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 I.

①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度。刻度。度量衡。作动词表示量长度。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史记 孝武本纪》乃立神明台、井幹楼,度五十馀丈,辇道相属焉。②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风度。③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度。④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⑤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⑥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度。法度。战国楚 屈原《离骚》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⑦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⑧能容受的量:气度;风度。《庄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⑨考虑,打算:置之度外。⑩过,由此到彼:度日。度假。欢度新春。宋 陈东甫《长相思 花深深》:“花深深,柳阴阴。度柳穿花觅信音,君心负妾心。”11.量词,次;回:一度。再度。宋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2.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度(剃发出家)。13.师法,效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子)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孝经·圣治》:“(君子)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孟子·梁惠王下》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14.泛指过。用于空间或时间。越过。《史记·田儋列传》:“汉将韩信已平赵燕,用蒯通计,度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因入临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一》:“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唐 王昌龄《出塞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15.覆盖,过掩。唐 温庭筠《菩萨蛮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鬢云欲度香腮雪。”16. 姓。II.参见duó

度牒

dùdié

度牒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而戒牒则是由僧官机构及传戒师签发给受戒僧尼以证明其所取得的资格的凭证。唐宋时,官府可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六》知谏院钱公辅言:“祠部遇岁饥河决,鬻度牒以佐一时之急。乞自今,宫禁遇圣节,恩赐度牒,并裁损或减半为紫衣,稍去剃度之冗。”《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一》由是米不翔贵,复得赐度牒百道,易米以救饥者。《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零九》臣(汪藻)窃观禁中有时须索,而户部银绢以万计,礼部度牒以百计者,月有进焉。《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是秋,以四川旱,赐制置司度牒四百,备赈济。

度厄

dù’è

旧时迷信,认为人有灾难,可以禳除逃过,谓之度厄。太平广记卷一引 晋 葛洪神仙传·老子:“人生各有厄会,到其时,若易名字,以随元气之变,则可以延年度厄。” 隋 杜台卿《玉烛宝 卷一》:“元日至於月晦,民并为酺食渡水,士女悉湔裳酹酒於水湄,以为度厄。”《资治通鉴 汉纪十四》女巫往来宫中,教美人度厄,每屋辄埋木人祭祀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一》景福殿使、新州观察使刘承珪久病,帝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

度纪

dùjì

谓延长寿命。《后汉书·崔寔传》:“呼吸吐纳,虽度纪之道,非续骨之膏。”李贤注:“度纪,犹延年也。”

度量

dùliàng

①容忍、宽容他人的限度。他有容人的度量。有时也作肚量。《晋书 武帝纪》:“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见长吏,观风俗,协礼律,考度量,存问耆老,亲见百年。”《晋书·元帝纪》:“(帝)沉敏有度量,不显灼然之迹,故时人未之识焉。”宋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公(张方平),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宋 苏轼《留侯论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②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唐 韩愈《石鼓歌》:“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量度掘臼科。”

度曲

dùqǔ

①制曲,作曲。《汉书·元帝纪赞》:“鼓琴瑟,吹洞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颜师古 注引 应劭曰:“自隐度作新曲,因持新曲以为歌诗声也。”《新唐书·段成式传》:“子安节,乾寧中,为国子司业。善乐律,能自度曲云。”宋 宋自逊《蓦山溪 自述》:“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林四娘》:“谈及音律,輒能剖悉宫商。公遂意其工於度曲。”②按曲谱歌唱。张衡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唐 杜甫《陪李梓州泛江诗之二》:“翠眉縈度曲,云鬢儼成行。”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歌舞》:“然学歌之家儘有度曲一生,不知阴阳平仄为何物者。”《聊斋志异 林四娘》公(陈公宝钥)遂意其工于度曲。曰:“儿时之所习也。”

度日如年

dùrìrúnián

以日为岁,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容困苦的日子长久难熬。宋 柳永戚氏词:“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水浒传 第五三回》:“哥哥在高唐州界上,度日如年。”《金瓶梅词话 第十六回》:“到你家住一日,死也甘心,省的奴家在这里度日如年。”

