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

气闭,昏倒:昏厥;痰厥。厥爱:爱得死去活来。厥劳。孟子·滕文公上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古代采石辛苦,是一种接近体力极限的劳动。所以,“厥”有憋气用力的意思,有憋气过头而休克的意思,也有“好不容易”、“厉害”、“严重”等意思。“厥角”是“大力叩头”;“厥职”是“费力职位”,“厥疾”是“厉害的疾病”,“厥罪”是“严重的罪行”,“厥有”是“好不容易有”,“厥父”是“严厉的父亲”。“厥艰”即“非常艰难”。②其,他的,那个的,那儿的:厥父;厥后。克尽厥职。自身的。凡厥:所有的。《左传 吕相绝秦》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晋)文公。孟子·梁惠王下》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尚书·武臣》:“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汉书·武帝纪》朕闵众庶陷害,欲刷耻改行,复奉正义,厥路亡繇。《汉书 王莽传中》予闻上圣欲昭厥德,罔不慎修厥身,用绥于远,是用建尔司于五事。③乃,于是:《史记·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汉书·武帝纪》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

厥诚

juéchéng

其成、乃成;其成就、其功成;他的功德、功劳。《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股肱辅弼,虽怀厥诚,既不能赞弘道德,和睦亲懿;又不能远虑防身,深谋卫主。

厥德

juédé

厥:古同“撅”,掘。德: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引申为修养道德、品行。《汉书 王莽传》予闻上圣欲昭厥德,罔不慎修厥身,用绥于远,是用建尔司于五事。苏轼《三槐堂铭》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

厥功

juégōng

“厥”取代词“其”义,做“功”的定语。“厥功”就是“他(他们)的功劳”。“厥功至伟”(亦作“厥功甚伟”),意思是“在某件事上,他(他们)的功劳很大”,是用来褒奖某人的功劳和贡献的成语。《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九》伏望特降明诏,褒显厥(范镇)功。

厥功懋焉juégōngmàoyān

是对某人功劳的高度评价。“功”指功劳,“懋”是显著、美好的意思,“焉”是语气词,表示肯定。因此,“厥功懋焉”整体上表示某人的功劳非常显著和卓越。

厥辜

jué

其罪,他/她的罪行。《汉书 霍光金日磾传》前遭故定陶太后背本逆天,孝哀不获厥福,乃者吕宽、卫宝复造奸谋,至于返逆,咸伏厥辜。《汉书·王莽传》:“忠臣孝子莫不奋怒,所征殄灭,尽备厥辜,天下咸宁。”

厥后

juéhòu

从那以后。《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咸谓此举设施安稳,不惊人耳目,而天下摇摇之心一旦而定。厥后浸闻稽缓,四方观听,岂免忧疑!《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九》厥后虽诏罢(王)安石之子雱,而它未及行。

厥角

juéjiǎo

谓兽之角。厥,其。《尚书·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颖达疏:“以畜兽为喻,民之怖惧,若似畜兽崩摧其角然。”《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后因用“厥角”指以额触地。 南朝梁 陆倕《石阙铭》:“莫不屈膝交臂,厥角稽顙。”章太炎《訄书·序种姓上》:“魏、周、金、元之民,扶服厥角,以奔明氏 。”

厥角稽首juéjiǎoqǐshǒu

厥角叩头;稽首叩头到底。古代最恭敬的礼节。《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蔡东藩《元史演义第二十一回》厥角稽首二百州,正气扫地山河羞!

厥咎

juéjiù

过失。汉 扬雄逐贫赋厥咎安在?职汝为之!《三国志 诸葛亮传》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宋 陈宓《送真右史守泉》上天不可欺,厥咎必有当《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七》变不虚生,缘类而应,永思厥咎,在予一人。

厥冷

juélěng

中医学名词。手足厥冷,也叫“手足逆冷”﹑“四逆”。指手足四肢由下而上冷至肘膝的症状。有寒热之分。可见于伤寒﹑厥证﹑疝等病症。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角哀再欲上前劝解时,但见伯桃神色己变,四肢撅冷,一不能言,以手挥令去

厥身juéshēn

“厥”为代词,相当于“其”,指自身身体或其自身,主要用于指代人物的身体或生命体。《汉书·宣帝纪》其博举吏民,厥身修正,通文学…

厥义夐矣

juéyìxiòng

他们的意思(或者意义)就很远了。《晋书 陶潜传》详求厥义,其来夐矣。

厥志

juézhì

厥,代词,就是其,在这里表示自己的。厥志就是其志,欲行厥志,就是想实行自己的意愿。《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五》而顷遭群奸逞憾,力肆诋排,政事人材,废毁殆尽,思与卿士大夫共承厥志。

厥中

juézhōng

其中,中正之道。《晋书 孝武帝纪》夫因变致休,自古之道,朕敢不克意复心,以思厥中?参见“允执厥中”。

厥罪

juézuì

厥疾是厉害的疾病;厥罪是严重的罪行。厥罪惟均(其罪行是一样的)《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一》兵部侍郎林栗论:(朱)熹既除兵部郎官,在臣合有统摄,若不举劾,厥罪维均。

jué

猖獗chāng jué:表示行为或者是动作让人难以接受“猖”是指狗在闹市撒野。“獗”是指狗因癫狂过度而自己昏厥在地。“猖獗”形容狗撒野时间很长,无人能制止,最后靠它自己昏厥而收场。

jué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山野草地里,根茎长,横生地下,羽状复叶,用孢子繁殖。嫩叶可以吃,叫蕨菜,根状茎可制淀粉,也可入药。唐 李白《行路难 其三》:“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蕨薇juéwēi

