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g I.

①两端的距离:长度。②长度大,与“”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久: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老子·第二十二章》不自矜,故长。③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④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⑤常常,经常。《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文襄(高澄)嗣业,帝以次长见猜嫌。唐 贾岛《落第东归逢僧伯阳》诗:“晓去长侵月,思乡动隔春。”唐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 杜甫《梦李白诗之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宋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II.参见zhǎng。

长安

cháng’ān

①古都城名。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于此定都。西末绿林、赤眉,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城筑于惠帝时,在今西安市西北。隋城筑于文帝时,号大兴城,故址包有今西安城和城东、南、西一带。唐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②唐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宋 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指汴京,也有认为就是指长安)

长安道上

cháng’āndàoshàng

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五代·无名氏《贺圣朝》词:“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

长安居大

不易

chang’ānjūdabuyi

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国都,生活不容易维持。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清·宣鼎《夜雨秋灯录·记李三三逸事》惟是长安居大不易,乃知囊内钱空,始觉旧游如梦。

长安棋局

cháng’ānqíjú

比喻动荡不定的政局。唐 杜甫《秋兴》诗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柳亚子《题芷畦燕游续草》诗:“长安棋局几时休,蕉萃行吟客子愁。”

长安少年

chángānshàonián

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明 宋濂《杏庭摘稿序》:“燕姬越女,巧自衒鬻于春风之前,冀长安少年,为之一顾。”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大钟寺》游人坌集,士女如云,长安少年多驰骤车马以为乐。

长傲饰非

chángàoshìfēi

滋长骄傲、掩饰过错。清·陈确《答张考夫书》:“怙恶不悛,长傲饰非者,古下愚不肖之流。”

长班

chángbān

官员身边随时听使唤的仆人。又称“长随”。明 沈德符《野获编·畿辅·京师名实相违》:“(京官)拜客则皆出长班授意,除赴朝会谒贵要之外,远近迟速以及当求面、当到厅、当到门,导引指挥,惟其所适。” 《聊斋志异 王子安》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旧北京供役于各会馆的仆人。清 戴名世《书光给谏轶事》:“康熙丁卯,余入京师,有役事我於舍馆——京师所谓长班者也——年八十馀矣。”指旧时官绅所雇的仆人。清 李渔《意中缘·赴任》:“禀老爷,长班磕头。”

长飙

chángbiāo

大风,远风。南朝宋 鲍照《放歌行》:“素带曳长飈,华缨结远埃。”南朝梁 何逊《赠江长史别诗》:“长飇落江树,秋月照沙溆。”唐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长薄

chángbáo

绵延的草木丛。《楚辞·招魂》:“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倚沼畦瀛兮遥望博。”王夫之通释:“长薄,山林互望皆丛博也。”一说地名。文选·陆机《挽歌》:“按轡遵长薄,送子长夜臺。”李周翰注:“草木丛生曰薄。” 唐 王勃《春思赋》:“桃花万骑喧长薄,兰叶千旗照平浦。”唐 王维《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长才短驭

chángcáiduǎnyù

指大材小用。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又蒙洪提督保举,调回广东,以为有些好处,谁想只受大南门把总之职。所谓长才短驭,好不令人愤恨。”

长才广度

chángcáiguǎngdù

指才能出众器量宏大的人。三国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

长材茂学

chángcáimàoxué

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明 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一:“开局秉笔,固皆一代之长材茂学,必有所见广圣意者。”

长材小试

chángcáixiǎoshì

犹言大材小用。清 浴日生《海国英雄记 航海》:“运贩生涯,锱铢贱业,教俺长材小试,无聊之极。”

长策

chángcè

长的鞭。常比喻威势。汉 贾谊《过秦论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②上策;万全之计;效用长久的方策。治国安邦之长策。三国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晋书 宣帝纪》挫于坚城之下,有自破之势,宜长策以御之。《晋书 文帝纪》吾当以长策縻之,但坚守三面。唐 王维《酬张少府》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长长

chángcháng

①常常;经常。 唐 智远《律僧诗》:“滤水与龕灯,长长护有情。”宋 周邦彦《感皇恩词》:“为谁心子里,长长苦?”②长久。朱子语类卷七二:“有昼必有夜,设使长长为昼而不夜,则何以息?”参见“长长zhǎngzhǎng

长车

chángchē

①古时的兵车。宋 岳飞《满江红 写怀词》:“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参见“长轂”。②即长途车。行远程的车子。《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他便雇了长车,结伴一同起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我这车子是从王家营僱的长车,回去早一天,少算一天价,何苦在这里躭搁呢?”

长川

chángchuān

①长流。三国魏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②连续不断地,常川。长川供给。长川往来。

长春不老

chángchúnbùlǎo

犹言长生不老。《醒世恒言 李道人独步云门》:“各要寻几件希奇礼物上寿,祝他个长春不老。”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三回:“奴才只有天天多烧几炉香,叩祝恩帅长春不老罢了。”

长春节

chángchūnjié

生日,寿辰。《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丁丑,南唐主遣使来贺长春节。《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令:“文武官及百姓,自今长春节及它庆贺,不得辄有贡献。”

长此以往

chángcǐyǐwǎng

长久这样下去。高阳《清宫外史上册》:“长此以往,必定搞成明朝末年那个样子,大政受言路的影响,摇摆不定,政府一件事不能办。”《鲁迅书信集·二五六·致张廷谦》:“倘长此以往;恐怕要日见其荒凉。”

