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

①放纵,无拘束:恣意。恣肆。恣睢。恣情。恣行无忌。恣行凶忒。恣纵,任凭,放任,尽情。恣纵逸乐,恣逞 zīchěng 放任。《战国策·赵策四 说赵太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三国演义 第63回》恣纵不傥tǎng。恣意枉法。《资治通鉴 汉纪十一》以有限之士恣无已之诛,臣恐天下贤才将尽,陛下谁与共为治乎!《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八》及后恣己,忘其前善。《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宣皇帝宇文赟才逾年,便恣声乐,采择天下子女,以充后宫。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奬,应訶反笑。”《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四》(王)建常诱其将士曰:“成都城中繁盛如花锦,一朝得之,金帛子女恣汝曹所取,节度使与汝曹迭日为之耳!”唐 李白《将进酒》:“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宋 柳永《鹤冲天 黄金榜上》:“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宋 苏上枢密韩太尉书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明 茅坤《青霞先生文集序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聊斋志异 绛妃》公家花木最盛,暇辄从公杖履,得恣游赏。红楼梦 第34回》: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②方言,舒服:透。睡得真恣欲

恣横

zìhéng

①放纵专横。《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三》而国家政法不立,豪贵恣横,至使民户殚尽,委输无入,吏断常俸,战士绝廪,官贷粟帛以自赡给。唐 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明 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皇亲恣横,太监何文鼎,掌干清门,心不平,引祖宗家法,极言直谏。”观云平等《说与中国旧伦理之冲突》:“且就令贫贱者人人不争,亦徒使富贵者恣横于天地间而已。”②豪放不羁。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金瓶梅》:“(玉娇李)笔锋恣横酣畅,似尤胜金瓶梅。”

恣虐

zìnüè

肆虐,任意残害。《宋书 本纪武帝上》:“逆臣桓玄,乘衅纵慝,穷凶恣虐,滔天猾夏。”《隋书·天文志中》:“太阳之精,赤鸟七宿之域,有谋反,恣虐为害,主失夏政。”《明史·外国传二·安南》:“驥恣虐激变,罪尤重。”《三国演义第一○八回》:“诸葛恪专权恣虐,杀害公卿,将有不臣之心。”

恣情

zìqíng

纵情。明 袁宏道《徐文长传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恣肆

zìsì

肆:无顾忌。指放纵无顾忌;言谈、文笔等豪放潇洒文笔恣肆。《明史卷七 成祖三》朕屡敕中外官洁己爱民,而不肖官吏恣肆自若,百姓苦之。

恣睢

zìsuī

①放任自得貌。庄子·大宗师》:“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成玄英疏:“恣睢,纵任也。”陆德明释文:“恣睢,自得貌。”王逸注:“纵心肆志,所愿高也。”《资治通鉴 秦纪二》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者。《汉书 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后汉书 董卓列传》(韩)暹矜功恣睢干乱政事,董承患之,潜召兗州牧曹操。②放纵暴戾。《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应劭《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吕氏恣睢,将危室。”吴树平校释:“恣睢,放纵暴戾。”《新唐书·马燧传》:“时回纥还国,恃功恣睢,所过皆剽伤。”宋 叶适《纪纲一》:“然人主恣睢太甚,而下不堪命。”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那时候日本人在台湾恣睢暴戾,台湾人民畏之如虎。”参见“暴戾恣睢”。③谓文章气势豪放。唐 柳宗元《答韦珩书》:“雄之遣言措意,颇短局滞涩,不若退之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

恣听

zìtīng

听任。《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或依托为人下妻,欲去者,恣听之。《后汉纪·光武帝纪七》:“(马武)好酒敢直言,时醉在上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迴避,上恣听之。”《新唐书·窦建德传》:“有愿往关中及东都者,恣听不留,仍给道里费,以兵护出於境。”

恣心

zìxīn

随心,任情。《后汉书·仲长统传》:“六合之内,恣心所欲。人事可遗,何为局促?” 唐 刘禹锡《萋兮吟》:“万货列旗亭,恣心注明璫。”《三国演义第七三回》:“惟独曹操,久未梟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

恣意妄为

zìyìwàngwéi

任意胡作非为。恣意:任意;随意;妄为:胡作非为。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0回:“吴主皓自改元建制,至凤凰元年,恣意妄为,穷兵屯戍,上下无不嗟怨。”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察其原因,不外有少数顽固分子,不顾民族国家利益,恣意妄为。

恣臆

zìyì

犹恣意。《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胡旦)知海州日,为部下所讼,狱已具,适会大赦,朕録其才而舍其过,乃敢恣臆狂躁如此!”明 袁宏道《徐文长传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一回》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恣欲

zìyù

纵欲。《史记·乐书》:“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欲,将欲为治也。”《后汉书·济南王康传》:“(康)奢侈恣欲,游观无节。”晋 葛洪《抱朴子·诘鲍》:“若令斯人并为匹夫,性虽凶奢,安得施之?使彼肆酷恣欲,屠割天下,由于为君,故得纵意也。”

恣纵

zìzòng

放任。《庄子·天下》:“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 成玄英疏:“恣纵,犹放任也。”《后汉书·王刘张李等传论》:“若数子者,岂有国之远图哉!因时扰攘,苟恣纵而已耳。” 《聊斋志异 云萝公主》且人生合离,皆有定数,搏节之则长, 恣纵之则短也。



①浸,沤:浸渍。淹渍。渍麻。《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四》夫承千岁之衰周,继暴秦之余敝,民渐渍恶俗,贪饕险,不闲义理,不示以大化而独驱以刑罚,终已不改!②油、泥等积在上面难以除去,亦指积在物体上面难以除去的油、泥等:油渍。茶渍。泪渍.③染,沾染:渍染。渐渍。④地面的积水:渍水。渍涝。

渍淖

zìnào

陷于烂泥。荀子·修身》:“行而供冀,非渍淖也。”杨倞注:“凡行自常恭敬,非谓渍于泥淖也。人在泥淖中则兢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