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o

水大,引申为大和多:浩大。浩繁。浩荡。浩瀚。浩劫。浩淼(亦作“浩渺”)。浩气(盛大刚直之气)。浩如烟海。

浩荡

hàodàng

①水壮阔貌。南朝 阴铿《晚出新亭》:“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宋 司马光《留别东郡诸僚友》诗:“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清 钱谦益《彭城次坡韵》之四:“掉头终拟随公等,浩荡春波戏白鸥。”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觉悟》:“浩荡的江水奔到鸡头山下,碰到岩壁下,卷起巨大的漩涡。”②广大旷远。《楚辞·九歌·河伯》:“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宋 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唤取謫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宋 刘克庄《贺新郎 九日》:“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红楼梦 第十八回》:“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二:“喜东风浩荡海天宽,西风落。”

浩烦

hàofán

浩大繁多。宋 曾巩《齐州谢到任表》岂伊儒懦之资,可副浩烦之用。《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九》先是帝以诸路财赋浩烦,令两侍郎分路管认,王佐请于次年四月,将诸路监司、守卒所起上供钱比较,以定赏罚,自是罕有逋欠。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 卷三》然去浏渭稍远,且多冈阜隔阂,工费浩烦,非此公所能办也。

浩汗

hàohàn

①水盛大貌。三国魏 曹丕《济川赋》:“漫浩汗而难测,眇不覩其垠际。”《魏书·穆亮传》:“夫一渡小水,犹尚若斯,况洪河浩汗,有不测之虑。”《资治通鉴 宋纪七》今夏水浩汗,河道流通,泛舟北下,必走,滑台小戍,易可覆拔。明 高启《槎轩记》:“(浮木)或乘洪涛,东入于海,茫洋浩汗,莫得知其所极。”王闿运《常氏家庙碑》:“东临湘川,西眺城邑,流泽浩汗,增福隐畛。”②形容广大繁多。《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六十八》第十六、十七界会子,散在民间,为数浩汗,会价日损,物价日昂,若非措置收减,无由增长。

浩瀚

hàohàn

①形容水势盛大,同“浩汗”。湖水浩瀚。浩瀚的大海。清 叶名澧《桥西杂记·湖广省分闱乡试》湖南士子赴湖北乡试,必经由洞庭湖。湖水浩瀚无涯,波涛不测。②形容广大,繁多。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至若在京百司,金谷浩瀚,权势子弟,长为占据。《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官籴浩瀚而本钱积压不支,间或支俵而官吏克减,计会糜费,贫民下户皆不乐供官,而大半粜于私贩。

浩浩

hàohào

广阔宏大。浩浩的宇宙。《礼记·中庸》:“夫焉有所依,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水势很大。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宋 苏轼《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浩浩荡荡

浩浩汤汤

hàohàodàngdàng

hàohàoshāngshāng

汤汤:水大的样子。浩浩荡荡。指水势浩大的样子。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清·薛福成《论俄罗斯立国之势》大江洪河出三峡,下底柱,奔腾冲突于平原之地,浩浩汤汤,莫之能御矣。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浩烂

hàolàn

宏伟灿烂。 汉 王充论衡·佚文》汉氏浩烂,不有殊卓之声。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朝廷观先生所作《子虚赋》,文章浩烂,超越古人。

浩漫hàomàn

广大深远貌。《三国演义 第四十六回》溟溟漠漠,浩浩漫漫。②指天空。

浩茫

hàománg

宽广无际。浩茫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浩淼

hàomiǎo

水面广阔:浩淼的洞庭湖。在中国浩淼的散文之海里,优秀之作实在太

皓魄hàopò明月。亦指明亮的月光。《西游记第三十六回》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

浩气

hàoqì

①广大的水汽。宋 黄庭坚《水调歌头 游览》:“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②正大刚直之气。明 杨继盛《就义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浩气长存

hàoqìchángcún

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宋代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浩气凛然

hàoqìlǐnrán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浩然

hàorán

①水盛大貌。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崖头之南,江流浩然自放。”②广大壮阔貌。《管子·内业》:“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资治通鉴 宋纪十五》丁未,显祖(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下诏曰:“朕希心玄古,志存澹泊,爰命储宫践升大位,朕得优游恭己,栖心浩然。”③正大豪迈貌。晋陶潜《扇上画赞》:“至於於陵 ,养气浩然。”宋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元 张可久《金字经·偕王公实寻梅》曲:“浩然英雄气,塞乎天地间。” ④不可阻遏、无所留恋貌。《孟子·公孙丑下》:“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朱熹集注:“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唐 温庭筠《送人东游 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聊斋志异 嘉平公子》顾百计遣之不去,而见帖浩然,则‘花菽生江’(花生姜),何殊于杜甫之‘子章髑髅’哉!

