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 | jù | ①坚硬的铁。② 同“巨”,大。钜患。《资治通鉴 汉纪十》齐临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钜于长安,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参见“功崇德钜”。③钩。④悬挂钟、磬的架子的立柱。⑤古通“距”,距离。⑥古通“讵”,岂,怎么。⑦ 姓。 |
钜公 | jùgōng | ①指天子。《汉书·郊祀志上》:“羣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鉅公’。” 颜师古注引 张晏 曰:“天子为天下父,故曰鉅公也。” 清 钱谦益《仙坛倡和诗 之十》:“天门閶闔日曈曨,灵璅传宣佑鉅公。”②指王公大臣。 宋 苏舜钦《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某观前古之士,歘然奋起於贱庸之地,建名树勋,风采表於当世者,未始不由上官鉅公推引而能至也。”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 卷十》:“一时元老鉅公,多出其门。”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鉅公大僚。鉅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③巨匠;大师。 唐 李贺《高轩过诗》:“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鉅公。”宋 梅尧臣《唐书局后丛莽中得芸香一本诗》:“借问此何地,删修多鉅公。”严复《救亡决论》:“其所致之贤哲鉅公,指不胜屈。” |
钜万 | jùwàn | 形容为数极多。《商君书·兵守》四战之国,不能以万室之邑,舍鉅万之军者,其国危。《汉书·食货志上》富者累鉅万,而贫者食糟糠。颜师古注:鉅,大也。大万,谓万万也。唐 薛用弱《集异记 补编·阿足师》:时陕州有富室张臻者,财积鉅万。《二刻拍案惊奇 卷四》父亲是个鉅万财主,有妻有妾。 |
钜细 | jùxì | 大和小。 宋 欧阳修《与刘侍读书》:“鄙怀千万,居常思欲鉅细布之,临纸则復茫然。” 宋 苏轼《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太山秋毫两无穷,鉅细本出相形中。”清 吴骞《扶风传信录》:“凡翁家中事无鉅细,主皆知之。”《资治通鉴 汉纪十九》名位有尊卑,德泽有深浅,功业有钜细,政令有广狭 |
钜学鸿生 | jùxuéhóngshēng | 学识渊博的人。汉 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新唐书·郑覃传》:“愿与钜学鸿生共力雠刊,准汉旧事,镂石太学。” |
讵 | jù | ①岂,难道,用于表示反问。讵料。讵知。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之十》:“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南朝 阴铿《晚出新亭》:“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南朝梁 江淹《别赋》至于一赴绝国,讵相见期?《陈书 本纪卷一高祖武帝陈霸先》以君疏外,讵可暗投?唐 李白《行路难 其三》:“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资治通鉴 宋纪五》(刘)湛曰:“天下艰难,讵是幼主所御!”《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九》当此危疑,讵宜轻退示弱,以生敌心?《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五》(张)珪曰:“未始一奏,讵知无益!”遂奏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一家尽道贼去无事,又历碌了一会,放倒了头,大家酣睡。讵知贼还在家里?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今闻其丁艰在家,宦囊颇厚,讵不能走一简,聊济燃眉耶。②曾。晋·潘岳《悼亡诗》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③如果。《国语》讵非圣人必偏而后可。 |
讵肯 | jùkěn | 岂肯。《后汉书·仲长统传》:"彼之蔚蔚,皆匈詈腹诅,幸我之不成,而以奋其前志,讵肯用此为终死之分邪?"唐 韩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於事,讵肯感激徒媕娿。"《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八》(萧)实迪曰:“朝廷讵肯以飞语害忠良?宁死,弗适它国。”明 方孝孺《东河驿值雪次茅长史白战体韵》:"乘兴伸眉且一笑,人生饥寒非不幸。莫将诗句效苏公,淮阴讵肯侪哙等。" |
讵期 | jùqī | 岂料。清 陈维崧《述祖德赋》:“讵期千载而还,复得三张之号!伯兮岳岳,季也觥觥,暨夫仲子,实号三张 。” 《聊斋志异 莲花公主》君子不弃,方图永好。讵期孽降自天,国祚将覆,且复奈何! |
讵前 | jùqián | 不前。朝梁 江淹《别赋》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
讵意 | jùyì | “讵”表示“岂,难道”,而“意”则表示“意料”。“讵意”整体上表示出乎意料的情况或事件。 |
秬 | jù | ①黑黍:“诞降嘉种,维秬维秠。”②黑。 |
秬鬯 | jùchàng | 古代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汉书 王莽传》甲胄一具,秬鬯二卣。《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锡以二辂、虎贲、鈇钺、秬鬯、弓矢,大启南阳,世作盟主。三国魏 曹丕《策孙权九锡文》君以忠肃为基,恭俭为德,是用锡君秬鬯一卣,圭瓒副焉。 |
秬黍 | jùshǔ | 又称黑黍,是黍的一种。中国古代的度量衡以产于羊头山附近(今山西省长治市)所产的,中等大小的秬黍的种子为基准单位。唐代规定"凡权衡度量之制: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为龠,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三升为大升,三斗为大斗,十大斗为斛。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 |
昛 | jù | 明。"日"和"巨"联合起来表示"太阳照耀万物"。本义:太阳照耀万物。光明。《类篇.日部》昛,明也。一说黑暗;暗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