》爝,苣火祓fú也。从火,爵声。《吕氏春秋·本味》汤得伊尹,爝以权火,炊以牺貑。小火,火炬。《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

爝火

juéhuǒ

炬火,小火。《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 成玄英疏:“爝火,犹炬火也,亦小火也。”唐 杜牧《又谢赐告身鞍马状》:“萤光爝火,何裨日月之明;弱质孤根,但荷乾坤之德。”宋 梅尧臣《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诗》:“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瞿秋白《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十四》:“无论怎样歌颂,始终一天一天的消灭,只剩得爝火微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