长道

chángdào

大道;远路。《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羣丑。”朱熹集传:“长道,犹大道也。”《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迴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唐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明 李攀龙《录别诗之四》:“荡子无室家,悠悠在长道。”

长笛

chángdí

管乐器,管身有指孔和吹孔,音域从中央C往上三个八度,外形大体与我国竹笛类似。亦指古时流行中国北方的羌笛。南北朝 佚名《折杨柳歌辞五首》:“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长弟

chángdì

亦作“长悌”。先后。《国语·吴语》:“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许诺。”韦昭注:“长,先也;弟,后也。”章炳麟 《訄书·订文》:“若是,则布政之言,明清长弟,较然如引绳以切墨,品庶昭苏,而啙媮者竞矣。”

长恶不悛

cháng’è’bùquān

长期作恶,不知悔改。使用时应注意它与怙恶不悛的微妙区别。《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宋·李纲《申省措置酌情处断招降盗贼状》其有久为头首,累受招安,长恶不悛,及杀人众多,情理巨蠹之人,自合依旧处死。《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五》其长恶弗悛者,必重置典宪,投之荒远,庶几咸知征创,守道向方,悉为皇极至正之归,以成圣明极辨之治。

长恶靡悛

cháng’èmǐquān

指长期作恶,不肯悔改。《隋书 炀帝纪下》:“朕以许其改过,乃诏班师,而长恶靡悛,宴安鸩毒,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长贰

cháng’èr

zhǎng’èr

指官的正副职。《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九》(吕)公著既秉政,乃日聚都堂,长贰并得议事,遂为定制。《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八》时事出非常,礼部长贰俱阙,而新除太常少卿吴表臣未至,一时礼仪皆秘书省正字、权礼部郎官孙道夫草定。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卷三》宣和中,百司庶府悉有内侍官为承受,实专其事,长贰皆取决焉。宋 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戏举诗对》长贰每会食,多戏举诗对。《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四》旧法,吏部长贰得以铨量年老不堪厘务之人,今不复有所进退。《明史·颜伯玮传》燕兵至,州长贰尽弃城走。

长风

chángfēng

①远风。战国楚 宋玉《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灵胥。”刘逵注:“长风,远风也。”唐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 李白《关山月》:“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唐 杜甫《龙门阁诗》:“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明 高启《梦游仙诗》:“长风八万里,夜入通明天。”②暴风;大风。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卷一》引《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风。”唐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唐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五代佚名《敦煌曲子词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明 刘基《拟连珠之五十》:“长风烈烈,难行折舵之舟。”③威风。唐 杜甫《丹青引》:“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长风破浪

chángfēngpòlàng

喻指远大的志向,也比喻趁着有利的时机和条件,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地去实现远大的志向。唐·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沙

chángfēngshā

长风夹,即春秋时吴楚大战的鹊尾渚,位于今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长风村。此处长江中是一处自古与瞿塘、滟渝并称的险段。江边旧有长风城、长风港,供来往船舶停泊过夜。唐代以前已有街市,北宋建隆元年(960)置镇。唐 李白《长干行 其一》:“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干

chánggàn

①古建康里巷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长干行:乐府曲名。是长干里一带的民歌。唐 李白《长干行 其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②借指南京。

长歌

cháng’gē

①放声高歌。张衡《西京赋》:“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唐 李贺《长歌续短歌》:“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髮。”唐柳宗元《溪居》:“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明 何景明《赠郑佐诗》:“老郑空同客,长歌北海尊。”清 邹容《和西狩》:“目瞑负多久,长歌招国魂。”②篇幅较长的诗歌。唐 司空图《冯燕歌》:“为感词人沉下贤,长歌更与分明説。”

长歌当哭

chánggēdàngkū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形容借歌抒情。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七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清·黄宗羲《南雷文案·亡儿啊寿圹志》儿卒于乙未之除夕;长歌当哭;遂以哭儿者为之铭。

长公主

chánggōngzhǔ

zhǎnggōngzhǔ

皇帝的姊妹或皇女之尊崇者的封号,仪服同藩王。后代仅为皇帝姊妹的封号。书·昭帝纪:“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共养省中。”后书·皇后纪下:“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蕃王。”新唐书·高宗三女传:“高安公主,义阳母弟也…… 神龙初,进册长公主。”宋史·秦国大长公主传:“秦国大长公主,太祖同母妹也。初适米福德,福德卒。太祖即位,建隆元年封燕国长公主 。”明史·公主传序:“明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册。”。书·外戚传上·孝景王皇后:“长公主嫖有女,欲与太子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得贵幸,栗姬日怨怒,谢长主,不许。”

长轂

chánggǔ

车轮中心较长的承轴圆木。指兵车。《周礼·考工记·车人》:“行泽者欲短毂,行山者欲长毂,短毂则利,长毂则安。”《左传·昭公五年》:“长毂九百。”杜预注:“长毂,戎车也,县百乘。”汉·班固《燕然山铭》:“元戎轻武,长毂四分。”唐·柳宗元《安南都护张舟墓志铭》:“公於是陆联长毂,海合艨艟。”参见“长车”。

长号

chánghào

①大声号哭。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②铜管乐器的一种。中国俗称“伸缩喇叭”、“拉管”。

长河

chánghé

①大河。特指黄河。唐 李颀《送陈章甫》:“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宋 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②银河。唐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③比喻漫长的历程。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相对真理。④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唐·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长恨

chánghèn

遗恨千古。指千古之遗恨。唐 李煜《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五代 徐昌图《临江仙 饮散离亭西去》:“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宋 苏轼《临江仙·夜来东坡醒复醉》:“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唐 白居易所作《长恨歌》的略称。清 袁枚《嘛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长话短说

chánghuàduǎnshuō

要说的话很多,一时不能说清,只用扼要的几句话表明主要意思。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六回:“长话短说,你与谭学生是同盟兄弟,他赢了俺一百多银子。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我们现在长话短说,胡老板这方面,你到底怎样?”

