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 | chāo | ①越过,高出:超越。高超。超出。超额。超龄。超等。超载。超重。超支。②跳上,跨过:《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③在一定范围以外:超自然。超音速。超导现象。④遥远:超遥。超忽。⑤怅惘的样子:“武侯超然不对”。 |
超拔 | chāobá | ①拔擢;出色。《晋书·慕容盛载记》:“盛引见百僚于东堂,考详器艺,超拔者十有二人。” 宋·苏轼《谢王内翰启》:“欲求倜傥超拔之才,则惧其放荡,而或至於无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著有《颠草》四卷,超拔可诵。” ②得到解救或赦免。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狱囚囚官》:“其犯重辟者,亦当设法超拔。” ③道教语。谓得道成仙,上升天界。 前蜀·杜光庭《众修三元醮词》:“未穷超拔之源,徒慕清虚之旨。”佛教语。谓得到超度,脱离苦难。清·洪升《长生殿·情悔》:“我杨玉环生遭惨毒,死抱沉冤,或者能悔前愆,得有超拔之日,也未可知。” |
超超玄著 | chāochāoxuánzhù | 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著:明显。指言论、文辞高妙明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读此诗而思此景,即不必有此景。而但读此诗已令人超超玄著矣。 |
超尘拔俗 超尘出俗 超尘脱俗 | chāochénbású chāochénchūsú chāochéntuōsú | 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形容人品超过一般,不同凡俗。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孟明登太华山,至明星岩下,果见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飘飘然有超尘拔俗之姿。《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
超乘 | chāochéng | ①跳跃上车、马等。《聊斋志异 老饕》取金已,乃超乘,作一举手,致声“孟浪”,霍然径去。《聊斋志异 念秧》见吴过,亦起,超乘从之。《聊斋志异 刘全》年八旬,尚强健,能超乘驰走。②引申指勇士﹑武士。③形容勇猛敏捷。④驰骤。 |
超度 超荐 | chāodù chāojiàn | ①跳过。②超越;胜过。③佛、道教谓使死者灵魂得以脱离地狱诸苦难。《水浒传第一一九回》想起诸将劳苦,今日太平,当以超度。《西游记第十一回》却又聚集多官,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西游记第十三回》:“那伯钦的父亲之灵,超荐得脱沉沦。”歧路灯第六三回:“晚上人脚儿定了,内眷烧黄昏纸儿,俺才去念经,替你老人家超荐亡灵。” ④指援救,救助。 |
超度众生 | chāodùzhòngshēng | 佛教用语。用念经来使死人脱离苦海。也泛指做善事。他想成佛好超度众生。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场圆满,正要回来,女众们都劝我道:‘千难万难出来一次,夜间钟法上放焰火超度众生,极有功德,怎的不看看去?’” |
超凡出世 | chāofánchūshì | 超越凡俗,离开尘世。元·马钰《清心镜·叹世》“厮是非,讲闲气。岂悟修行,超凡出世。”明·无名氏《长生会》头折:“更和他这福禄寿超凡出世,请着这八洞仙传奉敕。” |
超凡入圣 | chāofánrùshèng | 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唐·吕岩《七言之二》:“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胜弗为难。” |
超忽 | chāohū | ①遥远貌。②引申为精神高逸貌。③迅速貌。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④惆怅;迷惘。 |
超乎寻常 | chāohū-xúncháng | 在合理或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外的,极不公平、极粗鲁或极不正义的。超乎寻常的死亡率。 |
超豁 | chāohuō | ①饶恕;宽免。明 孟称舜《英雄成败第四折》:“只求大人做主,超豁咱们狗命哩。”《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望老爷天鉴之下,超豁无辜。《天雨花第二回》:“儿实不忍为刻薄,得饶人处且饶人。三十担米无大损,算来超豁一贫民。”②豁达开阔。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自非有清奇之兴,超豁之襟,不能往也。” |
超阶越次 | chāojiēyuècì | 谓越过原有的等级顺序,多指越级提升官吏。《晋书·赵五伦传》:“其余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参见“不次之迁”。《晋书·赵五伦传》:“其余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 |
超今冠古 超今绝古 超今越古 | chāojīnguàngǔ chāojīnjuégǔ chāojīnyuègǔ | 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亦作“超今越古”、“越古超今”。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下卷:“夫子美诗超今冠古,一人而已。”明·李贽《与管登之书》:“细读佳刻,字字句句皆从神识中模写,雄健博达,真足以超今绝古。”明·无名氏《桃园结义》二折:“凭着我壮志能,胆气粗,博一个黄阁标名,超今越古。” |
