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o

①细长而尖的毛:毫毛。毫发()。毫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毫。②指毛笔:挥毫。毫素。③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毫。二毫。④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⑤方言,货币单位,角、毛。⑥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毫不费力。毫无二致。⑦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毫米(公制长度单位,“”的千分之一。)

毫不讳言

háobùhuìyán

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他是个直肠子,说话毫不讳言。

毫不介意

háobùjièyì

毫:丝毫;介:进入。丝毫也不往心里去。也作“毫不在意”。 对于这些误会,他毫不介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毫不犹豫

háobùyóuyù

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不迟疑。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3章:“他自己可以毫不犹豫地一口否定这无法无天的行为。”

毫不足怪

háobùzúguài

毫不:一点也不。一点也不觉得奇怪。邹韬奋《经历》至于屋子材料的窳陋,那是贫民窟房屋的本色,毫不足怪。

豪宕háodàng豪放不受拘束。《初刻拍案惊奇 卷九》谁知好事多磨,风云不测,台谏官员看见同佥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

毫发

háofà

毛发,比喻些许(多用于否定式)。唐 韩愈《石鼓歌》:“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八》朕(赵光义)今收拾天下遗利,以赡军国,以济穷困;若豪户猾民,望毫发之惠,不可得也。《聊斋志异·促织》无毫发爽。

毫发不爽

háofàbùshuǎng

毫发:细发和头发;爽:差错。形容一丝一毫都不差。也作“毫厘不爽”。这块表的准确性可以说是毫发不爽。明 李贽《观音问 答自信》:“悭贪者报以饿狗,毒害者报以虎狼,分厘不差,毫发不爽。”

毫发丝粟

háofāsīsù

形容极其微小。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若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毫分缕析

háofēnlǚxī

细致详尽的剖析。《云谷杂记》附宋·张嗣古《特荐状》:“凡本府委送剖决民讼,毫分缕析,多得其情。”明·宋溓《故务光先生张公墓碣铭》至论其学术,则一以考亭、朱子为宗,毫分缕析,洞见其肯。

毫厘不爽

háolíbùshuǎng

毫:细毛,形容小;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便是心中许多道理,光明鉴照,毫发不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此见神理分明,毫厘不爽。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地质之光》:“总理的记忆力惊人,竟然还留有李四光当年的印象,毫厘不爽。”

毫厘千里

háolíqiānlǐ

为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明·施耐庵水浒全第九十七回》若认此法便可超凡入圣,岂非毫厘千里之谬!清·朱庭珍《筱园诗话》:“不过用心于一两字间,斟酌而出,即判若天渊,个中分寸所争,毫厘千里。”

毫厘丝忽

háolísīhū

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厘丝忽上挣来的。”

毫芒

háománg

毫毛的细尖。毫,兽类秋后生出御寒的细毛;芒,谷类外壳上的针状刺须,如麦芒。毫、芒,比喻极其微细。《聊斋志异 崂山道士》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 。

毫毛

háomáo

细长而末端尖锐的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不准你动他一根毫毛。《庄子·列御寇汝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宁。《史记 项羽本纪》毫毛不敢有所近。

毫毛不犯

háomáobùfàn

毫:细毛。一丝一毫也不侵占。形容非常廉洁或守纪律。晋·常璩《华阳国志·广汉士女》:“纯独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叹,表闻三司。”又《南中志·宁州》:“广汉郑纯,独尚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咏,表荐无数。”

毫末

háomò

①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老子》:“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臺,起於累土。”《庄子·秋水》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 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南朝梁 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参差孔树,毫末成拱。” 宋 司马光《和聂之美讽古之二》:“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 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过去政府虽有所惩治,然仅窃钩者诛耳,神奸巨猾,未损毫末。”②指笔端。唐 杜甫《奉观严郑公岷山沲江图画十韵之二》:“岭雁随毫末,川蜺饮练光。”仇兆鳌注:“毫末,谓画笔。练光,谓画绢。”宋 苏轼《书王定国所藏 烟江迭嶂图 诗》:“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

毫末不札

将寻斧柯

háomòbùzhā

jiāngxúnfǔkē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参见《六韬·文韬·守土》两叶不去,将用斧柯。

毫无二致

háowúèrzhì

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毫无二致。”郭沫若《屈原研究》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毫无逊色

háowúxùnsè

表示比得上,丝毫不差。这篇文章同大师的作品相比毫无逊色。

毫无疑问

háowúyíwèn

不存在问题,十分肯定。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毫无疑问,他们的这种威信、影响和经验乃是党、阶级和人民的宝贵财富。”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1章:“毫无疑问,他将再也没有读书的时间。”

