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

①断:绝交。隔绝。络绎不绝。滔滔不绝。《史记 屈原列传》:“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②完全没有了;穷尽:绝种。灭绝。斩尽杀绝。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绝路。绝境。绝处逢生。悬崖绝壁。④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绝技。绝招。绝色。⑤特别;最:绝妙。绝密。绝大多数。绝险。可置形容词后表示到达极致程度:艳绝。殊绝。风致韵绝。⑥完全;一定:绝不允许。绝无此意。⑦死;呼吸停止:气绝。悲痛欲绝。⑧指绝句:五绝。七绝。⑨越过,横渡,穿过;超越。《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战国 宋玉《对楚王问》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晋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八》(王之望)窃观天意,南北之形已成,未易相兼,我之不可绝淮而北,犹敌之不可越江而南也。⑩最高峰:泰山绝顶。唐 杜甫《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砍断肢体。西汉 路温舒尚德缓刑书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12.拒绝,拒收。《晋书 武帝纪》诸上礼者皆绝之。

绝笔

juébǐ

①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或所作的字画。②作者或画家的最后的作品。③停笔不再写下去。《春秋》绝笔于鲁哀公十四年。

绝壁

juébì

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泊绝壁之下。悬崖绝壁。唐 李白《蜀道难诗》:“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絶壁。”宋·苏轼《石钟山记》至绝壁下。宋 韩元吉《霜天晓角 题彩石蛾眉亭》:“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绝产

juéchǎn

①绝收。②指没有合法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遗产。《聊斋志异 湘裙》恐承绝产之贤兄贤弟,不肯收恤耳!

绝长续短

绝长补短

juéchángxùduǎn

juéchángbǔduǎn

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亦絶长补短。《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絶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赵岐注:“滕虽小,其境界长短相补,可得大五十里子男之国也。”《战国策·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

绝尘

juéchén

①超绝尘路,即与人世隔绝。清·黄宗羲《原君》许由务光非绝尘也。②脚不沾尘土。参见“奔逸絶尘bēnyìjuéchén “。

绝驰

juéchí

急速奔驰。 孟棨《本事诗·情感》:“柳惊出,即以韩札示之。挟上马,绝驰而去。” 宋洪迈《夷坚甲志·太山府君》:“驭卒鞚大马,甚神骏,上马绝驰,目不容启。”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桓侯》:“马骛驶绝驰,颇觉快意,竟不计算归途,纵马所之。” 《聊斋志异 钟生》生纵骡绝驰,顿忆道士言,极力趋东南。

绝处逢生

juéchùféngshēng

绝处:死路。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元·关汉卿《钱大尹知勘绯衣梦·正名》:“李庆安绝处幸逢生。”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

绝代

juédài

当代独一无二的。当代无双。冠绝当代。绝代佳人。唐 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宋 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绝代佳人

juédàijiārén

绝代:当代独一无二;佳人:美人。当代最美的女人。杜甫的《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绝地juédì

①指极险恶而无出路的境地。指交通困难,又无水草粮食,难于生存的地区。《九地》:“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孙子兵法 九变》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②极远的地方。③旧时堪舆家所谓的禁忌之地,如果用作宅基或墓地将会招致祸殃。④传说中骏马名。

绝顶

juédǐng

①超群的;卓越的;极端的;异常的。聪明绝顶。②最高级的;最高程度的。如此绝顶的漂亮。③绝对高度,最高峰。唐 杜甫《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絶顶谁能穷。”唐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绝顶聪明

juédǐngcōngmíng

绝顶:极端。形容异常聪明。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35回:“他是绝顶聪明之人,一说便会,一会便已记得。”郭沫若《庄子的批判》庄子是绝顶聪明的人,他的门徒大约也是些绝顶聪明的人。

绝服

juéfú

古代礼制,称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以外不再服丧之亲属。《南齐书·萧谌传》:“(萧諶)於太祖为絶服族子。”《梁书·萧子恪传》:“我与卿兄弟虽復絶服二世,宗属未远。”《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其母族绝服外者,听婚。