长怀

chánghuái

①遐想,悠思。刘向《九叹·远逝》:“情慨慨而长怀兮,信上皇而质正。”三国魏 嵇康《秀才答诗之四》:“感寤长怀,能不永思。”南朝梁 江淹《恨赋》:“齎志没地,长怀无已。”②犹永归。谓一去不返。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驰波跳沫,汩濦漂疾,悠远长怀,寂漻无声,肆乎永归。”李善注引郭璞曰:“‘怀’亦‘归’,变文耳。”③常常怀有。唐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长淮

chánghuái

指淮河。《资治通鉴 宋纪十四》既而六军献捷,方隅束手,天子欲贾其余威,师出无名,长淮以北,倏忽为戎。唐 王维《送方城韦明府诗》:“高鸟长淮水,平芜故郢城。”宋 张孝祥《六州歌头 词》:“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六》自金侵长淮,江上之民,有所谓踏车夫,则操舟楫而杂战卒。清 顾炎武送归高士之淮上诗:“送君孤棹上长淮,千里谈经意不乖。”

长戟高门

chángjǐgāomén

门庭高大,门内列戟。形容旧时显贵人家的威仪。唐 张鷟《游仙窟》:“鸣钟食鼎,积代衣缨;长戟高门,因循礼乐。”

长计远虑

chángjìyuǎnlǜ

指长远打算。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然古之人君,所以为子孙长计远虑者,类皆如此。”

长驾远驭

chángjiàyuǎnyù

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清 龚自珍《安边绥远疏》:“虽有长驾远驭之君,乘兵力之盛,凿空开边,一旦不能有,则议者纷纷请弃地,或退保九边已耳。”

长江

chángjiāng

①泛指长的江流。也是专用名词。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中国十一个省级行政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87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唐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宋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宋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参见“扬子江”。②水名。古专称江,后以江为大川的通称,始称长江。

长江天堑

chángjiāngtiānqiàn

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坑堑、险要。旧时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南史·孙范传》:“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险隔,虏军岂能飞渡?’”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回:占据江南八郡,隔着长江天堑,双比淮西差多少来去。

长嗟

chángjiē

犹长叹。南朝梁 王僧孺《寄何记室诗》:“思君不得见,望望独长嗟。” 唐 杜甫《祠南夕望诗》:“湖南清絶地,万古一长嗟。”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长街短巷

chángjiēduǎnxiàng

犹言大街小巷。《醒世恒言 卖郎独占花魁》:“(朱重)放下被窝等件,买巨锁儿锁了门,便往长街短巷,访求父亲。”

长颈鸟喙

chángjǐngniǎohuì

颈:颈项;喙:鸟嘴。长颈项,尖嘴巴。指人阴险狠毒者的相貌,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 范蠡曾遣人致书文种,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长久

chángjiǔ

时间延续很长。不是长久之计。宋 苏轼《水调歌头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久之计

chángjiǔzhījì

计:计划,策略。长远的打算。《战国策·赵策》:“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汉书·元帝纪》:“东垂被虐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长久之计。”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申叔时时为庄王执辔在车,乃献计曰:‘宋之不降,度我不能久耳。若使军士筑室耕田,示以长久之计,宋必惧矣。’”

长句

chángjù

唐人习惯称七言古诗为长句。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长空

chángkōng

指天空。天空辽阔无垠,故称。宋 寇准《踏莎行 春暮》:“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宋 辛弃疾《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淑潜赋》:“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宋 刘克庄《贺新郎 九日》:“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长乐(宫)

chánglègōng

西汉高帝时,就秦兴乐宫改建而成。為西汉主要宫殿之一。宫莺:即宫中的“黄鹂”。西汉主要宫殿之一。初皇帝在此视朝。惠帝后,为太后居地。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郊长安故城东南隅。唐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②代天子母亲的代称。太后。《骈雅·释名称》:“制,帝祖母称‘长信宫’,帝母称‘长乐宫’。”《晋书 惠帝纪》长乐不祥,承华非命,生灵版荡,社稷丘墟。

长乐未央

chánglèwèiyāng

未央:未尽。长久欢乐,永不结束。我们希望过长乐未央的日子。《金石索·汉长乐宫瓦》:“‘长乐未央’,此长东宫瓦。”

长林

chánglín

高大的树林。三国魏 嵇康《琴赋》:“涉兰圃,登重基。背长林,翳华芝。”晋 陆机《赴洛诗之一》:“南望泣玄渚,北迈涉长林。”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宋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四》:“满目雪色长林,欣欣然迎着我这万里羁客。”喻隐逸者的居处。 南朝宋 范晔《乐游应诏诗》:“探己谢丹黻,感事怀长林。”明 高启《松隐为爱叔能赋》:“我今身似浮云閒,正合著在长林间。”参见“长林丰草”。

长林丰草

chánglínfēngcǎo

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唐·王维 《与魏居士书》:“长林丰草,岂与官署门阑有异乎?”元 元好问《水龙吟 同德秀游盘谷》:我爱陂塘南畔,小川平、横冈回抱。野麋山鹿,平生心在,长林丰草。婢织奴耕,岁时供我,酒船花灶。《金史·隐逸传·赵质》:“臣僻性野逸,志在长林丰草;金镳玉络,非所愿也。”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 第八回》:“所以在风尘劳攘的时候,每怀长林丰草之思。”