毫无疑义

háowúyíyì

疑义:可疑的道理。丝毫没有使人怀疑的地方。发展科学技术,必须从教育抓起,这是毫无疑义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怎么他毫无疑义,就照五百两一条命算呢?”

háo

①具有杰出才能的人:豪杰。英豪。文豪。自豪。②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豪放。豪爽。豪迈。豪气。豪情。豪兴(xìng)。豪举。豪语。豪华。清 秋瑾《对酒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③强横的,有特殊势力的:豪强。豪门。豪族。豪绅。巧取豪夺。④古同“”,极小。毫毛。孟子·公孙丑上》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晋书 元帝纪》及长,白豪生于日角之左,隆准龙颜,目有精曜,顾眄炜如也。

豪暴

háobào

①强横凶暴。《史记·游侠列传》:“至如朋党宗彊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除蠹》:“因自诣郡,具言‘陈氏豪暴日久,谨已除之’。”李大钊《大哀篇》:“而骄横豪暴之流,乃拾先烈之血零肉屑,涂饰其面,傲岸自雄,不可一世。” ②指横暴的人。徐珂《清稗类钞·会党·三合会》:“招集四方豪暴。” 

豪侈

háochǐ

①犹言豪华奢侈。《晋书·夏侯湛传》:“湛族为盛门,性颇豪侈,侯服玉食,穷滋极珍。”宋 洪迈《夷坚丁志·奢侈报》:“饮食极于精腆,同官家虽盛具招延,亦不下箸,必取诸其家,夸多斗靡,务以豪侈胜人。”《觅灯因话·姚公子传》:“然而游猎无度,赏赐无算,加以少年之侵渔,及日用之豪侈,不踰数年,产业荡尽。”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钱某对于‘下人们’的凶恶,自己生活的豪侈,狂嫖烂赌,无所不为的行动,闻之令人发指。”②犹言强横放纵。《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禄山使监关中诸将,通儒等皆受制于孝哲。孝哲豪侈,果于杀戮,贼党畏之。” 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吕侍读溱,性豪侈简倨,所临镇,虽监司亦不少降屈。”③指倚仗财势横行的人。《宋书·孝武帝纪》:“政道未着,俗弊尚深。豪侈兼并,贫弱困窘。”唐 司空图《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护军刘重美党类豪侈,傲视廉使,橐姧黩货,得以自专。”

豪达

háodá

英豪贤达。意气豪达。三国志·吴志·孙坚孙策传论》“子止侯爵,於义俭矣”裴松之注引 晋 孙盛曰:“夫意气之閒,犹有刎颈,况天伦之篤爱,豪达之英鉴,岂吝名号於旣往,违本情之至实哉?”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此豪达者昨暮备言之矣。”

豪荡

háodàng

亦作“豪宕”。 ①谓意气洋溢,器量阔大。唐 王维《戏赠张五弟諲诗》:“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施氏素豪宕,家不甚实,加以子幼妻弱,不十餘年,而资产萧然,饔飱或不相继。”《孽海花 第二二回》:“右边的,是瘦长脸儿,高鼻子,骨秀神清,举止豪宕,虽然默默的坐着,自有一种上下千古的气概。” 茅盾《追求五》:“但似乎在章秋柳的豪宕的气概前变成了羞怯似的,朱女士只是有问必答地应酬着,失了她的娴熟礼仪的常态。”②指文艺书画作品感情奔放,言行举止不受拘束。唐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宋 朱熹《斋居感兴诗序》:“余读陈子昂感遇诗,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元 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二》:“以上诸篇,或豪宕悲壮,或深沉感慨,有无穷义味。”明 袁宏道《徐文长传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清 姚椿《题杜陆两家诗集诗之二》:“尽铸豪荡词,独出作者右。”朱自清《经常谈·诗》:“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③强横放荡。 宋 孔平仲《续世说·汰侈》:“虢国尤为豪荡,一旦,帅二徒入韦嗣立宅,即撤去旧屋,自为新第,但授韦氏以隙地十亩而已。”④豪华阔绰。《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臺諫官员,看见同僉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奉圣旨发下西臺御史勘问。”

豪夺巧取

háoduóqiǎoqǔ

豪夺:强抢;巧取:软骗。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宋 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六》豪夺巧取,岁以多金寄归。

