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 I.

①空隙:间隙。引申为有时间距离,再引申为疾病稍愈。当间儿。亲密无间。《论语·子罕篇》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仲由,即子路)之行诈也!②隔开,不连接;掺合:间隔。间断。间接。间日。间歇。黑白相间。间或。《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 刘向《战国策·齐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明 宋濂《阅江楼记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清 方苞《狱中杂记》一人予三十金,骨微伤,病间月。③挑拨使人不和:离间。间谍。反间计。《左传 季梁谏追楚师》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论语·先进篇》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孙子·用间》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汉书 霍光传》女曹不务奉大将军余业,今大夫给事中,他人一间,女能复自救邪?《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一》恐天子一旦纳用左右耳目以间己,乃时归诚,取一信以为验。《资治通鉴 晋纪六》乃奏(王)豹谗内间外,坐生猜嫌,不忠不义,鞭杀之。《资治通鉴 宋纪十五》(沈)攸之即以示(张)敬儿,欲以间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一》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盖言诚信纯至,表里著明,而它人不能间也。宋 苏轼《范增论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时韩世忠、岳飞、吴玠军各遣间招诱中原民。④拔去,除去:间苗。⑤偏僻的小路:间道。间行(从小路走)。《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汉 司马迁《史记 鸿门宴》: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资治通鉴 晋纪九》(施)融曰:“彼乘险间出,我虽有数万之众,犹是一军独受敌也。…”《资治通鉴 宋纪十三》萧惠开复遣治中程法度将兵三千出梁州,杨僧嗣帅群氐断其道,间使以闻。⑥参与:《左传·庄公十年 曹刿论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⑦间语,避人私语。《聊斋志异 鸦头》忽遇赵东楼,巾袍不整,形色枯黯。惊问所来。赵惨然请间。⑧秘密,暗中(隔开众人,使自己隐而不现)。汉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乃屏人间语。⑨最近。《晋书 宣帝纪》手诏曰:“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阁入,视吾面。”《晋书 愍帝纪》间遣使适还,具知平阳定问。II.参见jiān。

间壁jiànbì隔壁。《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刘公便瞒著孙家,那知他紧间壁的邻家姓李,名荣,曾在人家管过解库,人都叫做李都管。方言,把房间隔开的简易墙壁。

间不容息

jiànbùróngxī

间:中间;容:容纳;息:喘息。中间都不容喘一口气。形容时机紧迫,不容延误。《文子·道原》:“时之变则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及。”《旧唐书·陆贽传》:“两军相持,事机之来,间不容息。”

间道

jiàndào

偏僻的小路或抄近的小路。《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孙)坚常著赤罽帻,乃脱令亲近将祖茂著之。(董)卓骑争逐茂,故坚从间道得免。”《南史 本纪卷四高帝纪上》帝遣军主陈显达、任农夫、张敬儿、周盘龙等从石头济淮,间道自承明门入卫宫阙。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卫宣公受了礼物,遣右宰丑率兵同孔父嘉从间道出其不意,直逼荥阳。”②有时候。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闲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

间非

jiànfēi

非议。《汉书 王莽传》即有所间非,则臣莽当被诖上误朝之罪。

间诂

jiànɡǔ

犹言夹注。汉 许慎注《淮南子》,题曰《鸿烈间诂》。叶德炯跋云:“间诂犹言夹注,与笺同实而异名……盖其书为许君未卒业之书,仅约略笺识其旁,若夹注然,故谓之间诂。”孙诒让《墨子间诂自序》:“间者,发其疑忤,诂者,正其训释。”命意与叶说不同。

间关

jiàn’guān

①形容旅途的艰辛,崎岖、辗转。《汉书·王莽传》:“王邑昼夜战,罢极,士死伤略尽,驰入宫,间关至渐台。”《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杨太妃闻之,抚鹰大恸曰:“我忍死间关至此者,止为赵氏一块肉耳。今无望矣!”遂赴海死。《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阿姊千里间关,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曾无约束,此乃吾等之事,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②形容语言艰涩。苏轼《戏和正辅一字韵》改更句格各蹇吃,姑因狡狯加间关。③形容宛转的鸟鸣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间间

jiànjiàn

(古)閒閒。《庄子·齐物论明察细别的样子。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参见“闲闲”。 “闲”为木栅栏,“间”指缝隙,二者表示的“间距”是前大后小,故用来比喻视野之分时,自然是宽广、恢宏和狭窄、琐细之别了。

间阔

jiànkuò

久别、久不相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有意诉衷肠,争奈母亲侧坐,成抛躲,咫尺阔。”明·蒲松龄《封三娘》文:“相见,各道间阔,绵绵不寐。” 《聊斋志异 成仙》周(生)命置酒,略道间阔,欲为变易道装。

间疏

jiànshū

参见“闲疏xiánshū”。

间隙

jiànxì

①指空隙。《吕氏春秋·长利》:“其所求者,瓦之间隙,屋之翳蔚也。”。②引申为可乘的机会。《汉书·刘向传》:“是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诋。”③隔阂、嫌隙之意。韦昭注:“间隙,瑕衅也。”《南史 本纪卷六梁武帝》时(北魏)王肃自攻城,一鼓而退,刘昶有疑心,帝因与书,间成其隙。

间行

jiànxínɡ

①潜行;走小路。汉 司马迁《史记 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史记 高祖本纪》是时九江王布与龙且战,不胜,与随何间行归汉。②邪行。

间言

jiànyán

犹言闲话,非议之言。《论语·先进》:“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聊斋志异 吕无病》孙固辞曰:“如复相聚,常无间言则已耳;一朝有他,汝兄弟如虎狼,再求离逷,岂可复得!”

