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guǎng I.

①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相对:宽广。广博。广义。广漠。广袤(东西称“广”,南北称“”,指土地面积)。广厦。②多:大庭广众。③扩大,扩充:推广。广开言路。《庄子·徐无鬼》法律之士广治。战国策·魏策四》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宽慰。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晋书·夏侯湛传》:“累年不调,乃作《抵疑》以自广。”II.ān同“”,多用于人名。

广博

广知博识

guǎngbó

①宽广博大。指学识、胸怀等。《哥白尼》他在意大利留学九年,学习内容很广博。叶圣陶《倪焕之》焕之想这不是什么本身的病症;他们的境界这样地狭窄,当然不会广知博识②泛指广大。《汉书 司马迁传》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给他们展开一个广博的世界。

广侈

guǎngchǐ

使骄傲自大。《国语·吴语》:“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 韦昭注:“侈,大也。”

广崇

guǎngchóng

广大崇高。《淮南子·泰族训》:“夫观六艺之广崇,穷道德之渊深,达乎无上,至乎无下……其所以监观,岂不大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广大

guǎngdà

宽阔而弘大。广大地区。(范围、规模)巨大。掀起广大的技术革新热潮。范围很宽的。广大农村。数目很多的。广大知识分子。宽广博大的境界。《礼记·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

广而言之

guǎngéryánzhī

一般来说。广而言之,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得走在经济建设工作之前,才能保证前进方向不变。

广广

guǎngguǎng

空旷貌;空虚貌。《庄子·天道》:“夫道,於大不终,於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乎其不可测也。”《荀子·非十二子》:“恢恢然,广广然,昭昭然,荡荡然,是父兄之容也。”杨倞注:“恢恢,广广,皆容众貌。”《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王念孙读书杂志·书九》:“广与旷同。旷,空也……旷旷者,虗无人之貌。”宋 叶适著作佐郎钱君墓志铭》:“天高高兮地广广,詔无穷兮灵勿爽。”

广寒宫guǎnghángōng

广寒宫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位于月球的宫殿,月球的居民有太阴星君、月神、月光娘娘、吴刚、嫦娥、玉兔。《笑林广记 中人》玉帝修凌霄殿,偶乏钱粮,欲将广寒宫典与下界人皇。

广寒仙子

guǎnghánxiānzǐ

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广寒宫里的仙子——嫦娥。元·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环珮湿,似月下归来飞琼。那更,香鬓云鬟,清辉玉臂,广寒仙子也堪并。”

广厚

guǎnghòu


宽厚。《国语·周语下》:“其终也,广厚其心,以固龢之。”广大深厚。《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优游夷愉,广厚高明,迫三代之遗音。” 元 郝经《浑元刘先生哀辞序》:“其辞汪洋焕烂,高壮广厚,约而不缺,肆而不繁。”

广见洽闻

guǎngjiànqiàwén

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唐·杨炯《百泉县令李楚才神道碑》:“雄才壮思,首九奏而和八音;广见洽闻,披五年车而诵三箧。”明·胡应麟《史书占毕》:“凡唐一代名姓相同者数十百人,类而录之,以为广见洽闻之助。”

广结良缘

guǎngjiéliángyuán

多做善事,以得到众人的赞赏。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七回:“你又发起善念,广结良缘,岂不是俺一家的福份。”

广教

guǎngjiào

佛教戒律有广略二教。佛成道之十二年间,大众清净,无犯过者,故未曾立戒,唯说‘诸恶莫作’等教,制诫弟子之行法,称为略教,亦作略戒。十二年后,弟子中违法者渐多,遂广说戒律,一一指出其过,称为广教,亦作广戒。《宋书 卷九 后废帝》夫兴王经制,实先民隐,方求广教,刑于四维。

广居

guǎngjū

宽大的住所。儒家用以喻仁。《孟子·滕文公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孙奭疏:“孟子言能居仁道以为天下广大之居。”朱熹集注:“广居,仁也。”《孟子·尽心上》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参见“居移气,居移体”。

广开才路

广开贤路

guǎngkāicáilù

guǎngkāixiánlù

贤才:有才又有德的人。广泛开辟招揽贤才的途径。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国家建设需要大批人才,唯有广开才路,任人为贤,才能使其发挥所长,为国家做最大的贡献。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圣天子思求良辅,下弓旌广开贤路。”

