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ī I.

①赶,紧跟着:追逐。追逼。追随。追光。追剿。追捕。追奔逐北。《论语·微子篇》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②回溯过去,补做过去的事:追溯。追悼。追加。追认。追念。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宋 刘克庄《贺新郎 九日》:“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③竭力探求,寻求:追问。追寻。追究。追索。④追回,讨回;补救;罢黜。《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四》以张荐受贿,追三官,勒停,郴州居住。东晋末南朝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II.duī①雕琢:追琢(雕刻)。参见“追琢duīzhuó”。②古代乐器钟上用以悬挂的钮眼。

追贲

zhuībēn

旧指身后追加恩荣。贲:奔走,快跑。《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癸酉,贵妃张氏薨……宜有以追贲之。"

追奔逐北

zhuībēnzhúběi

追击战败逃跑的敌人。也说追亡逐北。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覉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

追本溯源

zhuīběnsùyuán

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本:根本;溯:追穷;探求)。比喻追寻根源。追本溯源,对仗不是文人创造,而是从民歌中得来的。石三友《金陵野史 圆明园与基泰工程司》:“说到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时的总长朱启钤。”

追比

zhuībǐ

指官府限令吏役办事,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就打板子以示警惩,叫做追比。《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拿众盗家属追比,自然有个下落。《明史·顾秉谦传》杨琏等六人之逮也,广微实与其谋,秉谦调严旨,五日一追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清 贝青乔《哀甬东》诗:“海氛甫戢兵又起,祗为官中急追比。”

追贬

zhuībiǎn

谓追究前愆而贬官。《宋史·徽宗纪一》:"壬午,追贬李清臣为武安军节度副使。"《宋史·刑法志二》:"绍圣间,章惇、蔡卞用事,既再追贬吕公着、司马光及谪吕大防等岭外。"《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九》流其(安郊)弟邦于涪州,,而追贬(安)惇单州团练副使,其祀遂绝。

追夺

zhuīduó

追究剥夺。追削剥夺。事后更改。《南史·羊希传》:"凡是山泽先恒熂爈,养种竹木杂果为林芿,及陂湖江海鱼梁鳅鮆场,恒加功修作者,听不追夺。"《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五》(宋哲宗)诏:“范纯仁元佑四年罢相恩例不追夺,并给还。王岩叟依例追夺。”又诏:“赵昪历任职名及赠官,亦行追夺。更有似此者,依此施行。”《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以先帝临政,信任台谏官,所陈已行之事多有追夺。"《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五》今后仕及三十二年,别无负犯赃染追夺,便与县令。《元史·文宗纪一》囊加台拒命西南,罪不可宥,所授制敕,宜从追夺。

追锋车

zhuīfēngchē

古代一种轻便的驿车,因车行疾速,故名。《晋书 宣帝纪》帝大遽,乃乘追锋车昼夜兼行,自白屋四百余里,一宿而至。《晋书·舆服志》:“追锋车,去小平盖,加通幰,如軺车,驾二。追锋之名,盖取其迅速也,施於戎阵之间,是为传乘。”《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於是復命讲礼记” 裴松之注引晋 傅畅《晋诸公赞》:“以望在外,特给追锋车,虎賁卒五人,每有集会,望輒奔驰而至。”《宋书·五行志二》:“会帝疾篤,急召之,乃乘追锋车东渡河。”亦省称“追锋”。唐 王维《谢集贤学士表》:“急贤之旨,欲赐追锋。”明 唐顺之《副总兵马芳芳陷虏中十二年而归在虏中亦称为骁将诗》:“斫残右臂方挥刃,殪尽追锋未释冰。”

追风蹑景

zhuīfēngnièjǐng

①据晋 崔豹《古今注·鸟兽载》:秦始皇有骏马名追风、蹑景。后以“追风躡景”形容马行疾速。晋 葛洪《抱朴子 内篇序》:“假令奋翅则能凌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躡景。”躡,一本作“摄”。亦作“追风躡影”、“追风逐影”。明 梅鼎祚《玉合记·赠处》:“是好马,那竹批双耳,镜夹方瞳,灭没权奇,追风躡影,小生虽乏鸿章,敢扬骏骑。”明 陈子龙《献马行》:“追风逐影古来有,大宛渥洼君知否?”②追随;赶上。 清 郎廷槐《师友诗传录》:“七言古若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三家,横絶万古;后之追风躡景,惟苏长公一人而已。”按,苏长公,苏轼。