豪放

háofàng

雄豪奔放,也指气魄大而不拘小节。行列颇为壮丽和豪放。宋 叶梦得《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豪放不羁

háofàngbùjī

羁:马笼头,引伸为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不受拘束。《北史·张彝传》:“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方岳宗是现任松江知府方岳贡的哥哥,为人慷慨侠义,豪放不羁,喜欢喝酒,十分健谈。

豪富

háofù

大富翁,巨富。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豪敢

háogǎn

谓才能出众而又性格果敢。《汉书·酷吏传·王温舒》:“稍迁至广平都尉,择郡中豪敢往吏十余人为爪牙,皆把其阴重罪,而纵使督盗贼,快其意所欲得。”

豪干暴取

háogànbàoqǔ

谓恃强夺取。明·何景明《内篇》:“治储之事,散有聚无,士需将征,豪干暴取,凶不改敛,贫不减费,权利而府怨是难之也。”

豪管哀弦

háoguǎnāixián

指管弦乐。我喜欢听豪管哀弦。秦牧《艺海拾贝·变形》:“在红氍毹上,在豪管哀弦之中,要演出的是许多热耳酸心、悲欢离合的故事。”

豪横

háohèng

仗势欺人;方言,性格坚强,有志气,不屈从于恶势力。《晋书 载记第十三章符坚传》其特进强德,(苻)健妻之弟也,昏酒豪横,为百姓之患。

豪横跋扈

háohéngbáhù

跋扈:专横暴戾。横行凶暴,为非作歹,专横暴虐。唐·郑处海《明皇杂录·李遐周》:“禄山豪横跋扈,远近忧之,而上意未寤,一日遐周隐去,不知所之。”

豪猾

háohuá

①强横狡猾而不守法纪。《史记·酷吏列传》:“济南瞯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北齐书·薛修义传》:“尒朱荣 以修义豪猾反复,録送晋阳 。”宋 欧阳修《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长安多富人右族,豪猾难治。”清 王晫《今世说·政事》:“县故剧难治,吏人且多豪猾。”②指强横狡猾而不守法纪的人。豪猾屏迹。《史记·酷吏列传》:“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发擿奸伏,有若神明,豪猾潜窜,阖境大治。”王闿运《陈景雍传》亦因问民间疾苦,及豪猾奸宄所在,辄捕至。

豪杰

豪桀

háojié

①才智勇力出众的人。人中豪杰。义军领袖。《庄子·说剑》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桀士为夹。《史记 陈涉世家》: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於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鏑,鉏豪桀,维万世之安。《史记 太史公自序》秦失其道,豪桀并扰。《后汉书 刘表传》今豪桀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三国志 诸葛亮传》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宋 欧阳修《丰乐亭记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 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安然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②倚仗权势横行一方的人。

豪举

háojǔ

①举止行为豪放不羁。《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宋 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②出手大方。

豪隽

豪俊

háojùn

豪杰,势大才高的人。《史记·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西汉 贾谊《过秦论》: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宋 苏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资治通鉴 随纪三》始,(梁)毗为西宁州刺史,凡十一年,蛮夷酋长皆以金多者为豪隽,递相攻夺,略无宁岁,毗患之。

豪客

háokè

①豪士,侠义之人。宋 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牛角书生,虯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②指江湖上的盗贼。③富豪,奢侈铺张的人。

豪釐

豪厘

háolí

豪通毫。比喻极短,极细微。《荀子·儒效》:“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釐。”

豪吏

háolì

依仗权势的官吏。《汉书 王莽传下》如令豪吏猾民辜而攉之,小民弗蒙,非予意也。

豪迈不群

háomàibùqún

群:合群。因性格豪放不拘小节而与周围的人处不到一块去。《明史·庄杲传》:“庄杲,字孔愓,江浦人。自幼豪迈不群,嗜古博学。”

豪芒

háománg

①毫毛的尖端。比喻极细微。豪,通“毫”。《庄子·知北游》:“大马之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汉书·叙传上》:“独攄意虖宇宙之外,鋭思於豪芒之内。”颜师古注:“豪芒之内,喻纤微也。”唐 韩愈《调张籍 诗》:“流落人间者,太山一豪芒。”②笔锋。豪,通“毫”。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於脂麻一粒上庄书‘天下太平’四字,豪芒彪炳。”

豪氂

háomáo

一毫一厘。形容极少的数量。豪,通“毫”。氂,通“釐”。《礼记·经解》:“差若豪氂,繆以千里。”《史记 淮阴侯列传》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汉书·律历志上》:“度长短者不失豪氂,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絫。”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豪,兔豪也。十豪为氂。”唐 杜牧《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艰难同草创,得失计豪氂。”参见“豪釐”。

