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ī

①把东西送进口中咽下,或依靠某种事物生活:吃饭。吃药。吃斋。②消灭(多用于军事、棋奕):吃掉敌人一个连。③吸:吃烟。④感受:吃惊。吃紧。吃一堑,长(zhǎng)一智。⑤挨:吃官司。⑥承受,支持:吃不消。⑦船身入水的深度:吃水深浅。⑧被:吃那厮砍了一刀。⑨说话结巴:口吃。

吃闭门羹

chībìméngēng

羹:流汁食品。吃闭门羹,比喻串门时,主人不在家,被拒绝进门或受其他冷遇被摒拒在门外。过去,不少地方的鉴定会、学术讨论会、展销订货会等等,到苏州市来联系时,往往要吃闭门羹。

吃不开

chībukāi

表示不被周围的人接受或欢迎的俗语。老舍《四世同堂五六》:“哼,他!重庆吃不开了,想来抢我们的饭,什么东西!”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四》:“你反正是人越老实,越吃不开。”马南邨《燕山夜话·不吃羊肉吃菜羹》:“另外有许多人,因为不喜欢‘时文’,就往往很吃不开。”

吃不了兜着走

chībùliǎodōuzhezǒu

比喻不识大局,惹出了事或造成了不良后果必须自己承受;原是方言俗语,流传开后,它的原意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淡忘了,反倒是它带着警告、威胁语气或玩话的引申义,为大家所熟知,其意即指:“出了问题,(你)要承担一切后果”或“有你好看,从此你就让我慢慢磨吧”。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不可拿进园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茅盾《锻炼》八:“嘿,贻误戎机,莫说你们两个吃不了兜着走,连我也担个不是呢”。

吃不消

chībuxiāo

指不能支持;支持不住;受不了。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万一日后钱太太说短少了一件东西,她可吃不消。”茅盾《搬的喜剧》:“刚住了四个月又要搬,我可真真吃勿消呀!”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可是连长是不是随便揍人?他要揍人呀,那可吃不消。”

吃菜事魔

chīcàishìmó

一人为魔头,结党事之。古代官方人士对于流行于民间的诸宗教教派并不详加甄别,对于行动诡异,不食荤酒的各个教派,如宋代民间明教,一人为魔头,结党事之,皆菜食,不茹荤,官书称之为吃菜事魔。《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四》(朱熹)寓以吃菜事魔之妖术,簧鼓后进。

吃吃喝喝

chīchīhēhē

指有目的的相互请吃饭,请喝酒。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年纪一大把,乐得看开些,吃吃喝喝,四处八方去逛逛,让我也开开眼界。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有的只是无聊的吃吃喝喝和种种胆大包天却永远不敢实行的计划和想法。

吃醋调歪

chīcùdiàowāi

嫉妒且不怀好意。《红楼梦六十八回》:“我并不是那种吃醋调歪的人。”多用于人的品性。

吃大锅饭

chīdàguōfàn

比喻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不管干得如何,报酬、待遇都一样。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灾难。”刘绍棠《孤村一二》:“过去,吃大锅饭,他三百六十五天不歇工,也挣不出一年的嚼谷,哪里敢想娶媳妇。”

吃得开

chīdekāi

受赏识;受欢迎,行得通。老舍《四世同堂四八》:“不过,作大事的人都得八面玲珑。方面越多,关系越多,才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吃得开。”曹禺《日出第二幕》:“你长得不错。拿得出去,这码头,保您吃得开。”马南邨《燕山夜话·不吃羊肉吃菜羹》:“历代几乎都有一些人擅长于‘时文’,这种人在当时往往很吃得开。”

吃诟/喫诟

喫詬

chīgòu

指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陆德明释文:“喫,口懈反。诟,口豆反。司马云:‘喫诟,多力也。’”唐·贾餗《百步穿杨叶赋》:“克中之时,喫诟不能以施力。”一说善言力诤者。

吃喝拉撒

chīhēlāsā

吃饭、喝水、拉屎、撒尿。指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清·石玉昆《小五义》第六回:“我看着王爷三天吃喝拉撒睡,可有取贵之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5章:“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

吃喝嫖赌

chīhēpiáodǔ

吃:是指好吃懒做,铺张浪费的意思。嫖:是指嫖娼。赌:是指赌博,赌钱。指某些人不务正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九回》:“单是这一个最坏,才上了十三四岁,便学的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了,在家里还时常闯祸。”

吃喝玩乐

chīhēwánlè

指过恣意享乐的生活。魏巍《路标》:“却有人认为糊糊涂涂地吃喝玩乐,那才算没有虚掷自己的年华。”老舍《上任》:“吃喝玩乐的惯了,再天天啃窝窝头?受不了。”

