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 | jìng | ①平安,安静:靖冥(幽深闲静)。靖默。《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敢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②平定,使秩序安定:绥靖。靖难(nàn)(平定叛乱)。靖国(家)。靖祸患,济艰难。《资治通鉴 晋纪十五》(苏)峻上表曰:“昔明皇帝亲执臣手,使臣北讨胡寇。今中原未靖,臣何敢即安!…”《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六》(文)彦博曰:“此卒有怨,诬之耳,当亟诛以靖众。”众以为然。《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时二边少靖,而西塞犹苦寇掠。桃花扇:烽烟未靖,只得寄身水滨,侨寓湖边,每日惟赋诗饮酒,以为娱乐。《聊斋志异 梅女》客往往见怪异,而无术可以靖之。③图谋,谋议:“实靖夷我邦”。④恭敬:“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⑤古同“静”,静止。 |
靖恭 | jìnggōng | 亦作“靖共”。恭谨地奉守;静肃恭谨。《诗·小雅·小明》:“靖共尔位,正直是与。”高亨注:“靖,犹敬也。共,奉也。”刘良注:“靖思恭敬。”《晋书 文帝纪》而靖恭夙夜,劳谦昧旦,虽尚父之左右文武,周公之勤劳王家,罔以加焉。 |
靖康 | jìngkāng | ①安康,安乐。②宋钦宗赵桓的年号。参见“靖康之变”。宋·岳飞《满江红 写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
靖康之变 | jìngkāngzhībiàn |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
靖匡 | jìngkuāng | 使安定和扶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上言帝曰:‘臣……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 |
靖乱 | jìngluàn | 平定变乱。《左传·僖公九年》:“君务靖乱,无勤于行。”《三国志·蜀志·张飞传》:“除残靖乱,未烛厥理。”《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受遗讬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南朝梁 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弔民,一匡靖乱。” |
靖民 | jìngmín | 谓治理人民。《国语·周语下》:“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国语·周语下》:“畎亩之人,或在社稷,由欲靖民也。”韦昭注:“靖,治也。”《晋纪总论》故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六王而武始居之,十八王而康克安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所议靖民,乃主上之意。 |
靖难 | jìngnán | 平定变乱。《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唐 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陛下急於靖难,累遣东征。”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到永乐爷从北平起兵靖难,迁於燕都,是为北京。”《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将帅非材,既无靖难之谋,又无效死之节。清 谭献明诗录序:“靖难变起,士气摧伤,朝野之文,遽以衰息。” |
靖深 | jìngshēn | 指静穆深沉。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 卷中》(文同)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吴)璘为人,刚毅靖深,喜大节,略苛细,读史传,晓大义。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柳宗元》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厉靖深不及也。 |
靖室 | jìngshì | ①清静的房间。靖,通“静”。《晋书·文苑传·王沉》:“亲客阴参於靖室,疏宾徙倚於门侧。”②道家修养静息的处所。靖,通“静”。《云笈七籤卷五》:“(昇真王先生)乃於洞西北岭上结靖室以居,研味玄秘。”《云笈七籤 卷四五》:“若师在远处,入靖室,面向师所在方,至心再拜。”《晋书 王羲之传》(王)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 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 |
靖绥 | jìngsuí | 犹绥靖。安抚平定。蔡邕《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章》:“通遵太和,靖绥六合。”《晋书·惠帝纪》:“远不能光济大业,靖绥四方。”宋 曾巩《军功制二》:“河外之地,我之旧服,羌能靖绥,则以畀之。” |
靖献 | jìngxiàn | 臣下尽忠于君。《尚书 微子》:“自靖,人自献于先王。” 清 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且居仁作图,名虽为诗,意实不专主於诗;大约如制科以诗赋取士,不过借以为靖献之资焉耳。” 《聊斋志异 珊瑚》不遭跋扈之恶,不知靖献之忠,家与国有同情哉,逆妇化而母死,盖一堂孝顺,无德以戡之也。 |
靖谮庸回 | jìngzènyōnghuí | 同“靖言庸违”。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左传·文公十八年》:“崇饰恶言,靖譖庸回。”杜预注:“靖,安也;庸,用也;回,邪也。”《三国志·吴志·陆抗传》:“靖譖庸回,唐书攸戒。”《晋书 景帝纪》奸臣李丰等靖谮庸回,阴构凶慝。宋 曾巩《韩琦制》:“靖譖庸回,削灭无类。” |
靖言庸违 | jìngyányōngwéi | 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伤害阴阳,为国家忧,无承用诏书之意,靖言庸违,象龚滔天。”宋·司马光《辞知制诰第四状》此乃欺罔天听,靖言庸违,当伏共兜之诛,以清唐虞之治。 |
靖重 | jìngzhòng | 安详凝重。宋 苏辙《西掖告词·王存磨勘改朝散郎》文雅足以饰吏事,靖重足以镇国俗。《宋史·富绍庭传》绍庭字德先,性靖重,能守家法。《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八》(施)师点入辞,帝(宋孝宗)曰:“卿靖重有守,识虑深远,朕欲用卿久矣。” |
靓 | jìng I. | (用于物):装饰很靓,靓打扮,靓妆。II.liàng:(用于人)靓女,靓仔。引申义是俊俏、漂亮。 |
靓妆 | jìngzhuāng | ①浓妆艳抹。打扮。打扮得很美丽,浓妆艳抹。宋 赵佶《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素光映丽日,西子靓妆应不如。②借指妆饰华美的女子。《聊斋志异 珊瑚》每早旦, 靓妆往朝。 |
靓装 | jìngzhuāng | 妆饰艳丽,借指浓妆艳抹的女子。宋 周密《南宋市肆记·歌馆》:“靓装迎门,争妍卖笑。” |
婧 | jìng | 女子纤弱苗条。女子有才能。“舒妙婧之纤腰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