绝甘分少

juégānfēnshǎo

绝少分甘。拒绝甘美的食物,与众人分享少量的东西。谓自己不图享受,待人优厚。《汉书·司马迁传》:“以为李陵与士大夫絶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颜师古注:“自絶旨甘,而与众人分之,共同其多少也。”唐 王维《与工部李侍郎书》:“宿昔贵公子常下交布衣,尽礼髦士,絶甘分少,致醴以饭,汲汲于当世之士,常如不及。”清 钱谦益《李长蘅墓志》:“长蘅事母,色养甚备,敬其长兄,抚其弟妹若姪,絶甘分少,皆人所难能者。”《孝经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絶少分甘。”宋均注:“少则自絶,甘则分。”亦省作“絶甘”。唐 刘禹锡《代武中丞谢赐新橘表》:“感同推食,事等絶甘。”

绝国juéguó

指极其辽远之邦国。南朝梁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唐谷神子《博异志补编· 薛淙》:“病僧年二十时,好游绝国。服药休粮,北至居延,去海三五十里。”②谓封国无后嗣继承,被废除。《后汉书·皇 后纪上·光武郭皇后》:“郭氏侯者凡三人,皆绝国。”

绝壑

juéhè

深谷。唐 于邵《送家令祁丞序》:“非奇峯絶壑,则不能运其机;非缘情体物,则不能动其兴。”宋 苏舜钦《送李生诗》:“男儿生世间,有如絶壑松。”宋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金 元好问《游黄华山诗》:“湍声汹汹转絶壑,雪气凛凛随阴风。”明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清 刘大櫆《游黄山记》:“忽巨石仄起如龟脊,左右絶壑万仞,从脊上跼步以行,行者皆股慄。”

绝户

juéhù

没后代没有子孙的人。《北史·李孝伯传》时人多绝户为沙门。《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七》(宋孝宗)敕令所言绝户之家财,许给继绝者以三千贯,如及二万贯奏裁,帝命删之。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 第三折》虽然救普国生灵,实怕程家绝户。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鲁谦庵通政》潮有绝户虚丁,久为民累,超豁除三十馀户。

绝涧/绝磵juéjiàn

高山陡壁之下的溪涧。《孙子·行军》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绝句

juéjù

绝句由四句组成。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绝裾而去

juéjūérqù

绝裾:扯断衣襟。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 《聊斋志异 崔猛》妻惊挽之,绝裾而去,自首于庭。

绝亢

juékàng

犹刎颈。《汉书·张耳陈馀传》:“(贯高)乃仰絶亢而死。” 颜师古注:“亢者,总谓颈耳。”《后汉书·隗嚣传论》:“则知其道有足怀者,所以栖有四方之桀,士至投死絶亢而不悔者矣。”《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八》(杨)佛嵩与夏王(刘)勃勃战,果败,为勃勃所执,绝亢而死。

绝口不道

绝口不提

juékǒubùdào

juékǒubùtí

绝口:始终不开口;提:举出。指闭口不说话。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8回:“见了抚台,绝口不提一字,免得抚台心上生疑。”清 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无如当放逐之余,绝口不道。钱钟书《围城》:“苏小姐初到家,开口闭口都是方鸿渐,第五天后忽然绝口不提。”

绝类

juélèi

①超出同类。王逸《荔支赋》:“卓絶类而无儔,超众果而独贵。”宋 苏轼《祭陈令举文》:“令举之贤,何为而不立,何立而不遂,使少见其毫末,而出其餘弃,必有惊世而絶类者矣。”②灭绝其种类。《后汉书·刘平传》:“平弟仲为贼所杀…… 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絶类。’遂去不顾。”《北史·源贺传》:“窃惟先朝制律之意,以不同谋,非絶类之罪,故特垂不死之詔。”③非常相似。明·魏学洢《核舟记》: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八》:“不知其天才清妙,絶类太白,瑕瑜不掩,正是此公真处。”