吃花酒chīhuājiǔ

旧时谓在妓院挟妓宴饮。《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你看来往官员,那一个不吃花酒,不叫局?《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后来定辉的同学三、四个人来,要请他们吃花酒,定辉固辞不获。”

吃虀宰相

chījīzǎixiàng

指宋范仲淹。仲淹少时家贫,读书山寺,断虀块粥而食,官至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

吃紧

chījǐn

指严重,重要,紧要,紧张。这是吃紧的地方,要特别注意。紧张。前后方都吃紧。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当此军情吃紧之时,曷敢不竭力维持。”《清史稿·文宗纪》:“ 罗泽南 正在攻勦,武汉喫紧,不可回勦。”

吃糠咽菜

chīkāngyàncài

糠:稻、麦等谷物的皮;菜:野菜。指吃谷糠,吞野菜。形容生活的贫困与艰辛。徐光耀《平原烈火第十四章》:“现在需要他们藏在这里,就藏在这里,吃糠咽菜,睡草蹲房,也不哼一声道一句,咬牙忍受。”

吃苦耐劳

chīkǔnàiláo

吃:经受。耐:禁得起。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新中国虽然已在望中;可是得吃苦耐劳;才能到我们手里。”周恩来《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而我们新四军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chīkǔzàiqiánxiǎngshòuzàihòu

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老本

chīlǎoběn

比喻靠老资格吃饭,没有新的贡献。今世界,科学知识更新很快,我们不能光是吃老本,要时时学习新的东西。

吃里爬外

吃里扒外

chīlǐpáwài

比喻背叛自己集体为别人办事。吃里扒外,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程道一《消闲演义》:“朝臣都不一心,总是吃里爬外,恐怕将来闹糟了算呀!”

吃力不讨好

chīlìbùtǎohǎo

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赞许。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老实说,有了钱,与其这样化的吃力不讨好,我倒不如拿来孝敬点给叔公了。”

吃软不吃硬

chīruǎnbùchīyìng

比喻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容易听从;个性顽强不怕强硬。清·醉月山人《狐狸缘全第三回》:“从来小孩爱戴高帽儿,吃软不吃硬。”

吃闲饭

chīxiánfàn

方言。只吃饭不做事(老人、病人和孩子除外)。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北方的人们把只知道吃饭不知道干活的人称为“吃闲饭”的。在单位把那些拿着工资不干活的人称做“吃闲饭”的。还有把社会上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叫做吃闲饭的人。

吃现成饭

chīxiànchénɡfàn

比喻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他却一直不引见、不到省,仍旧在老子任上当少爷,吃现成饭,静候机缘。”

吃哑巴亏

chīyǎbakuī

自己遭受暗算或受损吃亏,不敢声张或无法申诉,只好自认吃亏·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四回》:“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巴亏了。”老舍《骆驼祥子》天不怕,地不怕,绝对不低着头吃哑巴亏

吃眼前亏

chīyǎnqiánkuī

指吃现亏,承受的苦头或损失。曹禺《日出一幕》:“这一帮人不好惹,好汉不吃眼前亏。”

吃一看十chīyīkànshí指筵席上菜肴丰富,但实际吃的少,摆着看的多。《西游记第六九回》只见那上面有四张素桌面,都是吃一看十的筵席

吃一堑

长一智

chīyíqiàn

zhǎngyízhì

本为石匠师傅打石磨时,石胚吃一钎,石胚即长一齿之意。意思是说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是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道理。明·王阳明《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吃着碗里

看着锅里

chīzhewǎnlǐ

kànzheguōlǐ

俗语,比喻贪心不足。《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你还哄我哩,你那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儿,你说我不知道?”《红楼梦第十六回》:“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吃著不尽

吃着不尽

chīzhuóbùjìn

著:通,穿衣。吃的穿的,享用不尽。比喻生活富裕。·魏泰《东轩笔录 第十四卷》: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戏语之曰:状元试三场,一生吃著不尽。沂公正色答曰:曾平生之志,不在温饱。’”《聊斋志异 金陵女子》宜少慰其苦辛,再检十数医方与之,便吃著不尽矣。

吃子孙饭

chīzǐsūnfàn

旧指坏事做得多了会连累到子孙,就等于把子孙后代的饭都吃了。指做坏事,赚昧心钱。

吃自来食

chīzìláifàn

俗语,比喻过不劳而获的生活。《二刻拍案惊奇○》:朱三反靠着老婆福荫,落得吃自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