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o I

低洼:湫隘(低湿狭小)。II.qiū ①水潭:“南有龙兮在山湫”。大龙湫(瀑布,在中国浙江省雁荡山)。②凉:“湫兮如风”。

湫隘


jiǎo’ài

低下狭小。《左传·昭公三年》:“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塏者。’”杜预 注:“湫,下;隘,小。”艺文类聚卷九二引晋辛萧燕颂:“衔泥啄草,造作室房;避彼湫隘,处此高凉。”《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七》(李)辅国将射生五百骑,露刃遮道奏曰:“皇帝以兴庆宫湫隘,迎上皇迁居大内。”上皇惊,几坠。《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帝(赵光义)临幸三馆,恶其湫隘,顾左右曰:“此岂可蓄天下图籍,延四方贤俊邪!”宋 司马光 《酬永乐刘秘校庚 四洞诗》:“贫居苦湫隘,无术逃炎曦。”《聊斋志异 花姑子》既入,则舍宇湫隘。茅盾《追求六》:“天气的热,老西门一带的污秽湫隘的街道,加以喧闹的车辆和行人,完全具备了可以使一个神经衰弱者发晕的条件。”


jiǎo

本义:由点到面。②姓。


jiǎo

古同“皦”,明。日”与“敫”联合起来表示“白日放光”。本义:白日放光。天色大白。

曒日

jiǎorì

白日,明亮的太阳。同音词:晈日、骄日、皎日。《聊斋志异 云翠仙》(梁有)才闻,朴诚自表,切矢曒日。


jiǎo

①古同“”,洁白,明亮。②玉石洁白的样子。③分明;清晰:“瓜分之形,皦如泰山。”④清白:“恢(人名)独皦然不污于法。”⑤姓。

皦皦

jiǎojiǎo

①明亮洁白。刘桢《赠徐干诗》:“仰视白日光,皦皦高且悬。”晋 郭泰机《答傅咸诗》:“皦皦白素丝,织为寒女衣。”《魏书·术艺传·张渊》:“三台皦皦以双列,皇座冏冏以垂暉。”明 文徵明《道出淮泗诗》:“皦皦青天云,悠然自遐举。”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②清白;光明磊落。《隶释·太尉杨震碑》:“謇謇其直,皦皦其清。”唐 杜甫《咏怀》:“皦皦幽旷心,拳拳异平素。”宋 胡錡《代来牟谢表》:“鬖鬖黄髮,老风雪之彫残;皦皦素心,抱冰霜之洁白。”《明史·循吏传·赵豫》:“始与豫同守郡者,苏州况鐘、常州莫愚 ……并皦皦著名绩。”③音节清晰响亮。 三国魏 曹植《蝉赋》:“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④犹佼佼。形容超越一般。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洛水》:“卿(徐宣)庸中皦皦,铁中錚錚也。”《后汉书·刘盆子传》作“佣中佼佼”。 ④犹明察。《金史·仆散安贞传赞》:“宣宗道谋是用,煦煦以为慈,皦皦以为明,孑孑以为强。”明 李东阳《后东山草堂赋》:“观山而不穷其巔,望海而不极其源,以皦皦为能,以孑孑为难。”

皦日

jiǎorì

明亮的太阳。多用于誓辞。《诗·王风·大车》:“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孔颖达疏:“谓我之言为不信乎,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后汉书·郎顗传》:“絜白之节,情同皦日。”《晋书 王羲之传》信誓之诚,有如皦日!《聊斋志异 黄九郎》公乃誓以皦日,女不复拒。

皦如

jiǎorú

清晰貌;分明貌。《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清 恽敬《答伊扬州书》:“蔼如其言,昱如其光,皦如其音,先生视敬有一焉否也。”

jiǎo I.

①窃取,抄袭。《广韵》徼,抄也。《论语》恶徼以为知者。孔注:"抄也。"②揭发。如:徼驳(谓揭发、批驳);徼讦(揭人隐私)③通"侥"。贪求不止。《史记·匈奴列传》患其徼一时之权。徼伺(窥视希冀);徼冀(希求);徼觊(非分希冀);徼进(犹侥进。非分求进)《后汉书 刘表传》然或欲以成王业,或欲以定霸功,皆所谓逆取顺守,而徼富强于一世也。《晋书 景帝纪》诸葛恪新得政于吴,欲徼一时之利。宋 李觏《袁州州学记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II.参见jiào。III.参见yāo

徼道

jiǎodào

巡逻警戒的道路。文选·班固《西都赋》:“周庐千列,徼道綺错。” 李周翰注:“徼道,循禁道也。” 唐 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公洞晓戎章,妙详兵律,军国是赖,戎幕允归。由是徼道长巡,严扃每奉,朝求夕警,不怠於风霜。”清 钱谦益《狱中杂诗之十八》:“徼道严更护棘丛,果然牢狱不通风。”《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六》外为徼道,周垣数里

徼福

jiǎofú

祈福,求福。《左传·成公十三年》:“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於先君献穆 。”《左传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唐 白居易《戒药 诗》:“朝吞太阳精,夕吸秋石髓;徼福反成灾,药误者多矣。” 明 宋濂《重塐释迦文佛卧像碑铭》:“州民攀慕徼福者,殆无虚日。”赵光荣《里湖纪游诗之八》:“我无徼福心,来就白云睡。”

徼功

jiǎogong

犹求功。《后汉书·皇甫规传》:“进不得快战以徼功,退不得温饱以全命。”《三国志·吴志·全琮传》:“与其获罪,琮寧以身受之,不敢徼功以负国也。” 明 张景《飞丸记·埋轮没产》:“使其出则挑衅,没则徼功,待上无礼,驭下少恩。”《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九》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三》而朗先有罪,欲徼功自赎,遂先期至爵离关

徼进

jiǎojìn

犹倖/幸进。非分求进。徼,通“侥”。 宋 曾巩福州上执政书:“巩少之时,尚不敢饰其固陋之质,以干当世之用;今齿髮日衰,聪明日耗,令其至愚,固不敢有徼进之心,况其少有知邪?”