绝类离伦

juélèilílún

离、绝:都是超越的意思。伦、类:都是“类”的意思,指一般人。超越一般。韩愈《进学解》“绝类离伦,优入圣域”

绝粒

juélì

指不吃不喝,断绝饮食。《北史·李光传》服气绝粒数十年。《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十八》(方)国瑛之遁也,挟总管赵琬至黄岩,琬潜登白龙奥,舍于民家,绝粒死。

绝路逢生

juélùféngshēng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常言‘吉人天相,绝处逢生。’”

绝伦

juélún

绝群。同类中无可比拟者,独一无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绝伦超奇。《晋书·葛洪传》:“洪博闻深洽,江左絶伦。”唐 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静者多心妙,先生艺绝伦。”唐 杜甫丽人行》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绝妙好辞

juémiàohǎocí

辞:同“词”,文辞。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清·许印芳《与李生论诗》文人笔端有口,能就现前真景,抒写成篇,即是绝妙好辞。

绝幕

绝漠

juémù

juémò

①横渡沙漠。《史记·匈奴列传》:“信教单于益北絶幕,以诱罢兵。”裴駰集解:“应劭曰:‘幕,沙幕,匈奴之南界。’瓚曰:‘沙土曰幕,直度曰絶。’”《汉书·李广传》:“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絶幕,乃遇两将军。”颜师古注:“絶,渡也。”《魏书 卷四 世祖纪上》癸卯,车驾北伐,平阳王长孙翰等绝漠追之。②极远的沙漠地区。唐 李白《出自蓟北门行》:“兵威衝絶幕,杀气凌穹苍。”宋 苏辙《北狄论》:“兵深入,不惮死亡,捐命絶幕之北,以决胜负。”

绝其本根

juéqíběngēn

本:草木的根。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清·梁启超《论进步》:“取此种子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而勿使能殖也。”

绝气

juéqì

断气。谓死亡。《仪礼·既夕礼》:“御者四人,皆坐持体。属纊,以俟絶气。”班固《白虎通·崩薨》:“一日之时,属纊於口上以俟絶气。”晋 刘琨《劝进表》:“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絶气,行号巷哭。”《二刻拍案惊奇卷六》:“(翠翠)説不多几时,昏沉上来,早已絶气。”

绝巧弃利

juéqiǎoqìlì

抛弃巧诈和货利。《老子·第十九章》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人

juérén

①犹过人。《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论》:“彼无异故,智略絶人,独患无身耳。”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宋武帝以英伟絶人之资,用武歷年而不能并中原者,以不得河北也。”宋 苏轼《游沙湖》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明 邵璨《香囊记·媾媒》:“闻得他才貌絶人,特央你去説亲。”清 吴伟业《雁门尚书行序》:“长身伉爽,才武絶人。”《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七》济阴黄允,以隽才知名,泰见而谓曰:“卿高才绝人,足成伟器,年过四十,声名著矣。……”《资治通鉴 晋纪七》(刘)渊子聪,骁勇绝人,博涉经史,善属文,弯弓三百斤。②与人世隔绝。袁康越《绝书·外传记本事》:“贵其内能自约,外能絶人也。” 明 李贽《答耿司寇》:“其杜门不出,非简亢也,非絶人逃世也。”

绝仁弃义

juérénqìyì

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第十九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塞juésāi

①度越边塞。②极远的边塞地区。《花月痕第三十一回》谁怜绝塞青衫薄?却念深闺翠袖寒。

绝色佳人

juésèjiārén

绝色:绝顶美丽;佳人:美人。当代最美的女人。《汉书 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元 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见一个庞眉老叟行在前面,见一个绝色佳人次着后肩。