间者

jiànzhě

①间谍;探子。②最近,近来。不久前。《史记 孝文本纪》间者累年,匈奴并暴边境,多杀吏民。《史记 孝武本纪》“间者河溢皋陆,隄繇不息。”“间者河溢,岁数不登,故巡祭后土,祈为百姓育穀。”《汉书 王莽传》今幸赖陛下德泽,间者风雨时,甘露降,神芝生。《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间者赤乌集於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

间阻

jiànzǔ

阻隔,从中作梗。《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十出》:“一双两美,我也成忔戏。几曾间阻,两下分离 ②分别、离别。元 乔吉《清江引.相思瘦因人间阻曲》:“相思瘦因人间阻,只隔墙儿住。”《聊斋志异 罗刹海市》因谓女曰:“亡出三年,恩慈间阻,每一念及,涕膺汗背。卿能从我归乎?”

jiàn

山间流水的沟:溪届满。山九溪十八涧(杭州西湖著名胜景)。《说文》涧,山夹水也。《资治通鉴 魏纪四》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岂得离陛下哉!唐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鸝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韦应物《东郊》:“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唐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唐 韩愈《山石》:“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宋 卢祖皋《宴清都 初春》:“溶溶涧渌冰泮。醉梦里、年华暗换。”《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九》乾道二年,守臣胡昉凿千秋涧以设险,涧既开通,而二湖之水始泄入江,积十馀年,涧水日泄,灌溉之利遂废。清 厉鹗《灵隐寺月夜》:“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涧底

jiàndǐ

涧谷底部。宋 箫德藻《樵夫》:“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涧底松

jiàndǐsōng

涧谷底部的松树。多喻德才高而官位卑的人。晋 左思《咏史诗之二》:“鬱鬱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宋 苏辙《徐孺亭诗》:“徐君鬱鬱涧底松,陈君落落堂上栋。”亦省作“涧松”。唐 陈陶《寄兵部任畹郎中诗》:“崑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宋 陆游《涧松诗》:“涧松鬱鬱何劳叹,却是人间奈废兴。”

涧谷

jiàn’gǔ

山涧之谷;溪涧山谷;涧底。《梁书·处士传·陶弘景》:“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宋 苏轼《放鹤亭记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宋·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金·党怀英《过棠梨沟》诗:“地僻人烟少,山深涧谷重。”《聊斋志异 汪可受》既生,僧爱护之,欲死无间。稍长,辄思投身涧谷,又恐负豢养之恩,冥罚益甚,遂安之。

涧壑

jiànhè

①溪涧山谷。南朝梁 孔焘《往虎窟山寺诗》:“苹荇缘涧壑,萝葛蔓松楠。”唐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宋 苏轼《虎丘寺诗》:“阴风生涧壑,古木翳潭井。”元 刘祁《归潜志卷二》:“作诗多有佳句,其过潁亭云:‘九山西络烟霞去,一水南吞涧壑流。’”清 昭槤《啸亭杂录·滑县之捷》:“贼皆溃散,坠涧壑死者无算。”②指隐居处。明 陈济生《怀友诗》:“烟霞共照鬚眉色,著述堪娱涧壑心。”清 顾炎武《梓潼篇赠李中孚诗:“忽下弓旌召,难为涧壑留。”

涧溪

jiànxī

山涧溪流。宋 王安石《芝阁记》:“以上至不测之高,下至涧溪壑谷,分崩裂絶,幽穷隐伏,人迹之所不通,往往求焉。”《元史·地理志六》:“自发源至地,南北涧溪,细流傍贯,莫知纪极。”左丘明《周郑交质》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jiàn

窥视;偷看。观察。《孟子·离娄下》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二》(赵)竑好鼓琴,史弥远买美人善鼓琴者纳诸竑,而厚抚其家,使瞷竑动息。《聊斋志异 阿宝》女甚怜之,阴使人瞷生(孙子处),生则僵卧,气绝已三日,但心头未冰耳。

瞷听

jiàntīng

窥探揣摩别人心意。《明史·方震孺传》:“宫妾近侍,嚬笑易假,窥瞷可虑。”《明史·黄绍杰传》:“次辅温体仁者……秉政既久,窥瞷益工,中外趋承益巧。” 《聊斋志异 武孝廉》石疑其非人,常于寝后使人瞷听之,但闻床上终夜作振衣声,亦不知其何为。

jiàn

古同“”:“磊磊中石。”《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十八(董)抟霄忽跃马渡磵,扬言于众曰:“贼已败!”

磵户

jiànhù

亦作“礀户”。 山谷中住屋。常用以指隐士所居。南朝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磵户摧绝无与归,石径荒凉徒延伫。唐 王勃《咏风》:“驱烟寻礀户,卷雾出山楹。”唐 王维《辛夷坞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磵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 司空图《礀户诗》:“礀户芳烟接水邨,乱来归得道仍存。”

jiàn I.

嵌在车轴上的铁条,可以保护车轴并减少摩擦。II. jiǎn古代兵器,金属制成,长条形,有四棱,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参见“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