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

juàn I.

①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卷。画卷。手卷。②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③考试用的纸:试卷。④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卷。II.参见juǎn。

卷白波

juànbáibō

酒令的一种。卷白波令在唐代十分流行,李白诗:“白波催卷醉时杯”,白居易有诗曰:“鞍马呼教住,骰盘喝遣输。长驱波卷白,连掷彩成卢。”都说明了行“卷白波”令的状况。到了明代,“卷白波”令仍然流行。明代诗人钱谦益有诗说:“醉卷白波轻酒敌,笑拈红袖比花神”。到了清代已不闻有此令,其行令方法已失传。

卷端

juànduān

书刊手卷开端的部分。明·魏学洢《核舟记》: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清 周亮工《书徐氏所藏张林宗先生旧稿》:“并大书其定交之地之年於卷端。”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但卷端又声明着下期要更名为西北风了。”参见“卷末”。

卷怀

juànhuái

①刘宝楠正义:“卷,收也。怀,与‘褱’同,藏也……卷而怀之,盖以物喻。”后以“卷怀”谓藏身隐退,收心息虑。卷怀退缩。《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三》元稹复上疏:苟拒而罪之,则君子卷怀括以保其身,小人阿意迎合以窃其位矣。②指包容。南朝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考景皇帝含道居贞,卷怀前代。”③退避,敛迹。《旧唐书·毕师铎传》:“或谓师鐸曰:‘若秦彦作帅,则杨行密朝闻夕至。如高令復帅,外寇必自卷怀。’”

卷卷/捲捲

juànjuàn

①忠诚貌;恳切貌。《汉书·贾捐之传》:“臣幸得遭明盛之朝,蒙危言之策,无忌讳之患,敢昧死竭卷卷。”颜师古注:“卷,读与‘拳’同。”宋 王安石《上富相公书》:“近闻以旌纛出抚近镇,而尚以衰麻故,不得参问动止,卷卷之情,何可以胜!”宋 沉遘《甓社湖 诗》:“卷卷何所感,似泛吴江水。”《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八》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夫!勤苦用力孜孜不倦貌。《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曰:‘捲捲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陆德明释文:“捲捲,音权,郭音眷,用力貌。”《淮南子·人间训》:“所以贵圣人者,以其能龙变也。今捲捲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者,此察於小好而塞於大道也。”

卷娄

juànlóu

①拘挛。衰老背驼貌。劳形自苦。《庄子·徐无鬼》:“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不得休归,所谓卷娄者也。”成玄英疏:“卷娄者,谓背项俛曲,向前挛卷而傴僂也。傴僂挛卷,形劳神倦。”陈鼓应注:“娄,同‘僂’。逍遥游作‘卷曲’,大宗师作‘曲僂’,同义。”宋 罗泌《路史·后纪十一·有虞氏》:“舜长九尺,太上员首,龙颜日衡,方庭甚口,面顄亡髦,怀珠握褒,形卷娄。”①的别名。 厉荃《事物异名录·兽畜·羊》引 明 陈懋仁〈庶物异名疏〉:“羊,亦名卷娄。”

卷末

juànmò

书卷的末尾。唐 白居易有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诗。叶德辉《书林清话·南宋临安陈氏刻书之一》:“姚覲元刻宋岳珂棠湖诗稿附钱仪吉跋云:‘卷末称临安府棚北大街陈氏印行者,即书坊陈起解元也。’”明·魏学洢《核舟记》: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参见“卷端”。

卷石

juànshí

如拳大之石。《礼记·中庸》:“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唐 柳宗元《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清 魏源《湘江舟行诗之一》:“采石、黄鵠磯,卷石非雄歫。”

卷施/卷葹juànshī

草名。又名“宿莽”。《尔雅·释草》:“卷施草,拔心不死。”郭璞注:“宿莽也。” 郝懿行义疏:“凡草通名莽,惟宿莽是卷施草之名也……按施,玉篇作葹。”唐 李白《寄远诗之九》:“卷葹心独苦,抽却死还生。”《花月痕第四十回》卷施不死亦无生,惨绿空留一段情。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卷葹是一种小草,拔了心也不死,然而什么形状,我却不知道。”