绝山依谷juéshānyīgǔ

绝,横渡、穿越,这里是通过的意思。指行军通过山地,要靠近有水草的谷地。在行军或布阵时,应选择在山谷中穿越而不是在山顶上行走,强调了利用地形进行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这一策略旨在利用山谷作为天然的屏障,同时确保水源的接近,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获得水源支持。《孙子兵法 行军》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绝少分甘

juéshǎofēn’gān

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绝胜

juéshèng

①最佳。宋 陈与义《雨晴》:“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②引申为最佳之处。③远远超过。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圣弃智

juéshèngqìzhì

亦绝圣弃知。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老子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庄子·在宥故曰:绝圣弃知,而天 下大治。

绝世

juéshì

①断绝禄位的世家。《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敦崇帝族,表继绝世,旧德前功,罔不咸秩。《晋书 孝武帝纪》(太元)二年春正月,继绝世,绍功臣。②犹弃世;死亡。③与人世隔离。④冠绝当世。

绝世超伦

juéshìchāolún

绝:类。冠绝当世;出类拔萃。形容某人的德行才艺出类拔萃;举世无双。王羲之的书法绝世超伦。汉 蔡邕《陈太卫碑文》:“颖川陈君,绝世超伦,大位未跻,惭于臧文窃位之负,故时人高其德,重乎公相之位也。”

绝世独立

juéshìdúlì

绝世:当代独一无二。当世无双,卓然而立。多用来形容不同凡俗的美貌女子。《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宋·陆游《贺谢提举启》:“据古守经,盖绝世独立。”

绝世佳人

juéshìjiārén

绝世:当世独一无二;佳人:美人。当代最美的女人。《汉书 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清 洪升《长生殿 幸恩》虽居富贵,不爱铅华。敢夸绝世佳人,自许朝天素面。

绝世无双

juéshìwúshuāng

绝世:冠绝当代;无双:独一无二。姿才超众,天下无与伦比。明·吾丘瑞《远甓记·师阃宾贤》:英姿绝世无双,用之将帅,必能扶弱鼎于安澜。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众人抬头一看,果然丰姿冶丽,绝世无双。

绝殊

juéshū

①特殊;突出。《史记·孝武本纪》:“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毋絶殊者,而天子独喜。”清 戴名世《与刘大山书》:“其文皆无絶殊,而波澜意度所以然者,僕亦未能以告人也。”古直《惜哉行》:“探囊出物物絶殊,非椎非剑何区区。”②独到的意趣。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故读史时真如与百千万人作对敌,一经对垒,自然献俘授首,殊有絶致,未易告语。”

绝水juéshuǐ

①横渡江河。《孙子·行军》:“絶水必远水;客絶水而来,勿迎之於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桓宽《盐铁论·刑德》:“维檝不设,虽良工不能以絶水。”《新唐书·李密传》:“世充復营洛北,为浮梁,絶水以战。”②断流。《史记·河渠书》:“漕从南阳上沔入襃,襃之絶水至斜,间百餘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

绝祀

juésì

①断绝祭祀。谓亡国。《尚书·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絶祀。”《周文 敬姜论劳逸》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史记·管蔡世家》:“侯齐四年,楚惠王灭蔡,蔡侯齐亡,蔡遂絶祀。” 《后汉书 吕布传》(陈)宫曰:“宫闻霸王之主,不绝人之祀。”②谓无后嗣。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戚帅惧内》:“戚殁,而汪志其墓。述其为妻所困,几至絶祀。” 

绝俗

juésú

①超出世俗;弃绝尘俗。《庄子·盗跖》:“今夫此人以为与己同时而生,同乡而处者,以为夫絶俗过世之士焉。”成玄英疏:“犹将己为超絶流俗,过越世人。”《后汉书·刘陶传》:“皆履正清平,贞高絶俗。”元 戴表元《宿福海寺诗》:“道人不絶俗,自然无耳喧。”明 叶盛《水东日记·王孟端遗事》:“毘陵王紱孟端,高介絶俗之士,所订交皆一时名人,遇流俗辈輒白眼视之。”②超过寻常。《晋书·石崇传》:“(石崇)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条干絶俗,光彩耀日。” 南朝梁 江淹《水上神女赋》:“冶异絶俗,奇丽不常。”