长流

chánɡliú

①长长的流水。汉 张衡《归田赋》:"仰飞纤缴,俯钓长流。"三国魏 曹植《赠王粲》诗:"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②远途流放;长期流放。唐 赵璘《因话录·宫》:"及知其母年高,乃免死,杖一百,长流康州。"《新五代史·唐臣传·毛璋》:"璋坐长流儒州,已而令所在赐自尽。"《资治通鉴 后梁纪三》(后梁太祖朱温)寻长流(李)思安于崖州,赐死。③指治狱参军。也称长流参军。司禁防。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或问曰:'何故名治狱参军为长流乎?'答曰:'《帝王世纪》云:"帝少昊崩,其神降于长流之山,於祀主秋。"

长路

chánglù

远路。《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三国魏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唯念离别苦,努力登长路。”《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只见途间一人头戴毡笠,身背皮囊,满身灰尘,是个惯走长路的模样。”

长虑顾后

长虑后顾

长虑却顾

chánglǜgùhòu

chánglǜhòugù

chánglǜquègù

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我们考虑问题要长虑顾后。荀况《荀子 荣辱》:“彼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宋 李纲《与宰相论捍贼札子》:“纲窃观自古人主,必有亲兵,所以制障表里,为长虑却顾之术也。”宋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方今公卿大夫,莫肯为陛下长虑后顾,为宗庙万世计。”章炳鳞《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盖自乙未以后,彼圣主所长虑却顾,坐席不暖者,独太后之废置我耳。

长门

chángmén

汉宫名。汉武帝曾遗弃陈皇后于长门宫,司马相如为她写过一篇《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復得亲幸。”后以“长门”借指失宠女子居住的寂寥凄清的宫院。事实上,《长门赋》并非司马相如所作,史书上也没有陈皇后被废后复得宠幸的记载。南朝梁 何逊《咏早梅诗》:“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唐 杜牧《长安夜月诗》:“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宋 辛弃疾《摸鱼儿·淳熙己亥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词》:“长门事,準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妬。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陈皇后阿娇退居长门别馆,坐着翠碧的宫辇辞别皇宫金阙宋 黄升《清平乐 宫怨》:“当年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又是羊车过也,月明花落黄昏。”宋 刘辰翁《兰陵王 丙子送春》:“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天雨花第二一回》:“你四人身入长门,红颜薄命。”

长眠不起

chángmiánbùqǐ

死亡的别称。不要等待长眠不起的时候才想起要发愤学习。宋·李昉《太平广记》:“郑友过一冢,驻马而吟,久不得属,冢中人续之曰:‘下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晓。’”

长民

chángmín I.

为民之长;官长。古指天子、诸侯,后泛指地方官吏。《礼记·缁衣》:“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壹。”《孔子家语·入官》:“上者尊严而危,民者卑贱而神。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 宋 苏辙《郭逵自致仕起知潞州》:“擢从解组之馀,复寄长民之任。”II. zhǎngmín统治人民。参见“辅世长民”。

长鸣都尉

chángmíngdōuwèi

鸡的别名。

长命百岁

chángmìngbǎisuì

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元·无名氏《蓝采和》第四折:“这厮淡则淡到长命百岁。”元 无名氏《蓝采和》第四折:这个道七十,那个道八十,婆婆道九十,这厮淡则淡到长命百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你怕死,你长命百岁的活着,好不好。

长命富贵

chángmìngfùguì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旧唐书 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元 郑庭玉《后庭花》第四折:原来是一根桃符,上写着长命富贵,这杀人贼有了也。

长目飞耳

chángmùfēiěr

看得远,听得远。比喻消息灵通,知道的事情多。管仲《管子 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宋书·王微传》:“微与湛书曰:‘……比君曰表里,无假长目飞耳也。”

长年累月

chángniánlěiyuè

长年:整年;累月:很多个月。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她终于在文坛上大放异采。巴金《短简·给一个孩子》:“一件重大的事情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才能够有成就。”

长念却虑

chángniànquèlǜ

思前顾后,反复考虑。却,后。《史记 秦始皇本记》:“人小乘非位,莫不恍忽失守,偷安日日,独能长念却虑,父子作权,近取于户牖之间,况诛猾臣,为君讨贼。”

长辔远御

chángpèiyuǎnyù

放长缰绳,驾马远行。比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比喻驾驭创作手段从容达到写作的理想境界。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长辔远御,妙略潜授。”

长篇大论

长篇大套

chángpiāndàlùn

chángpiāndàtào

大段的议论、言论或长篇的文章。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原稿在哪里?倒要细细看看,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红楼梦》第七回:“见王夫人正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九回》诗上所叙闺臣姐姐事迹,长篇大论,倒象替他题了一个小照欧阳予倩《买卖》得了,得了,我不要再听你这些长篇大套似是而非的议论。

长篇累牍

chángpiānlěidú

篇幅很长,内容很多。《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清·黄宗羲《陈令升先生传》高会广座,有所征引,长篇累牍,应口吟诵。

长迁

chángqiān

长往。指长期向某一目标努力。《荀子·不苟》:“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长楸

chángqiū

高大的楸树。古代常种于道旁。《离骚·九章·哀郢》:“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王逸注:“长楸,大梓。言己顾望楚都,见其大道长树,悲而太息。”文选·曹植《名都篇》:“鬭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李周翰注:“古人种楸於道,故曰‘长楸’。”唐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唐 李商隐《访人不遇留别馆诗》:“卿卿不惜锁窗春,去作长楸走马身。”宋 苏轼《韦偃牧马图诗》:“至今霜蹄踏长楸,圉人困卧沙壠头。”

