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

①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中箭:弓箭。箭镞。箭头。箭在弦上(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宋 张孝祥《六州歌头词》:“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宋 刘辰翁《兰陵王 丙子送春》:“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喻指北宋被掳北去的君臣,如同被射中的大雁,坠落到遥远北方)②箭能射到的距离:一箭之遥。箭步。③形容急切、迅速:归心似箭。

箭拔弩张

jiànbánǔzhāng

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冯永祥看他们箭拔弩张,形势不妙,赶紧站起来,走到他们当中。”

箭不虚发

jiànbùxūfā

箭射得准;每发必中。也作“弓不虚发”。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三国演义》中的马超箭不虚发,百发百中。

箭穿雁嘴

钩搭鱼腮

jiànchuānyànzuǐ

gōudāyúsāi

形容人低头不语的样子。《水浒全传》一七:何涛领了台旨,下厅前来到使臣房里,会集许多做公的,都到机密房中,商议公事。众做公的都面面相觑,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尽无言语。《西湖二集》三:甄龙友日常里问一答十,问十答百之口,滚滚而来,不知此时怎么就像吴与弼被蝎子尾钩螫着的一般,竟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心疼眼闷,紫胀了面皮,一句也答不出。

箭穿正鹄jiànchuānzhènggǔ

正鹄:箭靶的中心; 正确的目标。《礼记·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鵠,反求诸其身。’”郑玄 注:“画布曰正,栖皮曰鵠。”宋德富《七律  驽马跛鳖赞箭穿正鵠心花放,无悔终生碌无为。

箭垛jiànduǒ

①箭靶。《说岳全传 第五回》县主不觉好笑起来:“既如此,摆一百二十步罢!”从人答应,下去摆好箭垛。②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

剑戟jiànjǐ

泛指武器。《西游记第七十回》弓箭刀枪甲与衣,干戈剑戟并缨旗。

箭径

jiànjìng

谓笔直的小路。宋 周必大《吴郡诸山录》:“故老言香山产香,山下平田之中有径,直达山头。西施自此採香,故一名採香,亦云箭径,言其直也。”宋 吴文英《八声甘州 灵岩陪庾幕诸公游》:“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箭袖jiànxiù

即箭衣。《红楼梦第十五回》见宝玉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花月痕第四二回》有个垂髻女子,上身穿件箭袖对襟,鱼鳞文金黄色的短袄,下系绿色两片马裙。

箭在弦上

jiànzàixiánshàng

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箭在弦上”。 现代·谌容《真真假假》现在,吉子宽箭在弦上,戛然而止。他虽不明白底细,总还是稍许放下心来。

箭镞

jiànzú

金属箭头,古时有青铜质,后改进为铁质。镞通簇为通假字。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第五十一回》养繇基两脚站定,并不转动,箭到之时,张开大口,刚刚的将箭镞咬住。《清史稿 卷一 太祖本纪》罗科射太祖,穿甲中项,拔箭镞卷,血肉迸落,拄弓徐下,饮水数斗,创甚,驰归。

jiàn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剑。长剑。剑鞘。剑术。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剑。宋 张孝祥《六州歌头词》:“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挟在胁下。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剑拔弩张

jiànbánǔzhāng

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对方摆开了阵势,形势紧张,一触即发。《汉书·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袁昂《书评》:梁鹄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明 宋濂《跋重刻吉日癸巳碑》:“笔力雄峭,有剑拔弩张之势。”

剑胆琴心

jiàndǎnqínxīn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欧阳山《三家巷》二十:说实在话,简直是出类拔萃,剑胆琴心。

剑阁

jiàn‘gé

剑阁县,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有“川北金三角”、“蜀道明珠”等美誉。唐 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 白居易《长恨歌》:“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剑阁道

jiàn‘gédào

因剑山峭壁间栈(古称阁)道而得名。又称剑门蜀道。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又泛指由陕西汉中、宁强经四川剑阁至成都间通道。唐 白居易《长恨歌》:“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剑花/剑华

jiànhuā

剑的光芒。唐 李白《胡无人行》:“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唐 顾况《从军行》:“长弓挽满月,剑华霜雪明。”宋 方岳《满江红·九日冶城楼词》:“倚西风无奈剑花寒,虯龙吼。”明 夏完淳《即事三首》:“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清 曹寅《直宿左端诗》:“漏凝宫烛短,霜警剑花鲜。”