绝无仅有

juéwújǐnyǒu

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宋·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秦牧《两代人》:新的一辈继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之后成为作家的,可以说绝无仅有。

绝物

juéwù

①谓断绝人事交往。《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絶物也。” 赵岐注:“言诸侯既不能令告邻国,使之进退,又不能事大国往受教命,是所以自絶於物。物,事也;大国不与之通朝聘之事也。”明 陈汝元《金莲记·媒合》:“推阻既嫌絶物,应承实是羞人。”②绝无仅有之物。《老残游记 第十五回》:“我想阁下齐东村一案,只有请补翁写封信给宫保,须派白子寿来,方得昭雪;那箇絶物也不敢过于倔强。”

绝险

绝嶮

juéxiǎn

①犹极险。亦指极险之处。《诗·小雅·正月》:“终踰絶险,曾是不意。”《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嶮而靡缘。”《晋书 文帝纪》(景元四年)十一月,邓艾帅万余人自阴平逾绝险至江由,破蜀将诸葛瞻于绵竹,斩瞻,传首。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漾水》:“西去大剑三十里,连山絶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也。”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无高山大陵,旷途絶险,为之关隔也。”②越过险阻。《慎子·威德》:“絶险歷远者,不慢於御。”《史记·刺客列传》:“乡使政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絶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僇於韩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严仲子也。”

绝肖

juéxiāo

完全相似,极像,本词应理解为绝顶相同。《聊斋志异 岳神》既出,见药肆一人,绝肖所见,问之,知为医生。

绝薪止火

juéxīnzhǐhuǒ

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吕氏春秋·尽数》:“扬汤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则止矣。” 汉·枚乘《上书谏吴书》:“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绝学juéxué失传的学问。宋德富《简明中国通史故事第175篇》这正是儒学那种关心民间疾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6],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

绝学无忧

juéxuéwúyōu

绝学的学指的巧智之学,和社会上的复杂现象,不如不学。《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绝巘

juéyǎn

极高的山峰。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 三峡》: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绝异

juéyì

①独特不凡。《汉书·游侠传序》:“观其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亦皆有絶异之姿。”《北齐书·安德王延宗传》:“(延宗)气力絶异,驰骋行阵,劲捷若飞。” 清 姚鼐《宁国府重修北楼记》:“佳山水名絶著……四海之内可百餘区,虽其所以称盛之故,大体畧同,而其间各负絶异之境,非人意度所至。”②全然不同。宋 叶适《张令人墓志铭》:“夫人父兄皆儒先生,自幼陶染诗礼间事,絶异於他女。”明 袁宏道《徐文长传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且以印度情状,比之中国,则固有絶异者。”

绝域

juéyù

①极远之地。《管子·七法》:“不远道里,故能威絶域之民;不险山河,故能服恃固之国。”西汉 李陵《答苏武书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汉书 王莽传》太后秉统数年,恩泽洋溢,和气四塞,绝域殊俗,靡不慕义。《晋书 文帝纪》九服之外,绝域之氓,旷世所希至者,咸浮海来享,鼓舞王德,前后至者八百七十余万口。晋 葛洪《抱朴子·诘鲍》:“夫絶域不可以力服,蛮貊不可以威摄。”《资治通鉴 随纪五》(隋炀)帝募能通绝域者,屯田主事常骏等请使赤土,帝大悦,丙寅,命骏赍物五千段,以赐其王。唐 赵嘏《昔昔盐·一去无还意诗》:“良人征絶域,一去不言还。”唐 高适《燕歌行》:“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清 龚自珍《漫感诗》:“絶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②与外界隔绝之地。晋 孙绰《游天台山赋》:“邈彼絶域,幽邃窈窕。”

绝踪

juézōng

断绝踪迹。唐 杜甫《凤凰台诗》:“山峻路絶踪,石林气高浮。”唐 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及第后隐居》:“遂乃屏蹟邱园,絶踪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