长秋宫

chángqiūgōng

宫殿名。高帝居之,后为皇后所居,因用以为皇后的代称。《汉书 王莽传》皇帝即位三年,长秋宫未建,液廷媵未充。《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永平三年春,有司奏立长秋宫,帝未有所言。”李贤注:“皇后所居宫也。长者久也,秋者万物成孰之初也,故以名焉。请立皇后,不敢指言,故以宫称之。”《晋书 孝武帝纪》(宁康二年)八月,以长秋将建,权停婚姻。

长驱

chángqū

指向奔驰不止。长驱直入。汉·曹操《劳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直入敌围者也。三国魏 曹植《白马篇》:“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汉书·韩安国传》今将卷甲轻举,深入长驱,难以为功。《明史卷七 成祖三》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

长驱深入

长驱直进

长驱直入

chángqūshēnrù

chángqūzhíjìn

chángqūzhírù

驱,快跑。军队长距离以不可阻挡之势快速前进。汉·曹操《劳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长驱直入”。《三国演义》第九六回:“若擒了曹休,便长驱直进,唾手而得寿春,以窥许洛,此万世一时也。”《隋书·杨谅传》:“王所部将吏家属,尽在关西,若用此等,即宜长驱深入,直掳京都,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第一节:再有一种人的意见也是不对的,……具备地说,学北伐战争的长驱直进和夺取中城市。

长人

chángrén

①身材高的人。《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晋书武帝纪》是月,长人见于襄武,长三丈。《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四》谚云:“水深见长人。”②指鹤。唐 杜甫《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诗:“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长人。”③为人君长,指统治者。宋 曾巩《亳州谒夫子庙文》巩长人於此,敢不严事。④指居上位者、官长。《新唐书·循吏传序》至宰相名臣,莫不孜孜言长人不可轻授亟易。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长日无俚

chángrìwúlǐ

亦“长昼无俚”。漫漫常日,无事消遣。班婕妤除了陪侍王太后烧香礼拜之外,长昼无俚,弄筝调笔之余,间以涂涂写写,以抒发心中的感慨,从而为文坛留下了许多诗篇。梁实秋《雅舍》:“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

长桑君

chánɡsānɡjūn

战国时的神医。传说扁鹊与之交往甚密,事之唯谨,乃以禁方传扁鹊,又出药使扁鹊饮服,忽然不见。于是扁鹊视病尽见五脏症结,遂以精通医术闻名当世。《聊斋志异 上仙》闻袁鳞公言:南郭梁氏家有狐仙,善长桑之术。遂共诣之。

长铩

chángshā

长柄的矛。西汉·贾谊《过秦论》: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长沙傅

chángshāfù

指西汉贾谊。汉文帝时贾谊被谪为长沙王太傅,故称。唐 宋之问《新年作诗》:“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唐 张九龄《咏史》:“轻既长沙傅,重亦边郡徙。”亦省作“长沙”。元 张养浩《沉醉东风曲》:“万言策长沙不还,六韜书云梦空嘆。”

长蛇封豕

chángshéfēngshǐ

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宋 李纲《召赴文字库祗候引对札子》:“长蛇封豕,蓄锐深谋,待时而发,其意不浅。”吴恭亨《得君复上海书却寄》凶岁大兵俨相接,长蛇封豕欲安归。

长舌之妇

chángshézhīfù

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唯厉之阶。”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杜子春》:“苟为妻而贤,何用言矣。亦足以戒长舌之妇。”

长生

chángshēng

①永久存在或生存;寿命很长。《老子 第七章》:“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在宥》:“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庄子·盗跖夫见下贵者,所以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也。唐 杜甫《月诗》:“入河蟾不没,擣药兔长生。”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三三》:“且莫空山听雨去,有人花底祝长生。”②指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指道家求长生的法术。晋 葛洪《抱朴子 自序》今为此书,粗举长生之理。南朝宋 鲍照《代淮南王诗》:“淮南王,好长生,服食鍊气读仙经。”唐 崔颢《行经华阴》:“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宋 苏轼《过大庾岭诗》:“仙人拊我顶,结髮授长生。”③唐宫长生殿的省称。明 无名氏《解三酲·咏马嵬事曲》:“再不见鬭草龙池春昼暖,再不见私语长生秋夜迢。”

长生不老

chángshēngbùlǎo

原为道教的话,指永生、不死、不灭、不老;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太上纯阳真经·了三得一经》:“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肾为北极之枢,精食万化,滋养百骸,赖以永年而长生不老。”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出家人长生不老,炼药修真,降龙伏虎,到大来悠哉也呵。”

长生不灭

长生不死

chángshēngbùmiè

chángshēngbūsǐ

长生:生命长存。生命长存,永不死亡。晋·葛洪《抱朴子·辨问》:“长生不死,以此责圣人,何其多乎?”元·贾仲文《金童玉女》第一折:“你二人跟我出家,长生不灭。”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三卷:“儒教忒平常,佛教忒清苦,只有道教学成长生不死,变化无端,最为洒落。”

