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鑽 | zuàn I. | 穿孔洞的用具:钻床。钻头。电钻。II.参见 zuān。 |
钻刺 | zuàncì | ①钻营;谋求。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夤缘钻刺,奔竞成风。”《水浒传第八十一回》探听消息,就行钻刺关节,斡运衷情,达知今上,令高太尉藏匿不得,此为上计。《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韩子文是个穷儒,那有银子钻刺。”②讥刺指摘。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三折》:“自从你点污了素体,人将你多曾钻刺。” |
钻疾 | zuànjí | 灵活;机灵。《西游记第二一回》:“轻轻小小忒钻疾,飞入妖精洞里。”《西游记第六一回》:“只是身子狼犺些,欠钻疾,不活达些。” |
钻窥 | zuànkuī | 偷情。明 单本《蕉帕记·揭果》:“你与弱妹有兄弟之谊,焉得复盟私念,辄尔钻窥?”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周克昌》:“庸之所在,桂籍可以不入闱而通,佳丽可以不亲迎而致;而况少有凭藉,益之以钻窥者乎!”参见“钻穴逾墙”。 |
钻木取火 | zuānmùqǔhuǒ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唐·慧能《坛经·疑问品》:“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老舍《打倒近视》:“原始之人,钻木取火,未闻错钻了手指。” |
钻燧改火 | zuànsuìgǎihuǒ | 古时钻木取火,因季节不同而用不同的木材。《论语·阳货》:“旧穀既没,新穀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何晏集解引 马融 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故曰改火也。”后仅于寒食后二日为之,并成为习俗。 宋 吴自牧《梦粱录·清明节》:“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小内侍於阁门用榆木钻火……宣赐臣僚巨烛,正所谓‘钻燧改火’者,即此时也。”唐 杜甫《清明诗之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唐 无名氏《辇下岁时记·钻火》:“至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 |
钻钻 | zuànzuàn | 以铁制刑具束颈、凿去髌骨的一种酷刑。《后汉书·章帝纪》:“自往者大狱已来,掠考多酷,钻钻之属,惨苦无极。”《后汉书·陈宠传》:“帝敬纳宠言,每事务于宽厚。其后遂诏有司,絶钻钻诸惨酷之科,解妖恶之禁。”李贤注:“说文曰:‘钻,铁銸zhé也。’其炎反。銸音陟叶反。钻,膑刑,谓钻去其髌骨也。钻音作唤反。”《晋书·刑法志》:“其后遂诏有司,禁絶钻钻诸酷痛旧制。” |
赚 | zuàn I. | 哄骗,诓骗。赚得英雄尽白头。《聊斋志异 青娥》赚(霍)生离门,父子阖扉去。《聊斋志异 杨大洪》赚公回顾,力拍其项曰:“俗哉!” 《聊斋志异 仇大娘》(仇)福惧,赚妻付之。《聊斋志异 恒娘》朱赚夫入宝带房,扃闭之,洪终夜无所沾染。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舡户》:“盖此等贼以舟渡为名,赚客登舟,或投蒙药,或烧闷香,致客沉迷不醒;而后剖腹纳石,以沉水底。”II. 参见zhuàn。 |
赚得 | zuànde | ①获得(利润)。《西游记 第十一回》:“(相良)同妻张氏,在门首贩卖乌盆瓦器营生,但赚得些钱儿,只以盘缠为足。”②赢得;博得。唐 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之一》:“越王大有堪羞处,祗把西施赚得吴。”《水浒传第一○三回》:“那粉头是西京来新打踅的行院,色艺双絶,赚得人山人海介看。”吴组缃《山洪二八》:“但大会当中并不成立组织,只是用一些动人的讲演、唱歌和呼口号,赚得人民一番慷慨激昂和摩拳擦掌就算完事。”③骗取。唐 吴融《王母庙诗》:“鸞龙一夜降崑丘,遗庙千年枕碧流。赚得武皇心力尽,忍看烟草茂陵秋。”宋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则除是你走一遭去,若赚得此人来,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你定是纪献唐那贼的私人,不晓得在那里怎生赚得这张弹弓。” |
攥 | zuàn | 口语,用手抓住或抓稳(东西)。《红楼梦》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一把死攥住他的手,哽咽了半日。又如:攥手(抓住手);手里攥着一把斧子。 |
揝 | zuàn I. | 古同“攥”,抓;握。《封神演义 第十六回》子牙一把将妖精的寸关尺脉揝住,将丹田中先天元气,运上火眼金睛,把妖光钉住了。《西游记第十五回》揝着金箍铁棒,抖擞精神,径临涧壑。《西游记第六十六回》行者揝拳,欣然领教。II.zǎn古同“撍”,手动、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