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ū

①推求,追查:研究。推究。讲究。追究。深究。有案必究。《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工械技巧,物究其极。”②极,到底:究竟(a.到底,如“究竟想干什么?”b.结果,如“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终究。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③穷,尽,达到极点。《说文》究,穷也。《庄子·盗跖穷美究势,至人之所不得逮,贤人之所不能及。

究根问底

jiūgēnwèndǐ

追究底细。同“追根究底”。康濯《春种秋收·三面宝镜》:“至于后来那水车问题,他也实在说的毫无漏洞,但老来旺一伙竟非要拧住他追根问底

究览

jiūlǎn

悉见;遍阅。《后汉书·冯绲传》:“前代陈汤、冯、傅之徒,以寡击众,郅支、夜郎、楼兰之戎,头悬都街,卫霍北征,功列金石,是皆将军所究览也。”《晋书·孝友传·王延》:“(延)昼则佣赁,夜则诵书,遂究览经史,皆通大义。”《晋书 葛洪传》遂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

究险

jiūxiǎn

极阴险。《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李)训(郑)注小人,穷奸究险,力取将相。”

究心

jiūxīn

专心研究。宋 周密《癸辛杂识后集·误书庙讳》县尉不究心职事,至於格目亦忘署名,可见无状。明 宋濂《白云稿 序》濂之有志为文不下於伯贤,古今诸文章大家亦多究心。儒林外史 第四四回小弟却不曾究心于此道。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同治九年》:“先生本年因研究天津教案事,取《万国公报》及製造局所出书尽读之,先生之究心时务自此始。”《续资治通鉴 摘要》焘博极群书,尤究心掌故。

究治

jiūzhì

追究处理。宋 周辉《清波杂志》卷二:"元丰间,亦有守边者,一夕失城门锁,亦不究治。"《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五》三省言究治前皇城使张士良辞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昨夜被统领官盛彦刼去银四百锭,且被绑缚,伏乞追还究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二回》:"船到南京,我便上岸去,昨夜那几个贼如何送官究治,我也不及去打听了。"

jiū

赳赳,健壮威武的样子。

赳赳

jiūjiū

威武雄健的样子。《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毛传:“赳赳,武貌。”《说文》:“赳,轻劲有才力也。《尔雅》:”赳赳,武也。“《聊斋志异 连琐》然彼赳赳,妾实畏之。指威武的军人。 林伯渠 《鄜县即景·军民晚会》诗:“晚会军民真自由,半招野老半赳赳。”

jiū

鸟类。外形像鸽子。常见的有斑鸠。鳩形鹄gǔ面(形容人因饥饿而很瘦的样子)。鳩杖(古代头上刻有鸠形之杖,年始七十者,由政府授给)《诗经·卫风·氓》: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庄子·天地》则鸠鸮之在于笼也,亦可以为得矣。唐 韦应物《东郊》:“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宋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诗:“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聊斋志异 妾杖击贼》身怀绝技,居数年而人莫之知,而卒之捍患御灾,化鹰为鸠。②聚集:鳩合(亦作“纠合”)。鳩集(亦作“纠集”)。鸠夺鹊巢。《资治通鉴 卷八十三》迨其死亡流散,离逖未鸠,与关中之人,户皆为仇,故可遐迁远处,令其心不怀土也。《资治通鉴 卷一百四十九》朝廷鸠其散亡,礼送令返,宜因此时善思远策。《聊斋志异 神女》(米)生抱病,女鸠匠为材,令宽大倍于寻常。

鸠车竹马

jiūchēzhúmǎ

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清 曹寅《集余园看梅同人限字赋诗追忆昔游有感而作》:“鸠车竹马曾经处,鲐背庞眉识此生。”

鸠工

jiūgōng

聚集工匠。唐 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乃割俸三千缗,鸠工度木。鸠工大作。《续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十》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贾鲁,以四月二十二日鸠工,七月疏凿成,八月决水故河,九月舟楫通行。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布客》尅日鸠工建桥。《聊斋志异 堪舆》因止不葬,鸠工构庐,以蔽风雨。《聊斋志异 冯木匠》时方鸠工,有木作匠冯明寰直宿其中。