长生殿

chángshēngdiàn

①唐代宫中之寝殿。《旧唐书·张廷珪传》:“则天从其言,即停所作,仍於长生殿召见,深赏慰之。”《旧唐书·越王係传》:“后令内謁者监 段恒俊与越王谋,召中官有武勇者二百餘人,授甲於长生殿。”亦称“长生院”。《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四年》:“太后寝疾,居长生院 。”胡三省注:“长生院,即长生殿;明年五王诛二张,进至太后所寝长生殿,同此处也。盖唐寝殿皆谓之长生殿。此武后寝疾之长生殿,洛阳宫寝殿也。肃宗大渐,越王係授甲长生殿,长安大明宫之寝殿也。”②华清宫殿名,即集灵台。唐 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宋 乐史《杨太真外传》:“(天宝)十四载六月一日,上幸华清宫,乃贵妃生日,上命小部音声於长生殿奏新曲。”清 袁枚《嘛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长生久视

chángshēngjiǔshì

长久地活着。久视:不老,耳目不衰。《老子 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吕氏春秋·重己》:“无贤不肖,莫不欲长生久视。”高诱注:“视,活也。”晋 葛洪《抱朴子·仁明》:“异口同辞,唯论药石,岂可便谓鍼艾之伎过於长生久视之道乎!”

长绳系景

长绳系日

chángshéngxìjǐng

chángshéngjìrì

指留住时光。系:拴,缚。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周书 萧大圜传》:“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实不愿之。”晋 傅玄《九曲歌》:“岁莫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十章:“常常发出不能‘长绳系日’的哀叹!”

长世

chángsì

历世久远;永存。《左传·僖公十一年》:“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晋 葛洪《抱朴子·尚博》:“近弭祸乱之阶,远垂长世之祉。”《新五代史·杂传·慕容彦超》:“以礼义守之而长世者多矣。”②很久的时间。南朝宋 颜延之《重释何衡阳书》:“儻能伸以远图,要之长世,则日计可满,岁功可期。”《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夫体国经野,长世字氓,虽因革傥殊,驰张或异,至于旁求俊乂,爰逮侧微。③指漫长的人世。南朝宋 谢灵运《豫章行》:“短生旅长世,但觉白日欹。”④称雄于世。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英雄》:“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

长逝

chángshì

指人去世。《史记·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长算远略

chángsuànyuǎnlüè

深谋远虑。宋·洪迈《容斋续笔·名将晚谬》:“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

长随

chángsuí

明代宦官的第二等;官府雇用的仆役;仆役。《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又给了他十两银子,打发出去,随即把他荐在一个知县衙门里做长随。

长谈阔论

chángtánkuòlùn

犹高谈阔论。《红楼梦》第二二回:“往常间只有宝玉长谈阔论,今日贾政在这里便唯唯而已。”

长悌

chángtì

意思见“长弟”。即“先后”。《国语·吴语》:“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许诺。”韦昭注:“长,先也;弟,后也。”《晋书 武帝纪》有不孝敬于父母,不长悌于族党,悖礼弃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罪之。章炳麟《訄书·订文》:“若是,则布政之言,明清长弟,较然如引绳以切墨,品庶昭苏,而啙媮者竞矣。《墨子·尚贤中》:“入则不慈孝父母,出则不长弟乡里。”

长天

chángtiān

辽阔的天空。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 李白《长相思 其一》:“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元 白朴《乔木查·对景套曲》:“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清 龚自珍《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鲁迅《集外集·无题 诗》:“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犹终日、整天。艾芜《流离》:“长天大日头晒着,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晚上还要双手捆在背后。”

长天老日

chángtiānlǎorì

指夏至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的白天,这段时间是夏季昼长的日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长亭

chángtíng

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立的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饯别亲友。唐 许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宋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 贺铸《石州慢 薄雨收寒》:“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宋 周邦彦《兰陵王 柳》:“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宋 姜夔《长亭怨慢 渐吹尽》:“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李淑同(弘一法师)《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好友许幻园离开上海)

长亭短亭

chángtíngduǎntíng

古人常于亭中践行,比喻送行与惜别。

长途跋涉

chángtúbáshè

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巴金《沉默集·附录三》我背痛腰酸,真像经过了长途跋涉似的,我倦得厉害。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六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长图

chángtú

大幅的地图。借指广阔的地域。久远之计。长图远举。

长往

chángwǎng

①一去不返。南朝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唐 冯贽《云仙杂记·冰山》:“(张彖)后登第为华阴尉,叹曰:‘丈夫有凌云盖世之志,拘于下位,若立身于矮屋中,使人抬头不得。’遂拂衣长往。”《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兄途中谨慎,早早到家,有便再来,勿为长往。”②指避世隐居。晋 潘岳《西征赋》:“悟山潜之逸士,卓长往而不反。”唐 王度《古镜记》:“又将遍游山水,以为长往之策。”明 何景明《与何粹夫书》:“先生乃復欲愤世自遂,长往之情得矣!” ③死亡的婉词。南朝宋 颜延之《吊张茂度书》:“岂谓中年,奄为长往!”宋 沉括《梦溪笔谈·神奇》:“俄顷,又举头顾希文曰:‘亦无鬼神,亦无恐怖。’言讫遂长往。”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愚民含忿轻生》:“见其幼弟气尚未絶,灌救得生。其餘六人则已长往。”

长往远引

chángwǎngyuǎnyǐn

指引身远行,一去不返。明 张居正《再乞归葬疏》:“兹又奉圣母申命之颁,耿耿孤忠,宁敢自负。但臣今日所祈,非欲长往远引,忍于背违者也。”

长围

chángwéi

①长堤。②环绕一城一地的较长工事,用于围攻或防守。《晋书 宣帝纪》傍辽水作长围,弃贼而向襄平。

长物

chángwù

原指多余的东西,后来也指像样的东西。宋王禹偁《送渤海吴倩序》:视金玉如长物,以文学为己任。唐白居易《销暑》诗: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于去恶》:陶疑之,搜其囊箧,则笔研之外更无长物。《聊斋志异 鹰虎神》奈室无长物,惟于荐底得钱三百,纳腰中,拔关而出。

