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 | diàn | ①衬在底下或铺在上面:垫高。垫平。垫背。垫脚石(喻被人用来往上爬)。②用来衬、铺的东西:垫子。垫褥。③替人暂付款项:垫款。垫付。垫支。④陷沉,淹没:垫没(mò)。垫陷。《说文》垫,下也。《方言六》垫,下也。凡屋而下曰垫。《尚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郑注:“垫,陷也。”疏:“垫是下湿之名。”《庄子·外物》则厕足而垫之。《汉书·王莽传下》武功中水乡民三舍垫为池。 ⑤填补空缺:垫补。 |
垫隘 | diàn’ài | 羸léi弱困苦。《左传·成公六年》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杜预注:”垫隘,羸困也。”孔颖达疏引《方言》地之下湿狭隘,犹人之羸瘦困苦。宋 司马光《晋祠谢晴文》久雨不止,涉於积旬,污邪既潴,平原将溢,田恐芜秽,民忧垫隘。 《清史稿卷四·世祖纪一》朕平定中原,惟浙东、全闽尚阻声教,百姓辛苦垫隘,无所控诉,爰命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振旅而前。 |
垫踹窝 | diànchuàiwō | 垫平路面,引申为供人践踏、代人受过。《红楼梦第二十回》赵姨娘见他这般,因问:“是那里垫了踹窝来了?” |
垫溺 | diànnì | 淹入水中。《尚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昬垫" 孔传:"言天下民昬瞀垫溺,皆困水灾。" 唐 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诗:"千年不拥溃,万姓无垫溺。"《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六》辽境自夏末大雨,至是桑乾、羊河溢,居庸关西害禾稼殆尽,奉圣、南京居民庐舍多垫溺。《金史·康元弼传》:"大定二十七年,河决曹濮间,濒水者多垫溺。" |
奠 | diàn | ①向死者供献祭品致敬:祭奠。奠酒。《礼记·檀弓》有司以几宴舍奠于其墓。《晋书 元帝纪》皇太子释奠于太学。《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帝(宋高宗)幸张俊第临奠。②稳固地安置:奠都(dū)。奠基。奠定(使稳固安定,如“奠定基础”)。 |
奠安 | diàn’ān | 安定。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一》:“一则奠安人心,二则张军势以疑敌谋。”《封神演义 第十八回》今又起无端造作,广施土木,不惟社稷不能奠安,宗庙不能磐石,臣不忍朝歌百姓受此涂炭。郭孝成《广东光复记》:“就职以来,夙夜竞竞,务求粤省奠安,商民无扰。” |
奠酹 | diànlèi | 犹奠酒。行奠酹礼。汉 应劭:“上阙奠酹,下困糊口,非孝道也。"唐 白居易《祭小弟文》:"呜呼!尔魂在几,尔骨在棺;吾亲奠酹,於尔床前。"《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五》九月,庚戍朔,帝(宋高宗)行奠酹梓宫之礼。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引姚秀英《姑苏上冢》诗:"不到山塘十五年,旧时女伴话依然。双亲奠酹悲泉路,一弟零丁又各天。" |
奠雁 | diànyàn | ①古代把雁视为爱情忠贞的象征,结婚时男方向女方献雁,称作“奠雁”。《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少不得问名纳彩,奠雁传书,贽入过 家。②古代卿大夫相见,执雁为礼。《仪礼·聘礼》:“大夫奠雁,再拜。上介受。” 郑玄 注:“不言卿,卿与大夫同执雁。” |
奠余玉醴 | diànyúyùlǐ | “奠”意为祭奠或安放。“玉醴”甘泉、仙药或美酒,也可指道教中的唾液。《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进了潇湘馆院门看时,只见炉袅残烟,奠馀玉醴,紫鹃正看着人往里收桌子,搬陈设呢。 |
奠枕 | diànzhěn | 犹安枕。汉 扬雄《法言·寡见》:“昔在姬公,用於周而四海皇皇,奠枕於京。”李轨注:“安枕而卧,以听於京师。”宋 岳飞《五岳祠盟记》:“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辽史·耶律图鲁窘传》:“若此,则争战未已,吾民无奠枕之期矣。”《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八》若辍淮甸之兵,便能平定中原,朕亦何惜?第恐中原未复而淮甸失守,则行朝未得奠枕而卧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一》安丰、庐、濠,风寒最甚,三州安则淮甸无虞,江面奠枕。 |
淀澱 | diàn | ①浅的湖泊:白洋淀。荷花淀。②渣滓,液体里沉下的东西,亦指难溶解的物质下沉到溶液底层:沉淀。积淀。淀粉:有机化合物,白色,不溶于水,米、麦、甘薯、马铃薯中含量很多。工业上应用很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