豪门巨室

háoménjùshì

豪门:权贵之家;巨室:大家望族。指富贵之家。《晋书·阎缵传》:“其侍臣以下文武将吏,且勿复取戚豪门子弟。”《孟子·离娄上》:“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豪门巨室的帐房,明欺暗骗,东家跌倒,西宾吃饱的情形,比比皆是。”

豪民

háomín

地方上无官职,但有财势,不守法度,凌压百姓的人。遮豪民于道。拥豪民马前。褫豪民衣。《汉书 王莽传中》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袁有豪民。

豪末

háomò

毫毛的末端。喻微细之物。豪,通“毫”。《淮南子·原道训》:“是故贵虚者,以豪末为宅也。”《庄子·秋水》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宋 苏轼《谏买浙灯状》:“凡陛下所以减价者,非欲以与此小民争此豪末。”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疥虫》:“曹溪 金孟常短视,离物寸许即模糊不辨,近则能察豪末,见人有疥者,輒为搜取其疥内虫云。”

豪气

háoqì

①英雄的各种品质(如勇气、勇敢、自我牺牲、不自私等)。宋 张孝祥《水调歌头 和庞佑父》:“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②豪放的气概。

豪强

háoqiáng

强横而有权势的人,经常对那些比自己弱小者恐吓、苛刻或残酷的人。《晋书·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祗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明史》力摧豪强。

豪情满怀

háoqíngmǎnhuái

形容壮志满满的状态,豪情满怀,壮志凌云。满怀:犹满腔,心中充满。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前思未弭,后感仍集,积悲满怀,逝矣安及。”

豪情逸致

háoqíngyìzhì

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三话·上·戏楼旧联》:“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豪情逸致,飘飘若仙。”郭沫若《海涛集·神泉七》:“古人所渴想的诗境是具现在眼前了,是豪情逸致吗?不,一点也不!”

豪情壮志

háoqíngzhuàngzhì

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从前留学时的豪情壮志,已经完全被这种伟大的母爱驱走了。 “诗言志”,对毛泽东来说,这个“志”,就是革命的豪情壮志。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

豪取智笼

háoqǔzhìlóng

犹言巧取豪夺。宋·陈亮《金元卿墓志铭》:“及其为家也,以俭勤自将,铢积寸累,迄用有成,而豪取智笼之术一切置不用,故无怨恶于人。”

豪商巨贾

háoshāngjùgǔ

指大商人。《宋史·食货志下五》:“由是虚估之利皆入豪商巨贾。”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而当时通商之业亦渐盛,豪商巨贾往往与士大夫酬酢。

豪奢

háoshē

犹言豪华奢侈。宋 柳永《望海潮》:“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二刻拍案惊奇 卷十七》家中富厚,赋性豪奢。

豪奢放逸

háoshēfàngyì

奢:过分,过多;逸:安闲。气魄特别豪放,不受任何拘束。《魏书·曲阳侯素延传》:“中山平,拜幽州刺史,豪奢放逸,左迁上谷太守,后赐爵曲阳侯。”

豪士

háoshì

指豪放任侠之士。《管子·问》:“问兵官之吏,国之豪士,其急难足以先后者几何人?” 唐 韩愈《送浮屠令纵西游序》:“藩维大臣,文武豪士,令纵未始不褰衣而负业,往造其门下。”宋 苏轼《方山子传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清 潘耒《赠杜于皇诗》:“黄冈豪士世无偶,胸吞云梦者八九。”

豪帅

háoshuài

犹首领。旧时多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后汉书 董卓列传》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军入散关,则羣氐率服,王侯豪帅,奔走前驱。”《周书·薛慎传》:“慎乃集诸豪帅,具宣朝旨,仍令首领每月一参。”《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元年》:“闽中豪帅往往立砦以自保。”

豪旺

háowàng

盛大兴旺。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三折:“这都是剥民脂膏养的能豪旺。”

豪侠

háoxiá

①风流绅士或求爱者的行为。如对妇女彬彬有礼,殷勤照护。②勇敢而有义气的人;有胆识、才能而行侠仗义的人。东汉 诫兄子严敦书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豪侠尚义

háoxiáshàngyì

尚:崇尚。为人豪爽勇敢,崇尚义气为人豪爽勇敢,崇尚义气。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八章:“于同学中物识郑士良号弼臣者,其为人豪侠尚义。”