长相思

chángxiàngsī

词牌名,又名“吴山青”“山渐青”“相思令”“长思仙”“越山青”等。以白居易词《长相思·汴水流》为正体,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另有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叠韵,后段四句三平韵,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等。

长啸

chángxiào

①大声呼叫。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 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宋 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宋 黄庭坚《水调歌头 游览》:“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宋 岳飞《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宋 黄机《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清 平翰撰写的南通狼山上的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许地山《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②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拖长声音大声吟唱。古人常以此述志。三国魏 曹植《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唐 牛僧孺《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唐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宋 苏轼《和林子中待制》:“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啸老斜川。”《群音类选·四节记·复游赤壁》:“长啸若轻狂,振山林谷应如璜。”③钟之别名。唐 冯贽《南部烟花记·乐器名》:“鐘,一名为长啸。”

长信

chángxìn

指长信宫。长信宫是在赵飞燕得宠时失宠嫔妃班婕妤住的寝宫,后来泛指失宠嫔妃。《三辅黄图·宫》:“(长乐宫)有长信、长秋、永寿、永寧四殿。高帝居此宫,后太后常居之。”后亦用为太皇太后的代称。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痛椒涂之先廓,哀长信之莫临。”李善注引应劭官仪:“帝祖母为太皇太后,其所居曰长信宫也。”《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五》危杀之矣!奈何令长信得闻之?长信秋词:又作“长信怨”,《汉书·外戚传》载,班婕妤以才学入宫,为赵飞燕所妒,乃自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长信怨”由此而来。唐 王昌龄有诗,名《长信怨》。

长星

chángxīng

古星名。类似彗星,有长形光芒。《晋书 宣帝纪》会有长星坠(诸葛)亮之垒,帝知其必败,遣奇兵掎亮之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宋 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②指巨星。

长雄

chángxióng

为首、称雄。《汉书·鲍宣传》:“(宣)以为其地宜田牧,又少豪俊,易长雄,遂家于长子。”颜师古注:“长,为之长帅也;雄,为之雄豪也。”唐 刘禹锡《原力》:“彼力也长雄於匹夫,然犹驛其騑,餼其食。”②指为首、称雄的强者。唐 韩愈《祭鳄鱼文》:“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林纾《慎宜轩文集 序》:“阳湖诸老,復各树一帜,争为长雄。”

长袖善舞

chángxiùshànwǔ

指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善于钻营,会走门路。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错误!未指定文件名。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长袖善舞”。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清·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附论:“逮门户开放之既实行,举全大陆为彼族长袖善舞之地。”

长吁短气

长吁短叹

长嘘短叹

chángxūduǎnqì

chángxūduǎntàn

chángxūduǎntàn

吁:叹息。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叹息不已,形容发愁的神情。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乐府群珠·无名氏》:“短叹长吁三两声。”元 乔吉《金钱记》第三折:“你家这门馆先生,自从我在学堂中一个月,不曾教我一句书,终日只是长吁短气,不知为何。”明 冯梦龙写有《喻世明言第一卷》朝暮看了这件珍珠衫,长吁短叹。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他(崇祯)将御案上的文书一推,不由地长嘘短叹,喃喃地自语说:‘饷呵,饷呵,没有饷的日子如何撑持?’”

长物

chángwù

指多余的东西。《二刻拍案惊奇 卷三九》其家乃是个贫人,房内止有一张大几。四下一看,别无长物。参见别无长物

长夏

chángxià

①指阴历六月。②指夏日。因其白昼较长,故称。《镜花缘 第一回》故于灯前月夕,长夏余冬,濡毫戏墨,汇为一编

长行

chánɡxínɡ

①高尚的行为。②远行。③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即长行局,指进行长行这种博戏。④宋代禁兵军士的通称。宋军军士,通称长行。⑤行数很长的经文,佛经的体裁之一。直接叙述教义,或解释偈颂,不受字句限制。因文句的行数长,故名。十二部经的修多罗属此文体。⑥(唐)长行使省称。由河西节度使兼任。掌河西道特置之长行坊坊马交通使,为馆驿制的补充。⑦登程。

长烟

chángyān

大片烟雾。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烟雾完全消散)宋·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长夜

chángyè

①漫长的黑夜。魏晋 徐干《室思》:“辗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夜沾湿何由彻。②比喻黑暗的时代。毛泽东《浣溪沙》长夜难明赤县天。③整夜,彻夜。长夜之饮。

长夜漫漫

chángyèmànmàn

漫漫:无边际的样子。漫长的黑夜无边无际。多用来比喻社会的黑暗。长夜漫漫,何时才能见黎明?《淮南子 宁戚〈饭牛歌〉》:“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才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长夜难明

chángyènánmíng

比喻漫长的黑暗统治。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长夜之饮

chángyèzhīyǐn

通宵宴饮。《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乐长夜之饮。”

长揖

chángyī

揖:拜。旧时的拱手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史记 高祖本纪》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卓曰:‘刘氏种不足遗。’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唐 孟浩然《自洛之越》:“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明 袁宏道《徐文长传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长揖不拜

chángyībùbài

揖:拜。旧时的拱手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史记·高祖本纪》:"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长揖不拜。"明·宋廉《尊卢沙》:"王趋见,未至,使者三四往。及见,长揖不拜。"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野夫将牛寄于村家,随使者来见管仲,长揖不拜。"