徼利

jiǎolì

谋利,求利。《后汉书·臧洪传》:“足下徼利於境外,臧洪投命於君亲。”明刘基《春秋明经·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郑有旧怨,戴何罪乎!不过乘时徼利以凌弱而犯寡耳。”《资治通鉴 后梁纪五》周德威曰:“梁人虽屠上将,其军尚全,轻行徼利,未见其福。”

徼乱

jiǎoluàn

谓招致祸乱。《左传·成公十三年》:“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寧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国语·周语下》:“将焉用饰宫?其以徼乱也。”

徼守

jiǎoshǒu

巡逻守卫。《后汉书·董卓传》:“为州兵马掾,徼守塞下。”

徼外

jiǎowài

塞外,边外。《史记·佞幸列传》:“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汉书 王莽传中》外及匈奴、西域,徼外蛮夷,皆即授新室印绶。《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是岁,九真徼外蛮夷张游率种人内属,封为归汉里君。《梁书·诸夷传·海南》:“其徼外诸国,自武帝以来皆朝贡。”宋 司马光《五哀诗·马伏波》:“令班南海,蛮兵避鬱林,天涯柱分界,徼外贡输金。”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缅甸东北两路地形考》:“收復诸土司,又收……新土司徼外地四、五千里入版图。”《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一卷四十九》蜀郡徼外羌内属。

徼幸

jiǎoxìng

①徼,通“侥”。作非分企求。《国语·晋语二》:“人实有之,我以徼倖,人孰信我?” 刘向《说苑·敬慎》:“夫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唐 卢照邻《对蜀父老问》:“盖闻智者不背时而徼幸,明者不违道以干非。”②徼,通“侥”。希望获得意外成功;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左传·哀公十六年》:“以险徼幸者,其求无饜。” 宋 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行险徼倖,大言面欺。” 清 刘大櫆《方桤林墓表》:“病篤,则又刲股和药,以徼幸於万一之生。” 鲁迅《而已集·通信》:“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了。 孔子曰:‘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怕未必有这样徼幸的事罢。”

jiǎo I.

①交纳,交付:付。销。款。纳。②迫使交付:械。获。③缠绕,扭转:“只一,那后生的棒丢在一边”。II.zhuó系在箭上的丝绳:“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缴驳

jiǎobó

指驳还;指驳议。《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九》中书政本之地,舍人之职,不特掌行词命而已,故事,亦许缴驳。《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一》卿职当缴驳,事有当言,勿谓拂主上、拂宰相而不言。宋 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或有不当,又至缴驳。《元典章新集·朝纲·纪纲》昔唐以中书奏事,门下缴驳,尚书奉行,亦谨号令之意。《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丙辰,张商英言吕希纯於元祐中尝缴驳词头不当及附会吕大防、苏辙事。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综核精严,缴驳平允。

缴还


jiǎohuán

①唐 时给事中,宋时给事中及中书舍人认为制敕有违失,得驳正而将章奏封还,称“缴还”。《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唐制,惟给事中得封还诏书;中书舍人缴还词头,盖自弼始也。”②交还。《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三日之后,先生遽向孙宾索其原书。宾出诸袖中,缴还先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一》及(金)缴还河南,召(郁)臻赴行在,泰桧见而不之礼,既而曰:“刘豫国祚不永者,盖由用此辈而不用士人也。”臻恨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上面便说这边揑报灾情,擅动公款,勒令缴还。”

缴进


jiǎojìn

上交。《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因缴进(欧阳)修书,修坐是贬。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不问。”《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二》右仆射秦桧言:“前日外间有匿名书非毁朝廷,当缴进。”帝(宋高宗)曰:“已见之,无足恤。”《宣和遗事》前集:“(林灵素)一日,携遗表一通,见温守闾丘鹗,乞为缴进。”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三连串票》:“串票者,纳粮花户执之以为据者也……用完,票根俱要缴进。”

缴令jiǎolìng

古代完成任务后交差的意思。《说岳全传 第四十一回》牛皋进来跪下,禀道:“小将缴令。”元帅道:“你缴的是何令?”牛皋一想道:“我在高兄弟坟上睡着,不知怎样下山,杀进番营,得遇公子同归。并非差遣,有何令缴?”

缴绕


jiǎorào

①谓说理、行文或问题、事情等纠缠不清。《史记 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於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②缠扰不休。③围绕;缠绕。④引申为曲折迂回。

缴奏


jiǎozòu

谓给事中行使职权,驳正制敕之违失而封还章奏。《宋史·刘一止传》:“﹝刘一止﹞迁给事中……居琐闼百馀日,缴奏不已,用事者始忌。”《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比岁臣僚有缴奏交亲往还简尺者,朝廷必推究其事而行之,遂使圣时成告讦之俗。《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帝曰:‘去冬以宫中缺人使令,因召旧人十数辈,此何系外廷利害,而范祖禹、丰稷、文及甫并有章疏陈古今祸福以动朕听,希纯等又缴奏争之,何乃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