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g

①终了,完毕: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后汉书·列传·樊宏阴识列传》诏长水校尉樊等杂治其狱,事竟,奏请诛荆。《后汉书·列传·西羌传》军渡竟,所将降胡六百余人叛走。三国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晋书 谢安传》(谢)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资治通鉴 梁纪二十》辛卯,(萧栋和两个弟弟)遇朱买臣,呼之就船共饮,未竟,并沉于水。《南史 本纪卷七梁武帝中》每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爲皴裂。《聊斋志异 林四娘》狎亵既竟,流丹浃席。《聊斋志异 莲花公主》酒阑,宫人前白:“公主妆竟。”《聊斋志异 贾奉雉》又阅旧稿,一读一汗,读竟,重衣尽湿,自言曰:“此文一出,何以见天下士矣!”清 林觉明《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②到底,终于:毕竟。有志者事竟成。《南史 本纪卷四高帝纪上》(刘)勉不纳,竟败。③整,从头到尾:竟日。竟夜。汗流竟体。《晋书 王羲之传》自顷年割剥遗黎,刑徒竟路,殆同秦政。④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竟至(竟然至于)。竟自(竟然)。唐 李商隐《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文言)疆界。后作“境”。《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无竟:无为的境界)⑥穷究;追究。《汉书·霍光传》: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

竟日


jìngrì

终日;从早到晚。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第五十一回》:“庄王一见,与语竟日。大悦曰:‘楚国诸臣,无卿之比!’即日拜为令尹。”《晋书 谢安传》既到,(桓)温甚喜,言生平,欢笑竟日。《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每退朝还第,輙闭阁静坐,虽对妻子,能竟日不言。杜甫《有客(一作宾至)》:“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宋史·赵普传》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四》(李)吉甫失色,退而抑首不言笑竟日。《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九》宗戚皆沾醉起舞,竟日乃罢。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聊斋·陆判》:陆豪饮,一举十觥。朱因竟日饮,遂不觉玉山倾颓,伏几醺睡。 比醒,则残烛昏黄,鬼客已去。

竟天

jìngtiān

直至天边;满天。《史记·天官书》:“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汉书 王莽传中》夏,赤气出东南,竟天。《晋书 景帝纪》二年春正月,有彗星见于吴楚之分,西北竟天。《南史·齐纪上·武帝》:“丙申,大雷雨,有黄光竟天,照地状如金。”《三国演义 第五十回》:“两边鼓声震响,火光竟天而起,惊得曹操几乎坠马。”《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一》会北方夜半有赤气,东西竟天,太史上言;“北方有阴谋,不宜北行。”

竟夕

jìngxī

终夜;通宵。《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唐 李群玉《七月十五夜看月诗》:“竟夕瞻光彩,昂头把白醪。”唐 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柳宗元《读书》;“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清 孔尚任《桃花扇·辞院》:“小弟有许多心事,要为竟夕之谈,不知可否?” 《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六》他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jìng

①疆界,边界:境界。国境。入境。出境。边境。②地方,区域,处所:无人之境。佳境。环境。身临其境。③状况,地步:境况。顺境。逆境。困境。事过境迁。境遇。意

境宇

jìngyǔ

犹境域。汉 班固《封燕然山铭》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新唐书·北狄传·渤海》仁秀颇能讨伐海北诸部,开大境宇。《清史稿·太祖纪》自摧九部之师,境宇日拓。

jìng

古书上说的一种像虎豹的兽,生下来就吃生它的母兽。

jìng

①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镜子(亦指“眼镜”)。镜台。镜匣。镜奁。铜镜。穿衣镜。②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镜头。镜片。眼镜。胃镜。凸镜。凹镜。三棱镜。望远镜。显微镜。③监察,借鉴:镜戒。④照耀:“荣镜宇宙”。南朝梁 江淹《别赋》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

分鸾别

镜分鸾凤

jìngfēnluánbié

jìnɡfēnluánfènɡ

喻夫妻分离。明 高明 《琵琶记·临妆感叹》文场选士,纷纷都是才俊徒。少甚么镜分鸾凤,都要榜登龙虎,偏是他将奴误。”《红楼梦 芙蓉女儿诔》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

镜湖

jìnghú

古代长江以南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东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在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下修建。以水平如镜,故名。唐 李白《越女词之五》:“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唐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宋 苏轼《永和清都观道士求此诗》:“镜湖勅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宋 陆游《鹊桥仙》:“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清 陈维崧《鹧鸪天·秋日拨闷作词》:“一派凉秋,似镜湖,西风萧瑟雁啣芦。”

镜花水月

jìnghuāshuǐyuè

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空灵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明·谢榛《诗家直说》:“诗有可解不可解,若镜花水月勿泥其迹可也。”何其芳《梦中道路》:“我喜欢那种锤炼,那种色彩的配合,那种镜花水月。”

镜槛jìngkǎn

①镜台。《花月痕第四一回》:“药炉薰骨眉偏嫵,镜槛留春梦不虚。”②水边栏杆。清 龚自珍《鹊桥仙·秦淮有访词》:“香消茶熟等多时,才镜槛迴廊一瞥。”《花月痕三十四为报春风开镜槛,四围花影是帘钩。

镜里观花

jìnglǐguānhuā

镜子里头看花。指虽看得见,却得不到或摸不着。元 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镜奁

jìnglián

亦作“镜匳”。亦作“镜籢”。镜匣。《急就篇 卷三》:“镜籢疏比各异工。”颜师古注:“镜籢,盛镜之器,若今镜匣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帝从席前伏御牀,视太后镜奩中物,感动悲涕。”唐 刘禹锡《伤往赋》:“寳瑟僵兮弦柱絶,瑶臺倾兮镜匳空。”《聊斋志异 缢鬼》忽一婢来,襆衣置椅上; 又有镜奁揥箧,一一列案头,乃去。清 龚自珍《最录南唐五百字》:“镜籢屑桂,閬鷁搴蓉。”巴金《抹布·母亲》:“她穿着一件紧身,正在电灯下面,对着镜奁擦粉。”

镜鸾沉彩jìngluánchéncǎi镜鸾指镜子,也有一说指夫妻;沉彩指色彩陈旧。因此青丝染霜,更多,镜鸾沉彩理解为白发丛生了,夫妻不再和睦。

镜破钗分

jìngpòchāifēn

比喻夫妻失散、离异。南朝陈·徐德言《破镜》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当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唐·白居易《长恨歌》:“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元 无名氏《梧桐叶》第一折:镜破钗分,粉消香褪,萦方寸,酒美花新,总是思家恨。

镜台自献

jìngtáizìxiàn

意谓自媒求婚。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 《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冯生见十四娘貌美,乘醉向白发老叟辛某攀谈求亲,说道:“闻有女公子未遭良匹,窃不自揣,愿以镜台自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