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觔 | jīn | ①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二斤。斤斤(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如“斤斤计较”)。②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斧斤。西汉·贾谊《治安策》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唐 柳宗元《梓人传》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聊斋志异 香玉》则道士将建屋,有一耐冬,碍其营造,工师将纵斤矣。参见“斧斤”。 |
斤斧 | jīnfǔ | ①斧头。砍具。《管子·乘马》:“其木可以为棺,可以为车,斤斧得入焉。”《庄子·逍遥游》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西汉·贾谊《治安策》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凡木结根於灵山,而匠石为之寝斤斧。” 宋 苏轼《筑高丽亭馆一绝》:“簷楹飞舞垣墙外,桑柘萧条斤斧餘。” 郭沫若《洪水时代诗》:“夏禹,只把手中的斤斧暂停,笑说道:‘那只是虚无的幻影!’”②指兵器。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 卷七》:“宣宗索赵嘏诗,其卷首有题秦皇诗,其略云:‘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羣儒定是非。’”③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宋 范仲淹《与韩魏公书》:“又窥诸公所赋,何以措手,然旨命丁寧,亦勉率成篇,并自写上呈,所谓将勤补拙,更乞斤斧,免貽众誚/诮。”参见“斧正”。 |
斤斤计较 | jīnjīnjìjiào | 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朱自清《说梦》至于梦中的“苦乐”,则照我素人的见解,毕竟是梦中的“苦乐”,不必斤斤计较的。 |
斤斤自守 | jīnjīnzìshǒu | 谨小慎微,自求无过。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锦瑟》:“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蹉)跌。” |
斤锯 | jīnjù | 斧头锯子。《庄子·在宥》于是乎斤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 |
釿 | jīn | “斤”指斧钺。“金”指金属。“金”与“斤”联合起来表示“金属斧钺”。本义:金属斧钺(相对石制斧钺而言)。古同“斤”,斧头:“良匠善能运釿”。 古代金属重量名,亦货币名。中国战国时期东方各国多以“釿”为单位,秦统一衡制时被废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