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 | zhuàn I. | ①做买卖,与“赔”相对:赚钱。②做买卖得的利:赚头。③占便宜:这场电影看得真赚,他给买票又买吃的。《聊斋志异 张鸿渐》翁见仪客都雅,知非赚食者,延入相款。④骗。《三国演义第四五回》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杨家将 第二十三回》六郎且战且走,赚孟良赶至山谷,故作慌张之状,头盔堕落,因弃马缘山逃奔。《杨家将 第二十九回》今观此亦何祥瑞之有那?此必番人之计,赚君臣来此。《花月痕第二十八回》秋痕聪明,见秃头说起风藤镯,便知痴珠受了人家的赚,气转平了…II.参见zuàn。 |
赚哄 | zhuànhǒng | 骗取,哄骗。《水浒传第三四回》:“昨夜引人马来打城子,把许多好百姓杀了,又把许多房屋烧了;今日兀自又来赚哄城门。”《西游记第五回》:“那赤脚大仙覿面撞见大圣,大圣低头定计,赚哄真仙。”清 蔡元放《水浒后传》读法:“乃忽然平地生波,将他赚哄上山,要他入伙。” |
赚脱 | zhuàntuō | 欺骗;骗去。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 卷六》:“太宗开国之文君,不应赚脱一僧,而取翫好。”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乃於衣底出黄金二铤置几上曰:‘幸不为小人赚脱,今仍以还母!’” |
撰 | zhuàn | ①才能:《论语·先进篇》“异乎三子者之撰”。②写作,着书:撰着。撰述。撰写。撰文。撰稿。撰次(编辑、排列)。撰序(撰写叙述)。撰录。撰集。杜撰(臆造,没有根据地编造)。③持,拿着:“撰余辔兮高驼翔”。④指天地阴阳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
撰刻 | zhuànkè | 撰写而勒刻。唐 韩愈《石鼓歌》:“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
撰録 | zhuànlù | 编写著录,编集叙录。《晋书 武帝纪》自泰始以来,大事皆撰录秘书,写副。《南史·王韶之传》:“当世韶命表奏,辄手自书写,太元、隆安时事,大小悉撰録。”《魏书·术艺传·殷绍》:“臣前在东宫,以状奏闻,奉被景穆皇帝圣诏,敕臣撰録,集其要最。”唐 刘知几《史通·采撰》:“虽国有册书,杀青不暇,而百家诸子,私存撰録,寸有所长,实广闻见。” |
僎 | zhuàn | 古同“撰”,着书。 |
馔 | zhuàn | 饮食,吃喝:盛(shèng )馔,残馔,馔玉;陈设饮食;食用。《论语·为政篇》“有酒食,先生馔”。肴馔:丰盛的饭菜嘉肴美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丐仙》顷之,则诸鸟进馔,往来无停翅;珍错杂陈,瞬息满案,肴香酒冽,都非常品。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视生盥栉已,乃呼酒荐馔。 |
馔玉 | zhuànyù | 珍美如玉的食品。唐 李白《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
馔玉炊金 | zhuànyùchuījīn | 形容丰盛的菜肴。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清·洪昇《长生殿·献饭》:“寻常进御大官,馔玉炊金,食前方丈,珍羞百味。” |
籑 | zhuàn | ①古同“馔”。②古同“撰”,撰集;著述:《汉书 司马迁传》“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至孔子籑之。” |
瑑 | zhuàn | ①指雕刻瑑纹或文字。一本作“琢”。《礼记·礼器》大圭不瑑。《列子·黄帝》雕瑑复朴。《汉书·董仲舒传》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又如:瑑刻(雕刻);瑑削(雕刻,引申为精心推敲文字)参见“彫瑑“。②在玉器上雕刻凸起的花纹:“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③玉质剑鼻。《汉书 王莽传》莽因曰:“诚见君面有瘢,美玉可以灭瘢,欲献其瑑耳。”即解其瑑,(孔)休复辞让。 |
篆 | zhuàn | ①汉字的一种书体:大篆、小篆、篆书。②书写篆字:篆额。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篆刻。摄篆。次篆。台篆。③雕刻。引申为铭刻。《聊斋志异 阿宝》女祝曰:“深情已篆中心。今已人禽异类,姻好何可复圆?”作动词,用篆体字书写。《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二》时得于阗大玉,逾二尺,色如截肪,帝(宋徽宗)乃制为宝,,篆以虫鱼,制作之工,几于秦玺,号曰受命宝。《红楼梦》爱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篆。 ④官印。《聊斋志异 小翠》时值三年大计吏,(王给谏者)忌公握河南道篆,思中伤之。 |
篆文 | zhuànwén | 篆体字。《后汉书 张衡列传》(候风地动仪)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篆务 | zhuànwù | 犹政务。清 程矞采《昇平社学团练情形奏折》:“臣现奉諭旨暂行护理两广总督篆务。”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前任公使吕卒芳交了篆务,然后雯青率同参赞随员等一同进署。 |
篆香 | zhuànxiāng | ①犹盘香。宋 仲殊《诉衷情 宝月山作》:“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②香屑或香灰。 |
篆烟 | zhuànyān | 盘香的烟缕。清 纳兰性德《浣溪沙》词之二八:“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着思量,篆烟残烛并回肠。”闻一多《剑匣》诗:“那炉上炷着袅袅的篆烟,许只可用半透明的猫儿眼刻着。” |
篆章 | zhuànzhāng | 篆字图章。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
腞 | zhuàn | 腞楯:古代运灵柩的车,如“死得于腞楯之上。”成玄英疏:“腞,画饰也。楯,筴车也。谓画輀车也。” |
腞楯 | zhuàndùn | 有画饰的殡车。《庄子·达生》:“自为谋,则苟生有轩冕之尊,死得於腞楯之上、聚僂之中,则为之。”成玄英疏:“腞,画饰也。楯,筴车也。谓画輀车也。”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上·庄子》:“腞读为輇,谓载柩车也……楯读为輴,亦为载柩车也。” |