浩然之气

浩然正气

hàoránzhīqì

hàoránzhèngqì

浩然: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气概、精神。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孟子·公孙丑上》“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后汉书·姜肱传》“詔书至门”李贤注引 三国吴 谢承《后汉书:“肱抗陵云之志,养浩然之气。”元 张可久《寄生草·翻归去来辞套曲》:“美哉之志乐田园,浩然之气衝天地。”清 李渔《蜃中楼·训女》:“虽然也是些浩然之气,只是刚勇太过,近於嚣张。”老舍《兔儿爷》:“抗战建国须凭真实本领与浩然正气,只能迎时当令充兔子王的,不作汉奸,也是废物。”王朔《懵然无知》:“于德利一脸浩然正气,昂首走进招待所大门。”

浩穰

hàorǎng

很多。人烟浩穰。供亿浩穰。《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京师浩穰,非所安也。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官巷口、棚心、众安桥,食物店铺,人烟浩穰。《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非时赐予,为数浩穰。《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五》以中书省言,国用浩穰,民贫岁歉,诏宣政院并省佛事。

浩如烟海

hàorúyānhǎi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图书馆有关诗经的文献浩如烟海,你必须先查目录。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朱自清《评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上卷》完全是件新工作,差不多要白手起家,得自己向那浩如烟海的书籍里披沙拣金去。

浩叹

hàotàn

长叹,大声叹息。宋 苏轼《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明史卷二十四 庄烈帝二》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桃花扇:“俺侯朝宗年已弱冠,读书异地,功名未就,家乡远通,况是佳人难觅,良缘未缔。思念之下,不禁浩叹!”《聊斋志异 孙生》母不言,但有浩叹。尼诘其故,具以情告。张友慈《五十年追忆之长联》仍莫忘憧憬前程、满腹宏愿,留下多少良辰美景,不免临空浩叹。

皜暠

hào

①洁白,明亮:皓白。皓齿。皓首穷经。皓月当空。《孟子·滕文公上》:“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三国魏 曹植《杂诗七首 其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②古同“”,昊天。

皓齿

hàochǐ

洁白的牙齿。宋 苏轼《定风波·海南归赠王定国侍儿寓娘词》:“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郭沫若《芍药及其他·〈丁东草·石榴〉》:“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皓齿蛾眉

hàochǐéméi

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美丽,也喻称美女。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宋·辛弃疾《和赵国兴知录赠琴》人间皓齿蛾眉斧,筝笛纷纷君未许。

皓齿红唇

皓齿朱唇

hàochǐhóngchún

hàochǐzhūchún

皓:白色的样子。齿白唇红。形容女子容貌的娇美。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水浒传·林冲棒打洪教头》马上那人,省的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三十四五年纪。鲁迅《故事新编·铸剑》:“那头是秀眉长眼,皓齿红唇;头发蓬松,正如青烟一样。”

皓齿明眸

hàochǐmíngmóu

皓:白色的样子;眸:眼珠,泛指眼睛。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亦喻指美女。我的同事小张长得皓齿明眸。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皓发hàofà

白发。谓年老。《后汉书·刘宠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尨máng眉皓髮,自若邪山谷间出,人齎百钱以送宠。”唐 皎然《览史诗》:“黄綺皆皓髮,秦时隐商山。”《杨家将 第四十三回》不想吾母皓发盈头,桑榆景迫。今日幸得相逢,悲喜交集。清 刘大櫆《祭吴文肃公文》:“我初见公,公在内阁。皓髮朱颜,笑言磊磊。”

皓皓

hàohào

亦作“皜皜”。①洁白貌;高洁貌。《史记 屈原列传》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②光明貌。③盛大貌。④旷达貌;虚旷貌。

皓然

皜然

hàorán

①洁白貌。《晋书 王羲之传》(王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②形容年老发白。《南史 本纪卷六梁武帝》行次熨斗洲,有人长八尺馀,容貌衣冠皓然皆白,缘江呼曰:“萧王大贵。”显明貌;光明貌。

皓首

hàoshǒu

白头,白发。谓年老。旧题 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 三国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 唐 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 明 杨珽《龙膏记·成隟》:“我东山虚为苍生起,南浦终当皓首归。”

皓首苍颜

hàoshǒucāngyán

皓:白色的样子;首:头发;颜:面孔。雪白的头发,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亦作“苍颜皓首”。《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十八》虽在苍颜皓首之际,犹望阁下鼓舞群雄,殪子婴于咸阳,戮商辛于牧野,以清区宇。明·无名氏《午时牌》第一折:“相当初太公垂钓,伊尹耕锄,垂钓的皓首苍颜安社稷,耕锄的尽心竭力定寰区。”

皓首穷经

hàoshǒuqióngjīng

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洁白,明亮:皓白。皓齿。皓月当空。《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

皓腕

hàowàn

洁白的手腕。多用于女子。前蜀 韦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皓月

hàoyuè

犹明月。南朝宋 谢庄《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唐 李白《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宋 范仲淹《岳阳楼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宋 柳永《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宋 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巴金《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皓月千里

hàoyuèqiānlǐ

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hào

①古县名。春秋属晋,战国属赵。通高邑,治所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说文》鄗,常山县,世祖所即位。《左传·哀公四年》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史记 淮阴侯列传》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泜上。②假借为“镐”。武王都邑名。《国语·周语》杜伯射王于鄗。《荀子·王霸》武王以鄗。班固《西都赋》遂绕丰鄗。(在今陕西西安。)

hào I.

①《说文》镐,温器也。②镐京,古都名,简称镐(音浩)。西周国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水(今名沣河)东岸,有镐京乡。周懿王时暂居犬丘(位于兴平市东南约4公里处阜寨乡),周武王以下诸王,至于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皆居于镐。司马迁《史记》:文王在丰,武王在镐。《诗经·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又如:镐洛(镐京与洛阳的并称)。③通“皓”。光明的样子 。如:镐镐(光明的样子)④姓。II. gǎo刨土的工具:镐头,俗称“十字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