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

动词本义:攻击别人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阴私 同本义讦,面相斥罪相告讦也。争锋攻讦:揭发他人的过失或隐私而加以攻击(多指因个人或派系利害矛盾) 《论语·阳货篇》恶讦以为直者。《资治通鉴 汉纪七》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资治通鉴 唐纪十》上(李世民)谓群臣曰:“朕开直言之路,以利国也,而比来上封事者多讦人细事,自今复有为是者,朕当以谗人罪之。”唐 韩愈《争臣论》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聊斋志异 遵化署狐》又讦公克削 军粮,夤缘当路,现顿某家,可以验证。

讦发

jiéfā

告讦举发。《明史·舒化传》:“帝虑羣下欺罔,间有訐发,輙遣官逮捕。”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邻人讼生,訐发婴寧妖异。”

讦告

jiégào

揭发控告。《宋史·选举志六》请许人讦告,得实,则有官者优擢,非仕宦者授以官,或赏缗钱。明 海瑞《教约》今后凡一应优免、讦告等事,不由本学申请并先行禀说者,纵有司见容,本职亦不汝贷。《清史稿卷四·世祖纪一固山额真何洛会等讦告肃亲王豪格悖妄罪,废豪格为庶人,其党俄莫克图等皆论死。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 卷七》常熟县奴讦告其主父国初时得隆武伪札。

讦讪

jiéshàn

直言不讳地指斥君上过错。唐 李商隐《为绛郡公祭宣武王尚书文》粉闱假道,谏署扬辉。吾宁讦讪,时好依违。《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二》刘光祖言:欲激怒于至尊,必加之以讦讪。事势至此,循默成风,国家安赖?

讦讼jiésòng

控告诉讼。明 叶盛《水东日记·葬地蛇盘兔》:“昧者至争地盗葬,訐讼连年,惑哉!”清 林则徐《劝谕捐赈告示》:“乃近闻江震两邑,业田甚多之户,相率阻捐,劝导者目以勒派之名,訐讼者酬其慳吝之计。”

讦扬

jiéyáng

揭发暴露。《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尊号已定,万事已讫,乃探追不及之事,訐扬幽昧之过,此臣所深痛也。” 唐 陆贽《兴元论中官及朝官赐名定难功臣状》:“诸将不服,颇相訐扬,乃至攘袂指天,拔劒击柱,偶语谋反,諠譁讼寃。” 元 姚燧《崇阳学记》:“一闻有司将加覈正,反肆为谤语,訐扬其短恐之,使不得竟。”

讦直

jiézhí

指亢直敢言。语出《论语·阳货》:"恶讦以为直者。"《周书·乐运传》:"运常愿处一谏官,从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九》人主(宋仁宗)纤微过差或宫闱小事,即极言过当,用为讦直。《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谏官称许古、陈规,而规不以讦直自名,尤见重云。"

jié

多用于人名。

jié

山角落:“夤缘山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