追根问底

追根究底

zhuīgēnwèndǐ

zhuīgēnjiūdǐ

追究底细。康濯《春种秋收·三面宝镜》:“至于后来那水车问题,他也实在说的毫无漏洞,但老来旺一伙竟非要拧住他追根问底!”洪深《飞将军》:“你们这些做新闻记者的,就是喜欢这样追根究底地问。”

追官

zhuīguān

指追回官衔,勒令停职。《宋史·理宗纪一》李全之叛,淮东提刑司检法吴澄等出泰州城谒贼,各追官勒停。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熙宁三年敕:“今后官员失入死罪,一人追官勒停,二人除名,三人除名编管。”《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五》(金)御史大夫张暐以奏事不实追一官,待御史路铎追两官,并罢之。

追感

zhuīgǎn

回忆往事而感触。《后汉书·袁绍传》:“遭母忧去官,三年礼竟,追感幼孤。”《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於南宫云臺。”《北史·恩幸传·赵脩》:“脩死后,领军于劲犹追感旧意,经恤其家。”明 方孝孺《与讷斋先生书》:“日月遄迈,追感何穷。”

追恨

zhuīhèn

追溯往事而悔恨。《晋书·温峤传》:"身没黄泉,追恨国耻。"南朝梁 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师既惋慨此事,追恨不早研究。"《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七》秦桧追恨颐浩不已,使台州守臣曹惇求其家阴事。《聊斋志异  莲花公主》(窦)生顿足而悔,步步追恨,遂已至家。

追呼

zhuīhū

追赶呼喊。谓吏胥到门号叫催租,逼服徭役。《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六》今每遇乡村一事,追呼干连,多至数十人,动经旬月,吏不得其所欲,则未肯释放,此其害农二也。《新唐书·陆贽传》:“禁防滋章,吏不堪命,农桑废于追呼,膏血竭于笞捶。” 《聊斋志异 乐仲》或以博赌无赀对之欷欷,言追呼急,将鬻其子。

追悔zhuīhuǐ

后悔。追悔不及。《逸周书·谥法》:“追悔前过曰思。”《孔丛子·论书》:“忧思三年,追悔前愆。”《花月痕第二十三回》秋痕)自九月起,到了十月,竟然脸色渐黄,肌肤日减,愈病愈恨,每向痴珠流泪道:“孽由自作,悔无可追!

追荐

zhuījiàn

①诵经礼忏,超度死者。《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八》梁文献公姚崇薨,遗令:“汝曹勿效儿女子终身不寤,追荐冥福!道士见僧获利,效其所为,尤不可延之于家。当永为后法!”唐 宗密《盂兰盆经疏上》:“搜索圣贤之教,虔求追荐之方。”《水浒传 第六十回》:“寨内扬起长旛,请附近寺院僧众上山做功德,追荐晁天王 。”②泛称追悼、祭奠。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道:“我今日要去保叔塔烧絪子,追荐祖宗,乞叔叔容暇一日。”郭沫若《南冠草 第四幕》:“自辽阳战役以来,一切为国捐躯的忠臣烈士、寡妇孤儿,你们都来享受我的菲薄的追荐!”

追解

zhuījiě

谓解送官府追查。《金史·赵秉文传》有司论秉文上书狂妄,法当追解。《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密唆朝中心腹,寻马万群当初做有司时罪过,坐赃万两,着本处抚按追解。

追旧

zhuījiù

谓追念旧事或故人。《宋书 本纪武帝下》夫铭功纪劳,有国之要典,慎终追旧,在心之所隆。宋 秦观《悼王子开诗之一》:“桐棺远归祔,追旧几澘然。”

追理

zhuīlǐ

追查处理。《元典章·户部七·仓库》照会既给,交关之后,若有短少滥伪之物,并于新官名下追理。《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十五》雅克特穆尔疑其意不可测,且恐追理明宗暴崩之故,心志日以瞀乱。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诏问印与丝纶簿,今不知安在,令言者自来追理还之。

追咎

zhuījiù

追究责怪。晋 王羲之《遗殷浩书》:“追咎往事,亦何所復及!”唐 柳宗元《上岭南郑相公所著文启》:“追咎既往,自以终身沉废,无跡自明。”宋 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且意陛下他日亲见用兵之害,必将哀痛悔恨,而追咎左右大臣未尝一言。”明 陆垹《篑斋杂著·湿润》:“文襄周公之画,识者不能无追咎焉。”