超旷 | chāokuàng | 高远旷达。明 王廷相《近海集 序》:“其蓬莱、方丈、扶桑、灵槎、瑶草、羽人之属,虽非真有,亦足以寄兴於超旷。凡以使我忘夫弃斥之琐尾而乐於尘垢之外者,非兹乎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仙》:“遇三秀才,谈论超旷,遂与沽酒款洽。” |
超类绝伦 | chāolèijuélún | 见“超世逸群”。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故使克明即不中举……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 |
超躐 | chāoliè | ①超越,走到别人前面去。宋 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邯郸枕上事,且饮且田猎。或昏眠委翳,或妄走超躐。”②指越级提拔;迅速升迁。夤缘超躐。《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一》汤鹏举言:“西清次对,超躐禁从,所以褒有德而显有功也。”《宋史·选举志一》:“以年劳取人,可以絶超躐,而不无贤愚同滞之叹;以荐举取人,可以拔俊杰,而不无巧佞捷进之弊。”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宋煇係直龙图阁,便除待制,太超躐,欲且与脩撰。” |
超伦轶群 | chāolúnyìqún | 伦:同类;轶:超过。形容超群出众。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于谋成事遂,睡足饭饱之余,三月炼字,半年锻句,将来会做出超伦轶群的古奥漂亮作品。” |
超迈绝伦 | chāomàijuélún | 伦:同辈。超越同辈,无人可比。南朝齐·谢赫《毛惠远》:“出入穷奇,纵横逸笔,力遵韵雅,超迈绝伦。”亦作“超然迈伦”。宋·许顗《彦周诗话》:“东坡《海南诗》、荆公《钟山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
超迁 | chāoqiān | 越级升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嗇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魏书 献文帝拓跋弘纪》诸非劳进超迁者,亦各还初。《资治通鉴 随纪七》(隋炀)帝至江都,江、淮郡官谒见者,专问礼饷丰薄,丰则超迁丞、守,薄则率从停解。《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三年》:“薛茂卿以科斗寨之功,意望超迁。” 清 袁枚《新齐谐·悬头竿子》:“乾隆三十年新例,拏获强盗者破格超迁。” |
超前绝后 | chāoqiánjuéhòu | 指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野叟曝言》六九回:飞娘咋舌惊叹道:‘天下有这等奇烈女子,守节不变,犹人所能,至宁死而不显,婆婆之失,则真可超前绝后矣。’ |
超群拔类 | chāoqúnbálèi | 超出众人,在同辈中拔尖。宋 苏辙《臣事下三》:“幸而又有超群拔类之才,则公卿大臣又得荐之于天子,而特宠贵之。”茅盾《无题》我是把《诗经》上反复咏叹的笔法神而化之的,你想,不是一个超群拔类的美中之后女主角活现在你眼前么! |
超群出众 | chāoqúnchūzhòng | 指超过众人。经过几年之后,他的字竟写得超群出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超群出众太虚玄。”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你道生得如何?……即非倾国倾城色,自是超群出众人。 |
超群绝伦 | chāoqúnjuélún |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无人可比。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花月痕第四回》:自经略到晋,克复平阳,会剿陈汝,他二人便超群绝伦,为经略赏识。 |
超群轶类 | chāoqúnyìlèi | 解释见“超群拔类”。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38回:“这骕郎文艺固是超群轶类,恰与素臣天生神力仿佛。” |
超群越辈 | chāoqúnyuèbèi | 超越众人和同辈。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
超然 | chāorán | ①超脱世俗。历史家所必需的超然态度。《老子 第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宋 苏轼《超然台记》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②怅惘的样子。超然不对。《庄子·徐无鬼》武侯超然不对。 |
超然不群 | chāoránbùqún | 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
超然独处 超然独立 | chāorándúchǔ chāorándúlì | 谓超出世事离群独居。《文选·宋玉 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
超然绝俗 | chāoránjuésú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超然物外 | chāoránwùwài | 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意,区区在位者何足累其心哉。明 俞弁《逸老堂诗话卷上》:“彷佛王维画,超然物外情。”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这一种仪式既经举行,即倘有后患,各部都该负责,不能超然物外,说风凉话了。” |
