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 I.

①商品所值的钱数:价钱。价格。涨价。调价。待价而沽。②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价值。代价。③化学名词:“原子价”。II.jiè旧时称派遣传递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走价驰书来诣”。III.参见jie

价廉物美

jiàliánwùměi

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亦“物美价廉”。清 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朱德《要把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搞好》提倡物美价廉,老少无欺,反对粗制滥造,偷工减料。

价增一顾

jiàzēngyīgù

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价值连城

jiàzhíliánchéng

原意是物品价值抵得上连在一起的许多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贵重。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后人据此提炼出成语“价值连城”。明·高则诚《琵琶记·书馆悲逢》:“产得好玉,价值连城。”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回:“周先生,此乃府上之宝,价值连城。谅小子安敢妄想,休得取笑!” 

jià I.

同“价”。《汉书 王莽传》莽曰:“君嫌其贾邪?”遂椎碎之,自裹以进(孔)休,休乃受。“又奏为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之制,犯者象刑。”明 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参见II. jiǎ。参见III.gǔ。

jià I.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II.参见ji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