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

①大堂前东西的台阶:阼阶。②封建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指帝位:践阼(皇帝即位)。即阼。《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五》谨案古者人君临祭,立于阼。…伏请设皇帝版位于阼阶之上,西向。《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三》《礼器》曰:‘庙堂之上,罍樽在阼。”又曰:‘君在阼。’正义曰:“阼,主人阶也。”《清史稿卷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穆宗冲龄即阼,母后垂帘。

阼阶

zuòjiē

东阶。《论语·乡党篇》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仪礼·士冠礼》:“主人玄端爵韠,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郑玄注:“阼,犹酢也,东阶所以答酢宾客也。”贾谊《新书·礼》:“礼,天子适诸侯之宫,诸侯不敢自阼阶。阼阶者,主之阶也。”《汉书 王莽传》周公奉鬯立于阼阶,延登,赞曰:假王莅政,勤和天下。《资治通鉴 晋纪一》元会,(司马)孚乘舆上殿,(晋武)帝于阼阶迎拜。《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丁未,齐主至,帝降至阼阶,见以宾主礼。”郭沫若《屈原第二幕》:“正面四大圆柱并列,中为明堂内室,左右有房,房前各有阶,右为宾阶,左为阼阶。”参见“东阶西阶”“西阶”。


zuò I.

①柞木,大风子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棘刺。叶卵形或长椭圆卵形。木质坚硬,可和家具。叶可入药。可作观赏树。②栎的通称。栎属的乔木或灌木。柞蚕zuòcán:中国的一种产丝蚕蛾的幼虫,取食柞树叶并产生柞蚕丝。柞丝绸zuòsīchóu:以柞蚕丝为原料织造的丝绸面料。以柞丝织成的绸、绢。II.zhà水:地名,在中国陕西省。


zuò

①古代祭祀时供的肉。《左传 齐桓下拜受胙》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史记 孝武本纪》已祠,胙馀皆燎之。②福佑:“天地所。”③古同“祚”,指君位。④赐予:土(帝王以土地赐封功臣,酬其勋绩)。《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朕闻先王并建明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晋书 文帝纪》爰胙兹土,封公为晋公。

胙肉zuòròu

指祭祀时供神的肉,也叫三牲肉。《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及祭之期,定公行礼方毕,即便回宫,仍不视朝,并胙肉亦无心分给。《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后来进了学,老师送了丁祭的胙肉来……只得就开了


胙土

zuòtǔ

指帝王将土地赐封功臣宗室,以酬其勋劳。《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孔颖达疏:“胙,训报也。有德之人,必有美报。报之以土,谓封之以国。”《晋书 文帝纪》爰胙兹土,封公为晋公。南朝宋 谢灵运《谢封康乐侯表》:“亡祖奉国威灵,董符戎重,尽心所事,克黜祸乱,功参盘鼎,胙土南服。”《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五》帝(宋徽宗)授神宗遗训,能复全燕之境者,胙土,锡以王爵,丙午,封童贯为广阳郡王。明 张四维《双烈记·策封》:“更封妻荫子,加爵封王,分茅胙土。”

zuò  

①福,赐福:天。福《左传 王孙满对楚子》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晋书·文帝纪》:“所以藩翼王畿,垂祚百世也。”《资治通鉴 晋纪十六》(温)峤等与公并受国恩,事若克济,则臣主同祚;如其不捷,当灰身以谢先帝耳。(李)轨曰:“天若祚我,当擒其主,此属终为我有;若其无成,留之何益!”乃纵之。参见“门衰祚薄”。《宋书 本纪武帝上》:“威灵远著,寇逆消荡,遂当揖让之礼,猥饗天人之祚。”《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九》(司马)光正色曰:“天若祚宋,必无此事!”参见“门衰祚薄”。②皇位:命(赐予皇位)。祚讫运移。《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七》梅福知王莽必篡汉祚,一朝弃妻子去,不知所之。《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三》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五》流福遗祚,至于陛下。《资治通鉴 魏纪五》陛下不察臣言,恐皇祖、烈考之祚坠于地。《资治通鉴 晋纪六》(司马伦、孙秀)又使人于嵩山着羽衣,诈称仙人王乔,作书述伦祚长久,欲以惑众。《宋书 本纪武帝上》俾宣、元之祚,永固于嵩、岱。③年:“初岁元。吉日惟良”。《红楼梦 第二回》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五》建始以来,王氏始执国命,哀、平短祚,莽遂篡位,盖其威福所由来者渐矣!

祚胤

zuòyìn

①泛指后代子孙。《史记·三皇本纪》:"盖圣人德泽广大,故其祚胤繁昌久长。"右补阙浚仪吴兢闻(冉)祖雍之谋,上疏,以为:“自文明以来,国之祚胤,不绝如线,陛下龙兴,恩及九族,求之瘴海,升之阙庭。”②福运及于后代子孙。《诗·大雅·既醉》:"君子万年,永锡祚胤。"郑玄笺:"长予女福祚,至于子孙。"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言乎其位则列国,本乎其始,则周公之祚胤也。"

zuò I.

①惭愧:惭。愧。仰不愧于天,俯不于人。《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庄子·让王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八》蜀郡男子路建等辍讼,惭怍而退,虽文王却虞、芮何以加!《资治通鉴 宋纪六》(范)晔母至市,涕泣责晔,以手击晔颈,晔颜色不怍。《聊斋志异 贾奉雉》方惭怍间,郎忽至,曰:“求中既中矣,何其闷也?” ②(脸色)改变:“将即席,容毋。”II.zhà心多奸诈。

怍色

zuòsè

羞惭的神色。《庄子·盗跖今谓臧聚曰:“汝行如桀、纣。”则有怍色,有不服之心者,小人所贱也。  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张老》:“其妻躬执爨濯,了无怍色。”一本作“愧色”。《资治通鉴 晋纪十四》(吕)猗说(王)敦曰:“周(、戴渊,皆有高名,足以惑众,近者之言,曾无怍色,公不除之,恐必有再举之忧。”

zuò

同“岝”。”另读zha,地名,在河南省内乡县岞(zha)曲乡。岞山:山名,在山东省。小岞:地名,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小岞镇)大岞:地名,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大岞村)

zuò I.

砟硌zuòluò:指山深险、山石不齐貌。II. 参见zhǎ。

zuò I.

客人用酒回敬主人:酬酢(主客相互敬酒,引申为朋友交往应酬)。酢爵(回敬主人用的酒器)。II. 参见cù。

zuò

垫(动词)。参见“葄枕图史。”

葄枕图史

zuòzhěntúshǐ

葄:垫衬。形容陷溺于图书资料之中。指人喜欢图书。《新唐书·李揆传》:“揆病取士不考实,迂学陋生,葄枕图史,且不能自措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