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 gài | ①大略,总括:大概。概论。概述。概貌。梗概。概要。概算。概括。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率(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称为此事件的“概率”。亦称“或然率”、“几率”)。以偏概全。②情况,景象:胜概(胜景,美丽的景色)。③一律:一概而论。④气度,节操;气概。⑤刮平斗、斛用的小木板。《曾国藩家书》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 |
概而言之 概乎言之 | gàiéryánzhī gàihūyánzhī | 简要概述,大体上讲。 |
概见 | gàijiàn | ①谓概略的记载。《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由(许由) 光(务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司马贞索隐:“概是梗概,谓略也。盖以由光义至高,而诗书之文辞遂不少梗概载见,何以如此哉?”《宋书·志序》:“爰及雅郑,謳謡之节,一皆屏落,曾无概见。”明 文徵明《跋沉仲说小简》:“其文学行谊皆有足重,而出处之跡不少概见,而嫁范女之事,亦仅见於浯溪集中。” ②谓窥见其概貌。 宋 沉作喆《寓简卷九》:“凡画之妙,欲得其神观耳,刻之於石则如影耳,犹可以概见其髣髴而已。”明 文徵明《晦庵诗话 叙》:“观於文韜之书,可概见已。”赵朴初《九女墩诗》:“有女慷慨为国殤,太平风义可概见。” |
概量 | gàiliàng | ①概和斗斛等量器。《新唐书·叛臣传上·梁崇义》(梁崇义)以概量业于市,力能舒钩。《宋史·理宗纪二》诸路和籴给时直,平概量,毋科抑,申严收租苛取之禁。②用量器来确定谷物的多少。《宣和遗 事后集》比来州县受纳租税,务加概量,以规出剩,可令禁止。③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汉 荀悦《申鉴·时事》谁毁谁誉,誉其有试者,万事之概量也。黄省曾注:言考试品贤能之虚实,犹概量较米粟之多寡也。 |
概莫能外 | gàimònéngwài | 概:全。一概不能除外。全都如此,没有例外,都在所指范围之内。《后汉书·西域传》:“然好大不经,奇谲无已,虽邹衍谈天之辩,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以概莫能外。”毛泽东《矛盾论》: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
概日凌云 | gàirìlíngyún | 蔽日穿云,形容很高。南朝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槊动风霜,弩穿金石,高楼大舰,概日凌云。”《周书·武帝纪下》或穿池运石,为山学海;或层台累构,概日凌云。 |
概众 | gàizhòng | 众;众人。《西游记第三十回》:“二人携手相搀,概众小妖随后,上那花果山极巔之处。”西游记第五八回:“概众稽首皈依。” |
溉 | gài | ①《广韵》溉,灌也。《汉书·沟洫志》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溉田(灌溉田亩);溉汲(汲水浇田);溉浸;溉灌(灌溉);溉沃万顷。《晋书 符坚载纪上》开泾水上源,凿山起堤,通渠引渎,以溉冈卤之田。②洗,洗涤。《诗·桧风·匪风》谁能亨/烹鱼?溉之釜鬻。溉釜;溉盥(洗涤) |
溉汲 | gàijí | 汲水浇田。先秦 吕不韦《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
戤 | gài | ①抵押:“要把你来戤几十两银子来使用。”②方言,指假冒名牌图利:影戤。③倚靠:戤米囤饿死(喻守财自苦)。《二刻拍案惊奇卷一》相传此经值价不少,徒然守着他,救不得饥饿,真是戤米囤饿杀了,把他去当米,诚是算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