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u I.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来把“读”写成“逗”。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句读jùdòu:文言文辞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不仅是现行白话文中的句号与逗号的统称。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三字经》中“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等均有记录。II. 参见dú

dòu

①孔、洞:狗窦。窦穴。《左传 吴许越成》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八》上(玄宗李隆基)尝从复道中见卫士食毕,弃余食于窦中,怒,欲杖杀之;《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九》士民大骇,逾垣凿窦而逃者甚众,吏不能禁。《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九》行军司马刘将精兵五百夜自水窦入。《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七》士大夫寡廉鲜耻,列拜于势要之门,甚者匍匐门窦,称门生不足,称恩座、恩主甚至于恩父者,谀文丰赂,又在所不论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清 方苞《狱中杂记》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聊斋志异 三生》自顾,则身伏窦中,牝犬舐而腓字之,乃知身已复生于人世矣。《聊斋志异 查牙山洞》底际一窦,蛇行可入。②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的部分,人体空隙处:鼻窦。窦房结。《庄子·外物》天之穿之,日夜无降,人则顾塞其窦。③端倪:疑窦。弊窦。④泛指简陋门户。明·冯梦龙《智囊补》荣族子敝,小随母养于宗中,及十二,自窦而走,至大街。《聊斋志异 荷花三娘子》入夜,杜门塞窦,惟恐其亡。水沟,阴沟;水道口。《周礼》宫中之窦,其崇三尺。宋·周密《齐东野语》王闻变,易敝衣,匿水窦中,久而得之。《周礼·春官·大宗伯郑注》不见四窦者,四窦,五岳之匹。五代·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窦,水沟口也。宋 孔平仲《禾熟》:“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⑥姓。

窦车骑

dòuchēqí

即东窦宪。汉和帝时宪为车骑将军,出师击破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威德。后借指镇守边塞的主将。唐 皇甫冉《春思诗》:“为问元戎竇车骑,何时反旆勒燕然?”明 高启《从军行》:“寧令竇车骑,独擅勒燕然?”

dòu I.

①酒再酿。清·桂馥《札朴》吾乡造酒者既漉,复投以他酒更酿,谓之酘酒。②再饮。古人认为饮酒过多,次日须再饮方适,因称酒后再饮叫“酘”。元·佚名《朱砂担》前面有一个小酒务儿,再买几碗酘他一酘。II. tóu将有肥皂的衣服在清水里漂洗之意。这衣服还有沫子呢,赶紧再酘(tóu)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