度僧

sēng

指举行仪式或活动让俗人出家为僧、尼。“度”的含意是离俗、出离生死。《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九》时有言赡学公田多为权势之家所占,九月,戊戌朔,帝(宋高宗)谓宰执曰:“缘不度僧,常住多绝产,令户部拨以赡学。”《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八》白云僧沈明仁,擅度僧四千八百馀人,获钞四万馀锭。

度数

dùshù

①以度为单位计量而得的数目。《周礼·天官·小宰》“其属六十” 汉 郑玄注:“六官之属,三百六十,象天地四时、日月星辰之度数。” 贾公彦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举全数亦得云三百六十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各有度数。”指用以计量的标准。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三代皆授田百亩》:“古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异度数。”③标准;规则。《周礼·春官·墓大夫》:“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 郑玄注:“度数,爵等之大小。”《庄子·天道》礼法度数,形名比详,治之末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商君书·错法》:“法无度数而事日烦,则法立而治乱矣。”

度算

dùsuàn

计算。《汉书·王莽传下》:“莽乃博徵天下工匠诸图画,以望法度算。”

度田

dùtián

所谓度田,就是丈量土地,其中也包括核实户口。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为了增加税收,下诏度田。各地的叛乱被平息后,“度田”得到严格执行。形成了“牛马放牧,邑门不闭”的大好局面,为明章之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秋九月,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

度脱dùtuō

佛、道教语。谓超度解脱人世的生死苦难,到达仙佛境界。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至于成就人功名,度脱人灾厄,撮合人夫妇,这样的事,往往有之。《镜花缘 第四十九回》此时我们只好权遵慈命,暂回岭南,俟过几时,安知姑夫不来度脱你我都去成仙呢?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趁此你我何不也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度外之人

dùwàizhīrén

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度越

dùyuè

犹超过。《资治通鉴 唐纪十》伏惟陛下(李世民)圣德度越唐、虞,而厚葬其亲(李渊)乃以秦、汉为法,臣窃为陛下不取,虽复不藏金玉,后世但见丘垄如此其大,安知无金玉邪!唐 韩愈《与崔群书》:“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 《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三》臣(苏辙)谓先帝(宋神宗赵顼)以天纵之才,行大有为之志,其所设施,度越前古,盖有百世不可改者。

度支

dùzhī

①规划计算(开支)。礼记·王制“五穀皆入,然后制国用”郑玄注:“制国用,如今度支经用。”《北齐书·唐邕传》:“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舍,大有裨益。”②指经费开支。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一》:“之武帝,度支不足,至于卖爵、贷假、榷酤、算緡、盐铁之事,无所不举。”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蕙芳》:“女笑曰:‘婢来,亦不费母度支,皆能自得食。’”③官署名。魏晋 始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长官为度支尚书。南北朝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隋 开皇初改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唐因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旋复旧称。《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二》度支郎中兼侍御史杨钊(杨国忠)善窥上意所爱恶而迎之,以聚敛骤迁,岁中领十五余使。甲辰,迁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专判度支事,恩幸日隆。

度支部

dùzhī

清代掌管财政事务的机构。清代原由户部理财,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改组部院各衙门,将户部更名为度支部,列衔于户部之上,其原掌管的民政事划归民政部,主管官为度支大臣,另有左、右侍郎和左右丞、左右参议;下设承政、参议二厅及田赋、漕仓、税课、莞榷、通阜、库藏、廉俸、军饷、制用、会计等十司与金银库。《清史稿卷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江北徐州等属雨潦灾,命度支部发帑赈之。

①横过水面: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②由此到彼:渡过难关。③转手,移交:引渡。④过河的地方:渡口。渡头。宋 汪藻《春日》:“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⑤划船。宋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渡水

shuǐ

穿过水流,可以通过游泳,乘船等方式进行。明 高启《寻胡隐君》:“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渡头

dùtóu

同“渡口”。南朝梁 简文帝《乌栖曲》之一:“采莲渡头拟黄河,郎今欲渡畏风波。”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唐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时见归村人,沙平渡头歇。”唐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五代·张泌《河渎神》词:“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宋 箫德藻《樵夫》:“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宋 晏几道《清平乐 留人不住》:“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用电解等化学方法使一种金属附着在别的金属或物体的表面上,形成薄层:金。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