广开门路

guǎngkāiménlù

指尽量想办法开辟多种渠道。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要广开门路,多想办法,千方百计,解决问题。”

广开言路

guǎngkāiyánlù

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可能地让人们广泛发表意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广开言路”。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虽陛下广开言路,无所讳忌,而台谏所击不过先朝之人,所非不过先朝之法,正是以水济水。”宋·包拯《论台官言事》:“伏自陛下临御以来,将三十载,遵守先训,广开言路,虚怀以待,犯颜必容。”

广阔天地

guǎngkuòtiāndì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毛泽东《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广陵

guǎnglíng

古城扬州的先名,历史上的扬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广陵县。汉代,今扬州称广陵、江都。吴王刘濞受封广陵,建立吴国。南北朝时期,广陵屡经战乱,数次变成"芜城"。北周改广陵为吴州。公元589的,隋改吴州为扬州,后改为邗州。唐武德九年(626年),复称扬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称广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称扬州。此后扬州之名为本地所专用。广陵区,是扬州的中心城区。唐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广陵散绝

guǎnglíngsǎnjué

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回》那时候世叔潘八瀛先生,中了一个探花,从此以后,状元鼎甲,广陵散绝响于苏州。

广陆ɡuǎnɡlù

广阔的原野。王粲《登楼赋》:“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广袤

guǎngmào

①指土地面积。从东到西的长度叫“广”,从南到北的长度叫“袤”。《陈书·后主纪》:“其有新闢塍畎,进垦蒿莱,广袤勿得度量,征租悉皆停免。”②开阔;广阔。

广莫

guǎngmò

亦作“广漠”。辽阔空旷。《左传·庄公二十八年》:“狄之广莫,於晋为都。”《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魏书·崔玄伯传》:“国家虽统广漠之土,逮于陛下,应运龙飞。”清 魏源《圣武记 卷三》:“以喀木粮富而青海广莫,故令子孙游牧青海而喀木纳其赋。”冯至《在赣江上》:“面前是个广漠的、原始般的世界。”②即广莫风。晋 木华《海赋》:“颺凯风而南逝,广莫至而北征。”明 刘基《述志赋》:“驾广漠而南征兮,呌重华于 九疑 。”③犹广博。宋 叶适《徐斯远文集 序》:“以夫汗漫广莫,徒枵然从之而不足充其所求,曾不如脰鸣吻决,出豪芒之奇,可以运转而无极也。”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玄虚广莫,好事偏攻,而亦洽闻所眤也。”④指冗长空泛。黄远庸《中国银行之归部辖》:“但此广漠之文章,究有何种精确之意义。”⑤指广漠之野。假想的空旷地区。语出《庄子·逍遥游》:“广莫之野。” 唐 陆龟蒙《和酒中十咏·酒乡》:“广莫是邻封,华胥为附丽。”

广陌

guǎngmò

大路。晋 陶潜《咏荆轲诗》:“素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唐 沉佺期《临高台诗》:“高臺临广陌,车马纷相续。”明 陈子龙《春郊诗》:“轻罗吹广陌,和风袭芳洲。”犹巨万。形容数目很大。陌“百”的借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真个是家貲鉅万,产业广陌,有鸦飞不过的田地,扛抬不动的金银山。”陌,一本作“延”。

广譬曲谕

guǎngpìqǔyù

多方晓谕,委婉开导。明·张敬修《文忠公行实》:“每进讲经执义,广譬曲谕,词极剀切。”

广土众民

guǎngtǔzhòngmín

土地广阔,人民众多。《孟子·尽心上》:“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如此广土众民的国家说财政经济无办法,真是没有道理的话。

广庭大众

guǎngtíngdàzhòng

广庭:宽大的场所。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秦·孔鲋《孔丛子·公孙龙》:“尹文曰:‘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忠乎?’