追蠡

zhuīlí

duīlǐ

钟纽欲断貌。《孟子·尽心下》:“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 孟子曰:‘何以知之?’曰:‘以追蠡。’” 赵歧注:“追,钟钮也,钮磨啮处深矣;蠡,欲绝之貌也。” 朱熹集注引丰氏曰:“,钟纽也,《周礼》所谓旋虫是也;蠡者,啮木虫也。言禹时钟在者,钟纽如虫啮而欲绝,盖用之者多。”一说,为器物剥蚀貌。宋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追者,琢也……今画家滴粉令凸起,犹谓之追粉。所谓追蠡,盖古铜器款纹追起处漫灭也。 赵氏释蠡为绝,亦非,盖剥蚀也。今人亦以器物用久而剥蚀者为蠡。””②经久而剥蚀的钟器。 清 赵翼《岣嵝碑歌》:“纵输明堂琥璜价,也比宫县追蠡迹。”

追蹑

zhuīniè

①跟踪追寻;追踪。《三国志·魏志·邓艾传》欣等追蹑于强川口,大战。《宋书 本纪武帝上》初,(桓)玄败于峥嵘洲,义军以为大事已定,追蹑不速。《水浒后传 第二三回》待其力尽渡河,遣兵追蹑,邀其辎重,夺还子女,使彼畏惧。《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六》先是萨哩部犯金边寨,丞相崇浩以兵追蹑,与布萨揆军合击之,杀获甚众,敌遁去。郑振铎《桂公塘 十二》他怕北船从后面追蹑而来。②追随;仿效。宋 苏轼《张先生》诗序:然余以有思维心追蹑其意,盖未得也。

追攀

zhuīpān

①追随牵挽。形容惜别。王粲《七哀诗之一》:“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唐 杜甫《遣兴诗之三》:“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明 何景明《送王梦弼之高邮诗》:“閭阎犹涕泪,道路復追攀。”②追随牵挽。表示哀悼。唐 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追攀万国来,警衞百神陪。”唐 孟郊《吊卢殷诗》:“君归新鬼乡,我面古玉颜。羞见入地时,无人叫追攀。”③追随攀登。南朝宋 何承天《上陵者篇》:“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綺紈;携童幼,升崇峦,南望城闕鬱盘桓。”宋 苏轼《次韵马元宾》:“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陈毅《过旭角诗》:“旭角山高拔海五千三,汽车行驶难追攀。”④指赶上,超过。 金 王若虚《文辨三》:“楚词自是文章一絶,后人固难追攀,然得其近似可矣。”⑤追随,跟随。唐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宋 苏轼《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岂惟蹇步困追攀,已觉侍史疲犇送。”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有感慨弔惜之怀,无追攀壮浪之想。”⑥催逼攀折。宋 王安石《四月果诗》:“一春强半勒花风,几日园林几树红。汲汲追攀常恨晚,纷纷吹洗忽成空。”

追陪zhuīpéi

追随;伴随。唐 韩愈《奉酬卢给事荷花行见寄》:“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鸞凤终日相追陪。”《水浒传第十八回》若高若低,(宋江)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清 曹寅《答江村高学士时方求栎园藏画诗》:“廿载郎官旧,追陪扈圣游。”

追寝

zhuīqǐn

收回;停止不行。《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八》韩全诲等令上(昭宗李晔)入阁召百官,追寝正月丙午敕书,悉如咸通以来近例。宋 苏辙 《四论熙河边事札子》:“朝廷既追寝成命,臣亦粗可以塞言责矣。”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释道真君进爵》:“宏治初年,追寝帝号,仍称真君。”《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佑二年》:“伏望断以大义,追寝尧佐过越之恩。”

追扰

zhuīrǎo

追比侵扰。《旧唐书·食货志上》除两税外,不许差役追扰。宋 苏轼《论积欠状》似此之类,蔓延追扰,自甲及乙,自乙及丙,无有穷时。《宋史·刑法志一》然州县禁系,往往犹以根穷为名,追扰辄至破家。《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九》闻官司趣辨追扰,致伤和气,监司严行禁止;尚或违戾,御史台弹劾。