卷束juànshù

卷起捆束。唐代以前,书用卷子,数卷为一束,故称。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

卷帐

juànzhàng

新郎在女家结婚,三日之后新婚夫妇带妆奁回到男家,称"卷帐"。 旧时谓坐馆的教师休教回家。帐,指绛帐,讲座的代称。《聊斋志异 五通》闻君卷帐,故窃来一告别耳。参见“设帐”。

卷帙

juànzhì

指书籍可舒卷的叫卷,编次的叫帙(多就数量说)。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二》三馆《以开元四库书目》阅馆中所阙者,具列其名,募中外有以书来上,第卷帙之数,等级优赐。帙:整理书籍。杜甫《晚晴》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张友慈《五十年追忆之长联》追寻明灯高悬、卷佚舒展。

卷帙浩繁

juànzhìhàofán

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卷帙浩繁,也恐一时纸价腾贵,赀力不给。”陈忠实《白鹿原》第12章:“他们和朱先生聚集在白鹿书院,开始了卷帙浩繁的庞大工程。”

卷轴

juànzhóu

古代图书都以贯轴舒卷。所以卷轴成为书籍、著作或裱好装轴的书画的泛称。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明 袁宏道《徐文长传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素虫覃灰丝时蒙卷轴。

卷子juànzi  I.考试写答案的簿子或单页纸;试卷。发卷子。指可以卷起来的古代书籍抄本。II.参见卷子juǎnzi。

juàn

①劳累,疲劳:疲倦。困倦。劳苦倦极。《战国策·齐策四 冯谖客孟尝君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晋 谢灵运《登江中古屿》:“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宋 李清照《武陵春 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六》押宿之官,上番之士,终日驱驰,加之饥渴,已不胜倦。②厌烦,懈怠:厌倦。孜孜不倦。诲人不倦。③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厌飞(喻厌仕宦而归隐)。游(厌游宦生涯)。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倦怠juàndài

疲乏懈怠,厌倦懈怠。《水浒传第一回》我是朝廷贵官公子,在京师时重茵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

倦极

juànjí

疲倦困苦。疲倦到了极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倦客

juànkè

客游他乡而对旅居生活感到厌倦的人。宋 苏轼《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宋 周邦彦《满庭芳 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宋 周邦彦《兰陵王 柳》:“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宋 吴文英《八声甘州 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五湖倦客指范蠡)

倦懒

juànlǎn

困倦懒怠。倦懒思归。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卷八》:“久病倦懒,怕着冠带,愿求便服相见。”

倦旅

juànlǚ

①厌倦于行旅。宋 陈允平《摸鱼儿·西湖送春词》:“伤春倦旅,趁暗緑稀红,扁舟短棹,载酒送春去。”宋 袁去华《瑞鹤仙 郊原初过雨》:“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冰心《寄小读者十一》:“第一是难听夜雨!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②又指倦于行旅的人。宋 卢祖皋《鱼游春水词》:“昨夜山阴杜宇,似把归期惊倦旅。”宋 张炎《绮罗香·红叶词》:“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

倦鸟知还

juànniǎozhīhuán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倦勤

juànqín

厌倦于勤劳的事。后引申为天子厌倦于政事的辛劳,懒于从政或高官,将辞官告退。今比喻官吏自动辞职。《清史稿卷十五 高宗本纪六》惟耄期倦勤,蔽於权倖,上累日月之明,为之叹息焉。

倦尾赤色

juànwěichìsè

比喻十分困苦。《诗经 周南 汝坟》:“鲂鱼赤尾。”宋·曾巩《送吴秀才》诗:“怜君满腹富文彩,倦尾赤色无波澜。”

倦倚

juànyǐ

常用来描述人物在疲惫或困倦时倚靠某物的状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黛玉诗: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倦游

juànyóu

①厌倦游宦生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长卿故倦游。”裴骃集解引 郭璞 曰:“厌游宦也。”南朝梁 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厌倦于行旅生涯或游览已倦。游兴已尽,倦游归来。

juàn I

①病危:“患至而后忧之,是犹病者已而索良医也。”② 古同“”,疲乏:“勇猛精进,志愿无。”③闷。④回顾。II.quán惓惓〕恳切诚挚,如“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复怅然。”

juàn I

①养家畜的棚栏:圈舍shè。圈养。圈牢(饲养家畜的地方)。猪圈。②姓。II.参见 juān。III.参见quān。

圈牢养物

juànláoyǎngwù

圈牢:养牛马的地方。饲养在圈中的牲畜。比喻任人驱使,毫无自由的人。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