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 | jiá I. | ①本义:戟,一种兵器。②敲击,弹奏。宋 郑思肖《二砺》:“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II. gā戛纳 CANNES是法国东南部城市。戛纳电影节。 |
戛戛独造 | jiájiádúzào | 形容文章别出心裁,富有独创精神。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瓶水斋诗》:“诸联戛戛独造,真无一语拾人牙慧者。”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15章:“今日据行云流水之描的是吾姊戛戛独造。” |
戛然 | jiárán | ①象声词。唐 白居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宋 苏轼《后赤壁赋》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聊斋志异 侠女》女以匕首望空抛掷,戛然有声,灿若长虹,俄一物堕地作响。《聊斋志异 白于玉》(吴)生如所请,宽然殊有余地,童亦附其尾上;戛然一声,凌升空际。②声音忽然停止。指事情突然中止。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裕州刀匪》:“但见香烟袅篆,花朵摇荡,戛然曲终。”《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夫人笑曰:‘纔为兄妹,便钟友爱之情,郎君岂得戛然乎?’” |
戛然而止 | jiáránérzhǐ | 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李绿园《歧路灯 第十四回》:“忽得锣鼓戛然而止,戏已煞却。” |
戛玉 | jiáyù | 敲击玉片。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宋 罗烨《醉翁谈录·王魁负心桂英死报》:“谢氏筵中闻雅唱,何人戞玉在帘幃?”《封神演义 第十九回》邑考弹至曲终,只见音韵幽扬,真如戛玉鸣珠,万壑松涛。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丽景》:“月夕花朝,鬢影流香,歌声戛玉。” |
戛玉鸣金 戛玉敲冰 戛玉敲金 | jiáyùmíngjīn jiáyùqiāobīng jiáyùqiāojīn |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形容声音清凉。也形容人气节凛然。唐·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宋 罗烨《醉翁谈录 小说引子》:“试开戛玉敲金口,说与东西南北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雅谑则飞花粲齿,高吟则戛玉敲金。” |
袷 | jiá I. | 同“夾”。《聊斋志异 济南道人》冬夏着一单袷衣,系黄绦,无袴襦。II.jié古代交叠于胸前的衣领。III..qiā袷袢:无领大衣;中国维吾尔和塔吉克等民族的对襟长袍。 |
袷纱被 | jiáshābèi | 袷同“夹”,一种双层的纱被,通常用于夏季。《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袷纱被替宝玉盖了。 |
跲 | jiá | ①绊倒:“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其中 “跲” 译为“不顺畅,不流利”。 ②趾:“得白骡,蹄跲都白,日行二百里。” |
恝 | jiá | ①无动于衷;淡然:恝置(不在意,置之不理)。恝然。《孟子·万章上》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蔡东藩《宋史演义》英宗虽入嗣仁宗,但于本生父母,亦断然不能恝置。《聊斋志异 花姑子》至于花姑,始而寄慧于憨,终而寄情于忽,乃知恝者慧之极,恝者情之至也。《聊斋志异 仙人岛》王初归时,尚有功名之念,不恝于怀。②山名《山海经·大荒南经》有恝恝之山。 |
恝情 | jiáqíng | 指忘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二商》:“闻大商一介不轻取与……然妇言是听,愦愦不置一辞,恝情骨肉,卒以吝死。” |
恝然 | jiárán | 漠不关心貌,冷淡貌。宋 辛弃疾《醉翁操 词序》又念先之与余游八年,日从事诗酒间,意相得欢甚,于其别也,何独能恝然。《明史 卷十一 景帝》而乃汲汲易储,南内深锢,朝谒不许,恩谊恝然。明 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二帝在北,不宜恝然,须当时复遣问起居,以尽臣子之义。《聊斋志异 杨大洪》道士曰:“君未能恝然耶? 全在江边,请自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