鸠工庀材

鸠工庀料

jiūgōngpǐliào

jiūgōngpǐcái

庀:准备、具备。招集工匠,准备材料。唐·李方郁《修中岳庙记》:“岂可不成耶?遂鸠工庀材,四旬而就。”《聊斋志异 黄英》鸠工庀料,土木大作,马不能禁。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一九二七年,该报购进东邻薛宝润地皮一块,即鸠工庀材,翻造五层楼大厦,一九二八年落成,即今《解放日报》新址。

鸠合

jiūhé

①聚集,纠合。《三国志·吴志·朱桓传》:“鳩合遗散,期年之閒,得万餘人。”《资治通鉴 宋纪二》(奚)斤上言:“赫连昌亡保上,鸠合余烬,未有蟠据之资;《旧唐书·突厥传上·默啜》:“骨咄禄之子闕特勤鳩合旧部,杀默啜子小可汗及诸弟并亲信略尽。”《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会我兵东返,自成乃鳩合溃散,走平阳。”朱自清《看花》:“便由那提议人鸠合了十几个同学,浩浩荡荡地向城外而去。”②搜集;编集。晋 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陈寿》:“吴平后,寿乃鳩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

鸠集凤池

jiūjífèngchí

比喻庸才居要位。《资治通鉴·唐纪则天后圣历二年》:“内史王及善虽无学术,然清正难夺,有大臣之节。”胡三省注:“《朝野佥载》曰:‘王及善才行庸猥,风神钝浊,为内史时,人号为“鸠集凤池”。’”

鸠聚

jiūjù

聚集。《晋书·阎鼎传》:“乃於密县间鳩聚西州流人数千,欲还乡里。”唐 孔颖达《礼记正义 序》:“错緫鳩聚,以类相附。”《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乃其恶愈张,僇辱廷臣,专擅威权,鳩聚党与,窥伺朕躬起居动作。”

鸠群鸦属

jiūqúnyāshǔ

比喻普通人。《红楼梦第十八回》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

鸠形jiūxíng指年老者所用的手杖。唐 李频《赋得长城斑竹杖》诗:莫作鳩形並,空將鶴髮期。

鸠形垢面

鸠形鹄面

jiūxínggòumiàn

jiūxínghúmiàn

形容人因饥饿而身体瘦削、面容憔悴。《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大门口贴了副对联,一边是‘逍遥自在’,一边是‘快乐如仙’,静悄悄却有些骨瘦如柴,鸠形鹄面的人仓皇进出。”

鸠占鹊巢

jiūzhànquècháo

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土地,产业等。《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 第三章》袁世凯失败,在于动了鸠占鹊巢之念。

鸠杖

jiūzhàng

杖头刻有鸠形的拐杖。《魏书 孝文帝元宏纪》庶老,直假郡县,各赐鸠杖、衣裳。《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俗説高祖与项羽战,败于京索,遁藂薄中,羽追求之,时鳩正鸣其上,追者以鸟在,无人,遂得脱。后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鳩杖以赐老者。”《拟仿香山九老会引》悟前身于明月,顾此日典稽,尚齿鸠杖邀荣待他年寿,届期颐兕觥称庆是为引。

鸠鸩jiūzhèn

鸩是传说中的一种有毒的鸟,用它的羽毛泡的酒,喝了能毒死人。鸠的解释为鸟,鸠鸽科部分种类的统称;聚集。鸠鸽科的鸟类善于聚集。《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

jiū①《说文解字》:“聚也。从勹九声。”。聚集、收缩起来;勼:收缩、聚集。那个塑料袋都被火烧勼起来了。天太冷了,我都被冻匆起来了。②《群经正字》:“(勼)今经典统借用‘鸠’字。”《左传·隐公八年》:“君释三国之图以勼(鸠)其民,君之惠也。(注:勼(鸠)集也。)”。又如:勼合(集合;会合) 衍义:引申表示“安定”。如:《册府元龟》:“执事之患不唯一人,若勼(鸠)楚境,敢不听命。”。《三国志·魏志·苏则传》:“内抚雕残,外勼(鸠)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