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的老大,另三位是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他在京十多年间,坚韧不拔地沿着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但很多人不知道他从科举到为朝廷剿杀太平军时候的艰苦历程。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曾国藩大任前吃尽了苦头。

 先看其一波三折科举之路。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国藩会试未中,寓居北京长沙会馆读书。次年恩科会试再次落第,于是返回长沙,居于湘乡会馆。道光十八年(1838年),已经二十八岁的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终于中试,复读三年后成就。

 再看其镇压太平军的曲折历程。曾国藩为了解除朝廷的心头之患,在咸丰三年组建了湘军,对付太平军。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统率一万七千人,挥师北上。五月,在靖港水战中被太平军石祥贞部击败,曾国藩投水自尽,被部下所救。咸丰五年(1855年)二月十二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一百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愤怒至极,打算策马赴敌以死,其同乡下属罗泽南,幕客刘蓉力劝乃止。曾国藩镇压太平军接二连三地吃了大败仗。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湘军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南京)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曾国藩的十年七迁,可谓“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