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饞 | chán | ①贪吃,专爱吃好的:嘴馋。馋涎欲滴。②贪,羡慕:眼馋。 |
馋痨饿眼 | chánláoèyǎn | 形容一个人对某物(尤其是食物)表现出极度的贪婪和渴望,甚至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他见到美食就馋痨饿眼,完全忘记了减肥的计划。这个小孩对糖果馋痨饿眼,一看到就忍不住要拿。《红楼梦第八十回》金桂便故意的撵薛蟠别处去睡,“省得你馋痨饿眼。”薛蟠只是笑。 |
馋涎欲滴 | chánxiányùdī | 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也可以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含贬义)。唐·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宋·苏轼《将之湖州诗》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谈》初到上海的乡下人,一听到(叫卖零食的声音)就有馋涎欲滴之概。 |
缠纏 | chán | ①绕,围绕:缠绕。缠绑。缠缚。②搅扰;牵绊:缠绵。缠磨(mó)。缠搅。纠缠。琐事缠身。③应付:这个人真难缠。 |
缠缚 | chánfù | 缠绕束缚。《封神演义 第九十七回》这毕竟是个多年狐狸,极善迷惑人,所以纣王被他缠缚得迷而忘返,又何况这些愚人哉!明 唐顺之《狂歌行赠孟中丞有涯》:“我生苦缠缚,雅志在泉石。”沈从文《灯》:“我曾经和那些东西太相熟,因为都市生活的缠缚,又太和那些世界离远了。” |
缠混 | chánhùn | ①纠缠。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是何处老道士,授汝凶器,将人缠混欲死!” ②缠夹混淆。叶圣陶《未厌集·苦辛》:“当着孩子的面,她从不说‘衣领’‘零数’‘菱角’之类的词儿,因为与‘领养’的‘领’字太容易缠混了。” |
缠绵 | chánmián | ①情意深厚。细致入微。晋 干宝《晋纪总论》:“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南北朝 佚名《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②引申为爱悦;亲近。③固结不解;萦绕。④纠缠。⑤病久不愈。《花月痕第四三回》话说痴珠缠绵愁病,过了一春,把阿宝行期也误了,急得鹤仙要请假来省。⑥犹绵绵。连续不断。秋雨缠绵。 |
缠绵床褥 | chánmiánchuángrù | 缠绵:纠缠不已,无法解脱。形容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也指沉溺于男女之事。他很喜欢缠绵床褥。《宋史 十八朝演义》第二十回:“偏李妃生起病来,缠绵床褥,一病不起,竟尔去世。 |
缠绵悱恻 | chánmiánfěicè | 悱恻:悲苦的样子。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 |
缠绵缱绻 | chánmiánqiǎnquǎn | 缠绵:心绪郁结;缱绻:难舍难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我不忍看到我们分别时缠绵缱绻的镜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三回》:“以后对饮对唱,缠绵缱绻。” |
缠绵蕴藉 | chánmiányùnjiè | 蕴藉:含蓄而不直露。形容风格情调委婉细腻,含蓄而有节制。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观彼所制,圆溜潇洒,缠绵蕴藉,于此事固若有别材也。” |
缠头 | chántóu | ①古时歌舞的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妆饰,叫“缠头”。也指骂人的话,说对方头脑不发达。《太平御览 卷八一五》引《唐书》:“旧俗,赏歌舞人,以锦彩置之头上,谓之‘缠头’。”②古代歌舞艺人表演完毕,客以罗锦为赠,称“缠头”。后来又作为赠送妓女财物的通称。可作嫖客讲。唐·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 晏殊《山亭柳 赠歌者》:“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宋 陆游《梅花绝句》:“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初刻拍案惊奇 卷二二》:“当日取出十两银子送与王赛儿,做昨日缠头之费。”《聊斋志异 鸦头》赵曰:“此媪次女,小字鸦头,年十四矣。缠头者屡以重金啖媪,女执不愿,致母鞭楚,女以齿稚哀免。今尚待聘耳。” |
缠障 | chánzhàng | 缠,牵绊;障,阻隔,障碍,遮挡,纠缠障碍。明·施耐庵《水浒》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也。’” |
澶 | chán | ①澶渊:a.古湖名,故址在今中国河南省濮阳市西;b.古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萧山市一带。②水流平静:澶湉。 |
澶漫 | chánmàn | ①放纵。《庄子·马蹄》:“澶漫为乐,摘僻为礼。”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澶漫,犹纵逸也。”成玄英疏:“澶漫是纵逸之心。”《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八》其增习新体而澶漫不合程式者,悉已考落。②宽长貌;广远貌。《文选·张衡<西京赋>》:“澶漫靡迤,作镇於近。” 刘良 注:“澶漫靡迤,宽长貌。”唐 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八:“澶漫山东一百州,削成如案抱青丘。”③泛滥。唐 韦应物《冰赋》:“由是依广澶漫,凭高峥嶸。”《新唐书·田頵传》:“侯王守方以奉天子,譬百川不朝于海,虽狂奔澶漫,终为涸土,不若顺流无穷也。” |
澶州 | chánzhōu | 澶州(河南濮阳),又称开德府,一度成为北辅,是北宋时地名。《杨家将 第二十四回》岳胜等直追至澶州界上,乃收军回营,来见六郎,道知杀败番兵之事。 |
澶渊之盟 | chányuānzhīméng | 北宋與遼(契丹)訂立的和約。1004年,遼軍南下深入宋境,宋宰相寇準力主抗戰,勸真宗親征,真宗勉強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宋軍取勝,1005年1月,宋遼訂和約:宋每年向遼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澶州又名澶淵郡,史稱“澶淵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 |
缠足 | chánzú | 把女孩子的脚用长布条紧紧缠住,使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这是旧时的陋俗。《花月痕第二十一回》瑶华笑道:“这就是缠足作俑了。” |
儃 | chán I. | 儃佪:a.打转;b.徘徊。II.tǎn儃儃:从容、休闲的样子。III.shàn古同“禅”,禅师。 |
儃儃 | chánchán | 宽舒闲适貌。《庄子·田子方》:“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成玄英疏:“儃儃然,宽閒之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