超然迈伦 | chāoránmàilún | 解释见“超迈绝伦”。宋·许顗《彦周诗话》:“东坡《海南诗》、荆公《钟山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
超然远举 | chāorányuǎnjǔ | 超脱世事,远由而去。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亦作“超然远引”。清·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超然远引,而子胥乃恋恋不去,终以谏死于吴。” |
超然远引 | chāorányuǎnyǐn | 解释见“超然远举”清·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超然远引,而子胥乃恋恋不去,终以谏死于吴。” |
超然自得 超然自逸 | chāoránzìdé chāoránzìyì | 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他的小日子过得超然自得。汉·袁绍《与公孙瓒书》:“故为荐书恳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谓天罔可吞,豪雄可灭。”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
超生 | chāoshēng | ①佛教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②开脱。笔下超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提控道:“老爷‘细审’二字,便是无辜超生之路了。”③宽容。 |
超世 | chāoshì | ①谓杰出不凡、异乎寻常。《后汉书·冯衍传上》:“显忠贞之节,立超世之功。”《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宋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明 张居正《答奉常陆五台论治体用刚书》:“以丈素有超世之识,知僕所以肩鉅承艰之心,为能疏附后先,以共济艰危也。”②犹出世,出尘。宋 曾巩《李白诗集 后序》:“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明 高启《春日怀十友·吕道士敏诗》:“晨策思频往,聆君超世言。” |
超世拔俗 | chāoshìbású | 解释见“超尘出俗”。《西湖佳话·灵隐诗迹》:“自从这亭子造了,游人都要到亭子上息足片时,说些超世拔俗的话。” |
超世绝伦 超世绝俗 | chāoshìjuélún chāoshìjuésú | 超出世人和同辈。亦作“超类绝伦”、“轶群绝类”。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元·刘祁《归潜志》第12卷:“自非坚刚不拔之志,超世绝伦之人,其遇忧患,遭废绌而不变易者,鲜关哉!”解释见“超俗绝世”。《宣和书谱·送先辈诗》:“及乘兴一寓于挥洒,自然有超世绝俗之态矣。”元·刘壎《隐居通议·理学》:“其所得如此,想当时必有超世绝俗之论,惜不传也。” |
超世逸群 | chāoshìyìqún | 指超出世俗,无人可比。逸群:超群;出众。汉 蔡邕 《太尉桥公碑》:“岐嶷而超等,总角而逸羣。”唐 韦应物 《答裴处士》诗:“况子逸羣士,栖息蓬蒿间。”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习禅五·庆诸》:“寻传经讲,自谓为僧有逸群事业。” |
超世之才 | chāoshìzhīcái | 有超越世人的才能。《晋书 武帝纪》中抚军(武帝司马炎)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宋·苏轼《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超授 | chāoshòu | 升迁。亦指越等授官。越级提拔。《晋书·慕容暐载记》:“摧锋陷鋭,宜论功超授。”《资治通鉴 梁纪十七》(萧泰)先为中书舍人,倾财以事时要,超授谯州刺史。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有能捉获贼者,赐钱万贯,仍加超授。”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 序》:“余友遵义黎庶昌蒓斋以出使西班牙参赞,超授出使日本大臣。” |
超殊 | chāoshū | ①犹迵异。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麟凤与麏雉悬絶,珠玉与砾石超殊。”②卓越特异。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卷八》:“天地又踌躇,须生个奇才异质,风雅超殊。” |
超俗绝世 | chāosújuéshì |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 |
超腾 | chāoténg | ①超越,凌驾。唐 王勃《拜南郊颂》序:"若夫应运而生,继天而作,鼓动千载之下,超腾百王之上。"②越级提升。《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 |
超以象外 | chāoyǐxiàngwài |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鲁迅《华盖集续编 马上支日记》人倘能够“超然象外”,看看报章,倒也是一种清福。 |
