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ēng

象声词:噌的一声,火柴划着了。

噌吰

cēnghóng

书面语,(拟声)形容钟鼓的声音。苏轼《石钟山记》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céng

①重(chóng):层云。层峰。层浪。层叠。②重复地:层出不穷。③级:层次。阶层。上层。④量词(a.用于重叠、积累的东西,如“五层楼”;b.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如“还有一层顾虑”;c.用于可从物体表面揭开或抹去的东西,如“一薄膜”)。

层城

céngchéng

①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高城。文选·张衡《思玄赋》:“登閬风之层城兮,搆不死而为牀。”李善注:“淮南子曰:‘崑崙虚有三山,閬风、桐版、玄圃,层城九重。’禹云:‘崑崙有此城,高一万一千里。’”一说, 昆仑山最高峰之名。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崑崙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閬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②泛指仙乡。宋 苏轼《仙都山鹿诗》:“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悵望层城霞。”③指京师;王宫。晋 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朝游游层城,夕息旋直庐。”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二六》:“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唐 皇甫冉《春思诗》:“鶯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清 黄景仁《江上寄左二杏庄诗》:“层城匪迢越,广陌交驰骋。”④重城;高城。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遥望层城,丹楼如霞。”唐 杜甫《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层城临暇景,絶域望餘春。”元 杨云鹏《登濮州北城诗》:“层城高絶一攀躋,岁杪临风客思凄。”清 张文光《登汴城角楼诗》:“落日下层城,苍然远树平。”龚骞《九秋诗·秋水》:“綺阁层城秋夜长,明朝问讯湖边路。”⑤指高山之巅。宋 文同《盘云坞诗》:“几曲上层城,盘盘次文石。”

层出不穷

céngchūbùqióng

层:重复,接连不断;穷:尽,完,完全比喻事物或言论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神施鬼设,间见层出。”《唐书·艺文志》:“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能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兴衰。”《宋史·何基传》:“虽一本于(朱)熹;然就其发明;则精义新意;愈出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

层出迭见

céngchūdiéjiàn

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在这首伟大的抒情诗中,有许多写的非常精彩的节段,以及层出迭见的精警诗行。清 纪昀《<水经注>目录后校记》:“今以《永乐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条参校,非惟字句之讹,层出迭见,其中脱简,有自数十字至四百余字者。”

层巅

céngdiān

亦作“层颠”。高耸而重迭的山峰。唐 王维《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公于韦氏逍遥谷宴集序》:“馆层巔,槛侧逕。”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宋 陆游《入瞿唐登白帝庙诗》:“参差层颠屋,邦人祀公孙。”清 杜岕《东山行》:“上下陟层巔,蕞尔辨堙谷。”

层楼

cénglóu

高楼。宋 张昪《离亭燕词》:“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宋 陈亮《水龙吟 春恨》:“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层峦

céngluán

重叠的山岭。唐 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宋·陆九渊《与王谦仲书》:“方丈檐间,层峦叠嶂,奔腾飞动,近者数十里,远者数百里,争奇竞秀。”宋 侯寘《水调歌头·题法华台》词:“山鬼善呵护,千载照层峦。”明 皇甫涍《将命巡轺徙倚署阁》诗:“霞蔚见层峦,花深隐群壑。”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卷二十九》:“叠嶂层峦,点点苍苔铺翡翠。”明王绂《北京八景图·居庸叠翠》:绘都城西北居庸关景色。山崖峻绝,层峦叠翠;两山夹峙,中有石城,南北设门,置军卫以守之。

层峦迭嶂

层峦叠嶂

céngluándiézhàng

山峰起伏,连绵重迭。峦:山峰;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层、迭:重复,一层加上一层。形容山峰起伏,连绵重迭。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四卷》:“此则层峦迭嶂,与江势争雄峭。”邓子恢《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层峦迭嶂,山深林密。

层折céngshé

重重转折。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西峯下白石岭,曲径层折。”《花月痕第四十回》层层折折,都是不如意事,实在难为秋痕! 