指代山野蔬菜的词语,蕨属蕨类植物,其嫩叶可食用,根茎可制淀粉;薇即野豌豆,嫩茎叶作蔬菜。《诗经》中“采蕨”“采薇”的并称。《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二回》众人争采蕨薇煮食,重耳不能下咽,忽见介子推捧肉汤一魏犨曰:“虽有壶餐,不够子余一人之食,料无存矣。”众人争采蕨薇煮食,重耳不能下咽,忽见介子推捧肉汤一盂以进,重耳食之而美,食毕,问:“此处何从得肉?”

jué

㵐水,水名,在湖北。

jué

①小木桩:子。《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怒大司农穆子容,使之脱衣而伏,亲射之。不中,以橛贯其下窍,入肠。②树或庄稼的残茎:残。树庄子·达生》:“吾处身也,若株拘。”③木制的马嚼子。④ 一小段:“伏惟烂木一。佛与众生不别”。

橛饰

juéshì

谓以宝物饰于马衔两端。《庄子·马蹄》:“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成玄英疏:“橛,衔也,谓以寳物饰於鑣也。”

橛守成规

juéshǒuchéngguī

拘守已有的规章制度。黄人《清文汇 序》:“然则操斯文进退去取之枋者,其犹横分区域,橛守成规。”

jué I.

①跌倒。《战国策·秦策·范睢说秦王》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资治通鉴 宋纪三》魏主(拓跋焘)马蹶而坠,几为夏兵所获。②挫折,失败;动乱;垮台:一蹶不振。屡试屡蹶。蹶者,一蹶不振也。蹶者,气蹶也,气沮也,气馁也。《老子·第三十九章》侯王无以正,将恐蹶。孟子·公孙丑上》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參見“趋”。《孟子·离娄上》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资治通鉴 周纪二》。《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③竭尽,枯竭:天下财产,何得不蹶?④踏,踩。拔取,攻取。《庄子·秋水》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资治通鉴 汉纪七》御史大夫梁国申屠嘉,故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封关内侯。西汉·贾谊《治安策然并心而赴时犹曰蹶六国,兼天下。II.juě尥蹶子liàojuězi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这马好hào尥蹶子,小心别让它踢着。

蹶弩juěnǔ

用脚踏发射的弩弓。用脚踏强弩而发箭。宋 苏舜钦《滞舟诗》:“夕忧寇盗至,蹶弩映岸丛。”宋 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一》:“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

蹶仆

juěpú

跌倒,颠仆。 蒲松龄《聊斋志异·武技》:“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 清 李绳《游灵峰寺罗汉洞至一线天》诗:“随步凛战兢,履险无蹶仆。”

蹶蹶

juéjué

①疾行貌。唐 司空图《杂言》诗:“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明 何景明《中林之棘》:“行野蹶蹶,行国迈迈。”《人民文学》1977年第12期:“大伯在鞋底上搕了搕烟灰,把烟袋往腰里一掖,就蹶蹶地走了。”②勤勉貌。《诗·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蹶蹶。”朱熹集传:“蹶蹶,动而敏於事也。”③惊动貌。《庄子·至乐》:“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成玄英疏:“蹶蹶,惊动貌。”

蹶然

juěrán

疾起貌。忽然,突然。《逸周书·太子晋》:“师旷蹶然起曰:‘瞑臣请归。’” 孔晁注:“蹶然,疾貌。”《汉书·陆贾传》:“於是佗乃蹶然起坐。” 《资治通鉴 汉纪四》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序》:“唐君蹶然起曰:‘此虏不灭,祸难未已!’”

蹶张

juězhāng

亦作“蹷张”。①以脚踏强弩,使之张开。谓勇健有力。《史记·张丞相列传》:“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裴駰集解:“徐广曰:‘勇健有材力开张。’如淳曰:‘材官之多力,能脚蹋强弩张之,故曰蹶张。’”宋 王禹偁《射弩诗》:“蹷张见旧史,强弩亦古官。”②借指弩箭。明 高濂《怀远大将军赵公神道碑铭》:“公巡城至东门,敌发蹶张,中其腰膂,箭深入约六寸,公即拔出之。”

jué

指雕刻用的曲刀。见“剞劂jījué

jué I.

①阙疑,解除疑惑。多闻阙疑。参见“阙翦”②侵损,削减。《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II.作侵损义时参见jue。参见III.quē。IV.què。

juéjiǎn削弱,损害。《左传·成公十三年》:“又欲闕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杨伯峻注:“据余萧客古经解钩沉所引宋本孔疏,闕翦为损害之意。”
jué①势均力敌的动物。势均力敌的动物大概有虎和豹、豺与狼之类。②古书上说的一种兽。鹣蟨(比翼鸟和比肩兽。比喻关系密切的亲友) 
蟨蛩juéqióng两兽名。即蛩蛩巨虚和蟨。亦蛩蟨。清 贝青乔 《将发贵阳吴氏昆季设饯飞山旅舍》诗:“半載相依萬里行,蟨蛩心緒各分明。”《花月痕第二十回》话说逆倭骚扰各道,虽大河南北官军叠次报捷,而釜底游魂与江东员逆力为蛩,攻陷广州,掳了疆臣,由海直窜津沽。

jue I.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此义亦有认为读jué。II.参见jué。参见III.quē。IV.qu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