壕 | háo | ①护城河:城壕。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八》西川之民闻蛮寇将至,争走入成都。时成都但有子城,亦无壕,人所占地各不过一席许,雨则戴箕盎以自庇。《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乙亥,命增筑朗州城,浚其壕,赐管内民今年夏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七》甲子,浚京师城外四壁之壕。《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一》全以长枪三千人夜半渡淮,潜向泗之东城,将踏壕冰傅城下。② 沟:壕沟。壕堑。战壕。防空壕。沟满壕平。 |
壕堑 | háoqiàn | ①护城河。唐 赵元一《奉天录卷一》城外凶众,飞矢抛木者,壕壍俱满。②壕沟,战壕。《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二》金遣参知政事宗叙北巡,宗叙寻请置沿边壕堑。清吴敏树《九日鹿角登高诗序》山临湖上,绝高而顶平,古屯军壕堑存焉。 |
嚎 | háo | 大声叫或哭喊:长嚎。鬼哭狼嚎。嚎啕(亦作“号啕”)。嚎叫。嚎哭。嚎丧。 |
嚎啕大哭 嚎咷 | háotáodàkū | 嚎啕:大声哭。表示放声大哭的样子。《易·同人》:“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啕大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零六回:“今日看他悲哀欲绝,心里更加不忍,竟嚎啕大哭起来。” |
嚎天动地 嚎天喊地 | háotiāndòngdì háotiānhǎndì | 大声哭叫。形容极端悲痛。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里边丈母嚎天喊地的哭。 |
濠 | háo | ①濠水:水名,在中国安徽省。《庄子·秋水》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②濠河:江苏南通护城河。③同“壕”。 |
濠隍 | háohuáng | 护城河。《金史·承晖传》雨潦害稼,承晖决引潦水纳之濠隍。《金史·乌延吾里补传》方夷濠隍,城中兵来拒,吾里补以本部击却之。《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二》(王)伯胜立具畚锸,集土石毡罽以塞,分决濠隍以杀其势,至旦始定,而民弗知。 |
濠梁 | háoliáng | ①犹濠上。梁,桥梁。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明 刘基《题仲山和尚 群鱼图 诗》:“濠梁之乐谁能写?袁蚁死后无画者。”清 毛序《偕同人散步诗》:“物我两俱忘,不减濠梁兴。”陈毅《七星岩诗》:“攀崖试腰脚,垂钓话濠 梁。”②犹濠上。濠水桥。一名石梁河,在今安徽凤阳县境内,东北流至临淮关入淮河。临濠府:府治凤阳县临淮关。《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七》臣(陈公辅)闻濠梁之急,(张)俊遣杨沂中往援,遂破贼兵,此功固不可掩。 |
濠梁之上 | háoliángzhīshàng | 濠梁:濠水上的桥。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濠濮间想 | háopújiānxiǎnɡ | 濠:濠水,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濮:濮水,源出河南封丘县,流入山东境内。想:遐想。指闲适无为、逍遥脱俗的情趣。《庄子》记有庄子与惠子同游濠梁之上和庄子垂钓濮水的事。后以"濠濮间想"谓逍遥闲居﹑清淡无为的思绪。在《世说新语·言语》中有这样的记载:“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濠”、“濮”来自于《庄子·秋水》中两则故事,本是两条河流的名字。一则是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观鱼。 |
濠堑 | háoqiàn | 犹濠沟。《水浒传第六十八回》传令下去,教五军各自分投下寨,一般掘下濠堑,下了蒺藜。 |
譹 | háo | 古同“号”,号哭。 |
嗥 | háo | 野兽吼叫:狼嗥。《左传 驹支不屈于晋》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庄子·庚桑楚》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二》(哥舒)翰曰:“古人云,狐向窟嗥不祥,为其忘本故也。兄(指安禄山)苟见亲,翰敢不尽心!”《聊斋志异 画皮》妪仆,人皮划然而脱,化为厉鬼,卧嗥如猪。《聊斋志异 九山王》但闻鸣啼嗥动之声,嘈杂聒耳。《聊斋志异 云翠仙》不敢转侧,嗥怖声嘶,一身尽肿,眼耳鼻舌身力俱竭。 |
嗥嘶 | háosī | 大声嘶叫。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潍水狐》:“驴之为物庞然也,一怒则踶趹嘷嘶。” |
貉 | háo I. | 用于“貉子”、“貉绒”。 II. mò古同“貊”。参见“狐貉”“貊/貉道”。 III. 参见h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