广文

guǎngwén

宽厚的文德。商君书·徕民》:“天下有不服之国,则王以春围其农,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陈其宝,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广文先生”的简称。指唐郑虔。唐杜牧 《郑瓘协律》诗:“广文遗韵留樗散,鸡犬图书共一船。”“广文先生”的简称。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笑林广记 小恭五两一广文善敲钉锤,见一生员在泮池旁出小恭,上前扭住吓之曰:“尔身列学门,擅在泮池解手,无礼已极。”宋 叶适《鄱阳董季兴往游怀玉山》诗:“广文偶来亦同病,买田施食殷懃请。” ④唐天宝九年设广文馆。设博士、助教职,主持国学。明清时因称教官为“广文”,亦作“广文先生”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妾前以四金寄广文,已复名在案。”详“广文先生”。唐 杜甫《醉时歌》:“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广文先生

guǎngwénxiānshēng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早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宋·梅尧臣《裴直讲得润州通判周仲章咸豉遗一小瓶》诗:我今老病寡肉食,广文先生分遗微。

广武

guǎngwǔ

古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有东西二城。隔涧相对。楚汉相争时,刘项各占一城,互相对峙。《史记 高祖本纪》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间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指广武君李左车。

广夏

guǎngxià

高大的房屋。《楚辞·王褒 九怀·陶壅》:“息阳城兮广夏,衰色罔兮中怠。”王逸注:“遂止炎野大屋庐也。”三国志·魏志·刘廙传》:“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林纾《张母谢夫人墓志铭》:“吾讵真有广厦以徧覆之者。”《聊斋志异 小翠》是从我糠覈不得饱,一旦置身广厦,役婢仆,厌膏粱,彼意适,我愿慰矣,岂卖菜也而索直乎!

广厦万间

guǎngshàwànjiān

厦:大屋子。有很多宽敞的屋子。形容受到保护、得到周济的人很多。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广夏细旃

guǎngxiàxìzhān

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毡毯。指居住条件优越。语出《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在前,劝诵在后。”颜师古注:“广夏,大屋也。旃,与毡同。”《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在前,劝诵在后。”颜师古注:“广夏,大屋也。旃,与氈同。”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其视欧美之民,广夏细旃,膳饮精洁。

广筵

广宴

guǎngyán

guǎngyàn

盛大的筵席。清 刘光第《美酒行》:“美酒乐高会,广筵开曲房。”《花月痕第七回》玉寿姓楚氏,字秀容,年十八岁。善肆应,广筵长席,玉寿酬酢终日,迄无倦容。

广益

guǎngyì

增添益处。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闕漏,有所广益。”泛指增加。《北史·张彝传》:“(始均)改陈寿魏书为编年体,广益异闻为三十卷。”

广誉

guǎngyù

到处皆知的好名声。《孟子·告子上》:“令闻广誉施於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韩非子·说疑》:“主有明名广誉於国,而身不难受壑谷鬴洧之卑。”三国魏 邯郸淳《后鸿胪陈君碑》:“是以令问广誉,塞于天渊。”

广志guǎngzhì

发扬士气。《孙膑兵法·威王问》田忌曰:“敌众且武,必战有道乎?”孙子曰:“有。埤垒广志,严正辑众,避而骄之,引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必以为久。”

广种薄收

guǎngzhòngbóshōu

薄:少。种植的面积很大,但单位产量却很低。比喻实行的很广泛,但收效甚微。明·康海《秋兴次前韵》:“凭着这广种薄收百亩庐,有甚踌躇?”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4章:“搞成事的,都不是广种薄收点眼药水。”

guǎng

粗野:粗悍。

犷敌

guǎngdí

犹强敌。《后汉书·段颎传》:“(张奂)不能平寇,虚欲修文戢戈,招降犷敌,诞辞空说,僭而无征。” 南朝梁 沉约《举胡元秀表》:“若置之六师之间,处之一旅之上,必能前奋犷敌,却沮强胡。”

犷悍

guǎnghàn

粗野强悍。犷悍之士。《资治通鉴 后唐纪一》初,莫容彦超将反,募群盗置帐下,至者二千余人,皆山林犷悍,竟不为用。《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四》又念自古獯鬻为中原强敌,非怀之以至德,威之以大兵,则犷悍之性,岂能柔服!

犷戾

guǎnglì

凶暴而乖张。《新唐书·马揔传》:"蔡人习伪恶,相掉讦,犷戾有夷貊风,揔为设教令,明赏罚,磨治洗汰,其俗一变。"

犷俗

guǎngsú

犷悍的习俗;粗豪的风格。《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七》(王)旦等曰:“陛下(宋真宗赵恒)以至诚事天地,仁孝奉祖宗,恭已爱人,夙夜求治,以至珠邻修睦,犷俗请吏,于戈偃戢,年谷屡丰,皆陛下兢兢业业、日谨一日所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