豪兴

háoxìng

指豪放的兴致。宋 秦观《行香子 树绕村庄》:“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豪言壮语

háoyánzhuàngyǔ

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明·焦竑《玉堂丛语·一·文学·丘濬》:“(丘濬)即席联句,动辄数百言。豪言警语,如壮涛激浪,飞雪走雷,去触山而迸发。”茅盾《老兵的希望》即使他的作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言壮语,那么必有大气磅礴,感人极深,指出方向……的革命浪漫主义

豪毅háoyì

富贵有气派。唐 李贺《嘲少年诗》:“长金积玉夸豪毅,每揖闲人多意气。”《杨家将 第一回》豪毅英雄胆气粗,轩昂人物世间无。

豪饮

háoyǐn

畅快痛饮,放量饮酒。《金史·隐逸传·辛愿》:“剧谈豪饮,傍若无人。”宋·陆游《病后暑雨感怀》诗:“止酒亡聊还自笑,少年豪饮似长鲸。” 元 萨都剌 《游西湖》诗之二:“少年豪饮醉忘归,不觉湖船旋旋移。”《聊斋志异 黄英》陶饮素豪,从不见其沉醉。

豪英

háoyīng

①指豪杰英雄。《战国策·齐策六》:“内牧百姓,循抚其心,振穷补不足,布德於民;外怀戎翟、天下之贤士,阴结诸侯之雄俊豪英。”唐 李白《邺中赠王大诗》:“投躯寄天下,长啸寻豪英。”宋·陈与义《临江仙》词:“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都是豪英。”明 吴易《威宁伯王襄敏公越诗》:“豁达笼豪英,出没神鬼眩。”陈毅《中秋诗》:“明月当头思远举,豪英满座饮长虹。”②形容才能出众。董仲舒《春秋繁露·观德》:“至德以受命,豪英高明之人辐輳归之。”元 关卿《玉镜台第二折》:“据文学比温嶠更聪明,温嶠怎及他豪英?”

豪右

háoyòu

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贵家豪右。《后汉书·明帝纪》:“滨渠下田,赋与贫人,无令豪右得固其利。”李贤注:“豪右,大家也。”《晋书 载记第十三章符坚传》:“于是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行。”“徙豪右七千余户于关中,五品税百姓金银一万三千斤以赏军士,余皆安堵如故。”《资治通鉴 魏纪四》豪右执政,不在亲戚,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六》徙豪右七千余户于关中,余皆按堵如故。唐 刘禹锡《讯甿》:“其佐尝宰京邑也,能诛鉏豪右。”《续资治通鉴 晋纪十三》豪右形势之家,类蠲赋役而移于下户,致使流徙。《明史·毛吉传》:“痛抑豪右,民大悦。”姚雪垠《李自成 第二卷第十八章》:“各县缙绅豪右,上结朝廷,下结官府。”

豪植

háozhí

谓豪门私自培植势力。汉贾谊新书·请封建子弟疏》:“诸侯犹且人恣而不制,豪植而大强, 汉法不得行矣。”

豪竹哀丝

háozhúāisī

指管弦乐。宋·陆游《东津》诗:“打鱼斫脍修故事,豪竹哀丝奉欢乐。”石三友《金陵野史·武定桥边》想当年那种门卷珠帘,河泊画舫,豪竹哀丝,玉软香温的旖旎风光,不知迷醉了多少王孙公子。

豪主

háozhǔ

犹暴君。晋 陶潜《咏荆轲》:“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豪纵

háozòng

豪放不羁。《南史·王思远传》:“明帝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使诣思远,令见礼度。”宋 秦观《徐君主簿行状》:“参军磊落豪纵,不耐细务。”宋 贺铸《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余友毕怡庵,倜儻不羣,豪纵自喜。” 章士钊《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愚性和易,而伯先豪纵,情反而爱至,有莫之为而为者,此为愚交伯先之始。”②骄横跋扈。《新唐书·刘仁轨传》:“部人折衝都尉鲁寧者,豪纵很法,县莫敢屈。仁轨约不再犯,而寧暴横自如,仁轨榜杀之。”宋 苏洵《上韩枢密书》:“好名则多树私恩,惧谤则执法不坚,是以天下之兵豪纵至此而莫之或制也。”《红楼梦第十三回》:“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鈐束,无脸者不能上进。”③指跋扈而不守法纪的人。宋 曾巩《洪州新建县厅壁记》:“黄巽公权来,为其令,抑豪纵,惠下穷,守正循理,而得济其志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