追摄

zhuīshè

①追究前愆而加以整饬。《梁书·侯景传》:“若能卷甲来朝,垂櫜还阙者,当授豫州刺史。即使终君之世,所部文武更不追摄。进得保其禄位,退则不丧功名。”《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四》时(李)定乞选官参治,及罢(苏)轼湖,差职员追摄。②勾取;追捕。追赶上并捉住。宋 徐铉《稽神录·潘袭》:"潘袭为建安令,遣一手力,赍牒下乡,有所追摄。"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 卷十二》:“初被使人追摄,至一衙府。"③追念记取。王粲《为刘荆州与袁谭书》:“愿捐弃百痾,追摄旧义。”

追谥

zhuīshì

亦作“追谥”。死后追加谥号。《汉书·平帝纪》:“追谥孔子曰褒成宣尼公。”《荀悦纪·哀帝纪上》:“追谥满父忠为怀德侯 。” 宋 张师正《括异志·黑杀神降》:“至仁宗朝,追谥守真为传真大法师。”清 昭槤《啸亭杂录·汤文正》:“乾隆中,特旨追谥文正。”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道宗)追谥太子浚为昭怀太子 。”

追思

zhuīsī

回想,回忆。追思往昔。《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

追挽

zhuīwǎn

追赶挽留。《聊斋志异 成仙》遂起,径出。弟涕泗追挽,笑行不顾。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众闻之,无不赧然,如芒在背,多有逃席而去者,亦不追挽。”

追亡逐北

zhuīwángzhúběi

追逐逃走的败兵。西汉 贾谊《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余。《史记·田单列传》:“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馀。”亦作“追亡逐遁”、“追奔逐北”。《管子·兵法:“器成教施,追亡逐遁若飘风,击刺若雷电。”

追惟

zhuīwéi

亦作“追维”。追忆;回想。宋 陈鹄《耆旧续闻 卷七》:“追惟英华之言,欲取所遗香爇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五》宋徽宗赵佶:追惟己愆,悔之何及!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三》:“追维旧事,为之恻怆。”清 汪懋麟《除夕前三日陈学士招饮寓斋 诗》:“追维困官书,那得数相过。”谭延闿《孙中山与蒋介石书 跋》:“追维畴昔,侍坐款语,如在目前,不禁涕泗之横集矣。”

追惜

zhuīxī

追思往事而叹惜。《三国志·魏志·郭嘉传》“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 裴松之注引 晋 傅玄《傅子》:“追惜奉孝,不能去心。” 唐 舒元舆《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诗》:“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宋 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词》:“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抱着哀痛的心肠,和光明的希望,追惜过去,憧憬未来。”

追睎

zhuīxī

追念仰慕。宋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繇。”

追想

zhuīxiǎng

回想回忆。宋 张孝祥《六州歌头词》:“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追寻

zhuīxún

追踪查寻。茫茫人海,踪迹难追寻。宋 张镃《满庭芳·促织儿词》:“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张友慈《五十年追忆之长联》追寻明灯高悬、卷佚舒展。

追忆

zhuīyì

回忆往事。追忆欢乐的少年生活。唐 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追游

zhuīyóu

①寻胜而游;追随游览。唐 温庭皓《观山灯献徐尚书诗》:“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归。”唐 康骈《剧谈录·白傅乘舟》:“白尚书为少傅,分务洛师,情兴高逸,每有云泉胜境,靡不追游。”宋 贺铸《沁园春·念离群词》:“载酒追游,联鑣归晚,灯火平康寻梦云。”宋 黄庭坚《念奴娇 断虹霁雨》:“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宋 李元膺《洞仙歌词》:“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元 张可久《满庭芳·山中杂兴曲》:“江山好处追游遍,古意翛然。”明 何景明《游郭氏山亭诗》:“旧日追游地,新年此度过。”②追随游宦。唐 顾况《酬漳州张九使君诗》:“无阶承明庭,高步相追游。”

追赠

zhuīzèng

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或称号。《后汉书·公孙述》:“初,常少、张隆劝述降,不从,并以忧死。帝下诏追赠少为太常,隆为光禄勋。”《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宜追赠谥,并加窆措。唐 韩愈《马府君行状》:“其弟少府监畅,上印绶,求追赠。”《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六》金定职官追赠法,唯犯赃罪者不在追赠之列。

追尊

zhuīzūn

追加尊号。西汉 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于是乃追尊薄父为灵文侯。”《晋书 武帝纪》尊宣王为宣皇帝,景王为景皇帝,文王为文皇帝,宣王妃张氏为宣穆皇后。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赵·刘渊》:“大赦天下,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唐 李绰《尚书故实》:“太武是陵庙中玉册定,神尧乃母后追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