长益

chángyì

促进,增益。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今且令天下诸当在贡举之流者,莫敢不勤学,但此一条,其为长益风教,亦不细矣。

长忆

chángyì

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经常想到;时常想念。唐 李白《月下吟》:“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暉。”宋 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宋 辛弃疾《踏莎行·和赵兴国知录韵词》:“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

长缨

chánɡyīnɡ

古时系帽的长丝带。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汉 李陵《与苏武 诗之二》:“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②指华衣美服者或达官显贵。南朝梁 江淹《杂体诗·效陆机〈羁宦〉》:“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人。”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③指驾车时套在马颈上的长革带。晋 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唐 杜甫《述古 诗之一》:“赤骥顿长缨,非无万里姿。” ⑤指捕缚敌人的长绳《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覊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晋 陶潜《咏荆轲》:“雄髮指危冠,猛气衝长缨。”唐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 之十一》:“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宋 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宋 陆游《夜读兵书》诗:“长缨果可请,上马不踌躇。”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词》:“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参见“请缨”。

长缨在手

chángyīngzàishǒu

缨:绳子。手里拿着长绳准备去俘获敌人。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阙下。”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长幼

chángyòu

zhǎngyòu

详见“长幼zhǎngyòu”。

长御

chángyù

①常法。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又有以见绥世之长御,识人情之大方。”②皇后宫内女官名。宫女之长。《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太子使舍人无且持节夜入未央宫殿长秋门,因长御倚华具白皇后。”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仪注女长御比侍中,皇后见娙娥以下,长御称谢。”《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宫长李南以詔书取儿去”颜师古注引晋 晋灼曰:“仪注有女长御,比侍中。宫长岂此邪?”《汉书·王莽传上》:“又遣王昭君女须卜居次入侍。所以誑耀媚事太后,下至旁侧长御,方故万端。

长云

chángyún

连绵不断的云。南朝宋 鲍照《芜城赋》:“崪若断岸,矗似长云。”唐 王昌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宋 张孝祥《念奴娇词》:“星沙初下,望重湖远水,长云漠漠。”

长斋

chángzhāi

谓佛教徒长期坚持过午不食。后多指长期素食。《花月痕第三十七回》荷生略说一遍,因叹道:“你吃长斋,他也吃长斋;你如今开了荤,不知他何时才开哩!”

长斋绣佛

chángzhāixiùfó

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长枕大衾

长枕大被

chángzhěndàqīn

chángzhěndàbèi

长形的枕头,宽大的被褥。比喻兄弟友爱。也比喻夫妻关系和谐融洽。唐玄宗待人十分友爱,刚即位时,就做一套长枕大被与兄弟们同床共寝,饮食起居都按相同标准。一天薛王生病,唐玄宗亲自为他煎药把自己的胡须都烧了,左右惊慌,唐玄宗说自己的胡须没关系,只求兄弟的病好就成。《朱子语类卷五八》:“唐明皇于诸王为长枕大衾,虽甚亲爱,亦是无以限制之,无足观者。”汉·蔡邕《协和婚赋》:“长枕横施,大被竟床;莞蒻和软,茵褥调良。”《新唐书·让皇帝宪传》:“玄宗为太子,尝制大衾长枕,将与诸王共之。”

长征

chángzhēng

①旅行,远行。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李颀《古意》:“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明 徐祯卿《在武昌作诗》:“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②长途出征,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至

chángzhì

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已孤,而履岁,及长至之节,无父,拜母、祖父母、世叔父母、姑、兄、姊,则皆泣;无母,拜父、外祖父母、舅、姨、兄、姊,亦如之,此人情也。”

长治久安

chángzhìjiǔān

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亦“久安长治”。《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要维持民族和国家的长久地位,还有道德问题,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长终

chángzhōng

①永久;长期。《史记·三王世家》:“悉若心,信执其中,天禄长终。”唐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诗》:“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纔足甘长终。”宋 苏轼《前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论语·尧曰》“天禄永终”清 刘宝楠《正义》:“天禄所以长终者,言享天禄能终竟之也。”②谓死亡。《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清 吴殿麟《祭何生文》:“父母弟昆,隔数千里,送子长终,无一亲在。”

长壮

chángzhuàng

高大而强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水浒传第三二回》:“武行者赶到门外,那大见武松长壮,那里敢轻敌,便做个门户等着他。”

长足进展

长足进步

chángzújìnzhǎn

chángzújìnbù

长足:指进展迅速。形容进展快、成绩大。形容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步伐迈得很大或发展很快的意思。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将做出更多努力,缩短实验研究必须要等待的时间。

cháng

  楚: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②姓。

苌弘

chánghóng

①亦作“萇宏”。人名。字叔,又称萇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萇弘被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胠箧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张衡《东京赋》:“萇弘、魏舒,是廓是极。”晋 左思《蜀都赋》:“碧出萇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魄。”唐 韩愈师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元 关卿《窦娥冤第三折》:“不是我竇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寃情不浅……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鹃。”周伟仁《痛哭周烈士实丹诗》:“千古奇冤同武穆,三年化碧慟萇弘。”②兵书名。《汉书·艺文志》:“萇弘十五篇。”

苌弘碧血

chánghóngbìxuě

形容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苌弘:春秋时周大夫,又称苌叔。碧:青绿色的玉石。《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苌弘化碧

chánghónghuàbì

形容刚直忠正,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元 关卿《窦娥冤第三折》:“不是我竇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寃情不浅……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鹃。”参见“萇弘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