超逸 | chāoyì | 高超;不同凡俗。晋 葛洪《抱朴子内篇 自序》:“洪体乏超逸之才,偶好无为之业。” 唐 韩愈《为人求荐书》:“及至匠石过之而不睨,伯乐遇之而不顾,然后知其非栋梁之材、超逸之足也。”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 卷三》:“独造之语,自是奇丽超逸,览之跃然而醒。”明 袁宏道《徐文长传》间以其余,旁溢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红楼梦 第十六回》:“宝玉细看那黛玉时,越发出落的超逸了。” |
超逸绝尘 | chāoyìjuéchén | 谓不拘滞于世俗,超然物外。《宣和书谱·空鲙帖》:“往昔字学之流,其初笔法安在?惟其胸次笔端超逸绝尘,暗合法度,则其草创便为一物之宗。” |
超轶 | chāoyì | ①超越;胜过。②谓高超不同凡俗。 |
超轶绝尘 | chāoyìjuéchén | 足不沾尘。形容骏马飞驰神速,超越众马。比喻才力非凡,无法企及 。超群越众,出类拔萃。《庄子·徐无鬼》:“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超轶绝尘,不知其所。”宋·陆游《跋兰亭序》:兰亭刻石,虽佳本皆不免有可恨。此唐人响拓,乃独纵横放肆,不为法度拘窘,犹可想见茧纸,故书之超轶绝尘。宋.张孝祥《吴尉》:执事潜心正学,志其远大,至于翰墨余事,犹超轶绝尘如此,真吾党之士所敬畏者。《黄庭坚传》: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 |
朝章国典 朝章国故 | cháozhāngguódiǎn cháozhāngguógù | 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隋书·牛弘传》:“晋秘书监荀勖定魏《内经》,更著《新簿》。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日记或书信,是向来有些读者的。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请托,于是害得名人连写日记和信也不敢随随便便。” |
超擢 | chāozhuó | 升迁;越级提升。《资治通鉴 汉纪十六》昌邑官属皆征至长安,往往超擢拜官。《资治通鉴 梁纪一》(高)肇以在朝亲族至少,乃邀结朋援,附之者旬月超擢,不附者陷以大罪。唐 元结《辞监察御史表》:“圣私殊甚,特加超擢。”《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三年》:“附之者旬月超擢,不附者陷以大罪。”《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二》户部郎中吉温见(安)禄山有宠,又附之,约为兄弟。说禄山曰:“李右丞相虽以时事亲三兄,不必肯以兄为相;温虽蒙驱使,终不得超擢。兄若荐温于上,温即奏兄堪大任,共排(李)林甫出之,为相必矣。”《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七》赵镕等入对,帝(赵光义)曰:“(李)昉、(贾)黄中等以循默守位,故罢。卿等宜各戮力以副超擢。”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五学士》:“李厚菴光地以军功超擢学士。”蔡东藩《唐史通俗演义第四二回》:“玄宗超擢力士为将军。” |
超足 | chāozú | 犹腾跃。《史记·苏秦列传》:“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司马贞索隐:“按:超足谓超腾用势,盖起足蹋之而射也。”《云笈七籤 卷二十》:“躡飞而上步,乘空纪而超足。” |
怊 | chāo | 悲伤;失意:怊怊然若有所失。《庄子·天地》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 |
怊怅 | chāochàng | 惆怅,形容人失意时感伤惆怅的情绪。唐 皎然《奉送陆中丞长源诏徵入朝》诗:“归心复何奈,怊怅在江滨。”《聊斋志异 凤仙》言已,不见。怊怅而归。《聊斋志异 陈云栖》中心怊怅,思欲委曲受夤缘,再一亲其娇范,适有家人报父病,遂星夜而还。 |
怊怅若失 | chāochàngruòshī | 形容人失意时感伤惆怅的情绪。《聊斋志异 聂小倩》一日,俯颈窗前,怊怅若失。《聊斋志异 霍女》朱(大兴)怊怅若失,遍访之,乃知在邻村何氏家。 |
绰 | chāo I. | 匆忙地抓起,拿起:绰起一根棍子。II. chuò①富足:宽绰。绰绰有余:形容很宽绰,用不完。②绰号:外号。 |
绰经 | chāojīng | 顺着线索。《西游记第十七回》:“大王,祸事了!下请书的小校,被孙行者打死在大路旁边,他绰着经儿,变化做金池长老,来骗佛衣也。”《西游记第三三回》:“老魔道:‘兄弟,错拿了,这个和尚没用。’八戒就绰经説道:‘大王,没用的和尚,放他出去罢,不当人子!’” |
焯 | chāo I. | 把蔬菜放到沸水中略微一煮就捞出来:焯菠菜。II.zhuō明白透彻:焯见(同“灼见”)。焯烁。 |
焯然 | chāorán | 昭著貌。《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端平三年》:“了翁刻苦向学,凡四十年,国家人才,焯然有称如了翁者几人?愿亟召还,处以台辅。”《资治通鉴 魏纪五》为人上者至公至明,则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无所复逃矣。 |
剿 | chāo I. | 以别人的语言文句作为自己的:剿说。剿袭(亦作“抄袭”)。II.参见“剿jiǎo”。 |
剿袭 | chāoxí | “剿”同“抄”。剽窃人言以为己说。《清史稿·太宗纪一》苟不务直言,远引曲喻,剿袭纷然,何益於事?”《红楼梦 第二一回》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及掇拾者为之,则剿袭成语,无条贯之可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