层台累榭

céngtáilěixiè

层:重复,接连不断;累:重叠;榭:建在台上的房屋。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战国 楚 宋玉《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层见叠出

céngxiàndiéchū

指接连不断出现,比喻事物很多。明·沈德福《万历野获编补遗时方修祈年永命故事,臣下争进谀词以求媚,故至诚无息一章,层出叠见,初不计及御名上一字也。”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满桌摆设酒器,多是些金银异巧式样,层见叠出。

层见错出

céngxiàncuòchū

一件件交错出现。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层霄

céngxiāo

①高空。晋 庾阐《游仙诗之三》:“层霄映紫芝,潜涧汎丹菊。”唐 李白《大猎赋》:“彼层霄与殊榛,罕翔鸟与伏兔。”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东上入石峡,峡两峰中剖,上摩层霄,裂罅相距不及丈。”郑泽《读钝庵红薇感旧记作诗》:“金风吹素节,阴曀幔层霄。”②指云气。宋 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词》:“照野瀰瀰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céng I

①尝,表示从前经历过:曾经。未曾。何曾。几何时。②古同“”,重(chǒng)。II.参见“曾zēng”。

曾几何时

céngjǐhéshí

指才过了没多少时间,即时间没过多久。也指不久前、曾经。曾:文言副词,有“乃”的意味,曾经。几何:若干、多少。韩愈《东都遇春》:“尔来曾几何时,白发忽满镜。”宋·赵彦端《介庵词·新荷叶》词:“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宋·王安石《祭盛侍郎文》:“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

曾经沧海

céngjīngcānghǎi

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唐 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茅盾《一个够程度的人》老兄是曾经沧海,车皮底下也呆过三天三夜,这一点挤,而且不过两个钟头,不算什么,算不了什么。

曾经沧桑

céngjīngcāngsāng

比喻曾经历大世面不把小事放眼里。彭德怀饱经战火洗礼、曾经沧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丝毫不畏惧前线的猛烈炮火,奋勇指挥!

曾无与二

céngwúyǔèr

独一无二、空前绝后。晋·刘琨《劝进表》:“亿兆攸归,曾无与二。”

céng

指崚。崚嶒língcéng:高耸突兀。指高峻的山。比喻特出不凡。骨节显露貌。多形容人体瘦削。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第四十五回》:“其地树木丛杂,山石崚嶒,有数处车不可行,必当解骖不走。”《红楼梦第十七回》:“往前一坐,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兽。”梁斌 《红旗谱 八》:“他骨节崚嶒的大手,手指上的长甲,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残忍了。”

cèng

①磨,擦:蹭脱一层皮。②由擦过而沾上:蹭一身灰。③拖延:磨()蹭。蹭时间。④一步一步缓慢地移动:慢慢往前蹭。⑤蹭蹬(dēng):a.失势难进的样子,如“或乃蹭蹬穷波,陆死盐田”;b.喻失意、潦倒,如“岂知蹭蹬不称意,八年梁益雕朱颜”。⑥白占便宜,触之即走。指白占便宜:坐车。参见“蹭饭”。

蹭蹬

cèngdèng

路途险阻难行。比喻困顿不顺利。仕途蹭蹬。功名蹭蹬之际。《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后来毕竟做官蹭蹬不起,把锦片也似一段美前程,等闲放过去了。倒霉;失势。杜甫诗:蹭蹬多拙为。宋 陆游《秋晚》诗:“一生常蹭蹬,万事略更尝。”明 徐霖《绣襦记·伪儒乐聘》:“功名蹭蹬,豪杰之志已灰;家业凋零,浩然之气已馁。”《醒世恒言·十五贯》后来毕竟做官蹭蹬不起,把锦片也似一段美前程,等闲放过去了。宋德富《简明中国通史故事第172篇》他(蒲松龄)个人科场蹭蹬的不幸固然可悲,但他却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将揭露和抨击科举弊端作为《聊斋》的重要内容

蹭饭

cèngfàn

指白白到别家吃饭或跟着别人吃饭,自己不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