剑及屦及

jiànjíjùjí

形容行动坚决迅速。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邹鲁《督军称兵与复辟》:“滇军师长张开儒、方声涛等,尤摩拳擦掌,大有剑及屦及之势。”

剑戟

jiànjǐ

泛指武器。《南史 本纪卷四高帝纪上》(王敬则)仍呼虎贲剑戟羽仪,手自取白纱帽加帝首,令帝即位。

剑戟森森

jiànjǐsēnsēn

比喻人心机多,很厉害。《北史 李义深传》:“时人语曰:‘剑戟森森李义深。’”

剑客jiànkè

①对剑术精通精习的人。《汉书·李陵传》:“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南朝梁 江淹《别赋》:“剑客慙恩,少年报士。”宋 陆游 《剑客行》:“浪迹潜山海,岁晚得剑客。”②死士,刺客。《后汉书·孔融传》:“河南官属耻之,私遣剑客欲追杀融。”《后汉书·宦者传·吕强》:“今羣臣皆以邕为戒,上畏不测之难,下惧剑客之害,臣知朝廷不復得闻忠言矣!”李贤注:“谓蔡邕徙朔方时,阳球使剑客追刺邕也。”

剑履上殿

jiànlǚshàngdiàn

经帝王特许,重臣上朝时可不解剑,不脱履,以示殊荣。《后汉书·董卓传》:“寻进卓为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亦省作“剑履”。《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晋书 景帝纪》进号大都督、假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南史 本纪卷四高帝纪上》(升明二年)九月丙午,加帝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扬州牧,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上》高祖执(毕王)贤斩之,寝赵王等之罪,因诏五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用安其心。《隋书 帝纪卷五恭帝杨(义宁)二年春正月丁未,诏唐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后羽葆鼓吹。唐 钱起《陪郭常侍令公东亭宴集诗》:“盛业山河列,重名剑履荣。”宋 苏轼《送周朝议守州诗》:“谓当收桑榆,华髮看剑履。”明 张居正《寿严少师三十韵》:“声名悬日月,剑履逼星缠。”

剑南

jiànnán

唐 道名。以地区在剑阁之南得名。剑南也是绵竹市的附属县之一。《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四》杨国忠自以身领剑南,闻安禄山反,即令副使崔圆阴具储,以备有急投之,至是首唱幸蜀之策。宋 陆游曾留蜀约十年,喜蜀道风土,因题其生平所为诗曰剑南诗稿,后人因以“剑南”称之。

剑佩/剑珮

jiànpèi

宝剑和垂佩。南朝宋 鲍照《代蒿里行》:“虚容遗剑佩,实貌戢衣巾。” 隋 王通《中说·周公》:“衣裳襜如,剑珮鏘如,皆所以防其躁也。”唐 岑参《奉和中书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诗》:“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唐 韩愈《石鼓歌》:“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唐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宋 苏辙《次韵子瞻感旧诗》:“久从江海游,苦此剑珮长。”

剑器

jiànqì

古武舞曲名。唐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唐 沉亚之《叙草书送山人王传乂序》:“昔张旭善草书,出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鼓吹既作,言能使孤蓬自振,惊砂坐飞;而旭归为之书,则非常矣。”《敦煌曲子词·剑器词三》:“剑器呈多少,浑脱向前来。”清 胡鸣玉《订讹杂录·剑器浑脱》:“文献通考·舞部谓剑器,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妓,雄装空手而舞。案此,今人意以剑器为刀剑之器,非是。”

剑术

jiànshù

①舞剑或用剑刺杀的技艺或技能。晋 陶渊明《咏荆轲》:“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②日本用木棒对刺的一种体育运动——亦称“剑道”

剑树刀山

jiànshùdāoshān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剑头一吷

jiàntóuyīxuè

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庄周《庄子 则阳》:“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宋 苏轼《再游径山》诗:榻上双痕凛然在,剑头一吷何须角。

剑外

jiànwài

①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宋 王銍《补侍儿小名录》:“自禄山之乱,父仓皇剑外,母程氏乃流落襄阳。”清 钱谦益《济上逢嘉禾项仲展诗》:“剑外官人君若此,山头廷尉我何如!”②泛指蜀地。清 龚自珍《秋心诗之二》:“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剑仙

jiànxiān

传说中精于剑术的仙人。后亦指侠客。《聊斋志异 禽侠》大鸟必羽族之剑仙也,飙然而来,一击而去,妙手空空几何以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