骋 | chěng | ①奔跑:驰骋。骋足。骋骛(奔驰)。唐 韩愈《石鼓歌》:“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聊斋志异 瞳人语》“乡有士人,偕二友于途,遥见少妇控驴出其前,戏而吟曰:‘有美人兮!’顾二友曰:‘驱之!’相与笑骋。《聊斋志异 西湖主》才至半山,闻鸣镝声,方疑听间,有二女郎乘骏马来,骋如撒菽,各以红绡抹额,髻插雉尾。②放开,尽量展开:骋目。骋怀。骋望。《老残游记第十一回》他却必须住在租界或外国,以骋他反背国法的手段;必须痛低人说有鬼神的,以骋他反背天理的手段。③抒发,发挥:骋志。骋能。《史记·孝武本纪》:“羣儒既不能辩明封禪事,又牵拘於诗书古文而不敢骋。”《资治通鉴 晋纪十五》志骋凶丑,以窥神器。晋 陶渊明《杂诗诗二首 其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④放任,放纵。骋心(恣意,快心);骋快(放纵);骋情(纵情)。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骋西山之逸议,驰东皋之素謁。”《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八》德义之风未著而赃污者骋与? |
骋辩 骋辨 | chěngbiàn | 纵横辩论。《宋书·律历志下》:"天数差移,百有馀载,议者诚能驰辞骋辩,令南极非冬至,望不在冲,则此谈乃可守耳。"宋 梅尧臣《和许待制病起偶书》:"谈出古人非骋辩,诗成王化不言谗。"《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上误拔擢至此,以不才斥去宜矣。使与众人骋辨取容,(赵)安仁不为也。" |
骋驰 | chěngchí | ①疾速行进。《淮南子·修务训》:“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便媚拟神,身若秋药被风,发若结旌,骋驰若骛。”高诱注:“骋驰言其疾也。”清 龚自珍《与人笺四》:“ 庄子曰:‘吾虚而与之委蛇。’委蛇耳,而与之乎骋驰,而与之乎沉溺,而与之乎上九天,绝九渊,真吾子所谓随矣。” ②恣意追逐。《后汉书·方术传序》:“后王莽矫用符命,及光武尤信谶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骋驰穿凿,争谈之也。” ③放任,放纵。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骋西山之逸议,驰东皋之素謁。” |
骋辞 骋词 | chěnɡcí | 谓自如地、尽情地运用言语文辞。汉 孔融《荐祢衡表》:"飞辩骋辞,溢气坌涌。"《隋书·经籍志四》:"文者,所以明言也。古者登高能赋,山川能祭,师旅能誓,丧纪能诔,作器能铭,则可以为大夫,言其因物骋辞,情灵无拥者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一》王安石博辨骋辞,人莫敢与抗,(吕)公著独以精识约言服之。 |
骋怀游目 | chěnghuáiyóumù | 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游目:远眺。纵目四望,开阔心胸。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骋力 | chěnglì | ①施展才力;效力。《文选·王粲》:“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张铣注:“冀宇内清平,假借帝王之高道,驰骋才力,以为辅弼。” 唐 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使恃才薄行者自赎於烦辱,以能见忌者骋力於通衢。”明 李东阳《成国庄简公挽诗序》:“彼骋力舞智,以殴时诳俗。”②炫示强大有力。唐 无名氏《补江总》:“彼好酒,往往致醉。醉必骋力,俾吾等以彩练缚手足於牀,一踊皆断。” |
骋马 | chěngmǎ | 纵马奔驰。《说岳全传 第七十八回》玉貌娉婷,懒傍妆台骋马游。 |
骋耆奔欲 | chěngqíbēnyù | 谓随自己的嗜欲而奔走求取。《汉书·扬雄传上》:“若夫壮士慷慨,殊乡别趣,东西南北,骋耆奔欲。” |
骋望 | chěngwàng | ①放眼远望。战国楚 屈原《九歌 湘夫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②驰骋游览。 |
骋骛 | chěngwù | ①驰骋;奔走。《楚辞·九歌·湘君》:“鼂骋騖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文选·班固《西都赋》:“连交合众,骋騖乎其中。”李周翰注:“骋騖,犹驰逐。”唐 独孤及《唐故殿中侍御史萧府君文章集录序》:“方将乘惊风以骋騖,视青云如咫尺。”宋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②犹致力。 唐 韩愈《复志赋》:“朝骋騖乎书林兮,夕翱翔乎艺苑。”宋 苏辙《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今夫骋騖乎俗学而不闻大道,虽勤劳没齿,余知其无以死也。” |
骋心 | chěngxīn | 恣意,快心。《后汉书·陈蕃传》:“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是谓三空。加兵戎未戢,四方离散,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岂宜扬旗曜武,骋心舆马之观乎!” |
骋足 | chěngzú | 奔跑着的马足。借指良马。张衡《西京赋》:“百马同轡,骋足并驰。”《晋书·葛洪传》:“奋翅则能陵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躡景。”明 杨慎《谭苑醍醐·唐太宗昭陵六马图赞》:“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