麽 | mó I. | 见“么”。词尾:怎麽。这麽。多麽。什麽。助词,表示含蓄语气,用在前半句末了:不让你去麽,你又要去。II.ma同“吗”。III.mó形容词,细小,也合称幺麽。如:麽虫(细小的虫);麽人(小人,奸邪之人);麽麽(微细的样子)IV.me见“么”。词尾:怎麽。这麽。多麽。什麽。助词,表示含蓄语气,用在前半句末了:不让你去麽,你又要去。 |
嬷 | mó | ①老妇。嬷嬷——奶奶;制嬷。《二刻拍案惊奇》这店家老嬷装得花簇簇地,将个盒盘盛了礼物,双手捧着,一径到妙观肆中来。②母亲。《花月痕》后来我掌起门户,他嬷便死了。③乳母。《儿女英雄传》也是里头嬷嬷妈,外头嬷嬷爹的跟着。④祖母,外祖母。闽南方言,潮州方言,台湾方言,海南方言:嬷 má/mà,称呼:阿嬷,嬷,嬷嬷。⑤祖母。赣方言:嬷mǎ,称呼:嬷嬷。⑥老婆,媳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江家有个嬷嬷,生得个女儿,名唤爱娘,年方十七岁,容貌非凡。 |
蘑 | mó | 蘑菇/蘑菰:a.食用蕈(xùn)类,如“口蘑”、“松蘑”等,特指“口蘑”;b.借指纠缠。c.借指拖延(“菇”均读轻声)。 |
魔 | mó | ①宗教或神话传说中指害人性命、迷惑人的恶鬼,喻邪恶的势力:魔王。魔爪。魔怪。魔鬼。魔掌。魔窟。恶魔。妖魔。病魔。②不平常,奇异的:魔力。魔术。魔怔(举动异常,像有精神病。“怔”读轻声)。魔法。 |
魔君 | mójūn | 犹魔王。喻指凶残、凶暴者。《初刻拍案惊奇 卷十五》:“那朝奉又是一个爱财的魔君,终是陈秀才的名头还大,衞朝奉不怕他还不起。”殷夫《梅儿的母亲诗》:“世界的创造者只是我们,我们要在今天,今天杀尽魔君。” |
魔心 | móxīn | 邪恶之心。《禅真逸史第十七回》:“慈悲却乃真威武,荡涤魔心上法船。”《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娘娘法旨道:“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失忘。 |
魔障 魔瘴 | mózhàng | ①佛教语。为梵文的音义双译词。修身的障碍。泛指成事的障碍、磨难。《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须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②为人设置障碍,使其无法修行成道。③引申为极力纠缠,诱使背离正道。④隔阂不通。 |
劘 | mó | ①切削。②砺;磨:“砥石劘厉,欲求铦也。”③摩:“君曾西迁为拓本,濡麝割蜜亲劘揩。”④迫近;逼近:“气劘屈贾垒,日短曹刘墙。”参见“毂交蹄劘 gǔjiāotímó”。⑤规劝;直言劝谏:“贾山自下劘上。”⑥切磋:“田子与之游,用诗文学艺相切劘。” |
劘逼 | móbī | 迫,逼近。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见荷荡中佳丽颇多。中一垂髫人,衣冰縠,绝代也。促舟劘逼,忽迷所往。” |
劘切 | móqiē | ①切蹉。唐 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序:"居五六日,复袖来,益引古事以相劘切。"明 方孝孺《与郑叔度书》:"效古君子交友之义,务为箴规劘切。"清 戴名世《李潮进稿序》:"陈君曾起,秦君龙光,两人皆毘陵之秀也,李君相与往复劘切。"②直谏;切责。宋 刘攽《殿中侍御史丰稷可右司谏制》:"为其得劘切人主,纪纲国体也。"宋 曾巩《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方微时,已数劘切上官,无顾避。"《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翰林侍读学士叶清臣在永兴,条对甲寅诏书所问,其言多劘切权贵。" |
劘上 | móshàng | 规劝君上。谓直言诤谏。《汉书·贾邹枚路传赞》:"贾山自下劘上,邹阳、枚乘游於危国,然卒免刑戮者,以其言正也。"宋 岳珂《桯史·郑少融迁除》:"既而少融益衅衅论事,敢於劘上,上亦欣然纳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曰:"(司马)光外托劘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 |
无 | mó I. | 无,“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II. 参见wú。 |
尛 | mó | 古同“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